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孩子,你不用看我的臉色

孩子,你不用看我的臉色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沒能實現的夢想還是我的

與你無關,就讓它們與你無關吧

你何妨做一個全新的夢

那夢裡,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卻仍不準備獻給你我的一生

這是我的固執

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

我愛你,僅此而已

---------------海桑《給孩子的詩》

很多人在看到這首詩的時候感動不已,是呀,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是否想過給予和表達愛的方式適合孩子的成長,是否有用心觀察和注意著孩子的性格和心情?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麼感受?瀏覽者眾多,留言裡說,還好,我不是一個人。是什麼樣的答案引起了這麼多人的共鳴呢?

1、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優秀,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出醜,害怕被人反問。

2、從來不或者很少拒絕別人。

3、一直覺得我不重要,從來也不會跟人提要求,自己能做的事絕不麻煩別人。

4、經常懷疑自己。

5、隨和,偶爾吃虧也總是默默接受。別人分東西時每次拿少的那份。

6、被人誇和關注永遠受寵若驚,然後就會焦慮,覺得自己根本不配。

7、怕失敗,所以不敢努力,怕努力依舊失敗。

讀到這樣的答案,倘若令你倍感認同,或者在你的孩子身上看到了這樣的影子,都是令人倍感心酸的事情。

曾經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媽媽說,她從小到大,只要做錯事,就會被爸爸又吼又罵。如果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碗,哭泣都不敢,怕被責怪、被訓斥,只會悄悄地打掃乾淨。這種畏懼最後甚至變成了一種習慣,讓她做類似的事情時總是畏畏縮縮,非常緊張,即使不會有人責怪她,也總是擔心出現什麼不好的後果。後來她成了媽媽,有了自己的孩子,從心裡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在童年感受這樣的擔驚受怕,不要給一生留下什麼陰影。但是,令他沒想到的事自己居然差點讓女兒重蹈自己的覆轍。

她講到,某一次,她帶女兒和朋友一家一起出去玩,同行的媽媽她的女兒買了一個小小的花環,女兒其實也很想要,但卻沒有像媽媽開口。她沒有注意到女兒的心思,過了一會兒,朋友過來提醒她說,我剛才想給你女兒一個花環,但我看她一直在看你眼色呢,好像不知道該不該要。她聽了這話,心裡又是難過又是自責,這麼一件小事,女兒為什麼要看自己的臉色呢?她似乎看到女兒和當年那個整日害怕責備、提心吊膽的自己重合了。

原來因為她總是不由自主地對女兒很嚴格,女兒經常被訓斥,同樣的想法------做錯事就要被批評,居然也牢牢紮根在女兒的意識中。為此,她自責不已。

孩子在早期的性格和人格行程中,受到父母極大的影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犯錯是必然的,其實犯錯和改錯也是孩子學習的一種方式,但是每當孩子犯了錯就訓斥打壓,這必然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和自尊,給他的性格形成帶來負面影響。

當孩子犯了錯時,父母該怎麼處理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錯誤?《弟子規》裡講,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錯和惡是截然不同的。而孩子正是從錯中學到對以避免惡。所以對於錯,我們要客觀地看,不要被怒氣和急躁衝昏了頭腦。

孩子的成長是方方面面的,那麼遇到的問題必然也是各種各樣、層出不窮。

• 我的孩子特別喜歡在地上爬來爬去,新換的衣服一會兒就髒了。

• 早上叫了三次還不起床,上學要遲到了,又吵又哭又鬧!

• 奶奶給她買了一盒草莓,鄰居的小朋友來玩,讓她分享,就是不願意。

等孩子上了學,這些問題還在增加。

• 孩子在學校,總是和幾個男同學打架怎麼辦?

• 孩子上課不聽講,不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同學不喜歡他了怎麼辦?

• 孩子考試不及格,卻隨我撒謊說考了A怎麼辦?

