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硬氣!國都快要沒了,面對西方強國入侵,依然要將其打趴下

中國古代王朝更迭頻繁,每個朝代都有獨特的“性格”,其中清朝的“懦弱”是最受人們詬病的。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也曾有過“康乾盛世”的輝煌,不過由於實行閉關鎖國導致國力孱弱,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清朝國門,揭開了長達百年的屈辱近代史,每每想起那段歷史,我們總會扼腕嘆息。

硬氣!國都快要沒了,面對西方強國入侵,依然要將其打趴下

彼時的中國任西方列強宰割,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和列強簽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個個戰爭賠款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一塊塊熟悉的割地名字令人傷心無比......正所謂“兔子急了還咬人呢”,尤其令人氣憤的是,清朝面對西方列強的肆意欺辱表現得如此軟弱,沒有一點兒血性,有的只是慈禧那荒唐的婦人之怒——《對萬國宣戰詔書》,一直到滅亡,清朝都沒能和列強在正面打一場漂亮仗。

硬氣!國都快要沒了,面對西方強國入侵,依然要將其打趴下

慈禧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明朝,如今有許許多多的明粉,提起明朝總會說“明朝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確,明朝也有許多值得詬病之處,不過在“氣節”這一點上做的的確是令人佩服,哪怕是國家都快要滅了,面對西方列強侵略,也要先將其收拾了。

硬氣!國都快要沒了,面對西方強國入侵,依然要將其打趴下

崇禎皇帝吊死煤山

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522年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自從歐洲地理大發現之後,許多海洋強國應運而生,比如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被稱為“海上馬車伕”的荷蘭,他們開始實行殖民主義和自由貿易主義。

硬氣!國都快要沒了,面對西方強國入侵,依然要將其打趴下

新航路的開闢

明朝時期雖然實行海禁政策,不過明朝海軍實力相當強悍,尤其是明成祖朱棣時期更是到達了巔峰,從鄭和七下西洋時乘坐的船隻就可以看出,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有五種船舶,它們分工明確,有的用於載貨、有的用於運糧、有的用於作戰等,其中最大的寶船長44丈4尺,寬18丈,載重量為800噸,可以容納上千人。這些西方海洋強國原打算好好欺負一下明朝,不成想卻踢到了一塊鋼板。

硬氣!國都快要沒了,面對西方強國入侵,依然要將其打趴下

鄭和下西洋

明正德八年(1521年),葡萄牙殖民主義者侵佔了明朝的屯門島,並且在這裡設刑場,制火器,刻石立碑以示佔領,文武百官上書請明武宗對這些佛郎機(葡萄牙)人進行驅逐,不過由於明武宗對這些外國人有好感,於是就不了了之了。一直到正德十六年,也就是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繼位,他下令讓廣東海道副使汪鋐驅逐在屯門島呆了好幾年的佛郎機人,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屯門海戰,這是中國第一次抗擊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戰役,最終明朝大獲全勝。一次並沒有將葡萄牙人打服,屯門海戰之後,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明朝和佛郎機海軍又爆發了西草灣之戰,此戰依然是明朝取得了勝利,這下葡萄牙人老實了,再也不敢侵略明朝。

硬氣!國都快要沒了,面對西方強國入侵,依然要將其打趴下

屯門海戰

時間到了明朝天啟年間,當時“海上馬車伕”荷蘭強勢崛起,先是建立了東印度公司,然後又將目光投向了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荷蘭艦隊佔領澎湖,朝廷下令讓福建巡撫南居益將這些“紅毛番”趕出澎湖,就這樣澎湖之戰打響。天啟四年(1624年),明軍兵分三路,順利收復了澎湖,將俘虜的荷軍守高文律押到北京斬首示眾,狠狠懲罰了一把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西方侵略者、殖民者。

硬氣!國都快要沒了,面對西方強國入侵,依然要將其打趴下

明軍

然而荷蘭人並沒有善罷甘休,到了1633年時荷蘭人捲土重來,當時明朝皇帝是末代皇帝崇禎,這些荷蘭人氣勢洶洶地開著戰艦來到了中國福建金門東南海岸料羅灣,要求明朝不許和葡萄牙和西班牙進行海上貿易,只能和荷蘭人做。當時的明朝即將走到盡頭,內外交困,內有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外有清軍虎視眈眈,即便如此,面對荷蘭人的無理要求,崇禎依然表現得十分硬氣,下令讓明朝水師和荷蘭海軍在料羅灣展開了激烈對決。面對強大的“海上馬車伕”,明軍全力對抗,最終獲得了勝利,並且要求荷蘭每年嚮明朝進攻12萬法郎,史書有明確的記載:“每一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並築城於安平”。

硬氣!國都快要沒了,面對西方強國入侵,依然要將其打趴下

海戰場景

1644年崇禎皇帝在煤山的一顆歪脖子樹上上吊而死,明朝滅亡,之後清朝入主中原,和明朝相比,它面對西方列強時的表現簡直就是雲泥之別、懦弱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