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為什麼200年都不摘掉?

西安大唐寶馬


故宮,其實就是紫禁城,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它是我國古代宮庭建築的精華,目前為止,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於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樣一座有著600年曆史的宮殿,曾居住過25位皇帝,而我國古時的每位皇帝,相傳都有佳麗3000,故宮作為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們生前居住的地方,有些故事、傳言都不足為奇,但是,人們比較好奇的是:故宮隆宗門匾額上有一根箭,這根箭怎麼來的,為什麼200年不摘?


關於這根箭,其實箭後來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說法,歷史上也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在民間有以下四種傳說。



一、箭頭是闖王李自成射入的


李自成是明末農民起義的領袖,到北京後為顯示自己的威風,射下這支箭。


李自成雖是反抗暴政的英雄,名望如日中天,但這塊匾額使用的是滿漢兩種文字,明顯是清朝的作品,明代的英雄既使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在清朝的匾額上射擊簡頭。


而且有關人士瞭解到,隆宗門上的箭頭是典型的清代破甲重箭,這種箭雖然射程不遠,但可以射穿重甲,是清軍的戰場利器。李自成沒有射擊此箭的機會,所以這個說法毫無理由。



二、清朝滅亡後宗室子弟們拿隆宗門的大門和匾額當靶子練箭留下的。


這種說法雖是民間一些人士的推測,有書君認為還是比較有可能的。因為據有關人士瞭解,清朝滅亡後清皇室成員依然在故宮居住多年,宮中溥儀經常招一些外面的親王子弟在古宮玩耍。


這些清代的宗族子弟有一部人,把射箭當成一種傳統的運動,按以前的規定應該會學習射箭,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將箭射向隆宗門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箭頭是林清、李文成領導的天理教起義軍留下的。


清朝嘉慶皇帝統治時期,政府腐敗,皇帝昏庸碌碌無為,所以農民起義不斷。到嘉慶十八年,也就是1813年,爆發了天理教起義,200人在入教太監引導下,分由東華、西化門,打到了紫禁城的隆宗門附近。


與隆宗門相通的就是三大殿和後三宮,天理教眼看勝利在望,宮中驚惶萬狀,不料這時皇次子調來火器營、健銳營兵入宮,在隆宗門外將義軍打退。


因為“叛軍”攻入紫禁城,影響極大。嘉慶帝下罪己詔承認:此乃“漢、唐、宋、明之所未有,竟出大清朝!”事後發現隆宗門牌匾額上射有一支箭,嘉慶皇帝命令保留下來,以示警戒。


關於這個說法,中央文史研究館原副館長吳空先生曾經親自撰文,他遍訪單士元、朱家溍等有關專家,確認史料文獻方面都沒有隆宗門匾額上有箭頭的記載,更不能確認嘉慶年間有遺存的實物鐵證,只是傳聞而已。



四、修匾額的工人發現拔箭頭留下的小坑太難看,順手插上去的箭。


有人推斷五十年代初工人在清理修繕故宮時,把所有的箭頭都拔掉了,因為當時匾額上有拔箭頭留下的小坑不太好看,於是順手插了一隻箭上去,補上了這個小坑,再想拔出來時,卻拔不出來。


不論以上哪一種說法,都沒有歷史資料依據,只是民間的傳聞或推斷。不過中國的帝王制已經成為歷史,這根箭是誰射的,怎麼射的都不再重要,既使200多年來,沒有人拔掉,也不影響古宮做為古代木質結構的精華,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同學這條問題,一看上去就知道打算問甚麼事。不過,我們還得要先推敲原題的措詞,釐清一些背景資料才去談談社會上流播的相關故事。我這樣做,是企圖幫助同學更學好發問,這也是長期閱讀我在悟空問答發文的讀者都知道的。

  北京故宮是一個很大的處所,我們要反問故宮那裡?

  然後再問大約二百年前是甚麼時代?

  先答第二題,今年是二零一八年戊戌,二百年前是一八一八年,是清仁宗嘉慶二十三年。傳統史家認為嘉慶、道光兩代,是清代中衰的時期,有所謂嘉道中衰的說法。

  好了!誰在這個時間箭射故宮?然後又有甚麼箭摘不掉的故事?

