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三國時,吳國人才不少,怎麼沒想著進取都只是在防守?

劇知世界


首先我們來看,吳國雖然不缺人才,但是實力卻不濟。因為他們面對的對手太強大,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都是一代雄主。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取得了北方絕大多數的地盤,擁有絕大多數的人口和軍隊,還有當時天下的幾個重要糧倉和糧食主產地。兵多將廣,後勤補給完整,他的實力是劉備和孫權根本沒有辦法比較的。

劉備則是草根出身,是標準的打不死的小強。雖然前半生沒有打過什麼勝仗,但是屢敗屢戰,並且越戰越強,擁有了自己強大的文武班底。赤壁之戰以後,迅速拿下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向西攻入四川,隨後又拿下漢中。

在這時,他的整體實力迅速超過了東吳,僅次於曹操。

這樣可怕的兩個對手,別人躲還來不及,更不要說主動發動進攻了。孫權能夠守住自己的江東六郡,已經可以說是一代天才和雄主了,如果非要去進攻,那就是白日做夢。

從道義上來看,孫權找不到進攻的合適理由。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擔任漢朝丞相職務,後又被封為王,可以開府理事,踢開漢朝中央政府自己辦理政務。有漢朝皇帝在自己手上,就佔據了道德上的高位,可以隨便欺負其他人,佔盡了便宜。隨便草擬一份漢獻帝的詔書,就可以名正言順向其他各路諸侯發動進攻。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雖然這個身份非常可疑,但是也取得了漢獻帝的承認。他始終以匡復漢室、清除奸臣的旗幟自立,以漢室宗親的身份自居,同樣也佔據了道德上的高位。他可以藉助漢室宗親的名義,去討伐其他各路諸侯。

而孫權始終是地方軍閥,雖然也是獨霸一方,擁有獨立的軍政大權。但在名義上也不過是漢朝的臣子,沒有皇帝的命令,沒有辦法向外發動戰爭的正當理由,也就喪失了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天時。

在當時的三國中,東吳的孫權不管從哪方面來看,並沒有佔據戰略主動權。

因此,東吳能夠守住江東六郡,已經能夠證明,孫權的實力是足夠成為一方霸主的。向外發動進攻,不管是實力還是道義上,都不佔什麼優勢。

我們經常說,打得過別人而不去打別人,是我們品德高尚。翻過來說打不過別人,還要去打別人,那就是傻逼。

而明顯我們可以看出孫權不是傻逼,因此他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去頻繁發動對外戰爭。


新知傳習閣


東吳是有機會主動出擊,爭霸天下的。東吳要做的就是,先拿下荊州,然後進取蜀川和漢中等地,最後再入主中原!這也是周瑜和魯肅二分天下的計劃。

可惜的是,赤壁之戰以後,荊州被劉備佔了。東吳多次討要,都沒得逞。劉備依靠荊州,進而謀取了益州,後有攻擊漢中,最終在蜀地稱王。


而此時的東吳,已經沒有了爭霸天下的機會了。東吳雖然實力和蜀漢差不多,但是,劉備的成都易守難攻。


而東吳的都城距離合肥太近!就算後來呂蒙偷襲荊州得手後,也只能處於守勢。孫權想從荊州出兵許昌或者洛陽。那曹操只需要從合肥順遊而下直取孫權的都城秣陵就行了!

所以,孫權一直死磕合肥。這其實也是在以攻為守。而且,先後五次,都失敗了。所以,東吳更要防守了。

再者,當時三國割據,相對弱小的孫劉兩家聯合起來才能生存。蜀漢以復興漢室自居,必然要和“漢賊”曹魏以命相博。而東吳,也是異性稱王,名不正言不順的。他可以“苟且”的活下去。

而且,東吳水軍強,陸軍弱。相對於曹魏和蜀漢,東吳在陸戰沒有優勢。所以,不如偏安一隅。東吳後期,在皇位繼承人上矛盾重重,造成內部分化。也削弱了東吳的勢力,更沒心思“進取”了。


