12.02 北宋風流才子秦觀亡故江南,長沙名妓哭死靈堂,黃泉相伴

自古風流才子和痴情妓女,常常激撞出美麗的火花,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總是為人津津樂道。但是他們畢竟身份懸殊,山盟海誓難敵封建禮教,常常是才子負心,妓女赴死,多以悲劇收場。不過,下面一則故事,或許有所不同。

北宋末年,有一名詞人,姓秦、名觀、字少遊,又字太虛。秦觀早年懷才不遇,浪跡江湖,大概三十歲那年,他去徐州拜見了名滿天下的蘇東坡學士,敬仰之情溢於言表,贈詩道:“我獨不願萬戶侯,惟願一識蘇徐州。”蘇東坡慧眼識珠,將其推薦給宰相王安石,後者也很欣賞秦觀,稱讚道:“其詩清新嫵媚,鮑、謝似之”。鮑、謝便是南朝傑出的文學家鮑照、謝靈運。

有了蘇、王兩位文壇領袖的稱讚和支持,秦觀重燃鬥志,參加科考,中了進士。起初,秦觀被授予縣主簿、州教授這樣的芝麻小官。不久後,秦觀被蘇東坡引薦為太學博士,後來改任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這樣無足輕重的閒職。秦觀與蘇東坡走的很近,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二人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北宋風流才子秦觀亡故江南,長沙名妓哭死靈堂,黃泉相伴


宋神宗時,王安石等人變法,被稱為新黨;司馬光、蘇東坡等人反對變法,被稱為舊黨。新、舊兩黨相爭,互相傾軋。宋哲宗親政後,重用新黨,貶斥舊黨,秦觀受到牽連,被貶到南方。

楚地長沙有一名女子,其家世代為娼妓,不知其姓名,姑且稱之為楚楚。楚楚善於歌詠,尤其喜歡秦觀的詩詞,每得到一篇,便一邊抄寫一邊歌詠。

秦觀南遷,途經長沙,尋訪此地有才學的妓女,想和她夜話風月。有人推薦了楚楚,秦觀於是前去拜訪。

秦觀起初以為長沙距離京城數千裡,當地人都長得醜陋不堪,雖然聽聞楚楚的名聲,但秦觀並不認為楚楚有多美,心裡很輕視。

等秦觀見到楚楚,頓時發現她貌若天仙,而居住的地方又很雅緻。秦觀認為楚楚是湖南第一美女,即使在京城也不容易找到像她這麼美的人了。


北宋風流才子秦觀亡故江南,長沙名妓哭死靈堂,黃泉相伴

秦觀和楚楚促膝長談,瞥見桌子上有一本書,走近一看,原來是《秦學士詞》。秦觀也曾經當過學士,因此好奇地拿起書翻了幾頁,發現書中都是自己的詞作。

“秦學士是什麼人?為何你這裡有那麼多他寫的詞?”秦觀心中暗自驚訝,故意問道。

“秦學士是我中愛慕的人,我很喜歡他寫的詞。”楚楚不知道面前的人便是秦觀,於是以實相告。

“你能歌詠他寫的詞嗎?”秦觀又問楚楚。

“我一直在歌詠他的詞。”楚楚答道。

“詩詞名家那麼多,成百上千,為何你唯獨愛秦學士一人?你不僅愛他,還歌詠他寫的詞,你如此深愛秦學士,他秦學士來拜訪過你嗎?”秦觀心中更加奇怪,於是問道。

“妾身鄙陋之姿,又居於偏僻之地,他秦學士,乃是京師貴人,哪會來到這裡呢?即使他來到這裡,又豈會光顧我呢?”楚楚心痛道。

“你愛秦學士,只是愛他寫的詞而已,如果你親眼見了他的容貌,未必還會愛他。”秦觀戲謔道。

“唉!如果我能見到秦學士,即使做他的侍妾,也不悔恨!”楚楚深情道。

“你想見的秦學士,便是我。因為我被貶官,所以路過此地。”秦觀見楚楚語氣誠懇,於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楚楚大驚,好像不高興,退下去見老鴇。片刻後,老鴇出來了,設下席位,請秦觀坐在尊位上,楚楚戴著冠,披著霞帔,立在臺階下,朝秦觀行禮參拜。

