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旅遊是年輕有活力時去,還是年邁有錢的時候去?

白作日萌


感謝你的提問,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年輕人的想法。

這個問題,有點自相矛盾。

就像賣矛的說我的矛尖銳,賣盾的說我的盾堅硬。那麼矛厲害還是厲害?

不過也不怪提問的人,人是會思考的有機生命體,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因此人基本都會自相矛盾。

很多人本來就有選擇困難症、決定猶豫症。

大家看,這麼多說文都在形容,自相矛盾。

這個時候就需要辯證有機統一、綜合進行考慮。

從活在當下、享受在前的生活方式來看,還是應趁年輕的時候出去走走。

老的時候你就根本走不動,有錢又能怎麼樣,還不是一樣想回到從前嗎?

我們也用辯證法進行對比吧。

年輕人身體要強一些,老年人基本沒有體力。

有體力我們一定要去旅遊,不要等到想去旅遊的時候沒有體力了。所以說旅遊要趁早,趁著自己年輕去外面的時間看看。我們年輕人的體力總是很多很多,多到自己不浪費都不行,旅遊就是一個浪費體力的娛樂項目。


老年人身體不好,體力跟不上,費時、費力、費時間,還讓家裡子發擔心。當然,這也不是說不讓老年人旅遊。人只要上了年紀體力就大不如從前了。當然,我們在路上依然可以見到很多不服老的老年人出行,因為他們年輕的時候吃了太多的苦,也沒有享多少福,為了彌補失去的青春,也為了不白來世界走一趟,出來看看世界。這是值得支持的。



年輕人思維開拓,老年人思考較慢。

現在年輕人會手機、會自媒體。能夠想到旅遊攻略,還能很快找到旅遊公廁。能夠較快地接受新生事物,瞭解一些當地的民俗風情。


可是老年人思維方式固化了,在外出旅遊時沒有想法,只是在跟團。

身體條件好,出去旅遊可以增長見識,放鬆身心,開闊眼界,洗滌心境,感悟人生,瞭解各地的風俗習慣,見識各地的奇人異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年輕人沒有牽攔,老年人顧慮太多。

年輕人說幹就幹,爽直,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年輕人多出去走走的,因為年輕還沒被各種瑣事拖累,也就是說這個年齡段對“去外面走走看看”還是有蠻大的好奇心的,等過了這個年齡,即使有錢又閒,那看風景的心情也不一樣了,心靜不下來了,一切都提前變味了。


老年人是過來人,想得多,顧慮就多。有錢的,不想出去。沒錢的,還要養老看病。


旅遊是一個潤滑劑,對於夫妻雙方也好,還是全家老少一家人也好。


年輕人外出相對保險一些,老年人外出困難危險多。

有人說,這個世界是年輕人的。

外出旅遊好多旅遊項目,年輕人,隨便上。吃、住、行、遊、購、娛樣樣精通。

年老之後品嚐美食的範圍也縮小了,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很多慢性病也隨之而來,有的胃不好,有的牙齒不好,有的是糖尿病不能吃甜,有的是高血壓不能吃鹽。

因為年齡原因,老人在外出旅行中遇到風險的概率要遠遠超過其他人群。

旅行社只為老年人辦旅遊意外險,但會提醒老年遊客自備藥品。據瞭解,目前保險公司提供的團體旅遊人身意外險一般沒有什麼年齡限制,但這一險種通恥少包含醫療保障。意外醫療保險和疾病醫療保險的確存在投保年齡的限制,具體年齡限制依各家保險商的條款而定,從65歲到70歲不等。由於老年人多數年邁體弱,突發疾病的可能性極大,對於保險商來說,承保風險過大,因此大多不願做此類保險。

老年人年齡大了,辨別能力不強了,最容易受到旅遊欺詐。

年輕人想旅遊沒有錢、沒有時間,老年人是旅遊消費大部隊。

這現在真是我們的生活現狀。年輕人錢不夠花,有的超前消費,當“啃老族”。有的去窮遊。


現在頭條上、抖音上還有好多旅遊達人,在旅遊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增收,這真是一個好辦法。



就連滾個輪胎去西藏,都從西藏開汽車返回家中,真有這樣的段子。

老年人時間寬裕,但如果子女結婚生子就要幫著帶孩子、送上學等等,其實履行老年人自己的時間真心不多。

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老年人是旅遊的生力軍,這一點你不服還不行。


等你老的時候,孩子想讓你出去轉轉時,你可能會說,為什麼要出去旅遊?在家的周圍隨便玩玩也很好啊。你也想等到這一天嗎。

旅遊是一種修行,旅途是修行的過程,這種修行越早越好。旅遊這種修行能夠修身養性,能夠強身健體,能夠開闊視野,這種修行還是能夠升級的,越早修行,等級越高,身體越棒,自己懂得越多。

