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關於中國養老?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中國養老)這個問題有點大!但也是億萬老年人所關心的話題。作為一名有著十年大型養老院院長工作經歷的我,也想借助這個平臺,來說一說自己的感悟。

從政府層面來說,目前中國養老主要分三類!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比例是964!居家養老90,社區養老6,機構養老4,這是一個百分比組成。但是,由於居家養老的工作目前還不到位,專業工作人員配置不合,基本上還無法真正實現。所以,很多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還無法得到社區的關注和幫助!靠子女又不行(需要上班和扶養下一代),因此,很多在家養老的老人,事故發生很多!

社區養老,主要是日間照料中心在管理,比居家養老要規範的多,專業化程度也高,但由於規模都比較小!大多數十幾張,幾十張床位!而且由於經費不足,硬件配置不全!也只能做到照顧好而吧!生活質量一般!

機構養老,目前發展很快,己進入巿場化發展,各種各樣的硬軟件配置齊全!護理專業化程度高,基本上都配備醫護人員,是養老的最佳選擇!但是,由於民營養老市場化運營,效益放在首位,所以,費用相對比較高。如果退休金少的老年人,可能住不起,這就是個大問題!為什麼,現在養老市場上,公辦的福利院是一床難求!就是費用很低,主要因為是國家投資,成本低。而民營養老院是企業投資,成本高,所以費用高,其養老院是一人難求。

我個人認為,中國養老要全盤考慮和規劃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老標準體系!包括農村養老,由國家,民營,家庭,社會共同來承擔。各地要根據當地退體老人的普遍收入標準,制定相應的收費機制!不同的群體,可以入住不同標準的養老機構安度晚年!


老趙說養老


我已經老了,年過半百了,馬上會變得更老。養老問題迫在眉睫。我和老伴都有退休金,但很微薄,兩人加起來6000多元。我們是獨生子女。孩子在異地工作。

現在我們身體還不錯,不需要誰來養老,我還可以幫忙帶孫子。可是再過幾年,無法自理了怎麼辦。讓孩子養老不太現實,他們有四個老人,怎麼忙得過來,現在工作的壓力已經讓他們忙得喘不過起來了。去養老院6000元2個人不知道夠嗎?拿出些積蓄應該行。

有人提到抱團養老,大家都老了,能自理時怎麼都行,萬一有個病倒了,躺下了,都是老年人,誰照顧誰呢?.....我都不敢想。

現在只求身體健康,得病立馬死去,這應該是最好的結局。





山間楊柳枝


城裡的退休老人可以試試鄉村自助養老,為大家介紹珠海市的一則例子。

她帶著僱主回鄉養老

陳永紅給老人按摩。

老人們與陳永紅家人同桌吃飯。陳永紅陪老人在菜園裡勞動。

今年48歲的陳永紅是珠海市斗門區大託村一名農村婦女,兩年前她一直在城裡做保姆,她是村裡第一個把城裡的退休老人接到自己家裡養老的人。城裡的這位老人已經跟隨她家人生活了兩年。鄉下和睦友好的鄰里關係讓老人非常滿意,有空了推開門走幾步就能跟鄰家老人聊聊天;偶爾也跟陳永紅夫婦去菜園裡乾乾活,純當鍛鍊,這份愜意,越來越被其他老人羨慕,今年上半年,陳永紅家又有四名老人慕名而來。

“一家人”的日常

早上6時:

老人們陸續起床

“嘰嘰喳喳”很歡鬧

早上6:00不到,聽到黃阿姨窸窸窣窣的腳步聲,陳永紅一骨碌地翻身下床。因為黃阿姨睡眠不好,經常失眠,陳永紅對她格外上心。穿好衣服,陳永紅就急急忙忙奔出臥室,仔細詢問老人身體狀況,晚上睡得怎麼樣。獲知老人一切安好,陳永紅開始給“一家人”準備早飯,其他幾位老人也陸續起床,“嘰嘰喳喳”歡鬧不停。陳永紅熬了一鍋粥,蒸了親手做的包子和自家地裡種的番薯,丈夫任才藝在一旁幫她打下手。這是陳永紅家的一個普通的清晨。

