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反脆弱型組織:徹底顛覆集權式管理,實現企業“平臺化”轉型

關鍵詞:去中心化、反脆弱、扁平化管理、阿米巴、海星模式、賦能

2014年,央視推出的大型紀錄片《互聯網時代》,為人們展現了新技術推動下的時代變革:人們的工作掙脫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不僅可以自由選擇辦公場所,甚至能夠一邊釣魚一邊完成工作;信息的發佈與獲取更加便捷,一家微博公司的單日信息發佈量甚至超過了《紐約時報》幾十年的總和;生產與消費的界限開始模糊、融合,每個人都成為了“prosumer”(生產消費者)。商業環境的變化速度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變得讓人措手不及。

著名經濟學家傑里米·裡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寫道,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到來,它將使全球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的配置方式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指以互聯網出現為主的信息革命,人類進入了一個互通傳播的世界,如果說前兩次工業革命是以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為主要目的,那麼第三次所帶來的信息革命對營銷的改變意義重大。

信息的快速流轉,信息的無障礙傳播,隨時隨地突發的危機事件,徹底擊垮了傳統企業層層彙報式的組織架構。

①失控的商業環境、沉悶的傳統架構

凱文·凱利1994年寫的《失控》一書就預測了互聯網時代的一切失控現象:個體、自發、社群組織、非線性、不均衡、蜂群智慧,集體行動自下而上地打擊權威,打擊中心、中介,一切都將走出控制。這些已經成為現實。

進入21世紀,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全球範圍真正成為了一個“地球村”,企業面臨著越來越變幻不定、混沌模糊的內外部商業環境。

在這個“失控”的互聯網時代,很多企業內部依然沒有意識到來自社會劇烈變革帶來的危險,尤其是在企業的內部組織架構上缺乏創新活力。

《快樂大本營》有個遊戲叫“快樂傳真”,遊戲規則是,首先由一個人看題板上的文字,然後把這個文字的含義通過動作向第二個人表現出來,之後第二個人再向後傳遞,等到最後一個人看完後,上臺表演自己看到的動作,並說出那個動作的含義。常常遇到的情況是,最後一個嘉賓學到的動作,和第一個嘉賓已經風馬牛不相及。這時因為,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經歷的環節越多,失真越嚴重。

企業管理的傳統結構是“科層制”,也就是“金字塔組織”。這個架構明顯也存在信息傳遞失真的問題:很多政策從高層灌輸下去,到了底層,員工的理解已經脫離了高層的思路;反過來,從基層傳遞上來的建議也是如此,甚至都無法到達老闆的辦公桌上。

這樣的組織,在面對變幻莫測的商業環境的時候,註定是脆弱的。

②多中心繫統,增強企業韌性

《反脆弱》裡說,這個世界上,有些系統很脆弱,一旦遇到極端情況就會造成巨大損失。

像玻璃球,一旦摔在地上就粉身碎骨;有些系統比較強韌,遇到極端情況後能自動回覆,像塑料球;而有些系統是反脆弱的,遇到極端情況反而能夠獲得更大的益處,像滾雪球。

所以他的建議是,我們如果想要增加組織的牢靠性,不需要糾結什麼時候會發生極端事件、犯大錯誤,而是想辦法加強系統的反脆弱性。

比如,如果是中央集權的系統,一旦遭遇權利挑戰就會分崩離析;

而一個分權式的系統,遇到權利挑戰就能夠自我修復,甚至強化系統。

什麼是“分權式系統”?如果傳統的結構是金字塔,那麼分權式系統就是倒金字塔、多中心、扁平化,阿米巴、海星模式,都屬於分權式管理。

在《失控》中提到,互聯網時代下分佈式管理的幾種特徵:

1.沒有強制性的中心控制;

2.次級單位可以實現自治;

3.次級單位之間實現了高度連接;

4.在網絡的作用下,點對點的影響形成了一種非線性因果關係。

互聯網改變了人與組織的關係,改變了人與組織的力量對比。CEO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存在,猶如蜂巢中的蜂王,每一個成員都高度自治、自主經營。組織不再界定核心員工,每一個員工都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關鍵作用。

正如張瑞敏在海爾所倡導的“企業無邊界、管理無領導、供應鏈無尺度、員工自主經營”就是基於互聯網的組織管理思維。

③充分放權,迅速反應

互聯網時代,商業環境如此複雜,沒有哪個領導人每次都能做出正確無誤的決定,而分權讓組織的試錯成本儘可能降到了最低。《適應性創新》說:“我們面對的是複雜的問題和訓練有素的對手,不可能常勝不敗。”在未來的機構中,重要的決定不是由高科技作戰情報室做出,而是由一線做出。

卡爾松的“倒金字塔”管理模式就是在這種思維模式下誕生的。

國內的海爾顯示學到了這種模式,他們的組織結構完全運用了倒金字塔形式:最上層:一線工作人員,他們可以自由做現成決策。

中間層:中層管理者;

最下層:總經理、總裁,做政策的監督者。

海爾的張瑞敏說:“把每一個人,企業的每個人都變成創業者,原來企業的每個人是什麼?就是一個執行者。企業是什麼?企業就是管控體系。現在的企業應該是什麼?現在的企業應該是一個創業的平臺。”

微軟放棄員工分級制,認為任何層級的人將來都可以變成組織運行的重心,都可以變成組織的資源調配重心;華為倡導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做決策;小米科技提出合夥人組織、扁平化管理、去KPI驅動,強調員工自主責任驅動;海爾提出人單合一的自主經營模式。

組織的話語權在互聯網時代是分散的,誰最接近用戶,誰最接近企業價值最終變現的環節,誰就擁有話語權,誰就可能成為組織的核心。

④以人為本,重“賦能”

在日本稻盛和夫的文章中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某個日化公司引進了一套國外的肥皂生產線,這條生產線可以實現肥皂生產到包裝的全自動化流程。但是後來銷售人員反映,有些肥皂盒是空的,於是這家公司緊急關閉了這條生產線,並開始召開內部會議商議解決方案。公司很快成立了一個由幾名博士為核心的骨幹團隊。最終設計出了一套X光機和高分辨率監視器,當空盒通過的時候可以實現自動識別,然後會有一條機械臂將空盒從產線上拿走。

另外一傢俬人企業也遇到了這個問題,當他們發現以後是如何解決的呢?他們的員工從外面找來一臺大功率風扇,當空盒子經過風扇的時候會被吹走。

瑞典管理大師卡爾松說:“任何人都希望被需要,如果你給他承擔責任的自由,可以激發出隱藏在他們體內的能量。”

韓都衣舍是一個品牌嗎?不,它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裡,韓都衣舍將公司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自行設計、生產服裝上架,然後通過內部競爭優勝劣汰。稻盛和夫獨創的“阿米巴”經營模式,就是受到了阿米巴這種微小動物靈活易變的特性的啟發。這是一種獨特的管理會計體系,它將公司組織分為一個個微型的“阿米巴”小集體,各個小集體就像是一家小型的公司,都作為一個獨立的利潤中心,在保持活力的同時,以“單位時間核算”這一獨特的經營指標為基礎,追求附加價值的最大化。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有1000多個阿米巴,利潤中心下沉,五十多年從不虧損。德國大眾的“集體利潤責任制”,美國通用汽車的“現場參與式經營”,中國海爾的“SBU”,都是阿米巴經營模式的變型或全部運用。

反脆弱型組織:徹底顛覆集權式管理,實現企業“平臺化”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