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現在出國留學的孩子越來越多了,但他們回國後工作並不好找,對此你怎麼看?

天順大叔


現在出國留學的孩子多了,以前是大學生出國,現在很多是小留學生出國,一是可以逃避國內繁重的學業壓力,而是有海外留學背景,為了將來就業有更好的選擇。

但是現在情況並不樂觀,看到很多這方面的新聞,就是送孩子出國花幾十萬上百萬,結果孩子回國後的工作月薪兩三千,甚至海歸變成了海帶。

出現這樣的局面,不能說出國就不好,這也要看選擇,很多大學生出國深造,如果你國內的教育背景是重點大學,那去國外上的大學也不會太差,學成回國後,找工作還是容易的,我身邊一些同事家的孩子出國留學回來後,都在一線城市上海落戶工作,雖然有壓力,但感覺還是很划算的。比如去英國一年留學大約四十萬左右就可以拿到研究生文憑,在國內要三年時間,費用雖然便宜,但是相比較她節約了兩年的時間成本,還可以早就業,因為有海外背景,英語交流沒問題,找工作也容易一點。

如果你本身能力不行,連語言關都過不了,到了外國上的大學甚至國內都不承認,還有的學生去外國光語言學校就唸了很長時間,那他的能力與文憑就會受到懷疑,上的大學也沒有競爭力,回國後當然起不了多大作用。

以前國內的一些企業在招聘時,只要看到你有海外留學背景就用你,但現在國內的企業公司也在與時俱進,也不像以前唯洋學歷是用了,所以那些拿著雜牌學校的學歷當然在國內無法找到好工作了。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孩子又願意學習,其實是可以送孩子去國外學習,多瞭解一些外國文化,培養全球視野,對孩子的人生是有幫助的,如果家庭條件一般,孩子成績也一般,還是不要費這個時間與金錢了,不能為了面子勞民傷財,最後得不償失。

總之出國留學要量力而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不要盲目,再說了現在國內的一些重點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素質與外國大學培養的學生素質也差不到哪去,所以沒有必要一窩蜂地向國外湧去。還是理性一點為好。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源小米


不好找工作是必然的。無論在哪裡讀書,讀名校才是硬道理。例如國內大企業招聘,肯定優先考慮985或211。因為能夠考上名校的都是學習刻苦、領會能力強、自我約束力強的優秀學生,這類人可謂鳳毛麟角。他們在好的學校裡能夠得到名師的指點,又有更多機會接觸國際最先進前沿的知識,還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大企業實習,部分人在專業領域甚至己有所建樹,發表過高水平的論文做過專業的研究。這類名校生出來工作也比普通的大學生更具優勢,他們有更紮實的專業知識,更強的學習能力,更寬闊的視野,更豐富的實習經驗。所以成為用人單位首選的對象。

同理,對留學生也是如此。八九十年代的留學生數量極少,有很多是公派留學,大多都是國內名校的優秀學子,出國留學也大都入讀國外名校,所以當時的海歸大多是精英,回國工作頗受歡迎。但進入21世紀後,隨著國人經濟能力的提升,很多人也有經濟實力送子女出國留學,並逐漸形成一種盲目的潮流,在留學生數量激增的同時,由於留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留學生的質量也大打折扣。



國外的名校雖然相對國內更多,但全世界名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選材嚴格。能夠考取名校的畢竟是少數人。2017年為例,美國名校的錄取率繼續走低,八所美國常春藤高校,除普林斯頓和耶魯錄取率略有提升外,其它六所的名校的錄取率都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特別是國際學生錄取率更低,國際學校錄取率最高的為達特茅斯學院,僅為1.20%,最低的哈佛僅為0.59%。真算得上是百裡挑一。所以,大多數人也只能入讀普通的高校。

近年來出國留學人數每年達數十萬,但留學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有部分甚至是因為國內讀書成績太差,不想在國內拿個二本甚至大專文憑而跑到國外鍍金的,以為沾上個留學生的名稱就能好找工作。這些人出國只能讀些野雞大學,比國內的二本還不如。還有一個現象就是留學的低齡化,很多家長盲目追潮流,以為國外的教育什麼都比國內好,於是在孩子初中時就把孩子送出國讀書,寄宿在寄宿家庭。這些小留學生有部分自制能力很差,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加上國外的教學比較鬆散,課餘時間多。以至沒有約束力的孩子無心讀書,整天打遊戲、玩耍。而且隨著留學人員越來越多,留學的目的地越來越集中,使得一些中學聚集著大量的華人小留學生,這些小留學生大多是一些富二代,因為語言相通、習慣相近,他們很容易聚在一起,卻無法融入當地社會,語言能力、思維方式、行為習慣都以當地格格不入。這些富二代很多都嬌生慣養,學習差,自我約束力弱,聚在一起只會玩遊戲、炫富、早戀、吸菸、喝酒,甚至打架鬥毆、吸毒。媒體也多次報道過這些小留學生的種種不端行為,這些人也很難考取好的大學,只能在野雞大學混個文憑。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專業的知識和工作的能力,這樣的海歸連國內的二本都不如。