你年輕的時候,可能會說,哎沒有錢,去湊熱鬧幹什麼,等老的時候旅遊吧,也不知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年輕的時候有活力但是沒錢沒時間,年邁的時候有錢有時間,可是身體狀況又不允許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確實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那麼兩者究竟該怎麼選擇呢?要我說啊,當一個人年輕時就開始選擇到處旅行,那麼當他老了,也一定是有錢有閒有好身體,旅行將貫穿他的一生。


這個時候,是不是可以帶上父母一起去旅遊,不要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把旅遊作為改善生活、延長生命中的一部分。

有錢沒錢,出去旅遊。

不管老少,身體一流。


新疆旅遊地理


如果這也算旅遊?70年代,20多歲時,單位派十人去上海等地參觀學習。我有幸選中。先到南京。參觀了南京汽車製造廠。當然順便看了一下中山陵,沿山數著傳說中的365個臺階而上。進入大廳,瞻仰先行者中山先生座像時。結果在臺階數上幾人爭論不休。影響了情緒。當然幾年後再去了幾次也就沒什麼遺憾了。再去明孝陵等幾個其它景點時,就分頭行動了。當晚幾撥人(十人分了三撥)談起分開後的參觀感受,大不一樣,各有見解。也就定下了不成規矩的範本。去景點分頭活動,回來交流。當年帶隊的兩個老工人師傅40多歲在我們眼中已是老頭了。他倆喜靜不喜動。我們略施小計,小號的糖衣炮彈便使我們的行程沿長了2天在南京住了5天。長江大橋,江邊浦口火車輪渡碼頭,(大橋沒修通以前火車在這分幾節上般過江)。總統府,燕子嘰,雨花臺,玄武湖,原陸軍軍官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新街口山西飯店。又再次去了一次中山陵,古明城牆等。圓滿完成了。上級交付的任務。下一站到達上海。參觀了上海柴油機廠在地處‘浦東。江南造船廠的中國首臺萬噸水壓機。上海汽車製造廠,等等。在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基礎上。我們又去了外灘,見證了當年外國人在外灘的多處建築。遊覽了黃埔公園,當年插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的地方,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順便參觀了一下外白渡橋,看著蘇州河水和黃浦江水交匯處,黑白分明的汙染帶也算是起萌了注重環保的意識吧。當然現在這個景點已不復存在。肯定治理好了。到了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必去。當然包括嘉興南湖的那條船。豫園,上海縣老城,上海一百,永安大廈,大世界,看看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等等各國租界在中國上海的各種建築,尤其不能忘記去小日本的閘北租界去看看。受受愛國主義教育,牢記帝國主義給我國老百姓帶來的苦難。又抽時間去了一趟提籃橋監獄。看了一下革命志士在這外國人修的監獄裡受到的這些非人待遇。又上了一堂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課。第二天我們一行去了杭州。一天的時間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參觀了杭州汽車製造廠後。便考慮回程的安排問題。當年只有南京的回程火車。年輕的我們提出了A方案,從杭州坐船沿京杭大運河北上到蘇州。住兩日到南京返家。而老師傅提出了B方案。坐火車返滬,買船票坐船到南京。返家。蘇州不能去。回家無法繪領導交待。當然B方案穩妥。又滿足了年輕人的需求一致同意。定3日後起程返家。第二天起床後先去了靈隱寺。遊覽了大殿等多處景點,一線天,飛來峰等。一記憶此較深刻的是小山邊臺上有一彌勒佛坐石刻象,栩栩如生。傳說摸摸他的肚臍眼便可發財。於是乎大家蜂擁而上,爭著摸了一通。(當然現在是絕對不允許上去摸了,99年我還摸了一次,但已有禁令標誌了)。現在想來彌勒佛可能有點生氣了。我們幾個人發財的沒有幾個人。出了寺廟門。飯點已到玩了玩現在所謂的AA制,每人出錢1.5元合計15元錢在天外天飯館吃了不錯的一頓飯。想想真便宜!飯後去了岳墳等景點遊了一圈。次日西湖蘇白堤,斷橋坐船去三潭印月等景點一圈。在虎跑泉花一毛錢享受了一下。虎跑泉水泡西湖龍井的感覺。一會的功夫幾個人受龍井茶的感受立馬去了一趟龍井茶現場。回來問感受笑而不語。第三日我們一幫抓緊遊覽了六和塔,錢塘江大橋等景點後,也急急忙忙趕去梅X龍井茶原產地看了一下。才發現也不過一口不起眼的水井,加井邊的幾十午棵茶樹而已。也知道了那一幫同夥!笑而不語的含義。我們回去也咬定從來未到過此地。以免讓他們感覺到勿悠了我們的快感。回程之路也就沒什麼可言之處了。到家一算賬除了單位報銷和補助部分外,還花費了我當月工資40多元錢。當時我還沒有娶媳婦。好心痛啊!年輕人出門旅遊真好。能吃,能玩,能走,能睡,一生一世都能回憶當時的點點滴滴,回味無窮。老了出遊無法有激情。去年十一小長假突發奇想。帶著老太婆去甘肅隴南臘子口,哈達鋪感受一下當年紅軍長征在此地的感覺。但駕車行走了近千公里到岷縣我折返了。心中只有一個感覺有什麼意思。老了心態真不好。當然當年花一毛錢門票錢上莫高窟,遊敦煌。河西走廊的乃至甘肅省的各個景點花點小錢便可遊個遍。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東西。陝西,山西,河北,北京景點的門票上一元錢的沒有幾個。兵馬俑景點剛開放時也不過幾元錢。在80年代已夠驚人了。不說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年輕人趁早開始旅遊之路。老了見怪不怪一點激情也沒有了!…


