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都說日系車省油不省命,美系車省命不省油。是真的嗎?

猛蹬28大槓


說到美系車,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油老虎”,但是安全。說到日系車,大家都會想到經濟性好,但是不安全。這其實也不能說是一種看法,這其中也是有一些實踐證明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日系車和美系車真的還是那樣把自己的缺點一直暴露在外,而只堅持自己的特長嗎?

大家對日系車的省油性看法基本上是正確的,當然我們說的是大部分車輛在同一個級別跟其它品牌相比較。但是大家可能會覺得,他們的省油就是因為降低了安全性,因為車身普遍較輕。

對於車身較輕這個說法,可能又會有人說是因為用了薄鐵皮和較輕的車身鋼架材料,有偷工減料的說法。對於薄鐵皮會導致車子不安全這個說法,我個人是不贊同的,可能它確實在遇到一些小刮蹭的時候,顯得有些那麼“不安全”。但是,真正能夠影響到你人身安全問題基本上不是這些低速狀態下的小擦碰吧。

更加能夠考驗一輛車的安全性的還是要看這輛車的車架部分,但如果只是看車架的重量的話那就顯得太片面了吧,還真以為是防彈車要安防彈層那麼重才安全啊。車架,最主要的是看材料和它的構造是否合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資源不足,所以相對於美系車的大手腳,他們更加在乎技術的鑽研和新型材料的開發。

要是在以前,如果說日系車就是不安全的象徵,我可能會同意那種看法,但是現在社會已經發展到了這種地步,不管是日系車還是美系車,都不會再沒頭腦的以為不斷的給自己車子加重加厚鐵皮就是安全的了。而且美系車肯定也都看到了自己油耗這一缺點,會想盡辦法改善這一問題。

不管是安全還是省油,很大一部分也還是要看車主的用車習慣和安全意識是否強烈,如果給你一輛省油的車,你不會開,也不會見得有多省油。如果你安全意識不強,就算給你一輛裝甲車,你也能開出問題來。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各位老司機是怎麼看呢?


天下有車


“日系車省油不省命,美系車省命不省油”的說法確實存在,也不算是純粹的胡說八道,但絕對是誇張了,任何車系任何品牌任何車型都有其優點和不足,側重點不同罷了,而且這其中更多的是品牌形象和產品策略問題,技術因素反而要排第二位,任何事情都要客觀看待。

日系車一向更加註重舒適性、燃油經濟性、質量穩定性和綜合使用成本,給人省心省油好開和低故障率的印象,事實證明日系車確實做到了這幾點,銷量說明不了全部問題但絕對能說明重點或者關鍵問題,尤其是低使用成本和耐久性這兩點確實做的出類拔萃。至於缺點也別藏著掖著,偷工減料耍小聰明也是合資品牌裡的先頭部隊,在車身剛性和用料方面堅持“碰撞吸能”和“行人保護”原則,這固然沒什麼錯,但日系車總體上做的有點過了,工程塑料後箱門和紙一般厚度的防撞梁以及內部空空如也的門板等等,都是日系車的“傑作”

美系車也有著相當鮮明的特點標籤,向來更加註重壓榨發動機動力,挖掘大空間,營造豪華到誇張的內外質感,處處散發美式肌肉感和霸氣誇張的氣息,雖然不像歐洲車那般精緻,但在追求機械素質方面絲毫不落下風,可能是跟美國自然條件和國民性格有關係,地大物博和低廉的能源價格以及不佳的道路條件,再加上比較“野”的開車風格,多種因素導致美系車現在的風格標籤,在燃油經濟性和小毛病控制以及做工方面明顯處於下風。

綜上:日系車(省錢細緻)和美系車(威猛霸氣)都有著比較鮮明的特點和風格,現代汽車工業都是首先從本土發展壯大,然後才走上跨國擴張道路,所以對比美日兩國的國土疆域和資源稟賦以及由此養成的國民性格即可略知一二。關於油耗和安全的說法要客觀看待,不算錯但誇張,選車還是要看自己到底有什麼需求,實際需求決定購買行為。


車壇速遞


購車時應該選擇什麼國家的汽車品牌,一直都是消費者購車時的難題之一。畢竟在以前,不同國家的汽車品牌還是有著較大差距的,有著明顯的特性的。例如日系車型省心節油,例如德系車型機械技術出色,例如法系是設計獨特。而說到美系車,相信不少人想到的除了是美式豪華以外,還有“油老虎”的稱號。

