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討好型”孩子,一生都將受折磨,如何避免養出“討好型”孩子?

“討好型”孩子,一生都將受折磨,如何避免養出“討好型”孩子?

“討好是一種求生存的應對姿態,在壓力情境下,一個人忽視自己的感受,認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盡力取悅一切人和事,就是不在乎自己。這便是討好。”

“討好型”孩子,一生都將受折磨,如何避免養出“討好型”孩子?

——討好型行為很常見——

年少成名的才女作家蔣方舟在某綜藝上剖析自己的成長心路歷程:

“日常相處中,我不會表達自己的不滿或展示自己的憤怒,即使我已經很不愉快了 ,我也會忍著。我太在乎別人的評價了。”

“跟男朋友兩個多小時電話吵架,我一直表達不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看著密密麻麻的未接來電的記錄,就是說不出那句:我很生氣,別再給我打電話了……”

“討好型”孩子,一生都將受折磨,如何避免養出“討好型”孩子?

看看下面這些口頭禪——

都不容易·····

你喜歡就好,隨便吧······

別管我了······

忍一忍就過去了·····

別傷和氣·····

那好吧······

可以,沒問題,再晚我也會做完·····

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常常出現這樣的口頭禪,如果頻率很高,那麼你很有可能也存在討好型人格的問題。

——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

1. 沒有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

討好型人格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過父母“無條件的愛”。

學習好表現好,父母才對孩子表現出自己的熱情和愛,成績差了或者沒有達到期望便冷落孩子、沒有好臉色。

在父母這樣兩極分化的態度下,孩子只有在達到了父母的需求和期望時才能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的,才不會被拋棄或否定。

長此以往,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孩子只好忽略和壓抑自己原本的需求和願望,讓它們變得不再重要,轉而去實現父母的期望。

2. 父母本身是“討好型”

當討好成癮,討好的都很多行為被合理化的時候,成年人的“討好行為”也在悄然改變著孩子。父母總是拿“你就多讓著他唄”、“別太調皮,別人會不喜歡你的”教育孩子,甚至不惜犧牲孩子的心理需求去滿足別人。孩子很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

父母的討好型行為:

強行把孩子的玩具送給親戚家小朋友,體現自己的大方,獲得彼此間更親密的關係;

當自家孩子和朋友孩子鬧矛盾時,不管對錯只會教訓自家孩子,生怕影響了朋友間友誼。

孩子們一起玩滑梯時,沒原則讓別人家的孩子優先

“討好型”孩子,一生都將受折磨,如何避免養出“討好型”孩子?

3、婚姻不和諧的家庭

如果家庭環境是父母常常大吵大鬧,冷言冷語甚至大打出手的話,那麼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的幾率會很高。

不和諧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養成不安全的感受,在他的認知範圍內可能為認為是由於自己“不聽話”或者“不懂事”讓爸媽生氣。所以他們會強化自己察言觀色的能力,同時對於自己的行為變得更加小心翼翼。認為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自己引起的。這樣的孩子非常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孩子,一生都將受折磨,如何避免養出“討好型”孩子?

4、否定教育的家庭

“別上人家家玩,淨給人添麻煩。”

“別那麼不懂事,讓叔叔阿姨看笑話!”

“咱們家條件差,別老跟著別的孩子出去玩。”

“寫的字真醜,你看隔壁妞妞寫的字才叫好看啊····”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爸媽的肯定,長時間在否定的教育下,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同時容易形成討好的性格,從而希望以此而得到爸媽的肯定。表面上看起來,孩子變得聽話、懂事、得到親朋好友的交口稱讚,但實際上,孩子是膽怯懦弱,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和想法。

5、父母長期的高壓和專制主義。

父母長期的高壓和專制主義教育方式也容易引發孩子的“討好型”人格模式。

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願就被父母忽視、反對、斥責,幾次下來孩子根本不敢表達自己,只能和父母意見一致,否則就意味著不愉快發生。

父母給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根本沒有自主選擇權,所以凡事唯唯諾諾,沒有思考和主見。

——怎樣改掉“討好”的習慣呢?——

如果家裡的孩子已經有很明顯的“討好型人格”趨向,除了家長改變上述提到的教育方式外,還要引導孩子做到以下3點:

1、認識到“討好型人格”的危害

很多人會錯誤的認為這是一種“善良”,這更是一種吃虧是福的好品質。其實事實正好相反。“討好型人格”的危害在於,孩子以後會習慣性地用這種思維去處理其他社交關係,長時間的“討好”會大大地降低幸福感。

2、區分“樂於助人”和“討好型人格”

同樣是幫助同事,是什麼讓幫助產生了“樂於助人”和“討好型人格”之間的巨大差別呢?

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如果不考慮個人的感受,和他人交往沒有界限,只有一味的妥協和退讓,那麼這毫無疑問就是討好了。

一定要劃清界限,嚴格守住自己的界限。才能讓內心的自己和外界良性交流,逐漸改變自己討好的習慣。

一個有底線有原則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

3、適當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討好型人格的人很經常把別人的期待放在自己的第一位,而對自己的需求視而不見。別人如何看待你,如何評價你,本質上取決於你個人的價值,你是不是一個“好人”其實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讓人心疼的“討好型人格”的孩子。我們要告訴我們的孩子,只要心存善良,遵守法律。我們就是好人。所以我們需要關注自己內心的需求,幫助自己,讓自己真正的獲得幸福!

“討好型”孩子,一生都將受折磨,如何避免養出“討好型”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孩子,您真的做對了嗎?

教子無憂隆重推出《家庭教育指標安全測評》,全面分析您孩子的教育狀況,協助瞭解孩子成長的現有狀態與節奏,發現家庭教育存在的隱患與弊端,幫助家長更全面通透的瞭解孩子,為孩子的成長與學習加油助力。

我們的專家會為您做一對一專業的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