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粵北地區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困境有哪些?

恆少Jacky


按地理版圖劃分,粵北地區一般是指韶關市和清遠市。如果按經濟版圖劃分,則包括韶關、清遠、河源、梅州、雲浮五市。



廣東經濟相對落後的粵東西北地區中,可以說,粵北地區是最為落後的。廣東全省28個貧困縣中,粵北地區就佔了21個。那到底粵北地區發展的困境在哪裡呢?影子君認為:

一,地理條件差

粵北地區大部份都是山區,其中的清遠、韶關、雲浮很多區域還是貧脊的石灰岩,根本無法種植,所以,這些區域一直是廣東最貧困的地方,也是全國有名的"窮鄉僻壤"。

二,交通條件差

地理條件差,自然會制約交通的發展,即使有資金,要在這麼大範圍的山區中發展交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何況經濟本來就落後,更拿不出足夠的資金去改善交通。交通不暢,讓粵北很多地方相對閉塞。

以上因素是粵北地區發展的主要困境所在,由這些因素而引發連鎖反應:人才引不進來還大量流出、吸引不了外來投資及高技術產業的落戶(平原地區相對還好一點)、市場難以拓展等等,致使粵北地區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十分緩慢。



廣東全境山區地形

為讓粵北地區走出困境,以實現"小康"的目標,按照國家的整體部署,廣東對發展粵北地區有如下舉措:

一是對石灰岩貧困地區的人口進行外遷。遷移的目的地區包括深圳、珠海、東莞、中山、江門、陽江、湛江、肇慶等。

二是實施對口幫扶政策。由珠三角6市對口幫扶粵東西北12個市:廣州對口幫扶梅州、清遠;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汕尾;佛山對口幫扶湛江、雲浮;東莞對口幫扶韶關、揭陽;珠海對口幫扶陽江、茂名;中山對口幫扶肇慶、潮州。

三是區域一體化發展。通過構建“廣佛肇+清遠、雲浮、韶關”,“深莞惠+河源、汕 尾”(輻射梅州)等新型大都市圈。以發達地區帶動落後地區,實施一體化發展。



清遠山區貧窮的農戶

為更好地融入珠三角的發展,粵北各市都在大力改善和建設自身的交通條件,並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資源發展基礎產業的同時,大力建設工業園區及產業轉移園區,積極承接珠三角的產業轉移。如清遠在全力建設“五縱三橫”高速公路網,在"十三五"期間將實現“縣縣通高速”;利用自身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開發旅遊項目;先後建成"順德英德經濟合作區"、"廣州(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佛岡產業集聚地"等六大產業園區。

我們相信,粵北會慢慢走出困境,改變目前落後的面貌,在一體化發展過程中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


影子伴你


經濟發展水平是一個相對指標,粵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落後是相對於珠三角地區而言的。

發展困境從兩個方面觀察:

一是發展速度,經濟增速,增速緩慢,說明經濟發展遇到了瓶頸。

從最近兩年粵北地區GDP增速來看,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粵北地區經濟增速在全國處於中等水平。

因此在經濟發展上看,並沒有處於十分不利的位置,只是從民眾的心裡接受程度上看,由於與珠三角經濟體量對比差距懸殊,是一種追求美好生活的落差。

二是人均,拋開人均產值和收入來對比城市發達程度是盲目的。

粵北各市轄區的人口都只是百萬級的中小城市,而珠三角均是千萬級的,因此在總的GDP對比下,會顯的經濟體量很小,但在人均後,差距會小很多。

粵北城市的發展定位問題,粵北擁有較好的旅遊資源和農業資源,旅遊經濟的增長是所有產業中最快的,而特色農產品的發展也正在加快。

旅遊和農產品面臨的困境是,旅遊資源分散,沒有形成規模,旅遊產品單一,農產品在本地區域品牌效應好,但是卻沒有進入珠三角市場,受到消費市場的限制,因此特色農產品的產量規模也相對較小,受益農民人數少。

