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8年前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的高考狀元,如今怎麼樣了?

鯨魚小姐Milk


在2017年底,美國霍普金斯醫學院校刊的一篇文章上,我們找到了一位作者見到李泰伯第一面時的描述,“很難看得到光環,‘謙和’會是更準確的形容”。

事實上,在2010年那個燥熱的夏天,當人們圍繞著一個“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的北京高考狀元”起鬨,甚至藉機詬病體制內教育的不足時,很少有人真正關注到李泰伯本身。

而那時,處在風暴漩渦中心的他,已經對自己的人生做好了規劃。





李泰伯的大學生涯過得很“折騰”,以至於旁人很難猜測他接下來會提出什麼冒險的想法。

他當年果斷放棄北大保送,獲得香港三所名校的全額獎學金。但由於他的第一志願是清華大學,所以大一由清華代培了一年,大二赴港大學習。

一年後,他再次選擇留學,遠渡重洋,從港大轉學到MIT攻讀電子工程和計算機雙學位。

之後,他也沒有停下腳步,作為交換生去了英國劍橋大學學習。本科畢業後,以滿分績點拿到本科學位後,讀完了MIT該專業的碩士。

2017年秋季,李泰伯又在自己的微博賬號上公佈了自己即將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醫學與哲學雙博士學位的好消息。



(多年以來,霍普金斯的醫學博士-博士項目培育出眾多美國學術醫藥領域的領頭者,我們堅定地相信你也會繼續這個光榮的傳統。我們熱切期盼你加入我們的項目。)

在一篇媒體的報道中,李泰伯的父親告訴記者,之所以給李泰伯取這個名字,是從《論語·泰伯》中得到的啟發,他希望這個孩子將來做事謙虛、誠懇,生活得安然、踏實。

清華、港大、劍橋、MIT,從中國高中到美國名校,對於當年批評指責他的人,李泰伯是這麼回應的:“我要感懷所有對此事發表見解的人,因為畢竟你們對我的關注,見證了我的成長。”

在美國,學業壓力與文化差異帶來的社交壓力疊加,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不容易,而如李泰伯這般在成長之路上一路平坦、從未經歷過挫折的學生更是不小的挑戰。

例如,在理科如魚得水的李泰伯在文科課上就過得並不輕鬆。

在MIT, 李泰伯曾經修過一門文化全球化的課程,像大部分美國的文科課一樣,這門課程要求學生大量閱讀,而這對於英語非母語的國際生來講的確充滿挑戰。“我當時英語並不是特別好,”他坦誠地說,“有些閱讀並不知道作者究竟想表達什麼意思,尤其是讀小說,可能一兩句話裡作者的意思就表達了好幾層,那種感覺真是讓人抓狂啊。”

然而,語言方面的劣勢從來都不是李泰伯的藉口。在大部分人只選擇四門課的情況下,李泰伯在MIT的第一學期依舊挑戰了五門課。對此,他解釋道:“作為國際生,本來就要比別人更努力一點。如果十個作業選擇九個最好成績記分,那十份都要好好做。有沒有好的心態是一回事,努不努力是另一回事。如果努力過了,那我就坦然接受結果。”

果然,高考過後的李泰伯從未停下腳步,他一直都在奔跑,在李泰伯身上,我真正看到了所謂“世間磨難,皆是砥礪”。

當年那個被人們指指點點的男孩李泰伯,曾對媒體回應時說:“一切靠自己”,現如今看來,他早已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印證著這句話,扶搖而去了。


A股那些事


李泰伯是北京2010年高考理科狀元; 當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高考總成績703分。

2010年李泰伯申請了包括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在內的11所美國排名前20的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被全部拒絕。


李泰伯放棄北大保送,參加高考成為2010年北京市理科高考狀元,並獲得香港三大名校的全獎爭奪。清華預備一年,港大讀一年工程後轉入MIT攻讀電子工程和計算機雙學位,期間在劍橋大學交換一年,後又回到MIT, 以滿分績點 (GPA) 拿到本科學位後一口氣又讀完了該專業的碩士。2017年秋季,李泰伯正式成為霍普金斯醫學院醫學博士/博士(MD/PhD)雙學位項目的一員。

在霍普金斯醫學院,李泰伯和同學的時間都是按分秒計算的。這樣的忙碌他已經習以為常,並且十分樂在其中。
李泰伯坦言學成後很有可能回國。可能會等待一個成熟的時機,現階段的主要任務還是要好好做研究。

“謙和”是李泰伯給人最大的感覺,也有著二十幾歲年輕人應有的光芒,只不過那光芒一點也不刺眼,而是柔和得恰到好處。
高考過後的李泰伯從未停下腳步,他一直都在奔跑。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實現自己的理想,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希望他早日學成歸國。喜歡我的觀點請關注點贊,謝謝!