2017年,中國的留學人數約54萬,這裡邊能夠入讀名校的只佔很少一部分,大多數學生只能入讀普通的高校甚至野雞大學。因此留學生的總體質量令人堪憂,留學生這塊金字招牌的成色也大大減退。野雞大學的海龜增多也使人對留學生產生的不信任。現在如果你說自己是留學生,很多人心裡會有所警惕,要先了解你是什麼學校才能做出判斷。而很多所謂的留學生既沒有在國外學到的知識本領,又無法適應國內的環境和文化,甚至沒有國內的人際資源。無論在國內國外工作生活都難以適應,所以你的孩子是否出國留學,確實是需要慎重考慮。


梅西大佬


這跟環境和觀念的改變有很大關係。早期的出國留學,一般以公派出國留學為主,那個時候都是在全國範圍內優中選優,出去留學的基本上都是頂尖驕子。這些孩子出國以後學習也非常的勤奮,很多人學貫中西,回國後基本上都成為國之棟樑。

改革開放以後,很多人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也有能力送孩子出去留學。很多的家長甚至是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佳,在國內考不上稍微好一點的大學,而送到國外去留學鍍金。所以這就造成了出國留學的人員良莠不齊。用人單位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會為因為你有這麼一張證書,而付給高工資。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出國留學最大的問題是需要大筆的金錢。如果家裡有錢,錢不是考慮因素,這問題不用談,去哪裡讀都一樣。

如果還要考慮大學畢業之後工作賺錢,那就要要考慮性價比了。畢竟對於大多數家庭,出國留學不是小數目。

學霸類的,出去讀書還是有好處的。畢竟在頂尖領域,外國的水平比我們國家的高。在國外讀名牌大學,成長可能比國內好。這種人,大學畢業了,國內國外都搶著要。不用擔心性價比。

普通類的,學渣類的,出國讀書也就是換一個地方讀,在那裡讀都是普普通通。拿著普通大學的畢業文憑,找工作當然難一些,也正常。國內國外都一樣。

就目前的情況,如果去外國讀不是頂尖的大學,還準備回國內工作,性價比是划不來的。花幾百萬讀書回來,一個月拿一萬幾千,猴年馬月才回本。所以現在慢慢的,在重點高中,願意在國內升學的越來越多,選擇出國留學的越來越少。

這賬很容易算。算明白了,再做決定。


春暖花開003


出國留學火熱,但留學歸國後的學子不好就業,或者不能保證找到滿意的工作,看待這件事取決於留學的目的、對學子歸國後工作的期許、國內的就業形勢以及就業,或者說找到滿意工作要具備的條件。


一、留學目的與就業期許

留學熱已經持續了很久,但深思留學熱的背後,大部分家長和學子其實是報著“鍍金”的觀念選擇留學,現在的出國留學門檻降低,國家發展迅速,國內教育水平逐步提高,留學甚至已經不能作為學子的明顯增分項,大多隻能作為一種經歷,一種閱歷,更多看重的是留學帶給我們隱性的內核。留學就能緩解在國內就業的壓力,在國內競爭中保有明顯的優勢,其實已經不夠理性和現實了。出國留學和回國工作並不能劃等號,所以如果報著增加留學閱歷、學習國外文化、培養髮散性思考能力這樣的心態為目標,可能更容易獲得滿足。


二、就業形勢及找工作要具備的條件

數據顯示,2016年,應屆畢業生和青年的就業群體加在一起大約有1500萬左右,但市場需求遠低於這個數值。就業形勢嚴峻,這個國情已經是大家都清楚的不能再清楚的現狀,留學生除了那些優質學校,選擇了與市場發展匹配度更高專業的頂級學生除外,大部分留學生在國內就業大軍中其實沒有過多的明顯優勢。在這個“海歸”已經不具有明顯含金量的時代,優異的成績、超強的綜合能力、符合市場發展的專業、良好的心態、積極的態度以及興趣愛好和機遇,這些因素決定了歸國後的就業,而不是出國留學本身。


