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北京故宫匾额上有一根箭,为什么200年都不摘掉?

西安大唐宝马


故宫,其实就是紫禁城,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它是我国古代宫庭建筑的精华,目前为止,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样一座有着600年历史的宫殿,曾居住过25位皇帝,而我国古时的每位皇帝,相传都有佳丽3000,故宫作为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们生前居住的地方,有些故事、传言都不足为奇,但是,人们比较好奇的是:故宫隆宗门匾额上有一根箭,这根箭怎么来的,为什么200年不摘?


关于这根箭,其实箭后来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在民间有以下四种传说。



一、箭头是闯王李自成射入的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北京后为显示自己的威风,射下这支箭。


李自成虽是反抗暴政的英雄,名望如日中天,但这块匾额使用的是满汉两种文字,明显是清朝的作品,明代的英雄既使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在清朝的匾额上射击简头。


而且有关人士了解到,隆宗门上的箭头是典型的清代破甲重箭,这种箭虽然射程不远,但可以射穿重甲,是清军的战场利器。李自成没有射击此箭的机会,所以这个说法毫无理由。



二、清朝灭亡后宗室子弟们拿隆宗门的大门和匾额当靶子练箭留下的。


这种说法虽是民间一些人士的推测,有书君认为还是比较有可能的。因为据有关人士了解,清朝灭亡后清皇室成员依然在故宫居住多年,宫中溥仪经常招一些外面的亲王子弟在古宫玩耍。


这些清代的宗族子弟有一部人,把射箭当成一种传统的运动,按以前的规定应该会学习射箭,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将箭射向隆宗门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箭头是林清、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起义军留下的。


清朝嘉庆皇帝统治时期,政府腐败,皇帝昏庸碌碌无为,所以农民起义不断。到嘉庆十八年,也就是1813年,爆发了天理教起义,200人在入教太监引导下,分由东华、西化门,打到了紫禁城的隆宗门附近。


与隆宗门相通的就是三大殿和后三宫,天理教眼看胜利在望,宫中惊惶万状,不料这时皇次子调来火器营、健锐营兵入宫,在隆宗门外将义军打退。


因为“叛军”攻入紫禁城,影响极大。嘉庆帝下罪己诏承认:此乃“汉、唐、宋、明之所未有,竟出大清朝!”事后发现隆宗门牌匾额上射有一支箭,嘉庆皇帝命令保留下来,以示警戒。


关于这个说法,中央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吴空先生曾经亲自撰文,他遍访单士元、朱家溍等有关专家,确认史料文献方面都没有隆宗门匾额上有箭头的记载,更不能确认嘉庆年间有遗存的实物铁证,只是传闻而已。



四、修匾额的工人发现拔箭头留下的小坑太难看,顺手插上去的箭。


有人推断五十年代初工人在清理修缮故宫时,把所有的箭头都拔掉了,因为当时匾额上有拔箭头留下的小坑不太好看,于是顺手插了一只箭上去,补上了这个小坑,再想拔出来时,却拔不出来。


不论以上哪一种说法,都没有历史资料依据,只是民间的传闻或推断。不过中国的帝王制已经成为历史,这根箭是谁射的,怎么射的都不再重要,既使200多年来,没有人拔掉,也不影响古宫做为古代木质结构的精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同学这条问题,一看上去就知道打算问甚么事。不过,我们还得要先推敲原题的措词,厘清一些背景资料才去谈谈社会上流播的相关故事。我这样做,是企图帮助同学更学好发问,这也是长期阅读我在悟空问答发文的读者都知道的。

  北京故宫是一个很大的处所,我们要反问故宫那里?

  然后再问大约二百年前是甚么时代?

  先答第二题,今年是二零一八年戊戌,二百年前是一八一八年,是清仁宗嘉庆二十三年。传统史家认为嘉庆、道光两代,是清代中衰的时期,有所谓嘉道中衰的说法。

  好了!谁在这个时间箭射故宫?然后又有甚么箭摘不掉的故事?