每天出現的各種問題,讓父母焦頭爛額,說幾句就開始生氣,往往會有這樣的心態,孩子什麼都不懂,我打你罵你是為了他好,他長大了就懂了,反正現在不能讓他養成壞毛病。

因為心裡帶著擔心和怒火,父母的行為和語言不經意間就會變得犀利、負面,甚至令孩子感到可怕:

• 說了多少次了,怎麼還在學校打架,沒人能管得了你了。

• 哭什麼哭,誰讓你不起床,我也生氣呢,再哭你自己走吧。

•讓你好好吃飯,不要盯著電視,不餓是吧,你別吃了。

父母在情緒爆發時的言行舉止,肯能不經意間就觸碰到了孩子不成熟的心靈,讓他的情感和認知中產生了陰影。

“我們忙著否定了孩子的行為,卻從情感上孤立了孩子。”

在孩子犯錯時,我們首先應該告訴他哪裡是錯的,為什麼是錯的,怎樣是對的,應該怎麼做。要對孩子的認知進行糾正,把信息都傳遞給他,而不是隻進行情緒的宣洩和判斷。

曾經就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不知事,偷家裡錢。父母整日忙著見不到人,自己膽子越來越大,後來被發現了,父母氣急,狠狠地揍了自己。其中有一次被媽媽發現了,發了極大的火,她拿菜刀要剁掉她的手。她害怕極了,卻想如果剁手就能不偷,那就剁吧,因為她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就是改不了偷。一次次被罵被打,還是要偷。直到好多年後,有一次,爸爸跟她說:你想要錢,跟爸媽說,不要去偷,偷錢是不對的,是犯法的。

這時她才知道,原來和父母說,向大人要,而不是自己去偷,從那之後,她再也沒偷過錢。

所有人的認知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道理都是一件件明白的。孩子生來不是事事都懂,很多時候,他們是不知道怎麼是對的,也不知道自己是錯的,這時候,父母應該把責備和怪罪收起來,耐心地教導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裡錯了,為什麼錯了,以後要怎麼樣。錯誤而受懲罰更重要,未來比過去更重要。

孩子雖然小,也是有自己的邏輯的。父母耐心地和他講,慢慢地他就會理解、接受。不要以他還小為藉口而只去忽略講道理擺事實的過程,更不要一著急乾脆不講了,開始不由分說的責備他。這樣,只會給孩子帶來“自己不夠好,自己是不被愛的”的感覺,慢慢地,他會對自己喪失信心,最什麼心裡都會有種隱隱的擔憂和害怕。這樣一顆稚嫩的心靈需要的是關愛和呵護,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別人的善意和照顧,首先,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充滿耐心和寬容的愛。

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都是一份珍貴的禮物,他一日日成長,一天天接觸新的事物他帶著好奇去探索這個世界,包括瞭解你,在這個過程,有時候,錯誤和衝突是無法避免的,所以我們要給予足夠的耐心和理解。不要因為我們急於糾正和責備,讓孩子失去嘗試的勇氣。“我再也不敢了”,這不該是一個充滿好奇和生機的孩子面對世界的態度。

當孩子犯了錯,他可能自己也不知所措,這時候,我們要蹲下來,抱抱他,別慌、別怕,然後慢慢地但是堅定地告訴他事情該是怎麼樣的。做錯了事情就要承擔責任,並努力改正,爸爸媽媽會在你身旁看著你、支持你。

“很多孩子是因為感覺到自己被父母信賴著,才會為了回應這份信賴而努力。”那麼,作為父母,就要給予孩子這份信任。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你會慢慢變成更好的自己。

你不是我的財富,不是的

如果你一定是財富

那你是時間的財富,是未來的財富

你如此寶貴,我怎能佔為己有

一直以來,我都不願意承認

其實在生命的意義上我們都是奇蹟

就像未來不會比現在更重要

你我也只能是對方人生的某個部分

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

我愛你,僅此而已

我們能夠給予孩子的是感情的呵護和陪伴,是知識的傳遞和啟發。父母和孩子是獨立又親密的個體,在這一生的陪伴中,希望我們從彼此身上得到的始終是愛和寬容、信任和依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