勇戰王聊歷史


看完我的回答大約需要3-4分鐘,希望您覺得值得,謝謝。

東吳的兩位戰略家都死的太早

國策是外攻還是內守,這是一個戰略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問題。先有國家、集團的戰略然後才能有軍事、財政等等方面的執行,這個問題我們要先清楚。

曹魏方面有沒有戰略,有,來自於荀彧,在解決徐州的問題之前,荀彧和曹操制定了統一北方的整體戰略,並且一再做出修正。

蜀漢方面有沒有戰略,必然有,就是大家熟悉的諸葛亮的《隆中對》,蜀漢一直在這個規劃中前進,諸葛亮也是三國時期最出色的戰略家。

東吳有沒有戰略?曾經有,來自於周瑜和魯肅。周瑜的戰略規劃是,自己帶兵強取荊州,控制劉備,攻入益州,二分天下,西出關中,東西兩線協同滅曹魏。基本上和韓信的方法一致。

魯肅也有戰略,可是比周瑜要保守,主要是奪取荊州,借荊州給劉備,讓劉備出擊,曹劉相爭,東吳漁翁得利。

周瑜、魯肅的戰略目標都是截止到對峙和割據,從未想過一統天下,和諸葛亮的“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的戰略目標有很大區別。

而周、魯二人都死在三國鼎立局面之前,二人死後,東吳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略,缺乏戰略支持,除了奪取荊州是階段性戰略目標外,東吳集團的軍事行動都是零敲碎打,執行力很低。

東吳的情況很複雜,內耗太重

我們從地圖上看,感覺東吳的領土面積的大小和曹魏差不多,可其實並不是真實情況,實際上,除了江東六郡和荊州外,嶺南的廣大地區都是半開放和待開發的區域,交州(今天的兩廣區域)的實際控制人是士燮家族,步騭作為軍事統帥強行控制,可是這些地方是無法對東吳做出有效的財政貢獻的。

沒有財政貢獻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還要分兵、分將、分錢去守衛安全、鎮壓叛亂,東吳的機動兵力大致二十五萬左右,這個數字並不算少,但是不斷分兵之下,可以實實在在帶出來作戰的就不多了。

經濟決定國力,國力決定競爭力,有競爭力才可以“思進取”!那麼東吳怎麼做?方法就是軍農合一,沿邊境屯田,能當兵的都拉去當兵,當了兵的儘可能拉去屯田,這就是所謂“強者為兵,羸者補戶”的原則。其中,“羸者補戶”,是採用軍事編制的屯田組織,然後“其從化平民,悉令屯居”。也就是東吳實行的是廣泛的軍屯制度。

這個軍屯的制度可不是東吳發明的,而是曹魏率先完成的制度,三國都在施行。可是具體來看,曹魏做的早,蜀漢做得好,東吳做的遭。

為什麼東吳做的這麼糟糕?首先在於沒有人能夠拿出諸葛亮這個級別的執行力,其次在於門閥政治在東吳太嚴重了,軍屯需要大量士兵作為生產力,可是東吳的士兵是士族的私有財產,而不屬於國家。說的再直白一點,東吳的軍屯就是把士兵拿去給士族門閥們種地生產,看家護院而已,落入國家財政收入的不過十之一二。

政治因素讓東吳集團無從進取

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事行動歸根結底都是政治行為,軍事行動真不是大家玩遊戲點擊“出征”就可以的,需要政治綱領作為行動的根據。曹魏的皇位是“禪讓”來的,你說不合理,說曹家是篡漢奸賊,可是人家在理論上畢竟和合法的。蜀漢的皇位是劉備作為皇族繼承來的,你即便瞧不上,但是蜀漢畢竟是漢,皇帝畢竟姓劉,祠堂裡畢竟供奉著歷代劉姓的皇帝,而東吳的政治地位是什麼?

