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妨試試“計時隔離法”,孩子將來更出色

小的時候被父母打過嗎?想必有很多朋友會自豪地說"沒有捱過打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

如今我們都長大成人,再次看見地上的妥協和雞毛撣子,是不是還覺得屁股隱隱作痛,還感到一絲親切。

小的時候家長教育我們的方式就像是"放養",任由我們自由自在地玩耍,但是犯了錯誤還會用"鞭子"抽打我們。每當合這個時候,父母木就會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從春秋戰國講到文藝復興,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妨試試“計時隔離法”,孩子將來更出色

我一直以為對面的鄰居是為拳擊運動員,因為每天晚上都能隱約聽到類似"打架"的聲音。老公經常對我說:"對面如果真是拳擊運動員的話,那我得過去討教兩招,讓他教我一招過肩摔"。直到有一天中午,我才發現我的判斷是錯誤的。那天中午剛收拾完房間,聽到對面傳來打罵聲和孩子的哭聲,我打開門,看見對面的鄰居,正開著門對孩子一陣毒打,爸媽兩人化身"雙人散打"。孩子跑到我家尋求幫助,才得以停息。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妨試試“計時隔離法”,孩子將來更出色

經過溝通才知道鄰居家的孩子太過調皮,而且屢教不改,反而變本加厲地頂撞父母,故意犯錯。白天父母忙於工作,晚上疲憊地會到家,希望能省心輕鬆地吃飯休息。卻不想孩子越是在家長面前,就越是校長放肆

吃飯的時候,孩子將杯子的水攪得四濺;用筷子不停地敲打著餐桌,父母呵斥幾句,還拿飯糰扔在父母臉上;深夜12點不肯睡覺,將電視聲音開到最大,忍無可忍的父母只能毒打孩子,宣洩憤怒。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妨試試“計時隔離法”,孩子將來更出色


對於這種"熊孩子",很多家長覺得只有打才能讓還孩子長記性。但是久而久之,家長卻發現,卻是打孩子,孩子越是和父母對著幹。"不吃軟不吃硬"的熊孩子,當真是讓很多家長有種將孩子總到"福利院"的衝動。其實年幼的孩子,由於心智不成熟,對自己的行為規範沒有辨別的能力,只會憑藉自己的喜好行事。而且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也逐漸增強,父母的打罵,只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同過唱反調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妨試試“計時隔離法”,孩子將來更出色

在國外很多國家,打孩子竟然是犯法的!對,沒錯!很多國家明文規定不許打孩子,甚至在一些國家當眾打孩子屁股都是犯法的!有些朋友就感到疑惑,老外這麼開放,孩子都不誰的打。其實這是他們尊重孩子人權的表現,他們希望讓孩子能夠自由獨立的成長,而不是通過毒打孩子實行"棍棒教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在美劇裡看到孩子和父母就像是朋友兄弟一樣平等對待。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妨試試“計時隔離法”,孩子將來更出色

在國外有專門成立的兒童保護機構,如果家長多次毒打孩子,法律有權奪去父母的撫養權和監管權,給孩子安排更加的家庭。如果家長的的行為偏激,下手太重,孩子報警之後,警察會直接將父母逮捕。當然這只是文化思想上的差異導致教育孩子理念的不同。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不妨試試這兩個方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妨試試“計時隔離法”,孩子將來更出色

一:計時隔離法

什麼是計時隔離法呢?

是指孩子在調皮不聽話鬧脾氣的時候,父母將孩子暫時(一般為3-10分鐘不等,看年齡段分配時間)隔離在一個安靜的地方(罰站、坐板凳等形式),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可以使父母和孩子都冷靜下來,孩子會在這一時間段冷靜反省自己的錯誤,然後承認錯誤並改正。

這種方法非常適用於3~6歲的孩子,但是家長要注意的是,"隔離"的地方不是那種陰暗冰冷的庫房等地方,只是那種安靜的地方,像是玄關、客廳角落等地方。而且計時隔離法大都適應於孩子發脾氣摔東西,或是打架、哭鬧等具有"破壞性"的行為。像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家長警告即可,不能濫用。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妨試試“計時隔離法”,孩子將來更出色

二:家長以身作則

有的時候孩子不聽話,頂撞父母,是因為孩子覺得父母無法讓自己信服。比如父母告訴孩子10點過後要睡覺,但是家長自己卻玩手機玩到12點。這樣無法給孩子樹立榜樣,孩子想和父母平等相處,看到父母玩手機,孩子內心無法"信服",自然也就很難聽家長的話,甚至還會和父母爭吵,頂撞父母。

有的時候孩子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或是被家長責罵之後,就會躺在地上打滾哭鬧。有些家長看到心疼,便用最直接的方法解決爭吵,就是滿足孩子。

這樣的孩子時間會習慣用哭鬧的手段威脅父母,會變得蠻橫無理。家長對於孩子的這些行為,一定要穩住自己的立場,要適當地拒絕,讓孩子講原則,有規矩。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妨試試“計時隔離法”,孩子將來更出色

著名的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即使是最好的兒童,如果生活在組織不好的集體裡,也會很快變成一群小野獸"。

聰明的家長都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教育孩子上,應用理智的方法去應對孩子的胡鬧與彆扭。打罵式的教育,不僅僅效果不明顯,更多的時候,還會起到負面影響。對孩子是一種傷害,對大人更是壞情緒上的一種養成。

所以,家有孩子,不妨多一點耐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時刻注意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和孩子成為朋友,讓孩子快樂成長。6歲之前,趁著孩子的性格還沒完全成型,抓緊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品格、這樣孩子在未來才能走的更遠,我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妨試試“計時隔離法”,孩子將來更出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