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腦科學日報|正常老化與阿爾茨海默症的腦形態學網絡差異

1,100年來首次!人類預期壽命不再增加

倫敦大學學院(UCL)教授Sir Michael Marmot和健康公平研究所(Institute of Health Equity)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在100多年來,全國範圍內的預期壽命首次未能增長,最貧困的10%女性的預期壽命實際上下降了。

10年前,Marmot教授首次發表了《Marmot Review》。如今,這份新報告證實,在過去10年裡,健康不平等現象總體上有所擴大,而人們在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下花費的時間自2010年以來有所增加。

這項綜述強調,我們的健康不僅僅關乎衛生服務資金和功能的好壞,這一點很重要。由於健康與我們的出生、成長、生活、工作和年齡密切相關,因此,在緊縮的旗幟下大幅削減經費產生了不利影響。貧困地區以及倫敦和東南部以外的地區經歷了更大的削減。

閱讀鏈接:

2,韓世輝課題組在《eLife》發表論文揭示群體衝突中復仇的神經生物學機制


腦科學日報|正常老化與阿爾茨海默症的腦形態學網絡差異


在群體衝突中,看到對手傷害自己的隊友會激發報復行為,去攻擊對手。這一複雜社會行為貫穿人類歷史,闡明其機理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社會價值。心理學研究提出對“內群體的愛”或/和對“外群體的恨”等概念來理解人類報復行為,但目前關於報復行為的神經生物學機制尚不清楚。

韓世輝課題組既往工作報告了痛覺共情的內群體偏好以及催產素增強痛覺共情內群體偏好等發現,提出並驗證了痛覺共情中的“不對稱種族加工理論模型”。在這些工作基礎上,該課題組從痛覺共情及催產素的角度,進一步研究了群體衝突中復仇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礎,2020年3月3日在學術期刊《eLife》在線發表題為“A neuro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revenge propensity during intergroup conflict”的論文。報告新的實驗發現:群體衝突中內源催產素水平和對內群體共情大腦活動預測對外群體復仇傾向。

閱讀鏈接:

3,Nature | 信息素:從尿液中找到的愛情真相

近日,冷泉港實驗室Adam Kepecs研究組以及哥倫比亞大學Richard Axel研究組在Nature聯合發文The pheromone darcin drives a circuit for innate and reinforced behaviours,以小鼠尿液中的信息素darcin對小鼠的吸引而引發的小鼠先天性的行為與之後強化行為的神經環路進行了研究。

兩個研究組的聯合工作發現雄性小鼠尿蛋白中的darcin能夠引發雌性小鼠一系列被吸引後的行為,比如超聲、叫聲以及留下氣味信息(排尿),並且會進一步加強隨後對於該信息素的記憶行為。副嗅球中的僧帽細胞以及杏仁核中nNOS細胞均會參與到此過程中。而且,杏仁核中nNOS神經元會整合小鼠的內在狀態(例如是否在泌乳期)與信息素線索,調節小鼠的固有吸引行為以及之後的加強行為,幫助小鼠進行成功的配偶選擇。

閱讀鏈接:

4,Biological Psychiatry: 基於維度與類別的自閉症異質性混和分析模型


腦科學日報|正常老化與阿爾茨海默症的腦形態學網絡差異


自閉症患者之間存在高度異質性(ASD),包括核心ASD症狀,認知能力,共病情況,大腦非典型性和遺傳表達。因此,研究者在定義ASD亞型方面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大多數研究專注於行為或認知特徵的變異性。新近的研究專注於大腦特徵的研究。

在這裡,作者使用貝葉斯模型將自閉症患者的全腦靜息態功能連接(RSFC)模式分解為低和超RSFC模式,作者將能夠解釋這兩種模式的連續因素稱為“因素”(上圖)。這種方法允許個人表達在一個或更多因素(分類亞型)的不同水平(連續)上的體現,這種方法可能協調了ASD異質性的維度和分類模型。

閱讀鏈接:

5,Brain:正常老化與阿爾茨海默症的腦形態學網絡差異

以前的研究表明老化和疾病對大腦的一些區域或全腦組織結構的體積損失具有累加作用,所以需要了解哪些灰質特徵是特定於衰老或阿爾茨海默症的。本文研究利用大型多中心隊列數據集的個體結構MRI灰質圖進行了獨立成分分析(ICA),得出了形態網絡,研究了這些形態網絡中的灰質體積差異,以及它們固有的組織變化。

研究者們首先發現了數據驅動的形態學網絡,且在所有個體中保持穩定。年齡對所有網絡都有影響,大多數網絡中灰質的減少顯示出年齡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累加效應。在年輕人和認知正常的成年人中,跨網絡的灰質量的個體差異相似,但在阿爾茨海默症中特別明顯。此外,與年輕人相比,全腦灰質模式與患認知障礙的風險增加有關。這些發現表明,全腦組織破壞是在臨床阿爾茨海默氏病發作之前的晚期疾病現象,全腦的灰質組織形態是衡量老年人良好認知的重要指標。

閱讀鏈接:

6,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臨床防治神經科專家共識

2月11日WHO宣佈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為2019冠狀病毒病。早期以神經系統症狀為首發症狀時,往往容易誤診,延誤治療,這類患者還是隱形的傳播者。

為了讓神經科醫師瞭解這一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熟悉相關的防治流程,我們將目前有關COVID‐19的臨床診治以及相關研究的進展做一總結,撰寫《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臨床防治神經科專家共識》,以指導神經科醫師對COVID‐19的臨床防治。

閱讀鏈接:

7,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人臉識別,或存在巨大缺陷

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研究人員Eilidh Noyes博士是面部識別科學領域的世界級專家之一,他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主持了一個會議,旨在為政府、警察和邊檢提供政策建議。

Noyes博士和約克大學研究人員Rob Jenkins博士就相機與受試者之間的距離對人臉識別效果的影響進行了研究。項目成果作為此次會議的會議論文和研究論文在《認知》雜誌發佈。

Noyes博士解釋說:“拍攝照片的距離會影響照片中人臉的外觀。從遠處拍攝時,人臉顯得更平坦,而近距離拍攝時,人臉顯得更加立體。因此,如果在不同的距離對同一個人進行拍攝,他的照片會有很明顯的差異。如果對拍照對象和拍照距離進行處理,不同的人的照片看起來又可能非常相似。我們的成果表明,人體測量學可能並非一種可靠的身份鑑別方法。”

閱讀鏈接:

8,呼籲停止對肥胖的汙名化 |《自然-醫學》

《自然-醫學》發表的一份共識聲明Join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for ending stigma of obesity呼籲停止對肥胖的汙名化。該聲明號召醫療專業人員、學術單位、公共衛生機構以及社會利益攸關方(包括主流媒體)對肥胖提出一種新的公開表述。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糖尿病系的Francesco Rubino和同事寫道,這類歧視會造成很多不利的健康影響,包括心理健康不佳。而心理健康不佳會持續造成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導致體重進一步增加,某些情況下還會發展成進食障礙。

閱讀鏈接:

前文閱讀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