  比較貼近的歷史小故事,可能是明末清初李自成攻陷北京是,曾經箭射承天門。承天門何在?就是今天的天安門!相傳當日李自成揚言,一箭射中承天門牌匾中的天字,就代表他要得天下。結果箭射的有點偏,卻中在天字下面。這樣就預示了李自成終於不能得天下了。

  我們稍稍讀點歷史,都知道李自成在北京呆不久就戰敗逃亡。清帝成為北京的新主人,順治入關後,改承天門為天安門。當然,我們知道順治帝這時才是過差不多上小學那個年紀的小孩。軍國大事,主要是多爾袞的主意。

  那麼有沒有二百年也摘不下一支箭呢?

  同學可以去天安門看一下,這箭還在嗎?

  或許清初承天門改稱天安門時就把箭摘下了。

  當然,以上是假設同學指的是這個小故事了。


[潘國森],已刊行單行本30餘本,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者,精通金學,認為傳統文化對現代人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指導作用。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並與我溝通交流。


潘先森說


具體來說應該是紫禁城隆宗門匾額上的箭頭,它的由來要追溯到距今215年前清嘉慶十八年的“天理教攻打紫禁城事件”。

天理教是隸屬於白蓮教的一個分支,白蓮教曾在乾隆晚年掀起規模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到了嘉靖朝天理教又在中原一帶開展轟轟烈烈的起義運動,其勢力甚至滲透進了滿清朝廷的都城北京。趁嘉慶皇帝駕幸木蘭圍場,京城守備放鬆的契機,1813年9月15日天理教頭目林清組織策劃兩支都是100來教徒的隊伍,在宮內當內應的太監帶路下分別由東華門和西華門兩面攻入紫禁城。東華門一路被守門禁軍發現只有一部分教徒得以奪門而入衝殺至景運門,西華門一路則順利地攻打到隆宗門地帶,甚至一度衝到了皇宮重地養心殿門前。回過神來的清軍紛紛聞訊而來,圍攻剿殺寡不敵眾的天理教徒,最終撲滅了兩路人馬。



聞知宮廷劇變的嘉慶十分震驚,不想宮城的守備竟然如此鬆懈,康乾盛世餘暉下的大清王朝竟然衰敗至此,一想到這裡嘉慶渾身上下就氣不打一處來。聯想到嘉慶八年(1803年)在順貞門那個因生活無望、心理失衡而鋌而走險刺殺皇帝的刺客陳德,嘉慶深感朝廷統治的惡化。為警示後人,嘉慶刻意保留了隆宗門匾額和椽頭上的兩處箭頭。但嘉慶終其25年的執政生涯,都沒能扭轉清朝腐朽衰退的勢頭,只能空自嘆息,在他晚年與大臣的對話中,“沒奈何”之類消極的話語時常出現,可見其內心無可奈何的狀態。


唯一在此次事件中“因禍得福”的應該就是當時的二皇子綿寧、後來的繼位人道光了,由於在處置、抵抗天理教徒的戰鬥中臨危不亂的表現,為他在嘉慶心中的印象加分不少。

*竹山的清溪澗*堅持原創!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評論!


劇透歷史


紫禁城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宮殿,房間可是多達9999間,是皇帝居住處理政事的地方,可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在隆慶門的匾額上卻有一根箭。



在當時嘉慶皇帝執政期間,各地起義爆發比較頻繁,嘉慶皇帝也是清朝皇帝之中遭到刺客刺殺最頻繁的皇帝,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比較昏暗,各地百姓民不聊生,嘉慶皇帝也因此多次受到生命的威脅。就在某天的夜晚,有一股起義軍就打到了紫禁城,他們是天理教教徒組成的,他們人員不多僅僅十幾人,卻打到了皇宮內,當時的嘉慶皇帝感到十分的害怕,許多的弓箭射到大殿的柱子上,其中就包括匾額上的一把箭,當時嘉慶皇帝看到就憤怒不已,就將這個匾額上的箭留了下來,以此作為警告,警告後人加強保護皇帝的安全。