  比较贴近的历史小故事,可能是明末清初李自成攻陷北京是,曾经箭射承天门。承天门何在?就是今天的天安门!相傳當日李自成揚言,一箭射中承天門牌匾中的天字,就代表他要得天下。結果箭射的有点偏,却中在天字下面。这样就预示了李自成终于不能得天下了。

  我们稍稍读点历史,都知道李自成在北京呆不久就战败逃亡。清帝成为北京的新主人,顺治入关后,改承天门为天安门。当然,我们知道顺治帝这时才是过差不多上小学那个年纪的小孩。军国大事,主要是多尔衮的主意。

  那么有没有二百年也摘不下一支箭呢?

  同学可以去天安门看一下,这箭还在吗?

  或许清初承天门改称天安门时就把箭摘下了。

  当然,以上是假设同学指的是这个小故事了。


[潘国森],已刊行单行本30余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者,精通金学,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并与我沟通交流。


潘先森说


具体来说应该是紫禁城隆宗门匾额上的箭头,它的由来要追溯到距今215年前清嘉庆十八年的“天理教攻打紫禁城事件”。

天理教是隶属于白莲教的一个分支,白莲教曾在乾隆晚年掀起规模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到了嘉靖朝天理教又在中原一带开展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其势力甚至渗透进了满清朝廷的都城北京。趁嘉庆皇帝驾幸木兰围场,京城守备放松的契机,1813年9月15日天理教头目林清组织策划两支都是100来教徒的队伍,在宫内当内应的太监带路下分别由东华门和西华门两面攻入紫禁城。东华门一路被守门禁军发现只有一部分教徒得以夺门而入冲杀至景运门,西华门一路则顺利地攻打到隆宗门地带,甚至一度冲到了皇宫重地养心殿门前。回过神来的清军纷纷闻讯而来,围攻剿杀寡不敌众的天理教徒,最终扑灭了两路人马。



闻知宫廷剧变的嘉庆十分震惊,不想宫城的守备竟然如此松懈,康乾盛世余晖下的大清王朝竟然衰败至此,一想到这里嘉庆浑身上下就气不打一处来。联想到嘉庆八年(1803年)在顺贞门那个因生活无望、心理失衡而铤而走险刺杀皇帝的刺客陈德,嘉庆深感朝廷统治的恶化。为警示后人,嘉庆刻意保留了隆宗门匾额和椽头上的两处箭头。但嘉庆终其25年的执政生涯,都没能扭转清朝腐朽衰退的势头,只能空自叹息,在他晚年与大臣的对话中,“没奈何”之类消极的话语时常出现,可见其内心无可奈何的状态。


唯一在此次事件中“因祸得福”的应该就是当时的二皇子绵宁、后来的继位人道光了,由于在处置、抵抗天理教徒的战斗中临危不乱的表现,为他在嘉庆心中的印象加分不少。

*竹山的清溪涧*坚持原创!您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评论!


剧透历史


紫禁城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宫殿,房间可是多达9999间,是皇帝居住处理政事的地方,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隆庆门的匾额上却有一根箭。



在当时嘉庆皇帝执政期间,各地起义爆发比较频繁,嘉庆皇帝也是清朝皇帝之中遭到刺客刺杀最频繁的皇帝,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比较昏暗,各地百姓民不聊生,嘉庆皇帝也因此多次受到生命的威胁。就在某天的夜晚,有一股起义军就打到了紫禁城,他们是天理教教徒组成的,他们人员不多仅仅十几人,却打到了皇宫内,当时的嘉庆皇帝感到十分的害怕,许多的弓箭射到大殿的柱子上,其中就包括匾额上的一把箭,当时嘉庆皇帝看到就愤怒不已,就将这个匾额上的箭留了下来,以此作为警告,警告后人加强保护皇帝的安全。