就業率不等於工作中持久的發展和成長,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找到興趣和成長的契合點更重要。很多留學生即使不是名校或者專業熱門,但很多隱性能力和特質,相信也在持久的工作中會有閃閃發光。


我在美國等你來


不好找工作的都是學無所成,在留學期間也沒有積極接觸異國文化的。就我的堂弟妹、表弟,沒一個需要回流國內的。不僅取得工作簽證,還順利紮根並把家人都申請過去了。有個世伯的兒子在國外中石化分公司找到西班牙語翻譯的工作,回國憑這履歷也順利正式加入中石化。學歷只是你過去經歷過一段培訓的證明,並不證明你的能力,更不保證你將來工作更順利。


青蔥光明草


因為國內大學生畢業的也相當多,人滿為患,就業已成問題,國內都無法安置。很多都在自行創業,自謀職業,自尋門路,自謀生路。


如今的各大企事業,好的單位門檻高,要求自然高,想進去也並非易事兒。一般條件的單位,左扒拉挑,右扒拉挑,真正的,過硬的技術人才,打燈籠也難找。

因為剛出校門的大學生,經驗技能少,實踐能力小,用人單位洽洽缺的是,實幹的技術人才。有的單位,寧可從別處高薪聘用人才,高薪去挖掘人才,也不願意接納高學歷的大學人才。

因為他們感覺大學生,只是學歷高,技能卻不高;理論上是巨人,行動上卻是矮人,只會紙上談兵,實際操作經驗太少,而且要求的待遇還很高。差一點兒條件的單位,高學歷的大學生還招不到,低學歷的大學生還不要。

這也造成了,出國留學的學生,畢業回國,所要面臨的是同一樣的難題,搖擺不定,沒有適合的工作。底薪又不高,一些企業單位都是根據國內的消費標準而定的薪水。留學生回國,即要適應國內生活,還要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很想放下身架,卻放不下姿態,讓他們去條件一般的工作單位,實在是勉為其難,要接受當然有點困難了。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雖然不能說是自命不凡,但總感覺是在委屈求全;不能說是大才小用,但也不是太心甘情願。
工作舉棋不定,象走馬燈似的,今天換明天換。一般條件的單位,不可能因為你是留學生,就把待遇往上調,或特殊關照,因為現在的留學生,大學生已不在稀有。所以低不成高不就的,要說適合留學生的工作,能找到滿意的,底薪高的工作,還真的有些困難。


聞紅陽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出國留學,本以為可以學成歸來,找份滿意的工作,然而回國工作也不是那麼好找的,多數留學生就業月薪未過萬元,而本科留學生就業月薪很多未過5000元,與國內很多本科生,甚至是大專生相差無幾。


現如今留學生逐漸向低齡化發展,很多父母早早就將小孩子送出國,希望能夠在國外獲得好的教育水平,回國能夠找份高薪職業,但是‘僧多粥少’,而且國內不論是教育水平,還是經濟水平都開始告訴發展,因此在國內很多人也能獲得很好的教育,反而是很多留學歸來的留學生,高不成,低不就。


而且現在出國留學的門檻相對與以往較低,留學渠道也越來越多,留學也成為了家長們之間互相攀比的方式,因此留學生整體素質較以往偏低,而且有一部分留學生不適應國外的教學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而又礙於面子不想回國,在國外有沒有父母的監管,因此開始學會抽菸,喝酒,打架…以至於回國以後什麼都沒有學會!回國以後一切還得重新開始。


用戶93879054561


不是回國後工作不是工作不好找,而是學習成績優異的留學生留在了國外學習成績不好的回國找工作了,所以才造成留學生回國找不到工作,留學都是自己家長的血漢錢有那位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去國外留學,我就不信那位花上幾十萬或上百萬留學後回國後爭幾千元工資的,因為當今不是說大話的年代。


手機用戶67449348240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現在留學生並不是稀缺人才了。過去的留學生是通過國家嚴格考、核才能選派出國深造,不但稀缺而且都是優秀人才或品學兼優的尖子生,學業有成後回國,各單位搶著要,起點高工資也高。現在呢?只要家庭有錢,沒有政治上問題沒有違法犯罪記錄,都可以申請辦理留學。從小學教育就可以到國外去讀書了。隨著留學生的數量巨增,學有所成的比率下降,能力平平,自然用人單位不喜歡聘用,即使聘用了薪水也不會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