養車智多星


2018-4-5 11:28更新一次

新聞回顧

2010年北京市的理科狀元李泰伯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不止是理科狀元的這個頭銜,更多的是他曾經在高中期間被11所國外的高校拒絕。於是乎,網上流言四起,很多人直接給他冠名“書呆子”的稱號,很多人也認為這是歐美教育對中國應試教育的不屑。但其實真的如此嘛?

他不是書呆子

讓很多人失望的是,這位理科狀元並不是那種只會考試的書呆子,相反的是,他還是班裡的班長,學校的學生會主席,模擬聯合國主席等等,這在人大附中也是響噹噹的風雲人物。

為何被國外高校拒絕

當議論鋪天卷地而來之後,李泰伯曾在當時發表過一個聲明,稱自己在申請的過程中沒有把重點搞好,而且準備時間比較短,SAT的成績也不算很高,於是申請也就不太順利。高考狀元沒有把自己數學競賽的成績寫在申請裡面,而是重點描述了自己的愛好和想法,並把最後的落腳點落在,喜歡做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一個主題上。

所以我們發現這些申請,和中國教育無關,和個人能力無關,是戰略上的小偏差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狀元如今怎樣

他拒絕了北大的保送,後來申請到三家香港的大學,由清華代培一年之後赴港大讀書,之後轉學到MIT讀電子工程,在2017年5月1日,他在微博上曬出自己被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錄取的消息,可以說學霸的一路依舊牛!

最近他微博上的消息是關於學術會議的,可見理科狀元依舊很優秀!

就在剛才,可能李泰伯再次感受到了輿論對他的討論,於是發出了這樣的微博。

相片中他的笑容是對大眾最好的回擊。

而且那些說他留在國外的人,其實人家還在學習,未來還不一定怎樣呢。就他仍然心繫著中國的醫患關係,並在努力充實著自己。




總結

優秀的人都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的,他們不會喧囂,卻會在某天拿出足夠的成績,靠成績來教訓那群曾經嘰嘰喳喳的人們。

以上是我的答案~


咯骨頭上


被譽為“德,才,貌,三者於一身的領袖級人才”,2010年以理科703分奪得北京市理科狀元的人李泰伯8年前卻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了。而8年後,李泰伯即將要去美國約翰霍普斯金大學攻讀醫學科博士。


約翰霍普斯金大學是一所世界頂級的私立大學,美國第一所研究大學,世界大學排名第10名。再看看這八年裡,李泰伯的人生經歷可謂是神一般的存在。大一在清華大學代培一年,大二到香港大學,因為不喜歡香港的環境,申請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為此還多讀了一年,又去了英國劍橋大學做交換生,之後回到麻省理工攻讀碩士。這些傳奇的讀書經歷,證實了一句老話“是金子放在哪裡都會發光”, 同時也讓當年拒絕他的11所高校啪啪打臉。學霸終究是學霸,站哪裡都這麼耀眼。當年拒絕他的那11所高校,現在可能腸子都悔青了吧。

8年前,當得知高考狀元被11所名校拒絕的時候,人們都在酸溜溜又默默竊喜,還有媒體將他描述為“失寵的高考狀元”,“書呆子”,“只會考試的機器”,“高分低能”,“應試教育的失敗品”,而8年後,鍵盤俠也還是在酸溜溜的通過鍵盤評述自己內心的嫉妒與不甘。



8年前李泰伯不理會他們,8年後李泰伯同樣也不會理會他們。因為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內心想要的是什麼,他從來不會理會這些流言蜚語,更不會與他們爭辯什麼。他一步一步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讓這些人啞口無言。更何況,他需要向誰證明嗎,不,他不需要。他所出在的高度,是很多人都需要仰望的高度。

榮辱不驚,一心奮進。這是一個強者所驕傲的資本!優秀的人越走越遠,平庸的人永遠在原地踏步。



大三老學長


被美國11所名校拒絕,李泰伯也要出國留學,清華北大差哪了?