陳永紅原本一直在城裡做保姆,現在她家是珠海第一家試點鄉村養老農戶。她家近年新建了一棟小洋樓,上下二層還有獨立小院,南北通透。自從家裡接回了城裡的老人,陳永紅特意將房屋外的院子進行了精心的佈置,不僅種了花,還擺了不少盆景、園藝,四周木柵欄圍著,門口是一個池塘,水質清澈,時而有幾隻鴨子游來游去;而與鄰居家相比,她的家明顯更洋氣。

上午:

村口散步

菜園裡幹活活動筋骨

近日的一個上午,記者到來她家時,陳永紅正帶著幾位老人從村口散步回來,每天早餐後,只要不下雨,陳永紅都要帶老人去村裡溜達。老人有說有笑進屋後,和陳永紅一起拿出水果招待記者,一邊談笑風生,一邊打開電視。陳永紅的兩個小孫女,圍在老人身邊嬉戲,電視中的娛樂節目偶爾逗得老人哈哈大笑。陳永紅指著老人吃的龍眼告訴記者,這是頭天帶著幾個老人在自家果園裡摘的,“今年的龍眼大豐收,一串串壓得枝頭很低,她們站在樹底下伸手就可以摘一大捧。”陳永紅笑著說,摘水果和蔬菜是老人最愛乾的事。有時老人也拿起農具到菜園裡,陪在陳永紅夫婦身邊,鋤鋤草,鬆鬆土,活動活動筋骨。

休息片刻,陳永紅換上了一件白色的護理服,把兩個年齡最大的老人逐一叫到房裡,讓老人坐在床邊,陳永紅站在老人後面,一邊跟老人聊天,一邊給她按摩。陳永紅告訴記者,“老人年齡大了,今天走得有點多,運動後一般都會給老人揉揉關節。”

中午:

五菜一湯

大部分來自菜園

此時,任才藝則在廚房忙碌著為一家人準備午飯,油鍋中時不時發出“嗞嗞”的聲音,伴隨著一陣陣香氣飄進客廳。很快,飯菜好了,五菜一湯,有紅燒肉、客家燜豆腐、清蒸魚、炒茄子、大白菜、玉米排骨湯。一家老小圍在一張桌邊,開開心心,任才藝給老人和孫女一一盛好飯,這才坐在桌邊跟大家一起吃了起來。老人邊吃邊贊任才藝的廚藝越來越好,氣氛十分融洽,就好像一個大家庭。

陳永紅介紹,除了新鮮的魚肉,餐桌上的食物都來自她家的菜園子,而這些都有老人們的功勞,她為幾名老人各準備了一套農具,老人們很享受偶爾跟著她和丈夫下地幹活的愜意。

緣起:

因為“有家的感覺”

城裡僱主跟她下鄉養老

陳永紅告訴記者,兩年前,她還一直在珠海市區做保姆,當時正照顧退休的賈老伯。老伯2015年得了病,生活有時不能自理,孩子工作忙也沒時間照顧他。2016年4月,在珠海市人民醫院做陪護時,她感覺老人的病情不太嚴重,如果老住在醫院裡療養,要耗一筆昂貴的住院費,不如回家調養;而她自己的家就在斗門鄉下,空氣好,更適合這樣的病人康復。於是她問老人願不願意跟她到鄉下去生活,老人一聽表示非常樂意。等老人出院後,經他家人同意,她就帶賈老伯回到鄉下的家裡,一住就是兩年。

陳永紅告訴記者,其實一開始賈老伯兩個兒子很不放心老父親在別人家裡養老,又拗不過老爺子,只能讓他到鄉下試住一下。兄弟倆還曾悄悄地來到村裡,躲在陳永紅家附近,靜靜地觀望老爺子一天的生活,看見他跟陳永紅一家有說有笑,一會兒去菜地摘菜,一會又去趕鴨餵雞,偶爾又跑去跟鄰居老人聊天,自娛自樂、生活很是愜意,這才放心!

