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解讀危機婚姻的干預方法

“幸福的婚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100多年前,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中的話依然振聾發聵。但不一樣的是我們現在對婚姻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有了更多的心理學方法去面對婚姻的種種危機。

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就介紹了三種家庭模式,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危機。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不同的家庭如何應對不同的危機。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解讀危機婚姻的干預方法

婚姻中的危機各不相同

1.指責型婚姻中狂風暴雨

電視劇的女主人公是賈靜雯主演的一次無差別被襲中失去兒子的母親,同時也是一位新聞行業的主管。在失去兒子的兩年內,她仍舊無法走出這個事件的影響。和老公的關係、和女兒的關係也惡化到家庭即將破裂的程度。

她會指責老公什麼都不管,是自己一個人在撐房貸,在管理女兒的生活與學習,還經常因為忙工作忽略對女兒的照顧。導致老公住在辦公室,很少回家。孩子也要離家出走,最後住到了小姨家。這樣的婚姻真的讓人不禁產生疑問:已經傷痕累累的婚姻還能重圓嗎?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解讀危機婚姻的干預方法


2.隱忍型的婚姻觸礁就在一瞬間

劇中第二對夫妻是身為扶正律師的王赦和他的太太。王赦是專門為刑事犯辯護的律師。 因為他為槍殺案的嫌疑人辯護, 他和家人受到很多市民的威脅。作為全職太太的妻子自然很是擔心。沒有經歷過很多人生苦難的妻子,希望丈夫把家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而王赦也因為自己的經歷而選擇幫助弱勢群體。兩個人將自己的內心世界隱藏起來直到矛盾激化,妻子回孃家。每個人在心裡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工作如何與家人的感受做好平衡?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解讀危機婚姻的干預方法


3.坦誠型的婚姻也有矛盾

劇中第三對夫妻是精神科醫生和一位社工師夫妻。因為他們都是心理工作者,在相處中都能坦誠溝通,並且生活比較隨意和簡單,兩個人相約維護好這樣的生活,做個丁克家庭。不過,這個平衡被意外懷孕打破了。妻子因為和姐姐的孩子朝夕相處,感受到孩子帶來的快樂,打算做母親。而丈夫還是願意享受原來的生活。這種根本矛盾很傷人,似乎不僅僅是要不要孩子的事,而是生活理念、生活方向甚至是彼此是否真正接納的問題。特別是女人懷孕最需要的是關心和照顧,而丈夫的不理解會讓人懷疑是不是嫁錯了人。婚姻危機一觸即發,該如何調整呢?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解讀危機婚姻的干預方法

從危機中看到自己的成長主題

1. 一種指責是因為心中對自己的不接納

女主人公宋喬安,兒子被無差別槍殺,而自己當時卻因為喝咖啡而沒有在兒子身邊。她心中揮之不去的對自己的不原諒、不接納。背後是深深的恐懼,似乎原諒了自己,就是忘記了對兒子過錯。她不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所以不斷地去指責別人,讓身邊的人都討厭她。因此愛人無法靠近她,二女兒不願意接近她。

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指責,比如對伴侶的指責,對孩子的指責,內心中是對自己不滿,無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想讓別人變得完美來讓自己舒服,歸根結底是使錯了勁兒。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解讀危機婚姻的干預方法


2.一種隱藏是因為不信任

扶正律師王赦和妻子有著迥然不同的成長經歷。王赦成長過程中有過被拋棄,有過邊緣化的生活,他體會過弱勢群體一觸即發的暴力。妻子成長過程中被呵護、被寵愛,沒有經歷過波折。 王赦最初隱藏了自己難過的往事,一心用自己的工作來撫平經歷過的創傷,人也變得越來越陽光。但隨著工作的深入,家庭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妻子不堪外界的威脅與壓力 婚姻走到了破碎的邊緣。所以兩人走在一起,瞭解彼此的生活經歷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夠有機會了解對方最在乎的是什麼,最看重的是什麼。

生活中很多的伴侶也經常會隱藏自己過往的傷痛,而希望把最陽光的那一面給伴侶。這看似會給家庭生活帶來陽光,但缺少了一個真正接納的基礎。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解讀危機婚姻的干預方法

3.坦誠是好的溝通習慣

有著心理學背景的精神科醫生林一駿和社工宋喬平的婚姻,是坦誠型的,所以他們有比較輕鬆的生活。任何問題都可以拿出來溝通討論,雖然也會有不同意見。

伴侶間彼此的信任和坦誠溝通是婚姻最大的保障。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解讀危機婚姻的干預方法

婚姻的危機都有自己的轉機

1.指責型,先轉身的是天使

劇中宋喬安的婚姻轉機來源於丈夫主動做的調整。丈夫劉昭國接受心理諮詢後,願意通過自己的改變來幫助妻子,幫助自己的家庭渡過難關。

家庭是一個系統,只要其中一個人改變另一個人自然也會相應的做出改變。所以指責型的婚姻先轉身的是天使,加上專業人員的指導,幫助愛人接納發生的傷心事,即將破碎的婚姻也會發生轉機。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解讀危機婚姻的干預方法

2.隱藏型,理解是一劑良藥

王赦的婚姻出現危機時,他鼓起勇氣向妻子美媚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妻子回孃家後,在媽媽的引導下開始思考自己對丈夫的理解是不是真的有侷限性。經過思考之後,這位妻子開始變得更堅強,更願意幫丈夫承擔壓力。最後當王赦放棄心愛的事業轉為只為生計奔波時,妻子也坦誠說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是愛人的快樂。兩個人正是因為關鍵時候彼此的坦誠,將婚姻轉危為安。感情變得更加牢固。

生活中夫妻之間彼此坦誠,是對對方最大的支持。坦誠也需要方法,就是要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和對對方的期待,而不是指責和翻舊賬。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解讀危機婚姻的干預方法

3.坦誠型,學會妥協更幸福

林一駿和宋喬平的婚姻因為妻子意外懷孕,打破了原先兩個人想要的丁克生活而出現危機。危機的解除是因為宋喬平在處理工作中的一起危機事件時,丈夫終於意識到,兩個人在一起是多麼重要。適當的妥協才能在一起走下去。

生活中,兩個人誰了坦誠溝通,還要學會尊重對方的需要,學會妥協。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解讀危機婚姻的干預方法

變化是唯一不變的東西,婚姻關係也是動態的,會變化的。要想變得更好,就需要有矛盾中、在危機中看到彼此的成長主題,一起成長,一起白頭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