孫權的政治地位不過是“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不過是一個地方小官而已,在這個名義下,孫權毫無政治資本,東吳集團在江南所有的行動都是叛亂謀反,肆意興兵而已。

知道孫權襲取荊州之後,曹操才加封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至此,孫權才算是合法合理的割據政權。

政治資本的匱乏決定著東吳集團的行動總是畏首畏尾,諸多顧忌,無法放開手腳。

還有東吳的兵歸於將的兵制問題,孫權個人的問題等等,由於我之前的回答已經涉及,就不再重複,希望大家能有收穫。

最後,大家看看孫策對孫權先生的評價——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策說的很客氣,什麼意思呢?我的能耐,牛到上天,兄弟,至於你,安安心心把家收好,別讓人燒了房子就可以了。


原創碼字著實不易,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歡迎跟我一起讀詩書,學歷史。點個贊,就像是跟我擊個掌。


魚包同學


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東吳是有進取之心的,只是受到了地理位置的約束以及兵種約束,還有就是北方曹操實力的強大,才使得東吳的北伐一直沒有進展。


在這裡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周瑜曾經向孫權提出過二分天下,取荊州、益州與漢中,與曹操共分天下,而且可以結連馬超,合擊曹操。但是當時東吳經濟落後,並且兵馬極少,而當時曹操南下,氣勢洶洶,而反觀東吳,面對曹操,東吳內部出現了不少的投降聲音,連自己的老窩都守不住了,何談二分天下。

而赤壁之戰以後,形勢有了好轉,東吳得了荊州,因此準備聯合劉備一起北伐,而周瑜此時又獻上了二分天下之計,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而分天下還沒有實施呢!周瑜就病死了,結果北伐又耽擱了下來。


而在東漢末年,東吳在孫權的引領下,終於開始了北伐,而合肥作為一個障礙點及補給點,對北伐可謂是相當的重要,因此東吳就合肥與曹操發生了多次大戰,結果這一戰不打還好,一打就把張遼打成了一個當時名將,把東吳打到了懷疑人生了。

其實,東吳主動進攻的戰役很多,比如.孫權進攻徐州,結果陳登笑了笑,引來了曹操,結果把徐州送給了曹操。孫權進攻荊州,結果被劉備一頓暴打,灰溜溜的回來了。諸葛格北伐,20萬大軍結果竟然被一個不知道哪裡跑出來的小太守帶領的3千魏軍給打回去了。


不是東吳不進取,而是,由於人才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它沒有主動進取的優勢和條件。

每次主動進攻都以失敗告終,久而久之,東吳就想通了,那就是算了,還是守著老窩過日子吧!


一縷風塵854


東吳不是不思進取,而是一直待機而動。

赤壁戰後:周瑜花了一年時間攻取江陵,周瑜身受箭傷;孫權親征合肥,被張遼擊敗,而且損失了一個太使慈。

曹操進攻漢中的時候,孫權再次乘機進攻合肥,但卻是一場惡夢。張遼威震逍遙津,孫權被殺得膽顫心驚。

關羽北伐,圍攻襄樊,孫權令呂蒙偷襲荊州,這次是進取了,但也是背信棄義的進取。

進入三國時期,諸葛亮的侄兒諸葛恪秉政,也很進取。他強行北伐,慘敗而歸,失卻政治權威最終身首異處。

魏國司馬專權,淮南三叛,吳國出兵響應,但結果還是失敗。

東吳的人才厚度不夠,無力掃平中原。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各方都有人才,但人才的厚度還數北方曹魏地區。當時中華文明的重心在北方,江南和四川地區的開發程度還不夠,南方人才成長效率不如北方。

劉備集團的人才以北方人為主:關張趙雲是北方人,諸葛亮是北方人,後期的大將姜維也是北方人。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廖化也是北方人啊!

孫吳集團,孫家是南方人,黃蓋、呂蒙、陸遜是南方人,但北方人也不少。張昭是北方人,諸葛瑾是北方人,程普、韓當是北方人;周瑜和魯肅也是江北人。

被張遼打怕了,被曹魏打醒了,東吳認識到實力的差距,也就沒有像諸葛亮和姜維那樣不斷勉強北伐,孫權甚至低下頭給曹丕當臣子。孫吳據有吳越,和當年勾踐一樣的現實,而蜀漢一直以漢賊不兩立的情懷示人,這也是蜀漢、東吳各自立國的需要。


龍久於池


不是不想,而是多次伐魏無功而返!自古戰爭中就有“北上和南下”之說!可以看出來戰爭由南向北打是有諸多困難的!