在丈夫任才藝的眼裡,妻子很善良,此前將年邁多病的公公照顧得很好,公公去世後,她才開始到城裡做保姆。在陳永紅看來,賈老伯就像當年的公公一樣,她照顧得無微不至,這讓老伯及家人很滿意。

陳永紅的子女都在城裡上班,在城裡買了房子,平時就是陳永紅夫婦帶著兩個孫女在家,現在多了一個老人,跟公公健在時倒十分相似。老伯到她家後,跟這一家人同吃同住。病了,陳永紅夫婦輪流伺候。身體狀況好時,老伯白天經常到村子裡轉轉,找鄰居家老人聊天,有時也跟陳永紅幹些農活;身邊還有陳永紅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孫女經常圍著他轉,老人很享受這種生活,尤其是陳永紅的孫輩們在他旁邊嬉鬧,讓他有種承歡膝下的感覺,不知不覺就融入了這個家,身體恢復得越來越好。賈老伯說,陳永紅很會照顧人,有一次他病了,沒胃口,又不能下床吃飯,陳永紅用砂鍋專門為他熬了一鍋皮蛋瘦肉粥,一勺一勺餵給他吃,就像孝順女兒照顧老父親一樣。

張老太是來陳永紅家養老的第二個老人,今年70多歲,被某養老機構退養在家,老人兒子長期在廣州,在國內外做生意,忙得不可開交,老人和兒媳也處不來,常常鬧著回珠海老家。老人兒子在親戚介紹下把母親送到陳永紅家裡試一試,沒想到一住就是三個多月,兒子來接老人回家,老人不走了,現在變得非常“黏”陳永紅。陳永紅去菜園子裡種地,老人也戴草帽,跟在身邊曬一身汗;陳永紅在樹底下摘水果,老人站在旁邊,接過陳永紅手裡的水果,手裡拿不下,老人掀開衣服兜著。早晚,陳永紅還帶老人到村裡走走逛逛,有時候,看到陳永紅牽著老人的手在村裡散步,宛如一對母女。老人說,“這村子很美,而且跟她一家人住在一起很舒心,這裡有老有小,有種家的感覺。”

現狀:四名老人先後到村裡來養老

由於陳永紅體貼“孝順”,賈老伯住進她家後與這一家人相處得十分融洽,這讓老伯有些“樂不思蜀”,雖然節假日子女也上門來看望他,但老伯卻不願意回自己家。過去的兩個春節,他也只回過家一次,今年春節,家人接他回去,老人卻堅持跟陳永紅一家人過節。

“回去以後,兒子忙,沒空管我,在這裡跟在家一樣”。老伯說,和睦友好的鄰里關係也讓他非常滿意,有空了推開門走幾步就能跟鄰家老人聊聊天,不像在城市時家家戶戶大門緊閉。老伯說,與城裡養老院相比,這裡更像家,有老有少,進出自由,這份愜意,越來越被其他老人羨慕。

賈老伯和陳永紅一家其樂融融的消息傳開後,今年上半年陳永紅家先後慕名來了四名老人,這下更熱鬧了,每天幾名老人有說有笑,一起散步,一起去菜園種菜。每個老人家裡每月支付陳永紅3000元,包吃包住、管伺候。老人誇她不僅能幹,而且性格好。“她很細心,遇事從來不急躁,你看她,總是笑眯眯的,跟她生活在一起,讓我們很舒坦”。

7月,悶熱天氣籠罩在大託村,陳永紅夫婦在防暑降溫上沒有少下功夫。老人們年紀都大,長期用空調降溫肯定身體受不了,陳永紅就針對不同老人身體情況,增加房間通風,增加電風扇,甚至室內放少許冰塊等降溫措施。

