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我们在聊什么?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她有很美的名字,姚远东方,我叫她东方姐。我们相识在一个女性论坛上,我和她都是分享嘉宾,那时她的身份是林风眠美术馆执行馆长。台上的她,一袭黑裙,白皙温婉。

她的演讲从自己的私人故事开始,“为何选择离开安逸稳定的生活而投身未知的追寻?”,她说到朋友的不理解,说到她无法回避内心的声音。听惯了论坛上矜持有包裹的分享,对于她的坦诚真挚我有些意外,但也能全然能体会她的心境,心底里深藏已久的情绪有了呼应。寥寥数语,便知道彼此是心性相投的朋友。

之后一年多,我们断续地联系。真坐下来聊天,算上“三点一刻”访谈这次,一共三次。每一次的交谈似乎都是上一次的延续,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直聊下去。

能这样沟通的朋友,不是少,是稀缺。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认识三个多月后,我们约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的林风眠大展,展览的名字是“清风鹭影”,那也是我第一次集中去看林风眠的作品。我说了句,“他的画那么多的色彩,却有那么深的寂寥”,拨开了东方的话匣,她开始和我讲林风眠一生的情感,与母亲、与妻子,天赋的才气和多舛的一生。

她的娓娓道来,与其是对我说,不如说是一种倾诉,我能感受到多少个夜里她在研究史料时与林风眠之间曾有的隔越时空的交谈。她为他“拣尽寒枝,无处可栖”的一生而悲。她说林风眠是被低估了的大师,他的成就不仅仅是自己而应该包涵他那一脉名满天下的学生,才是他完整的艺术影响力。

那天分别后,她寄了一本《莎乐美回忆录》我,一再嘱我千万别丢失。我问她为什么想让我看这本?她说你先看吧,“基于艺术的交谈是对人最深度的了解”。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再见又是几个月,在广州君悦酒店的自助餐厅。我说去还书,但还是大头得忘记了,她却备了小礼。在能俯瞰珠江新城的落地窗边,她说起她的成长。

她有着若干跨界的身份,新闻主播、调查记者、电视节目兼职、艺术策展人。过去履历的成功光鲜她并不在意,她说母亲从未设想她今天的样子,只希望她安定的生活,而她经过多年打磨却始终期望能真实面对内心。

她一年要读大量的书,相信书里的世界在现实中真实的存在,她会开玩笑自己“易于被书荼毒”,阅读而产生的向往成为她生活轨迹的坐标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那一次后我们相约要再去看展,却又因为彼此的行程而耽搁,直到这次再见。中间那几个月她一直都在欧洲各处工作,我也在各种辗转之中。

在广粤会安静的房间里,我带了甜点,她带了侄女,说是小姑娘很好奇我们会聊什么。除了读书、近期的游历,我们又一次聊到林风眠,还有她将面临的新选择:“和林风眠相关的女人都有悲剧的命运,即使再欣赏,也到了要展开新途的时候”。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我们的三次交谈,最深的感受就是她的真挚,经历和过往在她的描述下仍然鲜活充沛,能够承载那么多的情绪,不因尘埃落定而选择性遗忘,我很佩服。

想起林风眠的画,无论是风景、仕女还是花鸟,色调是多彩还是悲凉,都传递着画家真实面对生活的情绪。我想这样的特质也传递给了东方,而承担起来需要更多的才华和勇气。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离开家乡,独自到外边看世界”

L:为什么远离家乡,从黑龙江到广州?

Y:我人生的每一个重大变化都与书有关,小时候喜欢读三毛,喜欢那种离开家乡独自到外边看世界的人

我出生在黑龙江一个小煤矿,至今,还非常清楚地记得16岁那年,我跟同学说,我要做主持人,要到南方去,要出国,那个时候他们都觉得我得了臆想症。但是,自从说了那句话以后,我就开始讲普通话了,不管他们怎么嘲笑我,我当时心里想的都是自己将来要做这个工作,必须要说普通话,被别人嘲笑多了就习惯了。

L:三毛是你向往的起点吗?

Y:在我心中,三毛代表了行走,她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剧烈地冲击了我。

我感叹她80年代,离开台湾,离开说中文的地方,一个人走出去的经历,她让我明白:人不是一生下来就决定了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是可以自己去寻找的。

接触第一本书,是12、3岁的时候,我去我家旁边的小书店里租书,本来想看琼瑶,刚好租完了,店主推荐了三毛,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开始读她的第一本书,也正是因为这本书,我知道我一定要离开家乡,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L:为什么选择29岁的时候辞职重返校园?

Y:那个年龄,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因为有了工作经历,我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学什么,而不是那个课程规定我要学什么。

我去中大学习,其实没有拿到毕业证,因为我在两年的时间里上了中大政务学院四个老师的课,当时刘小枫还在中大的哲学系,我跟他上古典诗学的课,他一句一句领读自己翻译的《斐德若》,我们上了一个学期,他讲了52页,我笔记记得密密麻麻的。历史学,我选择一个80多岁老教授的课,我在学校网站上挑选了每个系里自己最喜欢老师的课。我很感激自己当时没有在一个学科上死磕到底,这对我整个思维的确立有很大的影响。

L:现阶段你最欣赏的女性是什么样的?