李泰伯是2010年北京理科高考狀元,總成績703分。8年前的他同時申請了包括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布朗大學在內的11所美國常青藤名校,卻遭到拒絕。但他還是放棄了保送北大的機會,選擇在清華預備一年,接著轉入香港大學,之後到麻省理工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和計算機雙學位。終於在2017年秋天,成功被美國的霍普金斯大學錄取。

國內的大學教育水平真的就這麼差勁嗎?即便是保送也留不住人才,真正的社會精英總是千方百計的尋求出國留學的機會。北大清華到底差在哪裡?從2010年到2018年的8年間,李泰伯已經拿到了電子工程學和計算機的雙學位,現在正在攻讀醫學。他到底想學什麼,難道要把大學裡面的專業都打通關麼?

關於學成後是否回國的問題,李泰伯也不確定,只是說可能。他再等一個成熟的時機,或許時機成熟以後他就會回來,可什麼時候成熟還不知道。因為他目前還在學習。

不管怎麼說,選擇上什麼樣的學校,在哪裡工作,這都是別人的自由,我們無權干涉,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畢竟,在哪裡都能報效祖國的。關於應試教育,有位網友總結的很好:國內應試教育培養出的高考狀元是基本功紮實的精英學子。


科技民生


我記得最開始有關於這位狀元的報道,基本上都是媒體們為搏眼球所寫的,標題無非都是:《應試教育的悲哀》等等這類充滿了指責及貶低意味的文字,一個高考七百多分的京城狀元,哈佛大學申請不上也就算了,可連布朗大學這些稍微弱一些的學校也申請不上,那豈不是側面印證了什麼嗎?

然而這些媒體們寫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基於這個簡單粗暴的推理的,既沒有完備去了解過美國高校申請的制度,甚至也沒有去關注過李泰伯本人的申請經過及個人聲明,他們就只是按照群眾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寫,然後看客們也由於各種心理,一起酸上一把,這對李泰伯本人來講本就是一個無端的壓力。

而話說回他的後來的發展,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天才少年的軌跡,他也沒有辜負過狀元的這個榮譽,在清華園讀了一年,又到香港大學讀了一年,再去劍橋讀了一年,再去麻省理工拿到本科和碩士的學位,然後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錄取,攻讀博士學位。

也就是說,人家上過了國內最頂尖的大學,上過香港最頂尖的大學,上過英國最頂尖的大學,上過美國最頂尖的大學,然後被世界最頂尖的醫學院錄取,就這份履歷,難道還稱不上狀元的這個稱號嗎?國內的高考每年都量產幾十個狀元,李泰伯絕對能算其中最頂尖的一小部分。

且人家在大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績,是無比突出的,可以預見這將是一個傑出的學者,一個人類財富般的存在。

歲月過去給了他更加堅毅的目光和健康開朗的心態,沒有被媒體輿論的造勢所影響,我覺得他配得上如今他身上的所有讚譽。


------------

您的閱讀點贊及關注將是作者持續輸出的最大動力!

犀利獨特的觀點,生動有趣的文字。

閱讀有味文化及娛樂軼事,請點擊關注博主。


上古天真


和漫長的人生道路相比,像高考落榜這樣的小事完全沒有必要掛在心上,更不能成為阻礙繼續前進的藉口。過好自己的人生就行了,甭管旁人怎麼說三道四————“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在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很多學生像李泰伯一樣,盲目的追求一些“頭銜”,而忽略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有的人甚至終其一生都不知道,這是教育的悲哀,不得不令人深思。

說實在的,我很羨慕這位狀元,他雖然第一次申美名校失敗,但並沒有打亂他的計劃,而是一步步努力,在大學裡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也和他一樣對很多學科都感興趣,可是沒他的毅力堅持下去,佩服他。

從智力角度上來說,人是有區別的。本科讀工科,博士讀醫科和哲學,這樣的跨度,有幾人能做到?所以他絕對不是書呆子。他只是遇見了合格的爸媽,又天生比一般人聰明也比一般人努力。這種人是上天派來讓這世界變的更好的,也是上天送來讓我們這些人普通人驚羨的。希望你心想事成,不要辜負上天。