高原野貓


建議不論年齡大小在不影響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情況下有空就出去走走,很多人的觀念是趁年輕多打拼等老了退休了再出去,但是到了退休後可能又要幫忙照顧孫子輩或者是身體出現了狀況.精力又達不到了,其實旅行不是像有的人想象中那樣需要多麼有錢,這個完全是個人愛好!男同胞的愛好抽菸.喝酒.打牌,美女愛逛街買衣服.化妝品。而我即不抽菸也不喝酒.獨愛旅遊,我是用別人抽菸喝酒的錢去旅行,這樣不僅鍛鍊身體了而且開闊了眼界...何樂而不為呢?

我去年去黃山時在西遞碰上一🐮 老頭!68歲(看上去不到60)用十年的時間花費近20w一個人自由行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問他這些年旅行的感受.老爺子一個字:值!寧願把錢花在旅途中也不送給醫院!就是隨著物價的上漲出行成本越來越高,以前每天景點要門票200左右,現在免費了(60歲半價.65歲全費)每天大約300左右!老爺子這十年的壯舉就是俺現在的目標!所以有空俺就出去轉一圈逐步實現夢想!

我們出去旅遊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滿足我們自己的心願,讓自己真正開心起來,暫時離開繁忙的工作,和時常令人鬱悶的生活,給自己放一個假期.讓身心愉悅起來回來後再精力充沛的投入到新的工作。











虎虎生財W虎眼觀世界


我先和你說一個我遇到的真事。2016年在河南新鄉萬仙山遊覽丹分谷。這是個峽谷景點,可以從低處往高走,也可以從高處往低處來。我們多數人都選擇了由高而低,因為這樣可以節省體力。

和我們一起坐電瓶車上山的有一對70多歲的老兩口,老先生的腿還不怎麼利索,上電瓶車都有點費勁。兩位老人都很健談,說起旅遊都眉飛色舞,一個說坐過27次飛機,一個說坐過31次飛機,都走過不少地方。電瓶車到達山頂,我們其他人開始沿著峽谷往下走的時候,老兩口只在山頂一個標誌旁拍了一張照片,就搭乘下山的電瓶車回去了。我們的遊覽剛剛開始,老兩口的遊覽已經結束了。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到了這個歲數,到了這樣的身體狀況,旅遊還有意義嗎?因此,我的觀點是:想旅遊,在你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趁年輕。

我今年55歲,開始系統旅遊已經5年了。原來也是想等退休以後再去實現自己的旅遊夢,但看到自己周圍的一些人未老先衰、未老先亡之後,我當即決定,旅遊計劃提前實施,不能等到退休了。


蓬萊海市的旅遊記憶


誰不想經常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呢?可是不行啊同志!

