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跑步10天了,為什麼體重沒什麼變化?

曹鐵錘


通過問題可以看出,題主跑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肥減脂減重,但除了跑步10天,你卻沒有提到其它任何可供參考的信息和在我看來幾個最關鍵的因素:

  1. 雖然跑步10天,但跑步的強度是多少?是快跑還是慢跑?是3-5公里,還是9-10公里?

  2. 這10天,你在飲食結構上有作出相應的調整嗎?

  3. 你有開始在用APP記錄你運動嗎?


其實,如果只是短期單純的為了減脂減重,還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有氧運動,然後在飲食上有所跟進,少碳水化合物,少油少鹽少糖,低熱量,低卡路里,多蛋白質,理論上只要每天消耗的卡路里 > 攝入的熱量,體重是應該有一個明顯下降的趨勢。

當然了,10天的時間也過於短,可能還看不出明顯的變化,減肥其實最最關鍵的還是堅持,日復一日的堅持,這才是最難的,也是很多人最難做到的;有些人暫時減下去後,一有鬆懈,體重立馬又出現報復性反彈,說白了,就是突然又放縱了對飲食的要求,這才是最最關鍵的。

吃,可以說是一個人長期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因素之一!說白了,邁開腿 管住嘴!


很有幸,本人在3年前曾經有過以減肥減重為目的的長期健身計劃,主要就是以有氧運動的跑步和走路為主,並且一直在用一個運動APP來記錄每日的運動和體重的變化,也非常有成效。體重從最初的接近80kg,到最低時候的67Kg,現在沒怎麼跑步了,但仍然注意飲食的重要性,所以體重也長期控制在72kg上下徘徊。

有圖有真相,曬出一些我的當初運動記錄,我覺得這是好習慣,同時也是激勵你自己的一個手段,你永遠不知道當你瘦下來的時候有多精神,有多帥 🤣

以下分享一些我前幾年的跑步運動的數據記錄,相信對你應該有所幫助:


這張圖是我2015年的照片,那時對減肥還沒有概念,飲食上也毫無節制,啥都吃,而且很多都是高熱量高糖的食物,所以那時候體重接近80kg我估計,但沒有實際稱重的照片,我是後來跑步後才開始每天沉重記錄的。


這是到了2017年,決心開始跑步減肥,其實那時我剛好是個40歲的中年大叔,有點油膩,人到中年最容易發福了,所以肚子也漸漸打起來,我覺得人不能這樣下去,決心開始跑步減肥,並用APP記錄了整個過程。


這是我後來每天跑步的時候,時不時的用手機拍一下


強度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了每個月只有3天沒跑步的記錄,所以體重也以可見的速度往下降;當你看到自己在鏡子面前瘦下去的時候,那種內心的自豪和開心是什麼言語的鼓勵都達不到的,這樣更容易形成自我激勵和良性的循環,會讓自己更享受跑步和控制飲食帶來的快樂。


好了,是時候曬一曬我的APP運動數據了 🏃‍♂️ 💪🤛🤟

最高的時候,風雨無阻,跑上了癮,從最初的痛苦到漸漸變成了享受,里程一開始不求多,漸漸的,從3公里到5公里,到7公里,再到10km,甚至還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半馬


每日走路+跑步打開記錄,當你回頭看你這個歷程的時候,怎麼不為你的舉動而感動呢 🤣


最直接的變化就是身體BMI指數的下降趨勢,也僅僅跑了2個月而已,所以減肥真的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凡事貴在堅持


完成10km跑已經變得不是那麼挑戰


然後開始挑戰了人生的第一個20km


可惜那段時間的飲食,沒有拍照片,不過後來長期以來,我的食譜大部分也如以下了,見可能以低熱量的食物為主,即使吃碳水化合物麵包類,也挑黑麵包,全麥麵包之類的


減肥並不是不能吃肉,相反多吃瘦肉,高蛋白,對減肥塑身反而有幫助


不過一般都是雞肉沙拉為主


雞蛋可以隨便吃,多喝咖啡,這也是我的減肥訣竅


最後曬一曬體重記錄,這才是最直接的成果體現,也是激勵自己堅持的動力源泉


跑步最初的體重沒有記錄是個遺憾,這是跑了兩月後,已經有了明顯的下降


四月份開始跑,到了8月份,已經降到70kg,幾乎有10kg的下降


最低的記錄,看到時間了嘛,這已經是2019年的數據,其實後來降到70左右的時候,我跑步也沒有那麼高頻了,畢竟達成目的了,跑的太多的話,對擔心對膝蓋傷害很大,雖然跑步的少,但我任然長期堅持多走路,飲食注意控制,體重自然也就穩定保持了。


希望以我個人的切身經歷能對你,乃至更多有減肥減重為目的的人,有所幫助!