午後,幾名老人小睡了一會,起床後,外面的太陽還很毒辣,老人不急著出門玩耍。有的坐在客廳裡邊聊天邊看電視,還有幾位和陳永紅打起了麻將。屋內院外,時不時地傳來“噼噼啪啪”的麻將聲,夾雜著幾名老人歡笑聲。任才藝這時就完全充當了服務員的角色,一會跑進屋幫他們倒送茶水,一會跑進廚房準備晚餐的食材,看到他跑來跑去,汗流滿面,76歲的黃阿姨說,“他們夫妻倆樸實憨厚,處處替別人著想,來村裡養老是她這十年最明智的選擇。”

陳永紅說,原先最怕的是老人生病,農村的醫療條件比城裡是有很大差距的,今年起在當地相關機構的幫助下,與當地一家醫院門診部建立合作,門診部定期派出醫生上門巡診,碰到緊急情況還可以為老人立即安排轉診。“以前還是擔心,萬一在家裡的老人突發疾病,生怕耽誤了不能及時治療,現在醫生巡診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


大洋網


不願意和兒女一塊住在一起生活。想給他們更多的自由空間,也想給自己留更多的空間。

現在中國養老模式大類分為“他助養老”和“自助養老”。“他助養老”又包括機構養老,如養老院、照料中心、社區驛站等,“自助養老”又包括居家養老、兒女養老、保姆養老。當然,這樣的劃分並不嚴謹,也有交叉。

目前,中國兩極分化還是比較嚴重的,在農村基本都是居家養老,兒女來養老,而在城市很多人會選擇養老院養老,尤其很多沒有子女的人,有的會選擇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相結合,同時能定期與兒女相聚,當然如果子女在外地,相見的頻率會低一些,不過,當身體無法照顧自己的時候,總是會有“他助養老”的方式來補充。

對於我而言,我想如果老了,首先需要的是居家自己養老。兩口人相互照應,相互輔助。日常的基本生活肯定沒有問題,買菜做飯,日常搭理,有些小病小痛,可以自己去買點藥。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如果到了兩個人的身體狀態無法支撐日常生活的時候,我更傾向於請一個保姆。這種時候屬於沒辦法,孩子有自己的事情,也有自己家庭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照顧,還有工作,如果把時候耗費在照顧我們的身上,他們的自由時間將被擠壓,這是我願看到的。如果還剩一個人,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去養老院了。等到了這個年齡段,一個人是非常孤獨的,是心靈的孤獨,雖然有孩子,但是有代溝,而且這個年齡段身體自由行動已不便,去養老院,可以享受專業護理,更重要的是能夠和一群同齡人,在相互安慰中度。

養老規劃其實是動態的,根據身體狀況和外部環境也需要不斷調整,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有很多人肯定會期待,以後“安樂死”能夠合法化,這樣能夠選擇在毫無生活質量的活著和死去中,選擇後者。也許會吧……


柏子楓


為什麼我們都會那麼關注養老問題呢?我們來看看風光無限的影視明星們是怎麼養老的?

《溏心風暴》系列時隔九年強勢迴歸,有人調侃:第一部賣鮑魚、第二部賣月餅、第三部賣奶茶,真是家道中落呀!而我也不禁想起那些年風光無限的明星們,現實中的他們是否又一帆風順呢?

還記得大話西遊裡面的蜘蛛精嗎?

藍潔瑛這個清秀得讓人過目難忘的女子,前幾年卻被拍到著裝邋遢在街上游蕩。

許冠英在影視圈打拼了一輩子,後因心臟有問題,耗盡家產。2011年,年僅65歲的他心臟病發,猝死在位於九龍塘一間小屋子裡。一直獨居的他被警方發現時,已經出現屍斑。

鄭則仕的"肥貓"形象,相信在80後的心中已留下深刻的烙印。之前他投資失敗,四處借錢不到,無奈之下只好變賣自己的房子等財產,搬回以前的舊房子住。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後來說的:落魄了千萬不要找你的好朋友借錢,如果你的好朋友想借給你,肯定會來問你需不需要。

曾經,我們羨慕熒屏中的他們無憂無慮,但即便過去風光無限,之後的生活卻也並不如人意。

樹倒猢猻散,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東西!