確實如此,在幾年前,美系車因為當地油價便宜,美系車也就更熱衷於製造大排量車型。所以到國內也就出現了油耗高的水土不服問題。但畢竟技術在發展,各個國家系的車型也都開始逐漸趨同,包括德系車也逐漸十分節油,包括美系的機械水準也非常高等等。所以用以往的眼光來看現時的美系車,絕對是不適用的了。

正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下面車神探就為大家推薦幾款油耗表現非常出色的美系車型。看看能不能讓你放下“油老虎”的標籤。

上汽通用雪佛蘭邁銳寶XL

雖然命名上邁銳寶XL沿用了邁銳寶車系,但實際上整車來看,不論是更加扁平凌厲的外觀還是簡約時尚的內飾氛圍,都明顯看出邁銳寶XL的定位是更加偏向運動、時尚和年輕的。同時邁銳寶XL與邁銳寶的組成,也就形成了雪佛蘭更全面的中型轎車佈局。而在近日,雪佛蘭更是推出了2019款邁銳寶XL,其綜合產品力可謂是再次提升,包括外觀細節更加精緻和凌厲,而且還增加了戰鬥氣息更濃的Redline版本等等。

而當然了,要數2019款邁銳寶XL的最大變化,其實還是其動力系統,同時也是邁銳寶XL有著如此出色油耗表現的原因了。新款邁銳寶XL已經全系普及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其中高配為2.0T發動機,低配為1.3T發動機,除了百公里油耗最低達到了5.8L以外,還全系達到了國六排放標準了。當然了,相信不少消費者都比較質疑這款1.3T三缸發動機,但要知道,其最大功率為165馬力,最大扭矩為240牛米,已經非常接近老款上的1.5T發動機。所以在新款邁銳寶XL上的動力改進,是絕對大有驚喜的。

廣汽菲克JEEP指南者

既然要說到美系,那當然就不能缺少JEEP品牌了。作為一款在硬派SUV領域有著極高地位和深厚造詣的品牌,JEEP的越野能力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了。但從今年4月份才發佈的新款指南者來看,其實JEEP的技術積累遠不止是越野能力。像是在新款指南者上,其保留了JEEP經典設計元素以外,還新增了雙拼配色車身、更動感的輪轂造型等等,極具時尚風格。而內飾層面,新款JEEP還新增了不少配置,包括更智能的車機系統、座椅用料更高級等等。更加對口年輕消費者的需求。

不過,新款指南者最大的變化那就是其新增的1.3T發動機了。在多項黑科技的加持下,指南者這款全新1.3T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73馬力,最大扭矩為270牛米,整體動力要比此前的1.4T發動機還要更加強悍和突出,所以單從這副1.3T發動機,其實就足以看到了JEEP品牌的技術積累了。至於油耗方面,指南者1.3T的百公里油耗僅是低至6L,對於這麼一款顏值、配置、動力以及越野能力都非常優秀的SUV車型,新款指南者1.3T的實力確實彪悍。

長安福特蒙迪歐新能源

說起福特蒙迪歐,相信大家想起的都是其的運動性能和操控性能。確實如此,蒙迪歐上的2.0T發動機的動力數據哪怕放到現在依然是非常突出和彪悍。但實際上除了傳統燃油動力系統,蒙迪歐的混動系統依然值得一看。在整車的設計和配置方面,其實蒙迪歐混動版與普通版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凌厲厚重的外觀再配上設計簡約但用料出色的內飾,蒙迪歐混動版依然是明顯的美式味道,而且還有不俗的運動風格。雖然,蒙迪歐已經一段時間沒有換代,但現時來看,蒙迪歐混動版依然時尚和耐看,配置水準還非常高。

至於動力層面,就絕對是蒙迪歐混動的重頭戲了。該混動系統是由2.0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電動機、9kWh的電池組以及行星齒輪組組成的,純電動續航達到了52公里。動力水平依然非常高之餘,蒙迪歐混動版的油耗更是低至2L/100KM。可謂是更加兼顧動力和燃油經濟性的表現。

車神探有話說

雖然現時的油價表現還是非常穩定的。但不論怎樣,一款車的油耗較高,對日後的用車成本還是有著較大影響的。所以現時,不少消費者在購車還是十分看重車型的油耗表現。重視油耗,這點是沒問題的,但若是因此這點而排斥美系車型,那顯然是不合理的。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隨著技術的發展,其實很多美系車的油耗已經是非常有驚喜了。例如上述車神探推薦的這幾款。那麼對於注重油耗的你,是否已經有適合自己的選擇呢?