Jeep1924


之前我也堅持了小半個月,跟題主一樣,體重沒變化。明明是同樣的攝入量。甚至還在刻意減少,一週以後體重還有所上升。後來想了想,應該是乍一增加運動量導致的身體或肌肉水腫,我本身就有靜脈曲張,小腿明顯較之前粗了兩釐米。後來就沒堅持再跑,也就慢慢消腫了。


硫克老師


最好節食


用戶7771787992392


跑步是一種有氧運動,可以減脂,但是跑的方式也會影響效果。慢跑還是全速跑?中間休息有無休息?休息多久?每次跑步多長時間能否達到燃脂的效果?而且有的人體質就是不容易減脂,有的人喝口涼水都能胖,有的人狂吃不胖,建議分清體型配合運動和飲食減脂,減脂減的是體內脂肪含量,並不只是體重秤上的數字。

1.中胚型體質(運動型)

這種體質大概是所有人都想擁有的身型體質,他們骨骼肌肉比較發達,長方形般的身材,天生就是運動的好材料,無論在增肌或減脂方面都比較容易,而力量也比較強。

 

飲食和訓練建議:基本上也沒什麼建議,因為運動型體質得天獨厚,易於增肌減脂,而且還天生高大威猛。所以維持每星期訓練3-4天,每天都有健康、低脂、高蛋白質的飲食,好身材對這類人來說輕而易舉。

 

2.外胚型體質(消瘦型)

消瘦型體質是在健身增肌中,最要吃苦的一類朋友,他們皮膚和神經較為發達,四肢纖細修長,無論吃什麼都不容易吸收,真正的狂吃不胖。增肌對於這類人來說比較困難,就算增肌成功也比較難維持。

 

飲食和訓練建議:因為消瘦型體質擁有很快的新陳代謝率,所以身體很快便消耗掉攝取了的卡路里,如果想練得一身強壯的肌肉,試著藉助蛋白補充劑吧!

早餐及訓練前後半小時攝取清蛋白;午餐後2小時及睡前攝取酪蛋白;每日攝取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約應為總熱量的50%;少食多餐,儘量不要有餓的感覺。

消瘦型體質是很難增肌的,所有訓練安排上,要儘量避免身體在訓練過程中消耗肌肉。有氧運動一週不應超過1次,過多的有氧運動會妨礙肌肉成長。每次訓練只針對特定大肌肉群訓練,胸、背、腿逐次漸進增加訓練重量,組數與次數,肌肉不得不增強,因代謝率較高故每晚至少需有八小時充足睡眠。

 

3.內胚型體質(肥胖型)

這類體質內臟器官較發達,體脂量較高,腹部及內臟比較容易堆積脂肪,而且也比較難減肥,但是增肌卻是頗為容易的,只要在飲食及訓練上多下苦功,要練就強壯的肌肉還是指日可待的。

 

飲食和訓練建議:飲食的調節對於肥胖型體質的朋友來說至關重要!無論你訓練多刻苦,只要你不控制飲食,就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這類人要多低脂肉類(魚、雞胸、瘦牛 豬肉),少碳水化合物,少高脂食物,戒零食、汽水、果汁及酒精,多喝水,大約每天2-3公升。

每週應有三至五次有氧訓練,每次約三十分鐘,並在力量訓練後進行,採強度高的訓練法,縮減組與組間休息時間以增加熱量消耗,多做大肌肉訓練以增加熱量消耗。有一定體能後,多進行HIIT或TABATA循環訓練,以加快消耗脂肪。

無論哪種體型,訓練都要循序漸進且持之以恆的進行,不能因為短時間內效果甚微就放棄。



一隻90喵


說實話,其實我很不喜歡跑步,原因是太累了,跑步需要時間和場地,在外面跑也不見得就一定好,現在外面空氣汙染嚴重,汽車尾氣也多,空氣質量不好。跑步完大都會感覺比較疲勞,體能消耗大,感覺口乾,飢餓,急需補充能量,這樣的話,對消耗體重影響不大,跑步久了,對肺活量有一定的影響,身體也會慢慢變得比較結實,跑步完注意飲食補充,不能吃得太急,太多,要多補充水分,晚上儘量吃的少,或者不吃,多休息,慢慢的就會減重了


孜孜不綣


七分吃三分練,要注意飲食。雞湯裡雞肉沉底雞油飄起來。所以可能是肌肉增長了。當然,跑步每週要控制在91公里以內。有氧要做30分鐘以上喲。



在堅持10天


民謠九妹


堅持,時間太短,時間長了應該就有變化了。


忘情水40226553


正常的減肥過程包括兩個過程:增肌和減脂。

增肌的目的是增加你身體代謝過程,肌肉是需要氧氣供需能量才能運動的,當然這裡不包括短時間內的無氧運動,咱們大多數時間也不會去幹無氧運動的活兒。試想一下,為什麼同樣吃相同熱量的食物,肌肉多的人會餓的快,他們單位時間內代謝量比較大,代謝的快,意味著會有更少比例熱量轉化成脂肪,所以減脂過程會比較快!

減脂呢,必須是建立在你的消耗大於攝入量的條件下,但是減脂並不是減重,作者的疑問呢也就是這一點,但是減脂並不意味著體重一定會馬上減下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減脂增肌後,隨著時間的延長,你的身體就會變成易瘦體質,體重也是慢慢減輕的!

所以呀,作者跑步十天其實是在增肌減脂的階段,每天還要攝入大量的水,體重上看不出來變化很正常!重要的是一定要堅持下去,當你的身體肌肉增加,脂肪減少,後期體重下降的效果就會顯而易見,就像指數效應那樣(如圖)現在是初期緩慢進步階段,到了後來,速率變化就是指數型的啦!

最後祝你早日瘦下來,堅持下去,你的體質一定會更好!



倔強的自由小妞


原因多了,第一運動量不夠,才十天而已,每次至少要跑半小時,第二要跟飲食配合不能吃多,不能吃夜宵,不能吃高熱量高脂肪,不能不按時吃飯,第三要早睡早起,多喝水加快新陳代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