当时天理教教徒攻入紫禁城,可以看出当时的防卫是多么的薄弱,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家森严的地方却受到攻击,这对于当时执政的嘉庆皇帝来说是一件耻辱,他想用这一把箭来警示自己和他人,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没有把那把箭拔下来。


历史小呆呆


提问里“200年没摘”的那根箭,应该就是指故宫隆宗门上的那根箭簇。这个奇特景观,就来自大清朝一桩锥心之痛:林清之变。

一:误打误撞的叛乱

“林清之变”的策划者,就是一个在香港武打片里,时常“刷脸”的强大组织:天理教。

不过,当清朝嘉庆年间,历史上的天理教,准备扯旗造反时,他们虽然没有武打片里那样高深的武功,却在首领林清的带领下,生出同样疯狂的目标:踹掉紫禁城。

于是,从1813年起,这个疯狂的目标,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实施。先是天理教趁着嘉庆皇帝去“木兰秋狝”的时机,在河北滑县等地悍然举兵叛乱,引得清军慌不迭的动兵围剿。但真正的杀招,却已然隐隐指向终极目标:防务空虚的北京紫禁城。

但别看天理教徒计划周密,其实实施起来,也是破绽百出。比如天理教安插在北京的部下,早就纷纷露了马脚,就连袭击紫禁城的计划,都被宛平县的官吏们得知。但这要命的情报送上去后,主持京城防务的豫王裕丰,却是全然不当回事。身肩防务重任的步军统领吉纶,反而把报信者骂了一顿,咬定这是无知谣言。

在这群朝廷高官的层层糊弄下,准备充分的天理教教徒,终于在是年九月十五日午时,朝着浑然不觉的紫禁城,发起了疯狂冲击。

二:险过剃头的厮杀

虽说有那么多清朝高官们的“神助攻”,但天理教进攻紫禁城的兵力,也只有区区两百人。面对重兵把守的皇城,这么点人马,理论上说只能塞牙缝。

可真打起来后,面对天理教的“血盆大口”,号称战斗力强劲的“大内高手”们,没招呼几下就纷纷现形。好些宫城卫兵冲上来后,几下子就被天理教的“敢死队”打得稀里哗啦。还有些军官们慌忙扔下武器疯跑。现场一片乱糟糟。眼看着五十多个冲进来的天理教徒,已经杀到了隆宗门。看上去戒备森严的大清皇城,眼看就要被捣得稀巴烂。

幸亏关键时刻,嘉庆帝的儿子旻宁(未来的道光皇帝)站了出来,手持火枪冲上去,连续弹无虚发,击杀了几个天理教头目,这才把慌乱一团的守军们稳住。然后冷静指挥大家作战,终于将这些“敢死队”消灭。

而隆宗门上的箭簇,就是那时留下的。

到了第二天深夜,当所有人认为天理教徒已经逃窜时,同样又是不敢大意的旻宁带人巡逻,果然又捕捉到天理教徒的踪迹,不但一番激战后消灭对手,而且还成功搜剿出了天理教徒埋在皇城里的火油火药。倘若旻宁没多长个心眼,恐怕等待大清朝的,就是一声轰天巨响。

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这场离奇的突袭,都堪称前无古人。而对于清朝历史来说,意义也很重大:凭着此战里的卓越表现,旻宁奠定了他在嘉庆皇帝心中的地位,成为大清朝众望所归的接班人,最终如愿执掌大清江山。

但比起这些意义来,最让嘉庆皇帝刻骨铭心的,就是事后的秋后算账。

三:一箩筐的尴尬事

虽说天理教的这场突袭,创意十分大胆,战斗表现也十分强悍,但真正“助推”这场演出的,就是事前大清朝各级官员的玩忽职守。

而同样叫嘉庆帝气坏的,还有战斗过程里,宫城卫队们弱鸡的表现。仅仅百十个搏命的天理教成员,就杀得“大内高手”们兵败如山倒。军官们更是常见连躲带逃。大清朝的防卫水平,竟已如此稀松。