工業發展與高科技產業,基礎的勞動密集型工業正在緩慢發展,主要影響是廣東省的產業轉移幫扶,如果基礎工業得以發展是因為當地人口願意在家門口就業的意願支持。那麼高科技產業則沒有了發展的條件,有兩個途徑可以得到高科技人才,當地有名牌大學或者人才流入,而科技的產學研往往需要配套才能發揮效應,因此粵北地區沒有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土壤。

高科技的經濟附加值是最高的,所以很明顯,即使珠三角地區體量已經很大,但經濟增速依然比其他地區要快。

所以綜合上述,粵北地區發展的困境,根源在於人才,而最大的困境是與珠三角搶人才。

既然這種困境有著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那麼想要發展只能是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發展旅遊,美食,農產品。

有這樣一種思路

開放型的旅遊景區與農家樂相結合,拋棄傳統的收門票方式,

遊客在欣賞粵北山區美景的同時,享受景區周邊農家樂的特色美食,增加遊樂設施,避免出現農家樂只有單一的餐飲功能。同時因季節不同,借勢推廣當地特色農產品。

實施農家樂的集中管理和自主經營,集中管理有助於提升整體的服務水平,自主經營提高企業積極性,類似於商場與租戶的管理模式。

因為是租戶模式,可以更好的實現招商引資的功能,開放旅遊市場,讓市場進行調節,助力旅遊市場的發展,最終達到整體旅遊品牌提升,增加影響力。

另外拋棄傳統的團遊模式,因團遊是吸引外地遊客的主要模式,因此傳統的帶領團隊觀光,購物,團餐的模式應當拋棄,而是採取進入景區後,由景區內部工作人員進行接待與服務。類似於歡樂谷等景區管理模式,


幽默辯論高手


嚴格意義上說,粵北是指兩個城市。地理位置是指:韶關、清遠,與江西省、湖南省、廣西接壤。

城市的發展與競爭,需要看四個核心點:人(人口)、錢(資金)、糧(產業),還有區位!

1、關於區位,拿廣州和深圳前期的發展聊聊。

廣州是廣東中心位置,對省內粵東西南北在此交匯,是南粵門戶,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廣東就是千百年來圍繞廣州鋪開!

深圳呢,前期發展的那麼猛,創造了世界矚目的深圳速度,也有緊鄰香港的原因。香港是對應內地,和國際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同時特區的汕頭,就沒那麼好的區位優勢,而珠海的隔壁澳門,顯然就沒香港這麼有帶動力。

說回粵北兩市,地處廣東北部,山區眾多,還好這幾年的交通網絡有明顯改觀,在之前真的是一個字——遠!

2、關於人口,特別是人才儲備,是城市經濟發展的血液,一是個基數不夠大還有增長空間,二是處於流出的狀態。(也有資料顯示清遠市流入,整體還需提升吧)

3、關於財政,2市也是有待提高。

4、關於產業,當前尚處於轉型中,對於高汙染的產業正在關停或者淘汰,也有影響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清遠,由於地理位置接近廣州,廣清一體化戰略正在急速地提升城市的競爭力,發展後勁已經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二!以上的幾點不足正在慢慢地改變!未來可期!


廣清生活圈


最快的方法,最好的,最有效的脫貧手段只有一個。那就是,,,,,,,,,,,,,,,,,,,,,,,,,,,,,,,,,,,,,,,,,,,,,,,,,,,,,,,,,,,,,,,,,,,,,,,,,,,,,,,,,,,,,,,,,,,,,,,,,,,

吹牛逼,分分鐘資產過億。


遊玩打卡


個人認為說什麼山區,說什麼客觀條件,更多的是自我安慰;對於貧困地區的扶貧如同對貧困戶的扶貧一樣,不是單單捐錢修個學校醫院或修條路就可以,其實廣東省政府應根據廣東各地區各市劃分為幾個經濟圈,每個經濟圈半徑100公里左右,對每個經濟圈扶持發展各有特色及符合當地優勢的產業,同時打通各經濟圈的交通,形成產業鏈並培育行業龍頭企業,這樣各個經濟圈才能各自具有自身能造血產業鏈,這樣才有機會實現各地區更均衡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