本來上星期還和大學同學一起吃飯,聊起來相約月底一起到川西,回家路上還信心滿滿,可回到家裡,屁股還沒有著沙發,老婆就開始叨唸,說這個月又要還房貸了,下個月她老 爸過六十大壽,明天孩子上學要交一個什麼活動的費用……

我的心立馬涼涼。

回頭再看看老婆那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這老二又要出來了,還旅遊?還旅行,馬上就要天天萬國旗啦,想到此,苦笑了一下,一邊低頭進了衛生間,偷偷給同學回了個電話,告訴他您吶!另外找旅伴兒吧?

想來,這就是生活。也沒有什麼抱怨的,只有忍耐,只有把自己身體料理好了,自己這條船且到不了岸呢,他承載這一家人的責任。也承載著自己。希望自己身體棒棒噠,熬到退休你一天……

不是都說美好的生活從退休開始嗎?到時候咱們在雲遊四海吧!

現在,這麼只能心懷天下,著眼眼前……

十八年!十八年以後,要是咱們有緣分,咱們路上見哈!











追趕霞光的人


大家好!我是頭條號原創作者“爸媽的退休生活”原創作者,很高興被邀請回答“旅遊是年輕有活力時候去,還是年邁有錢的時候去”?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是到退休的年齡再去比較合適,一個是沒有家庭負擔了,還有時間更加充裕!

我今年退休了,老公還沒退。以前走了40多個國家,明年開始也想每年自己出去玩一個月。我英語交流沒問題,以前和老公出去都是自由行,沒參過團。自己組團玩,5到6個人比較好,太多了,想把每個人都照顧好就不容易,組織的人也玩不好。

住酒店不如住民宿,價格便宜到無法相信,尤其是4至6人。今年五月,我們五個花甲之人歐洲自由行,境外住宿26天,每晚人均CNY164元。民宿基本都有廚房,可以自己買菜燒飯,不但省錢,而且可口,不然每天每頓肯麵包一個月,還不把你吃瘋嘍啊。上次去丹麥的一碟麻辣豆腐,竟然宰你CNY138!

今年9月3日從伊春市開始出發,和老伴自由行,到了瀋陽、呼和浩特、蘭州、銀川、西寧、西安、延安、太原、長春、哈爾濱。10月2日回到伊春,一個月,走過了10個省會城市。感覺到:一是現在出行安全,坐車入住,沒有身份坐不了車,住不了店。二是有手機方便,出行用手機百度地圖,可以查找到公交線路,可以查找到賓館酒店,不用帶大量現金可以購物訂票。三是這些省會城市,一部分景區景點門票,對六十歲老人免費或者優惠半價。


爸媽的退休生活


如果你真的非常非常想旅遊,那麼剩下的問題就只有時間了,因為如果不是比較自由的職業,你每年的假期基本也就等於高峰期,到哪裡都是人山人海啊。

回到正題,年輕時候旅遊還是年老有錢再旅遊。此處我們不說那種家裡很有錢的,說走就走的,就說普通人,大部分年輕時候沒有太多積蓄,老了退休了才有點閒錢旅遊。

我大學時候有幸獲得了一個學校組織的去歐洲學校交流的機會,但是要自費。我當時很糾結要不要去,雖然每年拿獎學金也攢了點錢,但是我聽說出國開銷很大,我的土豪朋友們隨便去歐洲玩幾天幾萬就沒了,於是我諮詢了父母的意見。父母比較支持,說去開拓一下眼界。

但是我畢竟資金有限,所以和同學旅遊我們都是住民宿或者青旅,價格便宜很多。住的地方基本都能做飯,煮泡麵、吃麵包為主,路上有時候來不及吃飯,能量棒是家常便飯。交通方面除非去很遠的地方要坐飛機(廉價航空,水都不提供,行李限額,為了不超額衣服都穿身上腫的像只熊),其他時候就選便宜的大巴、火車。有時候坐過夜大巴,便宜還省住宿費,洗的衣服沒幹就靠車上的空調烘乾了。白天到車站存行李,晚上繼續乘下一班車睡覺,連續幾天都睡不到床。景點之間有公共交通可以嘗試坐一下,但是大部分情況是暴走。冬天也沒有天天洗澡,就在車站的衛生間洗漱。辛苦是辛苦一點,窮遊啊畢竟,但是整個人很開心,不覺得累。而且看見很多不同人的生活自己也有一些感悟。然後這趟旅行我用土豪幾天的錢玩了幾個月。不過也激發自己掙錢的鬥志,幻想著以後再來體驗一下土豪玩法。