秦觀起身迴避,被老鴇扶著胳膊,按在尊位上,接受楚楚的參拜。隨後,老鴇設下酒席,宴請秦觀。老鴇和楚楚母女一左一右,為秦觀敬酒。

酒行一巡,楚楚歌詠了秦觀的一首詞,為秦觀助興。賓主歡樂宴飲,到了晚上才停止。楚楚邀請秦觀留宿,親自為他鋪設被枕蓆褥。等半夜秦觀睡著後,楚楚才就寢。


北宋風流才子秦觀亡故江南,長沙名妓哭死靈堂,黃泉相伴


第二天清晨,楚楚梳妝打扮,立在帳外服侍秦觀。秦觀被楚楚的誠意所感動,為此留宿數日,又見楚楚不敢裸身想見,因此對她更加敬重。

臨別之際,楚楚對秦觀說:“妾以蒲柳之姿,有幸得以服侍學士左右,如今學士因為朝廷之命不能久留,妾又不敢隨行,恐怕更會連累學士,妾唯有發誓潔身自愛,以此為報。他日學士北歸,希望能過來看望妾,那麼妾就心滿意足了!”秦觀允諾。

沒想到一別數年,少遊竟死於藤州。楚楚雖然是風塵女子,為人重諾有氣節,既然為秦觀立誓,便閉門謝客,獨身與老鴇住在一起。官府有時召見楚楚,如果推辭不掉,楚楚才前往,發誓不以此身辜負秦觀。

一日,楚楚白天做夢,突然驚醒,哭泣道:“自從我與秦學士分別後,未曾夢見他,如今我在夢中見他過來告別,這不是吉兆啊,難道秦學士死了麼!”於是急忙派僕人沿路打聽秦學士的消息。

幾日後,僕人歸來,報告秦觀亡故的噩耗,楚楚悲痛欲絕,對老鴇道:“我以前立誓,將此身許給秦學士,如今不可以因他亡故而違背誓言。”於是楚楚披麻戴孝前去弔唁秦觀。

楚楚哭行數百里,來到停放秦觀靈柩的旅館,打算進去祭奠,但是被守門人阻攔,於是向人說明原因,得以入內。楚楚來到靈堂,撫摸著秦觀的靈柩繞行三圈,悲從中來,一聲慟哭,便昏倒在地。眾人大驚,急忙施救,發現楚楚已經氣絕身亡了!此事在湖南廣為流傳,認為是天下奇事。


其後不久,京口人鍾明,將要去常州赴任,從郡守李結那裡聽聞此事,感慨萬千,便為楚楚作《義娼傳》,並讚歎說:

“楚楚愛慕秦觀之才,而最終踐行其言,以身相許,同歸黃泉,可謂是義娼也!世人談及娼妓,都說她們下流,不足稱道。唉!如今士大夫能潔身自愛,以身許人,不負死者,像楚楚這般的又有幾人呢!楚楚雖然身份卑賤,但節義如此,那些處於朝廷、處於鄉里、處於親友之間,被稱讚為士君子的人,難道不有愧麼!那麼楚楚的節義,豈可被人輕視!”

鍾明又在《義娼傳》末尾作了一首贊詩:

洞庭之南瀟湘浦,佳人娟娟隔秋渚。

門前冠蓋但如雲,玉貌當年誰為主?

風流學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斷腸句。

流傳往往過湖嶺,未見誰知心已赴。

舉首卻在天一方,直北中原數千裡。

自憐容華能幾時,相見河清不可俟。

北來遷客古藤州,度湘獨吊長沙傅。

天涯流落行路難,暫解徵鞍聊一顧。

橫波不作常人看,邂逅乃慰平生慕。

蘭堂置酒羅饈珍,明燭燒膏為延佇。

清歌宛轉繞樑塵,博山空濛散煙霧。

雕床斗帳芙蓉褥,上有鴛鴦合歡被。

紅顏深夜承燕娛,玉筍清晨奉巾屨。

匆匆不盡新知樂,惟有此身為君許。

但說恩情有重來,何期一表歲將暮。

午枕孤眠魂夢驚,夢君來別如平生。

與君已別復何別,此別無乃非吉徵!

萬里海風掀雪浪,魂招不歸竟長往。

效死君前君不知,向來宿約無期爽。

君不見二妃追舜號蒼梧,恨染湘竹終不枯。

無情湘水自東注,至今斑筍盈江隅。

屈原《九歌》豈不好,煎膠續絃千古無。

我今試作《義倡傳》,尚使風期後來見!



參考資料:南宋洪邁《夷堅志補·卷二·義倡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