當時天理教教徒攻入紫禁城,可以看出當時的防衛是多麼的薄弱,就是這樣的一個皇家森嚴的地方卻受到攻擊,這對於當時執政的嘉慶皇帝來說是一件恥辱,他想用這一把箭來警示自己和他人,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沒有把那把箭拔下來。


歷史小呆呆


提問裡“200年沒摘”的那根箭,應該就是指故宮隆宗門上的那根箭簇。這個奇特景觀,就來自大清朝一樁錐心之痛:林清之變。

一:誤打誤撞的叛亂

“林清之變”的策劃者,就是一個在香港武打片裡,時常“刷臉”的強大組織:天理教。

不過,當清朝嘉慶年間,歷史上的天理教,準備扯旗造反時,他們雖然沒有武打片裡那樣高深的武功,卻在首領林清的帶領下,生出同樣瘋狂的目標:踹掉紫禁城。

於是,從1813年起,這個瘋狂的目標,就開始有條不紊地實施。先是天理教趁著嘉慶皇帝去“木蘭秋獮”的時機,在河北滑縣等地悍然舉兵叛亂,引得清軍慌不迭的動兵圍剿。但真正的殺招,卻已然隱隱指向終極目標:防務空虛的北京紫禁城。

但別看天理教徒計劃周密,其實實施起來,也是破綻百出。比如天理教安插在北京的部下,早就紛紛露了馬腳,就連襲擊紫禁城的計劃,都被宛平縣的官吏們得知。但這要命的情報送上去後,主持京城防務的豫王裕豐,卻是全然不當回事。身肩防務重任的步軍統領吉綸,反而把報信者罵了一頓,咬定這是無知謠言。

在這群朝廷高官的層層糊弄下,準備充分的天理教教徒,終於在是年九月十五日午時,朝著渾然不覺的紫禁城,發起了瘋狂衝擊。

二:險過剃頭的廝殺

雖說有那麼多清朝高官們的“神助攻”,但天理教進攻紫禁城的兵力,也只有區區兩百人。面對重兵把守的皇城,這麼點人馬,理論上說只能塞牙縫。

可真打起來後,面對天理教的“血盆大口”,號稱戰鬥力強勁的“大內高手”們,沒招呼幾下就紛紛現形。好些宮城衛兵衝上來後,幾下子就被天理教的“敢死隊”打得稀里嘩啦。還有些軍官們慌忙扔下武器瘋跑。現場一片亂糟糟。眼看著五十多個衝進來的天理教徒,已經殺到了隆宗門。看上去戒備森嚴的大清皇城,眼看就要被搗得稀巴爛。

幸虧關鍵時刻,嘉慶帝的兒子旻寧(未來的道光皇帝)站了出來,手持火槍衝上去,連續彈無虛發,擊殺了幾個天理教頭目,這才把慌亂一團的守軍們穩住。然後冷靜指揮大家作戰,終於將這些“敢死隊”消滅。

而隆宗門上的箭簇,就是那時留下的。

到了第二天深夜,當所有人認為天理教徒已經逃竄時,同樣又是不敢大意的旻寧帶人巡邏,果然又捕捉到天理教徒的蹤跡,不但一番激戰後消滅對手,而且還成功搜剿出了天理教徒埋在皇城裡的火油火藥。倘若旻寧沒多長個心眼,恐怕等待大清朝的,就是一聲轟天巨響。

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這場離奇的突襲,都堪稱前無古人。而對於清朝歷史來說,意義也很重大:憑著此戰裡的卓越表現,旻寧奠定了他在嘉慶皇帝心中的地位,成為大清朝眾望所歸的接班人,最終如願執掌大清江山。

但比起這些意義來,最讓嘉慶皇帝刻骨銘心的,就是事後的秋後算賬。

三:一籮筐的尷尬事

雖說天理教的這場突襲,創意十分大膽,戰鬥表現也十分強悍,但真正“助推”這場演出的,就是事前大清朝各級官員的翫忽職守。

而同樣叫嘉慶帝氣壞的,還有戰鬥過程裡,宮城衛隊們弱雞的表現。僅僅百十個搏命的天理教成員,就殺得“大內高手”們兵敗如山倒。軍官們更是常見連躲帶逃。大清朝的防衛水平,竟已如此稀鬆。