在路上也遇到很多年輕人和我們一樣窮遊的,都是自己查攻略,跟電子地圖走。當然也有很多老年旅遊團,別的不說,起碼人家到處車接車送,一日三餐不落,住酒店能天天洗熱水澡,我們也挺羨慕的。但是一些老人也感嘆我們年輕真好,如果他年輕的時候來,也想自己策劃一下線路,不跟著旅行團走。

後來我畢業了,上班了,天天忙得像個陀螺一樣,別說旅遊了,週末都懶得挪窩。再後來身體出了點狀況,辭職了,才有空出門散散心。

所以現在認為旅遊就是想去就去,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如果你一定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其他事情都會為他讓道。想過怎樣的生活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對自己負責,不後悔就行。


小葉子愛生活


建議最好是年輕有活力的時候,出去看看外面得世界;年邁有錢了想玩可能很多也玩不了吶。

年輕本身就意味著有活力,哪怕只有很少的預算,其實一樣可以出去見見世面,去了解體驗下這個世界,大不了節省一點嘛。

就說我身邊的親身經歷,認識一對老夫妻,是第一次玩戶外去內蒙時認識的,大概有15年了,是很好的朋友,也經常來往。現在有著挺豐厚的退休金,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62歲,這個年齡算年邁了吧,也符合有錢的條件。

其實真出去自駕遊一起玩還是不行,身體狀況雖然算不錯的,但還是各種擔心的;牙口也不好了,有的牙都鬆動了,現在出去玩很多當地的特色菜啥的,當真沒法吃了,能看的出來很想吃。

走路徒步也會跟不上,很多地方索性就不玩了,當然年邁有錢了完全可以是另一種玩法了,但是很多時候當真是會力不從心了。

其實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想的開,暑假龐大的旅遊大軍,他們就是主力,旅遊也好,旅行也好,還是趁年輕吧。

供參考,歡迎補充指正,也歡迎喜歡旅遊、自駕遊的朋友+關注+我們,一起探討交流。


用戶4141338085


當岳母講過幾年有時間再去旅行時,她好像有了時間和更多的錢,卻沒能更多的去旅遊。

我的意見:每個年齡段有不同的"旅遊",但早走比晚去強。我今年54歲了,我從小就喜歡旅遊。這個年齡不老不小了,這個回答是經過體驗的結果。

一是年輕人好奇、喜歡外面的世界,每次出去都是一次美的體驗和知識的收穫。這可以滿足精神需求和學習知識,為未來奠基。

我第一次真正的旅遊是去家鄉喀左縣的"樓子山"。與高中同學去的,別提有多開心。

二是年輕人身體好,可以抵抗細菌、勞累和風吹雨打。能走的更遠,看到的更多,對早起、晚睡和連續行走,可以更好的旅遊。

記得當年出去可以晝行夜出,連續作戰。只要有不同的風景,就開心。

三是有的時候出去並非一定吃的好、住的好、有良好的交通條件。我們最初出去玩,只背水壺和麵包,吃方便麵,也特別開心。

特別是大學時開始戀愛,與女朋友一起爬泰山,從晚上12點爬到凌晨6點,看日出東海,別提多壯觀!而那個時候,我們是躺在泰山腳下孔子登臨處的石板上。

四是年紀大了的時候,興趣失去,見的多了,身體也差了,還可能發生其他事情。

我為此建議:有條件就出去旅遊,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和追求,特別是年輕時的愛情、陪伴孩子們成長的旅遊,更是美不勝收,用金錢完全衡量不了。

不要猶豫,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吉言讀書


說下我的親身感受!

上大學那會,暑假坐火車回家,從西安到福建。火車上遇到一對頭髮花的年夫妻,年齡應該不小,走路都不是很穩。

我們一起聊天,我問他們去哪?他們回答去武夷山旅遊。我又問他們經常出來旅遊嗎?他們回答,年輕的時候沒錢,後來有錢了又要幫兒女帶孩子,現在沒事了兩人出來走走。

當時聽了這對夫妻的經歷,挺感慨的。

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父母,一輩子耕耘在一畝三分地為我和我姐操勞。太辛苦了,我不希望他們老到快走不動了才出去玩。

所以大學畢業工作半年,我就和我姐帶我爸媽到深圳玩,他們剛開始死活不願意出來,後來經不起我們姐弟的軟磨硬泡才願意出來。

我發現,帶他們去玩的時候完全沒有家裡的木訥,和我們一起看4D電影、坐過山車,開心的不行,像個小孩。

我覺得我做對了。

所以,我覺得有能力,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出去走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