事后的调查,更叫嘉庆帝气的泪奔:为什么天理教能这么轻松的杀进来?因为宫城里的好些太监,竟都被天理教拉下水,心甘情愿给他们做内应,战斗时更踊跃带路。还有海康等皇亲国戚们,更被天理教发展成了信徒,为了天理教“反清复明”的大业奋斗。

总的来说,这不止是场差点要了嘉庆帝性命的动乱,更是一场把清王朝腐败吏治暴露得淋淋尽致的折腾。而最让嘉庆帝伤心的,也正是这事——自从登基以来,面对老爹乾隆留下的烂摊子,这位皇帝一直在卖力填坑,十几年如一日没睡过好觉。他执政的十多年里,几乎年年重手整顿,总算维持了一个惨淡经营。可一场“林清之变”,却生动告诉嘉庆帝:大清朝的问题,就是这么严重。

于是,悲愤的嘉庆皇帝,在处理这场事情后,就下了《罪己诏》,把满朝文武骂得狗血淋头。然后做出决绝决定:隆宗门上天理教射的箭簇,绝不许拔出来!就留着这醒目箭簇,警醒大清朝的后世帝王们。

如今,清王朝已经成为了历史,不过依然醒目的箭簇,背后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相信也同样有着超越历史的警示意义。


我们爱历史


这不是一根箭,而是一支箭镞(箭头)。

这个箭镞背后有一个奇葩不已又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跟神秘的白莲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白莲教历史悠久,大概在南宋时就有了严密的组织。明末清初,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在嘉庆年间制造了一起震惊天下的大事件——进攻紫禁城!

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8月13日,嘉庆皇帝率文武大臣到承德附近的木兰围场狩猎,大批清军兵力都被调到承担担任戍守任务,京城一片空虚。此时,潜伏在北京一个天理教(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头目林清突发奇想,准备抓住机会大干一票,拿下紫禁城!林清雷厉风行,说干就干。10月8日,他集结了200余臭番薯烂鸟蛋,兵分两路(200人还要分兵,真是艺高人胆大)向紫禁城发动进攻,东路攻打东华门,西路攻打西华门。出人意料的是,林清在宫里居然还有内应,几个娘娘腔的太监和他们里应外合,顺利攻占西华门(这防守空虚的,压根就没人防御),进入紫禁城内。

此时,宫门外的清军才得到消息,他们准备进入宫内缉拿反贼,却被总管太监严词拒绝!总管太监伸手拦住清军士兵,义正辞严地警告他们说:“内廷里住的是皇后、嫔妃,其他人没有命令,严禁入内,否则就是死罪!捉拿反贼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好了!”这个总管太监也是猛的一比,他召集一大帮娘娘腔的太监,手持棍棒捉拿乱贼。

攻击东华门的人出了点意外,带路的太监看到他们人这么少,肯定办不成大事,担心事情败露,自己的命也搭进去,干脆临阵倒戈,又把宫门关上了,天理教的人只进来了5个。太监们一看对方人少好欺负,竟然纠结起来,把这5个可怜人一顿乱棍打死(太不靠谱)。西华门倒是很给力,一共冲进来60多个人,但这些人无人指挥,也不认识宫里的路,他们如同无头苍蝇,先是闯进内务府一顿打砸抢,杀了一个做衣服的裁缝。最悲催的是,这帮人又跑到文颖馆,一顿乱揍,杀死了几个倒霉的小编(正在修书的编辑)。

这么一耽搁,事情就怀了,等他们跑到距离太和殿仅一墙之隔的隆宗门时,里面的人得到消息,已经把大门关了,无论怎样又砸又骂,搬木头撞门都无济于事,于是他们决定翻墙。关键时刻,驻扎京城的火器营赶来增援。一顿乱枪过后,爬墙的几位挺尸当场,其他人见势不妙,顿时如鸟兽散,隆宗门上的箭镞就是双方交战时留下的。

