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習至今,姓氏都改了


第二次漢字簡化執行幾年無疾而終,有些字卻沿習至今,姓氏都改了

1977年,華國鋒時代,推行第二次漢字簡化,問題太多導致失敗,但有些人的姓氏改不回來了

第二次簡化漢字俗稱二簡字,為什麼說這次的簡化相對失敗呢,我們來看看當時是怎樣簡化的。

簡化方法就有七八種,並不是像第一次那樣有史為依,二簡字顯得過於草率。比如用同音代替法,將“幫”簡化為“邦”;形聲字的方法,“蔥”簡化為“茐”、“酒”簡化為“氿”;輪廓字,“堂”簡作“坣”;會意字,“矮”簡作“仦”等等。

雖然當時二簡字推行的時間不長,但是當時的宣傳力度非常強,很多的媒體和報刊都已經使用二簡字。而且學校裡也教學生學習二簡字,這個作為八零後的父母最有發言權,他們對二簡字有最深刻的體驗。二簡字筆畫簡單,書寫簡單,所以滲透到了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但是這次推廣的簡化字因為簡化的字數較多,而且對漢字簡化的整體研究不夠,導致推廣了很多年,仍然會造成人們的閱讀障礙。很多人不能準確的使用,需要時間消化。這是因為第一次簡化普及的時間比較長,效果也比較好,很多不識字的人也早已認識了“一簡字”,形成了思維定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有很多的工具書已經很早就用“一簡字”編輯好了,並且馬上就要出版了,電子計算機的漢字字庫也用“一簡字”存儲的芯片,如果現在再來重新錄入二簡字,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二簡字最終被廢除。

雖然被廢除了,但是使用這些字的人也是相當大的一個群體。而且有些二簡字在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因此在非正式場合我們還經常能看到。比如“早歺”、“雞旦”、“小賣卩”。

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一部分人的姓氏,有些姓氏寫起來筆畫比較多,所以二簡字就創造出了一些新的字。

比如“傅”簡化作“付”,歷史上並沒有付這個姓,而且百家姓當中也沒有付這個姓。傅作義將軍的名字被簡化為付作義,很多人在戶籍上改成付姓,有的家庭甚至出現了傅和付兩個姓。

“閻”簡化為“閆”,這個閆姓出自民間,老百姓嫌閻寫著麻煩,就有了閆這個字。目前這兩個姓都有。

還有“蕭”作“肖”、“藍”作“蘭”、“戴”作“代”,到現在都變成了兩個姓。因為要變更回來需要到派出所,還有提供相關資料,一些人覺得流程繁瑣,反而在使用上也沒有什麼問題,所以就一直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