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股票“白菜價”無人問津,“豬肉價”卻趨之若鶩,到底為哪般?

在股票市場已經活躍了10多年,也經歷過幾次的牛市和股災、大漲和大跌,但很多人還是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每次大跌後,很多股票都變成白菜價,也很多人都知道,只要撿到這些白菜,持有幾年,就可以翻幾倍,卻沒有多少人敢買,即使買了的人也沒有多少拿得長久的?但等漲上去後卻不斷追高,這就是散戶啊!

股票“白菜價”無人問津,“豬肉價”卻趨之若鶩,到底為哪般?

大部分人雖然明白股市就是一個低吸高拋的賺差價市場,但是由於之前的大跌,也不是沒有人試過在半山腰想抄底,最後都是死傷摻重,所以大跌帶來的恐懼,讓大部分人都不敢買入,這是有經歷的人的本能反應。


或許有一些敢去抄底的股民去買入,但也是很少有人可以長期持有,不多的一些利潤或者洗盤,就可以把這些人打發掉了。對形勢的誤判,是最容易被洗出來的,這也是很多投資者拿不住大牛股的原因,最後只能在市場瘋狂的時候不斷追高去買入,在底部反而高一點的價格都不願意去買入。


在大跌之後,很多幾十元的股票都變成了幾元,說是白菜價一點都不為過,但是這個時候很多人想的不是抄底,而是減倉或者賣出。這是什麼原因?在股災的背景下,也不是沒有人有過撿便宜貨的想法,但是結果可想而知。幾十元的股票,跌到幾元就真的結束了嗎?

股票“白菜價”無人問津,“豬肉價”卻趨之若鶩,到底為哪般?

那些在40多塊跌到10多塊的時候,覺得已經跌了70%以上了,可以抄底了,但股價還有可能跌到5元、甚至3元,就是因為有經歷的股民,遇到過不少這樣的股票,即使不是在股災和大跌背景下,都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反而不敢在大跌的時候去買入,反而是怕越跌越深,股票越是跌到低價越是要先賣出迴避,這已經變成了老股民的本能反應一樣,所以股票越是便宜的時候越是不敢去買入。


就像13-14年的時候,牛市前和牛市初期,那時候也是很多白菜股,但敢於在那時候抄底持有的人很少,大多數做一下短線就走了,以至於14年下半年牛市開始上漲的時候,一直逼空上漲,大部分散戶甚至是機構都不敢大量建倉,指數漲了好幾百點開始,才有大量建倉出現。


在大跌過後的市場,大多數股民都仍然停留在下跌趨勢當中,市場有所上漲都會認為只是下跌中的反彈,敢做的都只會短線去做。


所以目標利潤都會很少,稍微出現一些風險就會立刻賣出,一些比較猶豫的股民,基本都已經在前面下跌過程中被套了,能堅持到底部沒有被套的股民,基本都是操作果斷的。


也正因為這樣,敢於在底部買入便宜股票的人,大都仍處於擔驚受怕的階段,一有風吹草動,就要先拋了再說,所以即使拿著的可能是大牛股,他們也拿不住太長時間,特別是現在是大跌後底部的時候。


而有長線眼光的股民,在開始上漲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洗盤,每一次都會讓你有很大的賣出想法,不是你不夠耐心,而是你承受不了那樣的折騰。

股票“白菜價”無人問津,“豬肉價”卻趨之若鶩,到底為哪般?

我們可以看一下上圖從大跌後底部轉向上漲的過程中是有多麼的折騰人。把紅框位置放大的話就是下圖:

股票“白菜價”無人問津,“豬肉價”卻趨之若鶩,到底為哪般?

短線利潤的誘惑、不斷創新低的恐嚇、過山車的走勢,讓想要長線持有的人,不斷產生賣出的想法。


上漲前,出現連續相似的走勢,讓人覺得之前的情況會再次出現,上漲後還是要回落,容易讓人做出賣出操作,然後低位買回來。

股票“白菜價”無人問津,“豬肉價”卻趨之若鶩,到底為哪般?

相似的走勢賣出後,竟然沒有下跌,而是真正突破上漲

股票“白菜價”無人問津,“豬肉價”卻趨之若鶩,到底為哪般?

卻是之前買過的人,並不願意2元的成本在現在3元多的位置去追,對他們來說成本高了50%以上。有這樣相似的走勢,也有一些是手法更為兇猛的洗盤,甚至破位打破前面最低價1.6出現更低的價格來嚇走很多散戶籌碼,很多時候大牛股就是這樣被我們放棄掉的。

股票“白菜價”無人問津,“豬肉價”卻趨之若鶩,到底為哪般?

然而,在大漲的階段,卻很多人好像一下子看懂,大量的追高買入。


大多數股民在股市中都已經是深受其害,長期的虧損已經讓他們不敢隨意去做一些自己看不懂的事情。


白菜價的股票已經不敢再去買,但是變成豬肉價後卻搶著要,最後連坐過山車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套。

股票“白菜價”無人問津,“豬肉價”卻趨之若鶩,到底為哪般?

要想在市場還比較便宜的時候去建倉,首先就是要學會看懂大勢,其次就是看懂個股,然後就需要完整的一個操作策略去對你的選擇進行支持。


這一個過程不是那麼容易的,很多股民就是某一方面的知識太過貧乏,所以出錯連連,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我們要對自己的弱項,針對性的去學習,那樣才可以不斷完善我們的盈利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