車神探


首先要申明一點,我認為單純通過車系來下如此殘酷的結論,怎麼看都是不合情理和邏輯的。而且時間、地域等不考慮進來,這個結果還會更不客觀。比如鈴木的一些車款挺費油(新奧拓、雨燕都被吐槽過);而搭載福特1.0T EcoBoost系列或通用1.0T/1.3T Ecotec系列的車型,大多綜合油耗表現不錯。

可以肯定,日系車整體節油水平不錯,而且這些年都沒有大幅的波動。但如果大家把日系車節油與偷工減料聯繫起來,我覺得不合適。


首先,日系品牌從根裡大都有能源危機意識,所以他們並不特別熱衷於粗獷的大排量汽車。看看《頭文字D》裡面出現的車款,大都是以平衡和適合車手為前提,暴力機器並不是他們的鐘愛。

進入中國後,日系車延續了一貫特點,突出實用,不太注重高級感和高動力及操控,比如它的靜謐性就一般,而這方面美系要好一些(以通用尤甚)。而日系車皮薄、簡配防撞梁等問題也確實存在,你可以理解為這是為了降低成本使的小技巧。這也很符合他們一貫精打細算的性格。


但就安全性而言,日系車的表現並不算差,而且綜合水平應該在上游。比如去年馬自達參加的IIHS測試的5款車型均獲得了TSP+成績(馬自達3、馬自達6、CX-3、CX-5以及CX-9)。這使得他們成為16家參加測試的車企中,唯一一家所有參試車型都獲得TSP+的廠商。

至於美系車,他們的發展路徑和日系車不同。在富饒的國家資源下,催生出的汽車一定是奔放的。早前的美系車都很粗放,以馬力和肌肉為最愛,所以你會發現美國人更喜歡1/4英里加速賽和印地500系列賽。相比之下,日本則更喜歡山路賽、歐洲更喜歡勒芒24小時。

另外,由於一貫很肯給料,美系車的安全性一直表現比較平穩,所以相對來說確實要結實一些。


不過為了適應日益嚴苛的排放和油耗問題,美系車在近些年已經開始尋求改變了。這不僅像上文提到的小排量發動機,還包括通過輕量化設計儘可能降低車身重量(輕量化不代表會降低安全)。

我曾做過一項統計,在美系、日系、德系、韓系、法系以及國產品牌中級車中(10~30萬、1.6~3.0L),美系反而是輕量化做得最好的的一位,與我們印象中那位笨重美系肌肉棒子相差甚遠。另外,日系車則呈現出了兩級分化的現象。


東拉西車


關於汽車省不省命這與它是美系、日系沒什麼關係,能不能在車禍中保住命看的是車子的空間,車的級別越高,車子就越安全!一次車禍能掛掉一個卡羅拉車主,同樣的碰撞也會要了福克斯、凱悅、克魯茲車主的命!因為它們都是A級車,空間不足靠別的都無法彌補!

別說什麼日系車不省命,日系車的凱美瑞一定比美系A級車更安全,如果同級別對比,5大車系的安全性幾乎一樣(評分高低無法模擬實際情況,只要記住安全性從A級車—D級車依次提高)。所以日系車省油不省命的說法完全不成立!相反同級別車子日系車的死亡率並不比美系車多,雖然死亡人數多,那是因為日系車賣的也多、保有量還打,別看總數而看死亡率就比較精確了!

至於美系車不省油的說法主要還是泛指10幾年前那會,2007年前貌似上代君威還沒上市,市場上的美系B級車大部分還沿用V6發動機,平均車重也超過了2噸(那時候美系車的車重遠超同時期的德系車、日系車),V6的大排量機器+2噸以上的車重,這還只是一輛B級轎車,這省得下油麼?省油就怪了!從2007年以後市場上這類的美系車就逐漸少了,美系車也大都開始用新技術了,渦輪的使用、鋁合金件的使用,也將美系B級車限制在1.7噸左右,雖然還是偏重,但已經不離譜了,所以美系油老虎也就逐漸摘掉了帽子,現在的美系車實話說油耗控制還算不錯!(如下圖這美系車,2噸以上,省油就怪了)

至於日系車省油,本人還是真沒覺得哪裡省油了!過去開過很長一段的凱美瑞240G,那油耗差點把我弄破產!2.4的雅閣我也開過油耗也並不低,還有1.8L的思域我也跑到過11個油以上,這幾乎已經達到了1.8T、2.0T的油耗水平!日系車輕,所以省油是謠傳!日系車並不輕,但不輕憑什麼省油呢?其實日系車從來未省過油,至少一部分車不省油!