不管怎樣,國內應試教育培養出的高考狀元是基本功紮實的精英學子,這一事實我們不能否認,而李泰伯的求學經歷讓我們從中找到國內應試教育的缺點,而不斷地改革和完善國內教育體系,這才是相關部門需要乾的正事。

有的網民有體制化一切問題的傾向,很反智。馬克思最愛乾的事就是責怪體制,著眼於衝突,但世界上不是隻有衝突。他班上那些名校錄取的,沒有得到對等的社會關注,這些網民只看李泰伯,反而忽略了整體全局。


加拿大家園


天之驕子也會遇到挫折的時候。如果不是因為當年以高考狀元的身份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也不至於被輿論推上風頭浪尖。一時間成為被眾人嘲諷的“才子”。這位被老師讚譽為“德、才、貌三者集於一身的領袖級人才”。卻被一些媒體貶低為“書呆子”、“高分低能”、“應試教育的犧牲品”等等。當年針對社會的質疑,李泰伯在新浪博客上寫道:“真正瞭解我的人是我自己。”並將分析自己被美國11所名校拒之門外的原因 一一上傳至微博,逐一回應媒體的觀點。時隔將近八年,沒曾想居然還有網友如此關注他的行蹤。


目前李泰伯正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讀醫學與哲學雙博士學位。他的新浪微博最近一次更新日期是4月19日,寫道:“我們的 White Coat Ceremony 就在明天!”譯為“我們的白大褂儀式就在明天!”應該是李泰伯4月20日要參加這個白大褂儀式。這個儀式具有象徵意義。當前他的研究項目是基因,用電腦技術解碼基因組,搞清楚人類的每一段DNA到底搭載了什麼信息,或者組合表達了什麼信息。用他的話來講就是“探究基因的功能能讓我們發現更多疾病的機理,從而使得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療,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學醫很有意義。”而李泰伯的計劃是;先讀兩年MD,考下美國的第一門醫學執照(Licensing exam),接下來用四年時間讀博士(PhD),再回學校用兩年讀完MD, 整個過程一共需要八年的時間。讀完博士(PhD)之後想做研究,期待能開一個實驗室,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神經科學。

由於他的微博最近沒有更新,因此我所知道的也就這些。期待他學業有成,報效祖國!

貝貝和豆豆的視野


每當高考季,各省高考狀元牛人的宣傳,就會熱鬧非凡。2010年,卻有這樣一位高考狀元,不因成功卻因失敗,蓋過了所有狀元新聞熱度,成了人們嘲諷的對象。他就是來自中國人大附中實驗班的李泰伯。

當年,他以703分的成績,奪得了北京高考狀元,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可是他又被扒出了,申請美國11所排名前二十的名校全部被拒的黑歷史。

一時間,別人家的孩子成了人們口中的“書呆子”、“應試教育的犧牲品”;更有甚者,李泰伯成了人們分析中美教育差異的實例。

時過境遷,八年時間過去了,當日李泰伯真的是傷仲永嗎?他今又何在呢?

且聽有書君聊聊這個話題男孩吧。

一,不懼挫折,一直為自己未來負責的李泰伯。

說起李泰伯在人大附中也是風雲人物,他不但身兼班長、學生會主席等數職,而且學業優秀競賽拿獎到手軟。誰料如此全能的學生精英,也會遭遇滑鐵盧。

說起李泰伯被美國名校拒收,應該是其高考前半年的事了。

2009年底,他向哈佛、普林斯頓等11所美國名校,發出入學申請並全部要求全額獎學金。

誰成想所有學校都拒絕伸出橄欖枝,不過李泰伯對結果並不重視,坦然待之。

其後,他放棄了北大保送名額,選擇參加2010年高考。

他又因高考一戰成名,清華北大以及香港三所名校都對其發出邀請。

就在李泰伯流連在香港三所名校考察選擇時,網絡媒體已將其輝煌和失敗捆綁上了熱搜。

等他回過神來,才發現其被媒體消費,一時間不明真相的非議紛至沓來,令他有些招架不住。

有書君也真的佩服李泰伯的少年老成,懂得在非議中不迷失自己。

他發博文全面分析自己申請美國名校的得與失,回應對其失敗的揣測分析。

美國名校錄取學生的標準,除了成績更看重學生獨一無二的特質,直白的說就是學生要有故事。

也許就像李泰伯分析的那樣,他介紹太過全面,鋪陳的點太多,反而顯不出閃光點,沒有get到美國人心理。人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更好前進。