嘉庆皇帝返回紫禁城后深以为耻,下令这支箭镞不要拔,专门留在那里警示后人,于是隆宗门上匾额上的箭镞就这样一直保留了200多年。

以前不掉是因为皇帝有令,下面的人让它不掉。然后下面的人估计就做了一个固定。所以后来没人维护了。也能保持不掉。随着时间推移,后面没人维护,估计会掉。毕竟铁会生锈嘛。


程露与阳光


紫禁城隆宗门的门匾上那只箭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腐败而又无能的清政府。


这个箭头的来历,还有那么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嘉庆十八年,嘉庆皇帝按照清朝的传统,开启了木兰围猎。一时间,承德附近旌旗蔽日,无数的侍卫布满了猎场的四周,只为了保护嘉庆的安全。

与之相对应的,嘉庆皇帝皇帝办公场所,也就是紫禁城,就比较空虚了。

这个时候,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号称天理教,在首领林清的带领,开始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行动:攻占紫禁城。

这个行动的确是惊天地泣鬼神,因为林清手底下不过区区200号人马。紫禁城作为清廷的皇宫所在,按道理就算在怎么空虚,也不是区区200人的民间组织所能攻下来的,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连紫禁城的门都摸不到才对。

但是事实证明,林清率领的这200人不但攻进了紫禁城,还攻差点攻到内城。倒不是这200人战斗力有多强,而是紫禁城的守卫们实在不堪一击。

虽然这200最终在内外城的交界处隆宗门前全军覆没,但是能够取得这样的战绩,确实是不容易。而隆宗门匾上那支断箭,便是他们曾经攻到过这里的象征。


嘉庆回来后,听说了这事,气得不行,下令后代子孙不要拔掉这支箭,告诉时刻警惕敌人的入侵。



然而,嘉庆皇帝想的是那么美好,这支箭可没能激励爱新觉罗家族,反倒更像是清政府行将就木的象征,因为,用不了多久,再次射到紫禁城来的可不是什么断箭了,而是西方列强的子弹和炮弹!


小镇月明


这不是一根箭,而是一支箭镞(箭头)。这个箭镞背后有一个奇葩不已又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跟神秘的白莲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白莲教历史悠久,大概在南宋时就有了严密的组织。明末清初,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在嘉庆年间制造了一起震惊天下的大事件——进攻紫禁城!

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8月13日,嘉庆皇帝率文武大臣到承德附近的木兰围场狩猎,大批清军兵力都被调到承担担任戍守任务,京城一片空虚。此时,潜伏在北京一个天理教(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头目林清突发奇想,准备抓住机会大干一票,拿下紫禁城!

林清雷厉风行,说干就干。10月8日,他集结了200余臭番薯烂鸟蛋,兵分两路(200人还要分兵,真是艺高人胆大)向紫禁城发动进攻,东路攻打东华门,西路攻打西华门。

出人意料的是,林清在宫里居然还有内应,几个娘娘腔的太监和他们里应外合,顺利攻占西华门(这防守空虚的,压根就没人防御),进入紫禁城内。

此时,宫门外的清军才得到消息,他们准备进入宫内缉拿反贼,却被总管太监严词拒绝!

总管太监伸手拦住清军士兵,义正辞严地警告他们说:“内廷里住的是皇后、嫔妃,其他人没有命令,严禁入内,否则就是死罪!捉拿反贼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好了!”

