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閩江流域加莆田和閩南加龍巖誰更能帶表福建?

用戶13231465592


八閩福建,缺一不可。

如今的福建,仍不是完整的。福建兩條最長的河流,北邊是閩江,南邊是九龍江。閩江口尚缺一個馬祖,九龍江口缺一個金門,待到八閩歸一時,福建就真的完美了。


福建風土人情,一寸土地就有一寸獨到。

能代表福建者,既要有武夷仙境,又要能鼓浪聽濤;既要福州的船政航海保家衛國,又要泉州的南僑一夢衣錦還鄉;既要大紅袍的滋潤生津,又要鐵觀音的香醇回甘;既要三明紅色鋼鐵,又要晉江民營鞋服;既要重振閩越雄風,又要弘揚海絲精神...

北福建有北福建歷史的厚重,南福建有南福建海洋的激情,如果以南北做個比較,誠如按提問者的分法,福建一南一北會是什麼樣的呢?

(如此劃分,相當於隋代的福建,閩江流域相當於閩縣、建安縣和邵武縣,閩南和龍巖相當於南安縣和龍溪縣)

我也很好奇,於是,以閩江流域加莆田當做北福建,以閩南加龍巖當做南福建,前者包含福州、寧德、南平、三明和莆田五市(以下簡稱閩東北),後者為泉州、廈門、漳州、龍巖四市(以下簡稱閩西南)。


(以歷史源流看,閩東北為冶縣派,閩西南為東安派,莆田原則上應該和閩西南更接近)

這裡的比較只是文字而已,並沒有任何用處和目的。

(一)面積:閩東北7.88萬平方公里,閩西南4.44萬平方公里。

(二)人口:閩東北1871萬人,閩西南2040萬人(2017年末常住人口)。

(三)2017年GDP:閩東北1.4

7萬億,閩西南1.76萬億。

(四)科舉文化:以宋代為例,閩東北暫含福州、建寧、邵武、南劍州、興化,共計進士5870名,閩西南暫含泉州、漳州和汀州,共計進士1374名。

(五)戲曲:閩東北盛行閩劇、四平戲、越劇、北路戲、平講戲、莆仙戲、贛劇、三角戲、遊春戲、南詞戲、祈劇、梅林戲、小腔戲、大腔戲、詞明戲;閩西南盛行高甲戲、梨園戲、南音、打城戲、薌劇、歌仔戲、潮劇、四平戲、竹馬戲、饒平戲、漢劇、山歌戲、採茶戲等。

(六)方言:閩東北包含閩東話、閩北話、吳語、贛語、閩中話、莆仙話等六大類;閩西南則為閩南語和客家話兩大類。

(七)民居:閩東北包含徽派民居、土堡;閩西南包含土樓、圍屋和紅磚古厝。


(八)產業:閩東北較強勢的產業為福州系民營鋼鐵、寧德系鋼貿,莆田系醫療、紅木傢俱、木材,三明重工業,南平旅遊及茶葉;閩西南,泉州的鞋服箱包、陶瓷、石材、五金水暖、茶葉,漳州閩臺農業,龍巖資源型工業等。

綜合看來,閩東北地盤大,歷史悠久,彼此互通往來緊密但內部文化差異較大;閩西南山海合作基礎好,文化相近互補性高,但內部協調性一般。目前看,誰都不能單獨代表福建,都需南北合作,內外協調發展共贏。

圭海四記



海邊成長就愛浪


一、毫無疑問,福建九地市是個整體,都是福建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份。福建之稱謂是由省會福州與建州(閩北)而得名。閩江是福建最大最重重的流域。福建中北部的福州、寧德、南平、三明,加之莆田五市,面積79796平方公里,佔福建面積121300平方公里65.78%,而福建西南的廈漳泉與龍巖四市,面積41504平方公里。因此,閩中北五市面積佔福建的近三分之二。閩中北五市人口1856萬人,佔福建人口3876萬人的47.88%,閩西南四市人口2020萬人。簡言之,閩中北五市地廣而相對人口較稀之,而閩西南人口相對人口較密集。 二、在GDP產值方面,閩中北五市2017年為14699億元,佔全省GDP產值32298億元的45.51%。閩西南四市17599億元。人均產值閩中北五市79197元,低於全省人均83328元水平,而閩西南四市87124元。因此,在人口與經濟發展方面,閩西南地區無疑發展更快些、更強些。閩南金三角地區應該更快更好發展。福建發展需要九地市的"齊心協力共謀發展"…


留研


為什麼一定要選出一個地域來代表福建。福建每個城市每個地區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這樣才構成八閩大地山海共融,海納百川的開放多元文化,這才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福建。同樣的問題放大來看,究竟是京津冀代表中國合適還是江浙滬代表中國更好,或者珠三角還是川陝渝,這樣的問題本身挺沒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