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孔融讓梨”為何在西方會成為反面教材?孔融讓梨是作秀還是美德

“孔融讓梨”為何在西方會成為反面教材?孔融讓梨是作秀還是美德

生活是一種思想,漫長而連綿不斷。——紀伯倫

《菜根譚》中有一句名言:"處事讓一步為高。"在我們國人的心中,謙讓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美德。孔融讓梨,折射出尊長敬兄的修養操守;鮑叔牙讓利管仲,彰顯出寬容大度的人格魅力;張英"讓他三尺又何妨"成就了"六尺巷"的千古美談。

為人懂得謙讓,不斤斤計較,不鋒芒畢露,內心定會雲淡風輕,生活也定會安寧幸福,這是我們國人心中的普適幸福觀與人生觀。

不過由於中外文化的差異,許多觀念有時也會發生衝突。例如"孔融讓梨"在我國的歷史發展中,一直是作為傳統美德而流傳下來的,但在西方人眼中卻不以為然,甚至將其作為反面教材,這是為什麼呢?

“孔融讓梨”為何在西方會成為反面教材?孔融讓梨是作秀還是美德

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孔融是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年少成名,當他四歲時便因為"讓梨"而成為美談。據說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四歲時就已經可以背誦許多詩詞歌賦,並且十分懂禮,巧言善答。

據傳有一日孔融父親的朋友前來拜訪,並帶來了一盤梨子,父親讓孔融分給兄弟們吃,孔融毫不猶豫,從盤子中挑了一個最小的梨子給自己,其餘的都按照長幼順序分給了哥哥和弟弟們,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梨,大的留給哥哥們。"

父親聞言十分讚許,並接著問:"那弟弟比你小,為什麼分到的梨卻也比你大呢?"孔融隨即回答:"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更應該讓著他。"

筆者起初聽到這個故事時,還是在小學階段,當時的老師用"孔融讓梨"的故事來教導我們做人要懂得謙讓,尊敬兄長,愛護晚輩,這樣將來長大之後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會被別人喜愛。

當時的許多小朋友就這樣默默地記下了,並一直按照這個準則來行動,但肯定也會有許多的小朋友提出疑問:為什麼孔融的父親要讓四歲的孔融來分這些大小不一的梨呢?萬一分不公平怎麼辦?

孔融為什麼要對哥哥和弟弟實行前後矛盾,截然相反的標準呢?他難道沒有固定的處理事情的原則嗎?

“孔融讓梨”為何在西方會成為反面教材?孔融讓梨是作秀還是美德

小孩子的好奇心總是無止境的,他們總是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情,並總能提出一些很有價值的看法。不過這些疑問在當時並沒有得到老師的解答,他們總是會用那套固有的、全國通行的價值觀來引導孩子,或者說是在搪塞這些好奇的心靈。

他們總是會說,等到你們長大了,你們就會明白的。不過現在想想,這些話也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看待問題的方式與角度都不同,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孔融讓梨"確實是一種美德的體現,但在西方人眼中或許情況就會有所不同。

小視角下的文化差異

在一些西方國家,"孔融讓梨"經常被當作反面教材來教育他們的學生。例如著名的哈佛商學院就曾使用過這個案例。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在進行心理教育時曾援引這個案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看法。

而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孔融讓梨"根本不是一個講述謙讓的故事,孔融的做法其實是在作秀,或者說是在討父親的歡心

面對同一種做法的兩套說辭,也體現了孔融的圓滑與做事準則,而這套原則並不符合主流社會的態度,所以他們認為孔融不應該讓梨,在現實生活中更不應該按照他的樣子去做。

“孔融讓梨”為何在西方會成為反面教材?孔融讓梨是作秀還是美德

雖然西方學生的看法與我們大相徑庭,但細細想來,筆者覺得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孔融讓梨"是在作秀還是一種美德,其實並不那麼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從中明白了什麼,而在你的生活中,又將如何活動。

而這件案例背後反映出的恰恰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在我們的國家中,謙讓是一種優良傳統,謙虛同樣是如此,"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是我們從小一直掛在嘴邊的至理名言。而在西方社會中,敢於展現自我的人才會被大家所尊重,禮讓需適度,而只有平衡與規則才可以使國家和社會處於良好的運行之中。

而對於這兩種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筆者在此並不多加評判。不同的文化會具有不同的價值觀,而一個國家既然可以歷經時代的選擇而發展壯大起來,必然已經摸索出了一條適合本國發展的道路。

我們總是習慣於將自己的視為瑰寶,而忽視了別樣的風景。因此,要儘可能地消除這種文化優越感,注重對別國文化的理解與尊重,以平等的態度去進行交流。

生活中的"變與不變"

蘇軾曾在《赤壁賦》中寫道:"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每一件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那麼我們看待事物時也應投之發展的目光。

而對於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我們也無需多言,畢竟君子"和而不同",即使擁有不同的價值觀,但在一起共事時,能為社會帶來利益,能為自己創造價值,便以足夠。

“孔融讓梨”為何在西方會成為反面教材?孔融讓梨是作秀還是美德

但在當下,在我國的語境中,筆者還是更傾向於謙卑的品質。古語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雖然西方的價值觀贊同我們要去爭去秀,去勇敢地展現自己,但在當今社會中,謙卑的品質依然可貴。

古希臘的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我自知所以我無知。誠然,術業有專攻,我們也許能吟一首好詩,但我們未必能彈一曲高歌。你是一名大律師,但你未必能成為一名頂級廚師。"

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如結果的稻穗,稻穗結的越飽滿,就會越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便越要有虛懷若谷的胸襟。當今時代,隨著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謙虛也逐漸成為普世價值觀,人與人之間相互學習,會帶來彼此的提高,國與國之間的相互借鑑,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