東吳也做過數次伐魏的動作!建安十九年五月,孫權徵皖城。吳國勝,克一城,斬俘數千。建安二十年以後,孫權又先後三次伐合肥,被張遼威震逍遙津,吳國不是小敗,就是平手,無任何斬獲。 其後又進行了數次伐魏戰爭,其中值得一提有兩次:一次陸遜的石亭大捷,一次諸葛恪的東關大捷。但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最後無功而返,總體評價——勝少敗多。原因有以下幾點:

1、南方多湖泊河澤,盆地

丘陵。東吳有長江做天險,北方士兵不善水戰,所以東吳防守有餘!



2、東吳雖然人才頗多,但多半是善於水戰和守城!所以有諸葛亮戲言:“伏路把關饒子敬,東吳水戰有周郎”!這也說明東吳雖然善於水戰和守城!但一直有陸戰的短板!防守有餘,向北進攻就顯得力不從心!



3、從地理環境分析,北方多高原丘陵平原,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才能在陸戰中站得先機,而東吳一直缺少能夠快速馳騁的北方良馬!反觀曹魏一方!有雍涼和烏桓作為優秀兵員和馬匹的供應基地!佔盡先天優勢!就連蜀漢也是無法比擬的!



4、東吳沒有人口和後勤優勢!在曹操時期,他們就推行屯田制,曹魏佔據的土地最多!人口最多!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資本,主要取決於你有多少子民,多少土地,以及土地上能長出多少糧食!這方面東吳都處於劣勢!曹魏在人才選拔上實行九品中正制,也是當時最先進的人才選拔制度!使得曹魏逐步強盛起來!所以東吳在初期北伐時取得過幾次戰術上的勝利,但是當戰線一拉長以後!北伐就失敗了!



5、東吳後期,國內出現朝局動盪,山越民族反抗,進一步動搖了東吳國本!最後再也無力北伐!最終滅國!


不惑之老頑童


在赤壁之戰前,東吳一直在江東征戰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並時不時發動小範圍的戰爭進攻、蠶食荊州劉表的地盤。諸葛亮出山給劉備獻計《隆中對》,是對當時天下大勢精確分析後策劃的劉備軍團的發展規劃,“先取荊州,再奪益州,分進北伐,一統中原,恢復漢室”。東吳名士魯肅也曾進言吳主孫權《江東對》,先鼎足於江東,再剿除江夏黃祖、征討劉表,然後依據整個長江流域與曹操對峙。兩大謀士的戰略規劃的交叉點是荊州,都認為曹操當時太強盛,以當時各自的力量不足與之抗衡。諸葛亮的目的是據荊、益二州為根據地討伐曹操,以進攻討伐為主要軍事手段。魯肅則是以江東、荊州為大本營,隔長江天險而治與曹操分庭抗禮,以全面防守,偏安一隅為戰略目的,待到時機成熟再圖後事。孫權與劉備都採納了他們的計策。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曹操大軍南下欲一統九州,逼迫孫劉聯盟與之對抗,赤壁之戰的結果大家都清楚,曹操敗退北撤。這時候的荊州就成了一個小三國,曹操佔據荊州以北的襄陽、樊城等地重兵防守。劉備、孫權各佔據荊州以南的部分郡縣爭喋不休,後引發孫劉聯盟解體並相互攻擊,東吳呂蒙白衣渡江,關羽兵敗、劉備軍團失去荊南根據地。這時候,孫、劉兩國被消滅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劉備失去荊州,只能依靠劍南蜀道出漢中拒北。孫權防守戰線過長,疲於奔命。使得曹操有大把的時間這樣算計,那樣算計。這是吳國雖然人才眾多,卻一味防守的原因之一。