再回頭看看80後的我們,此時正在經歷人生角色的重大變化:從拍拖,到成家立業;從丈夫(妻子)到父親(母親);從父母的孩子,變成家中的頂樑柱……

面對家庭生活中的"大事",曾經的"不動資金"被一點點拿出來,掙的錢越來越覺得不夠用,身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

照這樣下去,不知道我們的晚年,又會是怎樣子的呢?

你是希望平平淡淡過完一生,還是願意陪著老伴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是……

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10年前,Ann和Sam都在金融行業工作,對比大部分同齡人來說,他們倆的收入可謂是非常高了。但兩人的價值觀卻截然不同:Ann認為應該未雨綢繆,Sam則認為只要拼命奮鬥就行了。後來Ann看準機會,換了份待遇更好的工作,而Sam在自己的努力下,也一步步爬上公司高管的位置。

就在上週,他們倆在街上偶遇了……
Sam:好久不見,氣色比以前更好了呢,經常看你朋友圈曬出國旅遊的照片,生活不錯嘛。
Ann:你就別笑話我啦,聽小楊說你現在都當高管了,這種生活想要還不簡單嗎?
Sam:哎,這些年,別人看我表面風光,但背後的苦只有自己知。工資在漲,存款卻一直在減少……你有事不?不如找個地方坐下聊聊吧。
Ann:好啊,我知道前面有家不錯的咖啡廳。

咖啡廳裡:
Sam:以前一直覺得努力工作就好了,也存了一筆錢,但後來家裡麻煩事真的是一個接一個。首先親戚朋友不是知道我升職了嘛,個個找我借錢,這借出去基本就都打水漂,不借又不好意思……後來家裡老人家身體不好,又去醫院花了一大筆錢。加上現在小孩子的教育,感覺掙的錢怎麼都不夠花,所以這日子過得是一天比一天累。

Ann:我也挺怕親戚朋友借錢的,好在我之前認識了一個保險經紀人,幫我做了個全面規劃。那會我不是也介紹你們認識了嗎?你沒找他?
Sam:我們本來就做金融的,投資渠道還少嗎,但要用的錢還是得用,找他又有什麼用呢?
Ann:這你就錯了,找他不單單是投資,而是有針對性地對我們的家庭風險進行深度的分析,並給出對應的解決方案。比如養老規劃,你也知道我們這一代人壓力有多大,我不想將來也給自己的孩子帶來負擔,但我更不願意把全部資金都放在高風險的投資上。於是他推薦我選擇"年金保險"來作為養老的主要手段:每年"強制性"存一筆錢,並且這筆錢連自己都不能輕易動用,更別提親朋跟我借啦。這就保證了這筆錢能夠存到我退休後,作為養老的專項資金,而長期限的複利基本也確保了這筆交易的價值!另外,他也針對其他的一些風險,給我配置了相應的保險。所以直到現在,我還是蠻感激他的。
Sam:悔不當初啊,不知道現在找他還有用嗎?

大多數人都是很努力的,大多數人也都是迷茫的,而大多數都是沒有結果的。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創造財富叫"勝者為王",保全財富叫"剩者為王"。

你是否能確保,你那些所謂的"專項資金",不管什麼情況,都能夠留在那裡?你又能否確保,當你需要親朋幫助時,他們都能夠及時伸出援手?

年金保險的作用,便是為了不考驗人性,並且在你創造財富的基礎上,幫助你保全財富。

誰不希望自己的晚年不愁吃穿,盡享齊人之福呢?