Y:现在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汉娜·阿伦特,全人类女性中我最喜欢她。在所有人都人云亦云的时候,她能清醒地看到二战的本质,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是我心中真正的独立女性,不止经济和生活的独立,更要有独立的精神和观点。

她写《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时候,很多人骂她,但她还是坚持。她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真相,不参与资本主义,她是一个终身没有财产的人,三毛和汉娜·阿伦特看起来相差很多,但是他们在我心中有共同的一个特质:他们敢于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跟别人一样。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美国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

“不规划的人生,我愿意活在未知里”

L:新闻主播、纪录片导演、艺术策展人,如何在跨度这么大的工作间自由切换?

Y:入中大之前,我做时政新闻,算是已经拿到话语权的主持人了,每天都有固定观众等着看我的节目。工作中的实操我游刃有余,但是以我当时的年龄,新闻背后的政治问题我是看不透的,我不愿意在节目里只是一味地吹水,让等着看我的人失望,所以我去了中大政务学院,在那里我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

后来,我找时政类的工作,他们说时政类不缺人,有个纪录片导演的职位问我愿不愿意,在电视领域,主播、新闻记者、评论类主持人、制片人都做过之后,更高的就是人物纪录片了,所以我当时很认真地做,两年拍了六部片,还获了一个全国性的奖项,这让我很骄傲。后来我又学了艺术,这看上去跨度很大,其实我觉得跨度一点也不大,拍完纪录片自然而然的就觉得更高的段位是在艺术上了。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L:让你能够放弃过去所有经历,艺术对你最大的吸引力什么?

Y:每个人都有一个不自知的,桎梏着自己的观念,只有艺术能够潜移默化地碎掉你的观念,我最享受的是被艺术打碎的那个过程

在中国美院的时候,有一天我在宿舍里,半夜被震醒,当时,宿舍里就我一个人,根本没有声音,我突然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观念碎掉的声音,一种梦魇一样的经历,但是碎掉之后,在另外一个高度上从新审视自己,像从二维空间跳到三维一样,世界变得完全不一样。

L:艺术是你最后的选择吗?

Y:我现在不做规划,想做一个没有title的人,我愿意生活在未知里,也愿意承受未知带来的恐惧,我不愿意承受看得见的人生。激不起我的好奇心,日复一日的重复对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虽然未知的生活意味着茫然,永远生活在一个黑洞里,没有光,要不停的往前走,找到一束光,奔着去,又步入黑暗,又出现光,像在跟自己找别扭,但是我挺享受。

L:八年的林风眠美术馆执行馆长,你对林风眠有什么样的认知?

Y:真正的大艺术家,不仅创作是艺术的,人生选择也要是艺术的。林风眠是一个真正的人中龙凤,他做的事情别人做不到。

比如因为治学理念的不同,他可以从一个院长的位置毅然辞职,到重庆嘉陵江畔的仓库里,一个人生活七年。但是跟林风眠沾边的女性又无一例外都是不幸的,母亲、妻子、女儿、红颜知己。当我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也曾经掉入这个伟大灵魂的笼罩下,现在我觉得我可以绕开他了。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行走的人生,什么都不需要”

L:旅行对你来说意义是什么?

Y:其实我不认为我是在旅行,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直在行走,哪怕在广州我也有一种行走的心态

这跟佛教观念不谋而合,不觉得任何一个地方永远是自己的,就有了随时拎起包来说走就走的自在。现在很多人追求诗和远方,其实在高晓松说这话之前,我就说过了,但是现在我想在后面加一句,没有理想和创造做支撑,只是单纯的旅行,有钱就可以去,意义并不大。

L:去年七个月你都在外面,去了哪些地方?

Y:当时我们在意大利有一个项目,开幕之后到结束,中间有1个月时间是自己的,我去了其他几个城市,去的地方都有某位朋友在,或者正在举办某个展览,这样给自己一个理由,最好有一个对接人,让去那个城市变得有意义起来。

我到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一条游览的线索:第一,我要去这个城市最有名的大学;第二我要去这个城市最古老的、最有名的建筑;第三我一定要去看这个城市特殊的表演;第四是美术馆和博物馆,做完这几点,对一个城市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L:这七个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Y:

我发现生活什么都不需要,两个箱子就够我活七个月。围巾和平底鞋之外,我生活能用到的东西真的很少。

最近我在清理家里的书和衣服,凡是两年没穿的衣服,想都不想的把它放掉,书也是,我会把它快递给某个需要的地方。清到最后发现最重要的是记忆,我今天生日,侄女写了一封信给我,我跟以前一样,我把它拍了下来,记住我的侄女跟我说什么,比这个东西本身重要多了。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东方在南极看到的风景

下期预告:

她是李佳骥,《奇葩说》的选角总导演,被誉为选角导演的最佳范例。她曾带领团队,从早到晚,一周7天不休不止地挖掘“奇葩”辩手,把“中国最会说话的人”带到我们面前。下周,我们一起去听爆款节目背后的故事。

撰文 ✎Miss鲁 摄影蚂蚁

@Miss鲁

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她卸掉所有title,只因生命里悬而未决的激情

Hi,你好,我是Miss鲁,我喜爱读书,喜爱和朋友聊天,十几年前我在广州开办了唐宁书店。我一直认为唐宁是一家有温度的书店,因为这间书店陪伴了我的成长,同时也让我结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每次和他们聊天,总能让我受益无穷。Miss鲁的三点一刻就是我和这些朋友的私家聊天,我希望通过这个栏目,将每一次的相遇记录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