事後的調查,更叫嘉慶帝氣的淚奔:為什麼天理教能這麼輕鬆的殺進來?因為宮城裡的好些太監,竟都被天理教拉下水,心甘情願給他們做內應,戰鬥時更踴躍帶路。還有海康等皇親國戚們,更被天理教發展成了信徒,為了天理教“反清復明”的大業奮鬥。

總的來說,這不止是場差點要了嘉慶帝性命的動亂,更是一場把清王朝腐敗吏治暴露得淋淋盡致的折騰。而最讓嘉慶帝傷心的,也正是這事——自從登基以來,面對老爹乾隆留下的爛攤子,這位皇帝一直在賣力填坑,十幾年如一日沒睡過好覺。他執政的十多年裡,幾乎年年重手整頓,總算維持了一個慘淡經營。可一場“林清之變”,卻生動告訴嘉慶帝:大清朝的問題,就是這麼嚴重。

於是,悲憤的嘉慶皇帝,在處理這場事情後,就下了《罪己詔》,把滿朝文武罵得狗血淋頭。然後做出決絕決定:隆宗門上天理教射的箭簇,絕不許拔出來!就留著這醒目箭簇,警醒大清朝的後世帝王們。

如今,清王朝已經成為了歷史,不過依然醒目的箭簇,背後那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相信也同樣有著超越歷史的警示意義。


我們愛歷史


這不是一根箭,而是一支箭鏃(箭頭)。

這個箭鏃背後有一個奇葩不已又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跟神秘的白蓮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白蓮教歷史悠久,大概在南宋時就有了嚴密的組織。明末清初,他們以“反清復明”為己任,在嘉慶年間製造了一起震驚天下的大事件——進攻紫禁城!

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8月13日,嘉慶皇帝率文武大臣到承德附近的木蘭圍場狩獵,大批清軍兵力都被調到承擔擔任戍守任務,京城一片空虛。此時,潛伏在北京一個天理教(白蓮教的一個分支)頭目林清突發奇想,準備抓住機會大幹一票,拿下紫禁城!林清雷厲風行,說幹就幹。10月8日,他集結了200餘臭番薯爛鳥蛋,兵分兩路(200人還要分兵,真是藝高人膽大)向紫禁城發動進攻,東路攻打東華門,西路攻打西華門。出人意料的是,林清在宮裡居然還有內應,幾個娘娘腔的太監和他們裡應外合,順利攻佔西華門(這防守空虛的,壓根就沒人防禦),進入紫禁城內。

此時,宮門外的清軍才得到消息,他們準備進入宮內緝拿反賊,卻被總管太監嚴詞拒絕!總管太監伸手攔住清軍士兵,義正辭嚴地警告他們說:“內廷裡住的是皇后、嬪妃,其他人沒有命令,嚴禁入內,否則就是死罪!捉拿反賊的任務,就交給我們好了!”這個總管太監也是猛的一比,他召集一大幫娘娘腔的太監,手持棍棒捉拿亂賊。

攻擊東華門的人出了點意外,帶路的太監看到他們人這麼少,肯定辦不成大事,擔心事情敗露,自己的命也搭進去,乾脆臨陣倒戈,又把宮門關上了,天理教的人只進來了5個。太監們一看對方人少好欺負,竟然糾結起來,把這5個可憐人一頓亂棍打死(太不靠譜)。西華門倒是很給力,一共衝進來60多個人,但這些人無人指揮,也不認識宮裡的路,他們如同無頭蒼蠅,先是闖進內務府一頓打砸搶,殺了一個做衣服的裁縫。最悲催的是,這幫人又跑到文穎館,一頓亂揍,殺死了幾個倒黴的小編(正在修書的編輯)。

這麼一耽擱,事情就懷了,等他們跑到距離太和殿僅一牆之隔的隆宗門時,裡面的人得到消息,已經把大門關了,無論怎樣又砸又罵,搬木頭撞門都無濟於事,於是他們決定翻牆。關鍵時刻,駐紮京城的火器營趕來增援。一頓亂槍過後,爬牆的幾位挺屍當場,其他人見勢不妙,頓時如鳥獸散,隆宗門上的箭鏃就是雙方交戰時留下的。