阿發的保險歷險記


我們這一代是最後一代為父母養老送終,卻沒人給我們養老送終的一代人。

孩子是獨生子女,就是他們有心孝順,也未必有能力。

所以,我們千萬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管好自己,就是為子女分擔壓力了。

自己活的健康開心,子女才能後顧無憂。

至於為子女分憂,還是力所能及範圍內吧。

在自己收入高峰期就要考慮養老問題了。

我們十幾二十個同學,在一起各買了一套農村的小產權房,現在準備交給別人出租打理,到老了,住在一起,互助養老吧。

孩子有心有力,就來看看我們,沒有能力的話,就儘量別給孩子們添麻煩了。到了臥床的那一天,請人照顧,同學們互相幫忙看著。病老到失去意識的話,就不要搶救了。


用戶北鶴南飛


中國傳統的的養老方式有三種: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大家應該先詳細瞭解這三種養老方式的實際情況,再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

目前的養老規劃結構

居家養老

因為傳統“養兒防老”的思想,大多數老人不願意到養老機構進行養老,而是希望在家中由兒女照顧。目前,選擇居家養老的老人佔了總體的96%。受到計劃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四二一”家庭增多。所謂“四二一”家庭,是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四人,爸爸、媽媽二人和一個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由於子女白天要上班,沒有很多的時間照顧老人,居家養老服務應運而生。

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以家政服務為主,以康復護理、醫療保健、心理諮詢等服務內容為輔,未能針對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提供有區別的服務,不能很好地滿足老人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社區養老

社區養老,指的是以居家養老為主,社區機構養老為輔的養老方式。相關機構會在社區裡建立日間照料中心。在白天,子女可以送老人進去享受服務。那照料中心內,有相關的養老設施,提供基本的醫療保健、護理服務、就餐服務、學習培訓服務等等。在晚上,老人可以回到家中養老。社區養老吸收了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點和可操作性,把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最佳結合點集中在社區,是針對中國社會轉型期在21世紀上半葉所面臨的巨大老齡化問題所提出的一種新型養老方式。

社區養老


機構養老

機構養老,顧名思義,就是老人到養老院、養老公寓、養老社區這樣的機構裡面進行養老。養老機構通常具有比較齊全的養老設施,以及比較正規的管理。如果想要選價格便宜的,可以輪候公立養老院。而如果經濟狀況較好,可以選擇高端的養老機構。許多高端的養老機構提供個性化養老服務,根據老人的具體情況調整服務,非常貼心。關於各個類型養老機構的介紹,以及如何挑選養老機構,可以看到我們回答過的“什麼是機構養老?”、“如何幫老人挑選養老院?”。

高端養老院


結語

相信大家已經瞭解了三種養老方式的特點,大家應該結合自身情況去選擇養老方式。如果選擇居家養老,不妨選擇一個氣候適宜、空氣清新、環境優越的城市,如何選擇養老城市呢?可以看到我們之前的一系列回答。如果選擇社區養老或是機構養老,可以在“頤福來”上面查看您附近的養老機構。

關注“頤福來養老”悟空號,或者微信關注公眾號(頤福來養老),獲取最專業的養老知識!


頤福來養老


郊區農村抱團養老,國家給地皮,給優惠政策,給資金村委會組建房(新型鋼架拼房)成本也不大,前後有活動場所,有菜園,魚塘。

如有大病離城區近,適合60至75週歲老年人居住。

這種養老方式在全國全面鋪開,具體養老人員自並組團,具體生活,居住,鍛鍊自身安排細化。


萁其


老年江湖

任何地方總是打麻將的最多。看電影也是一種不錯的消遣方式。曲高和寡的只有這位把柺杖放在身邊,彈鋼琴的老婆婆。

黃背心的這爺爺身體不太好,但是抽菸的動作看得出還是很瀟灑的。快樂比健康更重要。

最後這位大爺93了,受歡迎的程度只能用一句話描述,據說很多婆婆都想和他耍朋友(談戀愛)。




周矩心眼界


這樣的養老院,您喜歡嗎?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提起養老院,不管是老人或子女,都會本能的有所牴觸。甚至不少人有這樣的觀念,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就是兒女不孝的表現。