敗而不餒的客觀分析,彰顯了李泰伯敢於直面挫折的勇氣。他欣賞自己敢於申請全額獎學金,敢於摒棄留學中介,敢於真實展現自己不作假的勇氣。

他覺得1+1在哈佛等於2,在清華依舊等於2。想好了就去做,他會證明自己並非書呆子,他就是這樣堅持自我,為自己未來負責的李泰伯。

二,源於內心驅動力,不為功利的李泰伯。

李泰伯上了大學依舊堅守自我,折騰的花樣頻出,踏遍了幾所頂尖名校。

李泰伯高考後,被港大錄取,因港大教學程序,其先在清華代培一年。轉年回港大就讀。

也許其天性就不安於現狀,只因其不喜歡香港環境,第三年,他不顧港大開出的64萬港幣獎學金誘惑,先轉入美國麻省理工求學,其還不消停,又做了英國劍橋大學的交換生。

一年後再入麻省理工攻讀電子工程和計算機雙學位,並以滿分基準本科畢業後,繼續在麻省理工完成碩士學業。

大家看其求學經歷是不是有些暈,有書君覺得,他看似折騰,其實他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為,李泰伯真正讓人們大跌眼鏡的選擇還在後面。

今年,他又被美國最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錄取,攻讀醫學與哲學雙博士學位。這可是需要八年時間才能完成的學位研究,人們是不是又對其選擇感覺困惑了?

現在許多學子都是“精緻利己主義者”,很多人把智慧用在了金融、IT等容易賺錢的行業,很少有人踏心致力於學術研究。'這應該是一種以金錢物質為目的,外在驅動力的影響吧。

有書君覺得,李泰伯博士學位,轉而攻讀前途未卜的醫學學位。這是來源於追求自我內心需求,追求自己真心真性的內在驅動力的影響。李泰伯所做一切與功利無關,只為做自己喜歡的任何事的理念。

像李泰伯這樣能抵住金錢誘惑,專注勞神費力的研究,真的是出於其內心的熱愛。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他的研究方向,可能就會理解他選擇的價值了。

李泰伯現在的研究方向,簡單說就是用電腦研究人類基因組合,進而證明每段DNA或是基因表達什麼意思。再通俗一點說就是找出人類治病機理,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案。

李泰伯現在以分秒為單位,樂此不疲的沉浸在狂熱的追夢中。他期待著未來能回國,開設一個自己的基因實驗室。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因他的研究成果,不再懼怕癌症,不再懼怕疾病。也許這就是他的真心所在吧。

看到這裡,大家還覺得李泰伯是中國教育失敗的代名詞嗎?被11所美國名校所拒,並沒有毀滅他,反而更增添了他的神話色彩。

李泰伯不需要被別人認可,他更感謝別人的質疑,令其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信自己,想好了就去做。我們期待這個內斂低調,不虛假做作的李泰伯,勿忘初心,一直堅持自我。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北京2010年高考理科狀元李泰伯,曾被哈佛、普林斯頓等11所大學拒絕,引發熱議。如今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研讀醫學博士(2017年秋,他收到了去霍普金斯大學就讀醫學博士的邀請)。

1丶應以平常心看待這件事。北京高考狀元,被外國大學拒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中國是一個有13億以上人口的大國,人多嘴雜,有不同議論,也在情理之中。7年後,李泰伯又被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收為醫學博士生,也屬正常,不值得大驚小怪。

2丶值得讚賞的是李泰伯的心理素質。(1)、榮辱不驚的心態。外國多家知名大學的拒絕並未使其消沉,處之泰然。(2)、堅韌不拔的學習毅力。不管在哪裡學習,都一以貫之地努力,為理想而奮進。(3)、謙和的不驕不躁的做人態度。

3丶上什麼樣的大學不重要(無論是國內大學,還是國外大學。無論是名牌大學,還是非名牌大學)。上大學只是人生的一段經歷,並不代表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價值,在於你學成之後,創造出了什麼樣的成果,作出了什麼樣的貢獻。世上有多少人拿到了名牌大學文憑,一生碌碌無為。李泰伯表示學成後回國。真誠希望李泰伯學成歸國後為國家和人類的醫療事業作出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