嘉慶皇帝返回紫禁城後深以為恥,下令這支箭鏃不要拔,專門留在那裡警示後人,於是隆宗門上匾額上的箭鏃就這樣一直保留了200多年。

以前不掉是因為皇帝有令,下面的人讓它不掉。然後下面的人估計就做了一個固定。所以後來沒人維護了。也能保持不掉。隨著時間推移,後面沒人維護,估計會掉。畢竟鐵會生鏽嘛。


程露與陽光


紫禁城隆宗門的門匾上那隻箭頭,是一個象徵,象徵著腐敗而又無能的清政府。


這個箭頭的來歷,還有那麼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嘉慶十八年,嘉慶皇帝按照清朝的傳統,開啟了木蘭圍獵。一時間,承德附近旌旗蔽日,無數的侍衛佈滿了獵場的四周,只為了保護嘉慶的安全。

與之相對應的,嘉慶皇帝皇帝辦公場所,也就是紫禁城,就比較空虛了。

這個時候,白蓮教的一個分支,號稱天理教,在首領林清的帶領,開始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行動:攻佔紫禁城。

這個行動的確是驚天地泣鬼神,因為林清手底下不過區區200號人馬。紫禁城作為清廷的皇宮所在,按道理就算在怎麼空虛,也不是區區200人的民間組織所能攻下來的,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連紫禁城的門都摸不到才對。

但是事實證明,林清率領的這200人不但攻進了紫禁城,還攻差點攻到內城。倒不是這200人戰鬥力有多強,而是紫禁城的守衛們實在不堪一擊。

雖然這200最終在內外城的交界處隆宗門前全軍覆沒,但是能夠取得這樣的戰績,確實是不容易。而隆宗門匾上那支斷箭,便是他們曾經攻到過這裡的象徵。


嘉慶回來後,聽說了這事,氣得不行,下令後代子孫不要拔掉這支箭,告訴時刻警惕敵人的入侵。



然而,嘉慶皇帝想的是那麼美好,這支箭可沒能激勵愛新覺羅家族,反倒更像是清政府行將就木的象徵,因為,用不了多久,再次射到紫禁城來的可不是什麼斷箭了,而是西方列強的子彈和炮彈!


小鎮月明


這不是一根箭,而是一支箭鏃(箭頭)。這個箭鏃背後有一個奇葩不已又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跟神秘的白蓮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白蓮教歷史悠久,大概在南宋時就有了嚴密的組織。明末清初,他們以“反清復明”為己任,在嘉慶年間製造了一起震驚天下的大事件——進攻紫禁城!

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8月13日,嘉慶皇帝率文武大臣到承德附近的木蘭圍場狩獵,大批清軍兵力都被調到承擔擔任戍守任務,京城一片空虛。此時,潛伏在北京一個天理教(白蓮教的一個分支)頭目林清突發奇想,準備抓住機會大幹一票,拿下紫禁城!

林清雷厲風行,說幹就幹。10月8日,他集結了200餘臭番薯爛鳥蛋,兵分兩路(200人還要分兵,真是藝高人膽大)向紫禁城發動進攻,東路攻打東華門,西路攻打西華門。

出人意料的是,林清在宮裡居然還有內應,幾個娘娘腔的太監和他們裡應外合,順利攻佔西華門(這防守空虛的,壓根就沒人防禦),進入紫禁城內。

此時,宮門外的清軍才得到消息,他們準備進入宮內緝拿反賊,卻被總管太監嚴詞拒絕!

總管太監伸手攔住清軍士兵,義正辭嚴地警告他們說:“內廷裡住的是皇后、嬪妃,其他人沒有命令,嚴禁入內,否則就是死罪!捉拿反賊的任務,就交給我們好了!”