日系車既然不輕,那憑什麼省油?靠變速箱與發動機的匹配?別逗笑了,幾大車系誰匹配不好這個?靠自然吸氣發動機的“高熱效率”理論?但事實上“高熱效率”並不等於省油!這一點就是被論證過的!(發兩張圖吧,便於理解,看不懂,留言問我)


第一張圖就是豐田借鑑“創馳藍天”所開發的高達40%熱效率的發動機,它的最佳熱效率工況只有在發動機達到2500轉時(紅色五角星位置),才會達到,但這個轉速與我們日常行駛中的常用轉速相差太多!而在平時最常用的轉速2000轉左右(或以下時),它的熱效率根本達不到40%,甚至比其它的渦輪機頭更低!在圖中這款豐田40%熱效率機器2000轉時的油耗達到了310克/千瓦時,超過了第二幅圖FEV的1.8T渦輪增壓在2000轉的油耗275克/千瓦時,所以說熱效率換來低油耗只存在於理論,而脫離了實際情況!高熱效率的機器更適合玩玩油電混!所以日系車並不省油,即使省油也並無明顯優勢!


省油不單單依靠技術理論來支持,更不能忽略了實際情況的影響!所以不要管它是日系、美系、德系亦或者是其它什麼系,都是通過發動機技術來實現的節油,但這是相對的!日系多款發動機在熱效率這一參數上的確做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但熱效率能否帶來低油耗,關鍵還在於實際使用情況上,每一腳都油門到底,紅綠燈的起起停停、日常使用轉速平均在1700轉左右,別管多高的熱效率都不會省油的!所以呢,日系車並不省油!但同樣的日系車的安全性也不比德系、美系差!


非專業車評


油耗就不說了,同級別美系車確實沒有日系車省油。有人說是車重,有人說是風阻,有人說是動力系統匹配,原因是什麼不重要,結果就是這麼個結果。

那麼小編引用權威的美國道路安全協會iihs發佈的汽車死亡率排行榜,

我們發現韓系車現代和起亞這哥倆榮登榜首,所以,悟空問答的老鐵們,珍惜生命遠離韓系車。再者日系車裡日產車在榜單裡佔據多席,這也是日產首創簡配後防撞鋼樑,塑料尾門等等的緣故。接著發現在榜單死亡率最高的以微型車和小型車居前列,沒有發現SUV的身影出現,所以車型越大安全性越高不是空穴來風,再者我們發現榜單上美系車的名字也不少。所以建檔的說那一系列的汽車不安全是不嚴謹的。小編的建議是安全考慮迴避韓系車,日系車裡的日產,美德系車裡的小型車。希望小編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A遊戲聯盟


一說到車系,大家很多人的思想就是日系車省油,外觀時尚,但是車身薄;美系動力強勁空,間寬裕,但是油耗高。

給大家看一張日本車的車禍圖片

圖中的本田車側身全部毀了,可想而知車內的駕駛員和乘客。
日本車的省油除了自身的節油技術之外,和車架和車身薄也是有一定關係的。
日本車的車身設計以吸能為主,車輛被撞擊後能迅速變形吸收衝擊能量,也算是保護駕駛員和乘客的一個設計。但是一被撞就嚴重變形,相信車主是不願意看到,而且後續的維修費也是一件煩心事,如果遇到較大的交通事故,對駕駛員的安全性是個嚴重的影響。

所以說日系車省油不省命,確有其事。

美系車,很多人認為,美系車做工粗糙,然後油耗高。但是美系車的用料非常足,底盤和車身都是非常結實的,在遇到交通事故,車身不會出現過大的變形,也是能夠保護車內的人生安全,但是車身過硬反而會讓乘客受到更大的衝擊力,也算是利弊共存吧。

至於這句話,小軍是覺得信90%就可以了。

至於車系的省油還是省命,小軍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這樣才是最省命的!

網友有什麼疑問或者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小軍為你解答~

如果是有質量的問題,小軍會為你專門寫文章分享喔~


汽車銷售王小軍


這種說法當然不是真的,甚至是謬論。很多人只要看到有重大傷亡的交通事故,只要看到交通事故中有日系車損毀比較嚴重,就下意識覺得日系車不安全。但是也說不出來不安全的因素和理由,就是覺得日系車比較輕,鐵皮薄,所以不安全。

舉個簡單的例子,F1賽車都很輕,而且整車外部的金屬部件很少,比賽時候的時速能達到200多公里/小時。我們經常能看到F1賽車發生事故後,車都撞的七零八碎了,駕駛員卻安全無恙。那我請問,那些說重量輕和鐵皮薄就不安全的人,又應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因為車輛的安全性。和重量以及鐵皮薄厚沒有直接的關係。坦克鐵皮厚,能開上路嗎!



