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做出改變?


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做出改變?


作為一個人,不是一個事實,而是一項任務

正如克爾凱郭爾和其他許多人長期以來所認識到的那樣,生活是一連串不斷的挑戰。

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做出改變?

克爾凱郭爾

雖然有些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個性特徵和行為模式以此幫助他們勇敢地應對生活的複雜性,但更多的人在這方面受到了不適應性生活方式的阻礙。

這些受到阻礙的人迴避面對他們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挑戰,而是傾向於選擇逃避,退回到一種被動的生存狀態,最終只會為沒有經歷種種人生而深感遺憾。

是什麼使我們中有的人堅韌而另一些人軟弱的呢?

為什麼有些人似乎被神經質的思想和行為模式所詛咒,而另一些人卻相對沒有被這些生活的鎖鏈束縛呢?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為什麼我們很難擺脫阻礙我們獲得幸福的人格特質呢?

我們將通過關注一種被稱為“抗拒”的心理現象來探討這些問題,換句話說,就是為什麼許多人無法積極地改變他們的生活。

要理解做出重大改變為何如此困難,我們必須討論我們的青年時期在整個心理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關於各種主題的激烈辯論在心理學領域已是家常便飯,但很少有人否認我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對我們作為成年人的功能有巨大的影響這一不爭的事實。


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做出改變?

柏拉圖


柏拉圖寫道,任何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都是一開始,尤其是對於一個年輕稚嫩的生命更是如此;因為這一時期正是性格形成的階段,人們也更容易在此獲得想要的印象。

威廉·華茲華斯在幾千年後用他的名言“孩子是人類之父”呼應了這一觀點。

我們作為成年人的許多思想和行為模式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我們的童年時代。

然而,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那些在我們晚年被證明是有害的模式,在我們第一次採用它們時,往往起到了一種適應功能,它們幫助我們應對我們年輕時不太理想的情況。

換句話說,我們當前的問題往往是我們為以前生活中問題設計的解決方案。

這種解決方案變成問題的現象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描述的那樣成為一種極為普遍的自我防衛模式--自我妨礙,這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我們採取的行為模式和我們既往的個性特徵,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極大地抑制我們的發展能力。

例如,無法堅持自我或嚴重的羞怯,可能是我們童年的一種適應性特徵,彼時我們藉此避免與虐待我們的看護者發生衝突。

這種特徵只有在我們成年後才會變得不適應,如果我們把它推廣到沒有潛在虐待的情況下,它才會變得不適應。

因此,通常的情況是,那些飽受神經質甚至是某些形式的精神疾病折磨的人,在任何先天的感覺上都沒有那麼多的缺陷,相反,他們是那些幾乎無法控制的不幸環境中的受害者。

心理學家邁克爾·馬奧尼寫道,看看幾乎所有形式的慢性心理困擾和功能障礙,包括成癮障礙、廣場恐怖症、厭食症、焦慮迴避症、暴食症、抑鬱症、肥胖、偏執、強迫症,甚至精神分裂症。

所有這些都可以被視為代價高昂並極為痛苦的某些解決方案。

這些疾病形式往往是解決短期痛苦和意義問題的方法。

這種解決方案成為一種模式--一種根深蒂固的模式-眼前的短期利益與長期的成本相抵消。”

但是,儘管這可以幫助我們解釋為什麼我們首先採用這些行為模式,但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在這些行為模式失去其適應性應對能力之後,我們仍要堅持它們很久呢?

或者換句話說,為什麼我們如此抗拒做出改變呢?

長期以來,抗拒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一些人認為這是心理學領域最重要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做出改變?

弗洛伊德


例如,弗洛伊德,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著迷於利用催眠的潛力來治療病人,但他最終放棄了這種方式並以文章的形式解釋了他為什麼放棄:

[催眠]不允許我們…認識到病人對疾病的抗拒,也無法認識病人甚至與康復作鬥爭

然而,正是這種抗拒的現象使我們能夠理解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

弗洛伊德認為,這種依附於病態心理狀態的傾向是由一種與生俱來的死亡本能所驅動的。

然而,並不是所有研究過抗拒現象的人都認同弗洛伊德對人性如此悲觀的看法。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我們對做出改變的抗拒並不是不適應性的,相反是反映我們生存適應性的一種重要機制。

因為正如我們的身體器官能夠抵抗它們功能的劇烈變化一樣,根據抵抗的自我保護理論,我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也能夠抵抗劇烈變化,這是有重要原因的。

我們需要一個連貫的自我意識來正常運作,雖然我們有時希望能像換衣服一樣容易地改變我們的性格,但那實際上是一種詛咒而不是一種福報。

擁有如此微弱的自我意識會使我們很難在世界上正常運作,事實上,許多心理障礙,如邊緣型人格障礙就是無法保持一個連貫自我意識的結果。

因此,在這方面,改變我們性格的核心要素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這被視為人性的適應性特徵,或者如馬奧尼所解釋的那樣

許多人沒有做出改變,或是改變不大,正是因為我們從根本上就是保守的生物。

這並不是我們的錯。這是我們的生存模式。

連貫性和連續性是維持生命的基礎,這也在我們的心理生活中得到表達,這並不奇怪……

我們不僅追求秩序,而且需要秩序。

我們是由活動系統組織起來的,並且經常過於保護我們自己固有的行為模式。

雖然我們對做出改變的抵制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具有做出改變的能力,做出改變往往是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進行的。


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做出改變?


我們不是童年的囚徒,我們做出改變的能力貫穿於我們的成年。

然而,自我保護理論所強調的是,做出改變是不容易的,這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持續努力。

此外,在我們試圖改變的過程中,經歷緊張情緒的階段是很自然的,比如焦慮、恐懼、抑鬱和懷疑。

然而,這些感受不應被視為我們必然走上錯誤道路的跡象,也不應被視為我們試圖做出改變的努力卻註定要失敗的跡象,相反,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些情緒正是我們心理生活中需要秩序和連貫性的自然表達。

然而,雖然改變並不容易,但往往不改變,不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最終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

我們可能希望人生有一條坦途,但堅持這樣的奢望很可能以失望告終。

相反,我們應該明智地看清生活的本來面目,這是一段有時令人興奮、有時危險、常常充滿不確定性的旅程,或者就像菲茨詹姆斯·斯蒂芬詩意地說的那樣:

在生活中所有重要的事情上,我們都必須在黑暗中邁出一大步

如果我們決定不去回答這些謎題,那是一種選擇

如果我們動搖了我們的答案,那也是一種選擇

但無論我們做出何種選擇,我們都將承擔風險

我們站在一個山口上,在飛轉的雪和眩目的霧中,透過這些我們會不時地瞥見可能是迷途的道路。

如果我們站著不動,我們會被凍死

如果我們走錯了路,我們就會幻滅。

我們當然不知道是否有正確的路。

我們必須怎樣做呢?

你當剛強膽壯。

做到最好的人,擁抱最光明的希望,接受即將到來的一切

如果死亡即將終結一切,我們也別無他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