這個總管太監也是猛的一比,他召集一大幫娘娘腔的太監,手持棍棒捉拿亂賊。

攻擊東華門的人出了點意外,帶路的太監看到他們人這麼少,肯定辦不成大事,擔心事情敗露,自己的命也搭進去,乾脆臨陣倒戈,又把宮門關上了,天理教的人只進來了5個。太監們一看對方人少好欺負,竟然糾結起來,把這5個可憐人一頓亂棍打死(太不靠譜)。

西華門倒是很給力,一共衝進來60多個人,但這些人無人指揮,也不認識宮裡的路,他們如同無頭蒼蠅,先是闖進內務府一頓打砸搶,殺了一個做衣服的裁縫。

最悲催的是,這幫人又跑到文穎館,一頓亂揍,殺死了幾個倒黴的小編(正在修書的編輯)。

這麼一耽擱,事情就懷了,等他們跑到距離太和殿僅一牆之隔的隆宗門時,裡面的人得到消息,已經把大門關了,無論怎樣又砸又罵,搬木頭撞門都無濟於事,於是他們決定翻牆。

關鍵時刻,駐紮京城的火器營趕來增援。一頓亂槍過後,爬牆的幾位挺屍當場,其他人見勢不妙,頓時如鳥獸散,隆宗門上的箭鏃就是雙方交戰時留下的。

嘉慶皇帝返回紫禁城後深以為恥,下令這支箭鏃不要拔,專門留在那裡警示後人,於是隆宗門上匾額上的箭鏃就這樣一直保留了200多年。

這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足以證明紫禁城的守衛是多麼空虛,承平日久的滿清朝廷是如何腐朽無能,難怪他們後來在鴉片戰爭中一敗塗地,喪權辱國。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隆宗門上的箭頭是誰射上去的已無從知曉,不摘除是出於保留文物原貌的目的。

有人說隆宗門上的箭頭是嘉慶年間,白蓮教起義攻入紫禁城時射中的。但這一說法禁不起推敲,首先白蓮教人是喬裝進入,類似弓箭這類的兵器很難帶入,其次根據上世紀五十年代清理隆宗門時發現,門柱、門額多有箭頭,而攻入紫禁城的白蓮教火力不可能有這麼強。還有一種說法是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把射箭作為遊戲射上去的。另一種說法比較可信,清室退位後,留在後宮的溥儀因為無聊,經常召溥傑、溥偉、潤麒等人進宮玩耍,其中就把射箭作為遊戲,因為隆宗門離養心殿很近,所以有可能是他們玩耍時把箭頭射上去的。

如今隆宗門的箭頭是後來移動過的,早期的箭頭是從下而上射入,如今的是從上而下射入,而且位置也不同。可能是修繕隆宗門匾額時重新移動所致,至於為何不摘除,自然是為了保留文物的原貌。


五味社


北京故宮,莊嚴所在,作為明清兩代帝王的皇家宮殿,稱之為紫禁城。然而在這莊嚴威武的紫禁城內隆宗門上赫然插著一支箭。穿越200年的風雲變化,始終沒有人將他拔下來。這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隆宗門

永樂十年修建,位於乾清門廣場西側,與東北景運門對稱。這個門是紫禁城西苑內廷與外朝的重要通路,緊靠皇帝住所的一處重要門禁,如果不是奏事待旨或者有皇帝宣召,即便是王公大臣也不許私入。



這隻箭來自於清朝中期嘉慶年間的一次宗教起義活動。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白蓮教的一支天理教在京城發動了起義。這支隊伍以林清、李文成等人為首,並領導京畿一支隊伍直接攻打紫禁城。

在起義當日,林清帶領兩百餘人直逼皇城,由於事前的謀劃和宮廷內太監作為內應,所以林清等人迅速攻入了紫禁城內。



但是,嘉慶皇帝並不在紫禁城之內,此時正在木蘭圍場狩獵,所以宮中頓時亂做一團。但是總有一些頭腦清晰的,其中就包括後來的道光皇帝,在他和一部分王公大臣的組織下,迅速集結了大量機警的侍衛進行圍剿,在清軍絕對的人數和裝備優勢下,起義軍被圍困到了隆慶門附近,最終被全部殺死。不過在激戰中,一支箭就射在了隆慶門的匾額之上。



當嘉慶皇帝會到故宮之時,看到了匾額上的箭,著實的震懾了嘉慶皇帝,為了警醒自己和整個官員,嘉慶下令不許拔除這支箭,因為這件事嘉慶帝還專門下了“罪己詔”。不過這支箭最終也沒有任何的效用,大清國依然改變不了日薄西山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