这个总管太监也是猛的一比,他召集一大帮娘娘腔的太监,手持棍棒捉拿乱贼。

攻击东华门的人出了点意外,带路的太监看到他们人这么少,肯定办不成大事,担心事情败露,自己的命也搭进去,干脆临阵倒戈,又把宫门关上了,天理教的人只进来了5个。太监们一看对方人少好欺负,竟然纠结起来,把这5个可怜人一顿乱棍打死(太不靠谱)。

西华门倒是很给力,一共冲进来60多个人,但这些人无人指挥,也不认识宫里的路,他们如同无头苍蝇,先是闯进内务府一顿打砸抢,杀了一个做衣服的裁缝。

最悲催的是,这帮人又跑到文颖馆,一顿乱揍,杀死了几个倒霉的小编(正在修书的编辑)。

这么一耽搁,事情就怀了,等他们跑到距离太和殿仅一墙之隔的隆宗门时,里面的人得到消息,已经把大门关了,无论怎样又砸又骂,搬木头撞门都无济于事,于是他们决定翻墙。

关键时刻,驻扎京城的火器营赶来增援。一顿乱枪过后,爬墙的几位挺尸当场,其他人见势不妙,顿时如鸟兽散,隆宗门上的箭镞就是双方交战时留下的。

嘉庆皇帝返回紫禁城后深以为耻,下令这支箭镞不要拔,专门留在那里警示后人,于是隆宗门上匾额上的箭镞就这样一直保留了200多年。

这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足以证明紫禁城的守卫是多么空虚,承平日久的满清朝廷是如何腐朽无能,难怪他们后来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丧权辱国。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隆宗门上的箭头是谁射上去的已无从知晓,不摘除是出于保留文物原貌的目的。

有人说隆宗门上的箭头是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攻入紫禁城时射中的。但这一说法禁不起推敲,首先白莲教人是乔装进入,类似弓箭这类的兵器很难带入,其次根据上世纪五十年代清理隆宗门时发现,门柱、门额多有箭头,而攻入紫禁城的白莲教火力不可能有这么强。还有一种说法是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把射箭作为游戏射上去的。另一种说法比较可信,清室退位后,留在后宫的溥仪因为无聊,经常召溥杰、溥伟、润麒等人进宫玩耍,其中就把射箭作为游戏,因为隆宗门离养心殿很近,所以有可能是他们玩耍时把箭头射上去的。

如今隆宗门的箭头是后来移动过的,早期的箭头是从下而上射入,如今的是从上而下射入,而且位置也不同。可能是修缮隆宗门匾额时重新移动所致,至于为何不摘除,自然是为了保留文物的原貌。


五味社


北京故宫,庄严所在,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的皇家宫殿,称之为紫禁城。然而在这庄严威武的紫禁城内隆宗门上赫然插着一支箭。穿越200年的风云变化,始终没有人将他拔下来。这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隆宗门

永乐十年修建,位于乾清门广场西侧,与东北景运门对称。这个门是紫禁城西苑内廷与外朝的重要通路,紧靠皇帝住所的一处重要门禁,如果不是奏事待旨或者有皇帝宣召,即便是王公大臣也不许私入。



这只箭来自于清朝中期嘉庆年间的一次宗教起义活动。

嘉庆十八年(1813年),白莲教的一支天理教在京城发动了起义。这支队伍以林清、李文成等人为首,并领导京畿一支队伍直接攻打紫禁城。

在起义当日,林清带领两百余人直逼皇城,由于事前的谋划和宫廷内太监作为内应,所以林清等人迅速攻入了紫禁城内。



但是,嘉庆皇帝并不在紫禁城之内,此时正在木兰围场狩猎,所以宫中顿时乱做一团。但是总有一些头脑清晰的,其中就包括后来的道光皇帝,在他和一部分王公大臣的组织下,迅速集结了大量机警的侍卫进行围剿,在清军绝对的人数和装备优势下,起义军被围困到了隆庆门附近,最终被全部杀死。不过在激战中,一支箭就射在了隆庆门的匾额之上。



当嘉庆皇帝会到故宫之时,看到了匾额上的箭,着实的震慑了嘉庆皇帝,为了警醒自己和整个官员,嘉庆下令不许拔除这支箭,因为这件事嘉庆帝还专门下了“罪己诏”。不过这支箭最终也没有任何的效用,大清国依然改变不了日薄西山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