其二,《三國演義》中“張遼威震逍遙津”的典故大家都很熟悉,我們不去分析究竟是曹營的某某將領單獨或者協同作戰,但事實是,東吳在幾十年的時間內,五次進攻合肥都以失敗告終。合肥,“淮右襟喉,江南唇齒”“合肥有失,中原震動”,曹、孫必爭之戰略要地,曹操自合肥向西南可威脅東吳廬江,向東南沿巢湖、淮河而下可直接攻擊東吳首都建業,東吳要重兵防守堵住曹操入江的通道,要進攻曹操必須要拿下合肥以免糧道被截,如鯁在喉!因為東吳一直進攻合肥未果,所以也逼使其不能進攻。

我想,基本原因可能就是這樣。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請大家關注頭條號--民聲雜談


康萊美食匯


首先得說,東吳方面能夠擁有進攻曹操機會的時機並不多。

我們從孫策開始佔據江東這時候開始說起。

此時此刻,孫策就相當於一個武林盟主,他在東吳是勢力最強大的一支,江東其他的家族此時此刻,除非一起聯合起來反抗!孫策,否則是根本打不過他的,因此,孫策這個時候反倒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想去進攻曹操拿取更多的土地。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孫策遇刺,孫策本身就具有自己的戰略威懾性。此時此刻,剛剛繼任位置的孫權可以說是難以服眾,而且是風雨飄搖,對於孫權而言,更多的是如何穩定住,此時此刻在那兒鬧騰的江東各大家族一看,孫策經死了,趕緊吵當時的孫家要什麼要權利,要土地,要人口,要奴隸,所以,此時此刻,孫權不敢出去,一旦出去了,把軍隊開出去了江東就成了這些個大家族的天下,他們想怎麼鬧騰就怎麼鬧騰,所以這個時候對於孫權而言,他的軍隊絕對不能夠離開江東,但是不得不說,孫權這個人是有戰略眼光的,他發現他當時國內大部分的實力,要用來對付南越,因此,孫權這個時候軍隊雖然沒有離開江東,但是一直在處於征戰的狀態就是想去把南邊的南越部眾給打服,使得當時東吳能夠空出來大量的軍力能夠威懾各大家族。

並且有一件事情,大家注意到沒有,就是周瑜這個人一直是比較忠於孫家,這個人在當時在幹啥呢?練兵,練的這些士兵肯定不是歸各大家族統管的,而是直接歸孫權統管的,這就是實力,總之,孫權的實力在不斷的提升,到最後終於能夠壓死個大家族,擁有出兵的富裕。

但是這個時候曹操殺了過來,幸運的是周瑜率領著孫劉聯軍一起擊敗了曹操,此時此刻,孫權看到希望,因此他命令周瑜出兵南郡,自己率軍進攻合肥。總之,要通過赤壁之戰把大量的戰果轉化成為硬實力握在孫權的手裡。

但是,孫權的統兵實力確實有一點兒有待提高,孫權,孫10萬的說法。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誕生,周瑜率領著大軍在南郡城下作戰一年,擊敗了曹仁的大軍,拿下了南郡,孫權率領10萬大軍在合肥城進攻半年,孫權卻沒拿下合肥,這時候孫權距離北上最近的一次,合肥城內沒有援軍,只有老弱病殘的幾千人,曹操也沒有對合肥做出應有的重視,並沒有針對合肥城的防務問題展開專門的措施,孫權就是拿不下合肥……

因為孫權沒有拿下合肥基於大戰略考慮,不方便把南郡讓給了劉備,讓劉備成為曹操與孫權之間的一個緩衝地帶,可以說,合肥之戰的失利也是使得東吳方面一直處處受制於人的困境原因。

再次以後,孫權再次率領10萬大軍進攻合肥這個時候,正手和肥城的是張遼,張遼憑藉他軍事上的才能,擊敗了孫權,正是經過這一場戰役,曹操看到了合肥城的重要性,曹操在次年率領大軍進攻長江,但是久攻不下。