而且說美系車費油這個觀點我也不是很認同,要是15年前,說美系車費油我還覺得稍微合理一些。因為當時進入國內的美國車,基本都是大排量的八缸和十缸車型,甚至連六缸車都少見,更別說四缸和渦輪增壓了。但是現在除了一些比價冷門的進口車型,大多數美國品牌都開始用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別克甚至用上了1.3T三缸發動機,一臺三缸發動機,能費油到哪裡去呢!

現在無論是美國車還是日本車,主流車型基本搭載的都是小排量渦輪增加發動機,以兩輛同時搭載2.0T四缸發動機的車舉例,一臺百公里油耗10升,一臺百公里油耗12升,多出那兩升汽油,我覺得完全不能算作是費油。更何況油耗和每個人的駕駛習慣以及行駛的路況有關係。

巖哥的觀點:汽車的安全性和車輛的結構,以及使用的材質和價格有關。因為一輛10萬元的德國車和一輛100萬的日系車,您覺得誰的安全性更高?而且美國車費油的說法,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完全站不住腳。

我是巖哥侃車的 巖哥,如果您有和汽車相關的問題,可以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我!


巖哥侃車


當然不是

先不說別的,時至今日仍然以車系來區分車型屬性、給車型打標籤的做法無疑是愚蠢且過時的。

舉個栗子:斯巴魯——一個所謂的日系車,在安全方面的口碑和沃爾沃不相上下,2016年以前品牌所有車型都拿到了IIHS的“頂級安全”評價(2016年由於BRZ的小角度碰撞成績為A,沒有拿到滿分而作古)。

再來看普遍錘的日系車鐵皮薄:

車輕?

選取4大品牌的同價位的B級轎車進行比較,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吧?“日系”兩田最重,“德系”邁騰其次,“美系”君威最輕。

再多說一句,單獨放出一些日系車被撞毀的圖片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並不是只有日系車會被撞成那樣。

說完了日系車不一定“不省命”,再來看看美系車是不是真的不省油:

雖說,工信部公佈的油耗日常很難開出來,但是用作橫向比較問題還是不大的。

這下又偏離了所有人的預期了吧?日系的雅閣最費油,德系的邁騰居然最省,美系的君威和日系的凱美瑞油耗水平持平。

所以啊,不要人云亦云,在任何時候都保留著一點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真的很重要。


“金恆德•中國汽車用品價格指數”由金恆德集團創辦,金恆德集團負責信息採集、系統運算等基礎工作。2012年9月正式上線發佈,開創了全國範圍內汽車編制指數的先河。該指數不僅得到了全國各地汽車用品行業協會的的行業認可,且也獲得國家商務部的階段性認證。


巴巴汽車


在網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被撞得面目全非的日系車,甚至一個自行車即可把車子的前保險槓幹破,於是乎就有很多人人站出來批判日系車不安全。



其實這些都不能夠說明日系車是否安全,我要看車內乘員的受損程度來判斷車子是否安全,如果一臺車子在發生碰撞後車子損害嚴重,而車內乘員安全,那麼這部車子也是安全的。因為車子是用來保護人的。



世界最著名的碰撞測試機構中,日系車的成績還是比較不錯的,經常會得到五星的好成績。可能有人會說這是美國的日系車,到中國都不一樣了。不論是日系車還是德系車國產後都會這樣,包括奔馳寶馬在內。



汽車發生碰撞時由於接觸面,受力點不同,碰撞結果也會有很大區別,我們不能單單是通過表面現象來說車子是否安全。高速上飛度把寶馬裝成一廂車的情況也有,因為車頭往往比車尾要結實。難道飛度就比寶馬安全了嗎?



汽車並非越結實了越好,汽車發生碰撞時,通過潰縮吸一部分撞擊力,減少作用在人身上的衝擊力,這是是吸能原理。但是吸能原理不能成為偷工減料的藉口,汽車該軟的地方軟,該硬的地方還是要硬的,必須有抵抗衝擊的能力。



開車時,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時常告誡自己安全第一,安全帶氣囊等都是保護我們的最後一道防線。不要把安全都放在這些設備上,這只是被動安全而已。



日系車車漆薄,輕微剮蹭中受損大一些,這個維修保養成本變高。總體來說,日系車在耐用度,安全,油耗等方面做的還是比較不錯的。好了,就說這麼多把,關於日系車安全與否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發表您的觀點,更多用車知識問題記得點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