人們對養老院停留在早期那種設備陳舊、安全隱患突出、管理嚴重不足甚至無證經營、非法集資等印象中。

隨著社會的發展,養老院的情況早已大有改觀,今天小編就帶您去看一下三明市國德老年康養中心

康養中心硬件設施

1.家庭化生活條件

三明市國德老年康養中心按養老機構建築標準要求建造,中心大樓按照可抗8級地震標準設計建造。星級酒店配置,居室內配備獨立衛生間、熱水器、電視、空調及醫療中心供氧等各項設施。

2.醫養結合醫療保障

依託“互聯網+養老”數字化系統,康養中心內將增加醫療配套設施開設老年康復醫院,解決老人的日常就醫需求,並開通三甲醫院綠色通道,醫護人員24小時待命,做您最忠實的安全衛士,做到醫養全面結合,在解決養老的基礎上確保老人醫療保障問題。

3.智慧養老輔助

“互聯網+養老”數字化系統,構建醫療康復、緊急救援、健康管理、生活服務、智能終端、動態跟蹤六大數控平臺,24小時全方位動態監控。

康養中心企業文化

1.滿足老人生活需要

(1)便捷的生活條件

賓館式住宿條件,獨立衛生間、熱水器、空調、電視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2)合理的營養膳食

嚴格按照營養膳食標準,採用"三正餐+兩點心"模式,其中中午四菜一湯,晚上三菜一湯,以滿足老年人日常的營養需要。

2.滿足老人安全需要

(1)內部裝修充分考慮安全因素

內部裝修從嚴格考慮老人的安全,康養中心內的坡道、走廊、樓梯等兩側,都安置扶手;在其內的人行道旁,設置座椅;在衛生間內,設計一個合適的馬桶高度;在浴室的設計中,安置防滑扶手;在臥室的裝修中,床頭安置緊急呼救按鈕......這些都是根據老人們的生活習性與心理需求而設計的,使得在最大程度上,為養老院內的老人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

(2)智慧養老防走失

遠程視頻監控養老機構,電子圍欄提示老人所在地,一鍵式求助,自行進行簡單的體徵測試,康養中心內初步建成智慧養老服務管理雲平臺,全方位瞭解老人的最新動態,確保老人安全。

3.滿足老人社交需求

在年康養中心,除了能受到良好的照顧,還能激發老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這裡有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老人的社交需要。同時定期邀請不同形式的社團為老人提供形式多樣的文娛活動,並邀請專業社團根據老人家的興趣愛好建立興趣小組,最大程度地滿足老人的業餘生活需求。

文藝類:書畫、音樂賞析、二胡、口琴......

歌唱類:經典老歌獨唱、男聲/女聲合唱......

舞蹈類:交誼舞、醫療保健操、廣場舞、二十四步健康舞......

運動類:手指操、太極、門球、橋牌、魚塘垂釣......

休閒類:手工編織、攝影沙龍、象棋賽......

影視類:懷舊電影、經典電視劇......

4.滿足老人受尊重需要

康養中心住養老人能時刻感覺到自己受尊重,康養中心每個中高層管理人員定向對接入住老人家1名或多名,關心入住老人的生活需要和入住感受,根據老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形成管理依據,不斷提升管理質量,增加老人自我存在感,最終形成中心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良好入住氛圍。

5.老人自我價值實現

康養中心會不定期舉辦老人才藝展示會,讓老人一展才藝,實現自我價值。

充分尊重每個人的意願和選擇,平等地幫助每一個人,讓他們從心底感到開心幸福,感到對生活的期待以及作為人的價值,這才是真正的養老。不管是康養中心的老人還是員工在相互的互動中找到快樂的氛圍,這樣的養老中心您會去住嗎?

這樣的康養中心收費一定很貴吧?

錯了,這裡的收費標準低於三明市物價局制定的養老機構收費標準,最低的僅2160元/月(包含食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