因此曹操專門對合肥做出了相應的防守措施,比如說將合肥城以南的所有居民全部向北遷徙,加強合肥城的城防,並且率領大軍南下到淮河與合肥之間的地帶進行屯田。保證孫權進攻的時候可以立刻派遣大軍,對合肥城進行增援。

可以說,此時此刻合肥城就是一個固若金湯的防禦網,孫權再後來劉備進行漢中之戰的時候為了響應劉備曾經拼得頭破血流,撞了一次,結果仍然還是大敗。

在這之後,孫權拿下了荊州,這就導致了孫權擁有的兩條線路進行北上,但是另外一條線路,也就是從荊州北上的這條線路面對的是更加強悍的敵人,就是曹仁,曹仁駐守的北荊州連當出氣勢如洪水淹七軍的關羽都拿不下,因此,孫權在這個方向上也死了心。

並且,從軍事上來考慮,孫權的部隊雖然水軍比較出眾,但是並沒有騎兵,就連像樣的步兵都可能比不過其他兩個國家,沒有騎兵就沒有辦法在北方遼闊的土地上縱橫馳騁,攻城略地,從實力上來講,北方的曹魏政權,它的人口,土地都是孫權手裡的數倍乃至數十倍,在戰略上來講,剛孫權的實力的上升期結束了以後,孫權基本上喪失了進攻曹魏的戰略主動權。


漩渦鳴人yy


三國時期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期,如果沒有三國演義估計非常關注它的人就沒這麼多了。

東吳人才確實不少,但是並不是如題目中所說的那樣沒進取只想著防守。吳國層多次聯合蜀國共同征討曹魏,但是曹魏的國力更加強盛,兵多將廣,而且個個都是獨擋一方的高手,如張遼在合肥,青州軍的司馬懿在西北,將東吳和蜀國擋的死死地沒脾氣。

另外,北方多苦寒之地,民風比較彪悍,士兵戰鬥力明顯強大。東吳偏居江南,最是養人的地方,南方人性格上更為溫和,戰鬥力稍弱。開始還有很多北方人遷過來的,後來這些人中的精英逐漸老去,東吳剩下的人多數成了各個大家族之間的內鬥,更別提北征了。


阿慶還是阿慶


或許你發現,三國時期絕大多數的進攻戰役都是失敗的,相反防守戰役基本都勝利了,除了官渡之戰,東吳襲取荊州,蜀漢奪取漢中。進攻戰役之所以大多失敗,主要是由三國天下均勢和東吳南面稱孤的戰略決定的。

事實上,周瑜魯肅的戰略行不通,就是所謂的攻取西川二分天下。因為當時,南方經濟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吳蜀的地盤和曹魏差不多(除了西域),但人口卻不到曹魏的三分之一,所以二分天下不可行,並且以東吳之力也辦不到。

對東吳來說,至關重要的兩塊戰略高地是荊州和淮南。但劉備大戰漢中時,孫權誤判形勢,奪取荊州,引來夷陵大戰。相互削弱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東吳的戰略力量蜀漢孤守益州一州之地,失去了最大的戰略支撐。原因很簡單,如果劉備拿下涼州,將在關中給曹魏帶來極大壓力,曹魏將應接不暇,而荊州遲早都能被東吳輕鬆拿下。劉備集團明白荊州四戰之地不可守,還給東吳比給曹魏好。只有這樣,東吳才有戰略迴旋餘地。



對東吳來說,東吳真正的戰略高地是青徐兩州,就是後來朱元璋北伐的經典路線。但是曹魏在合肥囤積重兵,讓東吳始終攻不破。我們知道東吳四大都督主要都鎮守荊州,合肥前線沒有真正的精兵猛將。東吳可是有四大都督十二虎臣的: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東吳先後六攻合肥都失敗了,在我看來,主要是東吳攻取淮南的決心不夠大,沒有圍繞淮南做長遠的軍事打算,導致東吳偏安東南,但對孫權來說,守成之君,能守住東南半壁已經非常不錯了,絕無爭奪中原的雄心壯志。反而把戰略重心放到攻伐山越少,最終驗證了魯肅的預言,遲早被北軍並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