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年營收7.5億的中糧名莊薈啟動增資,進口酒將迎“大洗牌”?

年營收7.5億的中糧名莊薈啟動增資,進口酒將迎“大洗牌”?

“原生代”大商退潮,產業鏈競爭將決定未來命運。

文|雲酒團隊

剛剛與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達成戰略合作的中糧名莊薈或許有更長遠的打算。

7月25日,雲酒頭條獲悉中糧名莊薈已經在北京產權交易會啟動增資項目,擬向1個投資方募集不低於2.23億資金。中糧名莊薈表示,此次增資金額擬由中糧名莊薈用於提升後續中糧名莊薈的營業收入,實現更大規模的收入增長,同時用於緩解營運資金壓力,降低負債率水平。

項目說明同時披露了中糧名莊薈的“成績單”:2017年實現營收7.496億,淨利潤1795.91萬,同期資產總額6.85億。2018年上半年,中糧名莊薈實現營收4.36億,淨利潤414.74萬,同期資產總額7.99億。

年營收7.5億的中糧名莊薈啟動增資,進口酒將迎“大洗牌”?

決心要引入“小夥伴”,中糧名莊薈又設“門檻”又不放“控股權”

中糧名莊薈此次增資“決心很大”。根據增資項目介紹,如未產生符合條件的意向投資方或者意向投資方為滿足有關要求,增資項目將按照5個工作日為一個週期延長公告直至產生符合條件的意向投資方。

雖然一定要引入“小夥伴”,但中糧名莊薈並不準備放棄“控股權”。據瞭解,增資僅對應25%-29%股權,且原股東有同步增資的權利:若原股東參與則外部投資方僅可認購3228萬元,否則可認購全部3600萬資金,增資完成後,原股東合計持有不低於71%,不高於75%,外部投資者合計持有不低於25%,不高於29%。

據瞭解,目前中糧名莊薈持股比例為,中糧酒業投資佔60%,本富酒業佔20%,酒英匯企業管理佔股20%。以此類推,增資完成之後,即使外部投資者全部認籌,中糧酒業和管理層持股平臺酒英匯合計持股比例仍將保持在60%。

年營收7.5億的中糧名莊薈啟動增資,進口酒將迎“大洗牌”?

雖然對“小夥伴”翹首以盼,但中糧名莊薈還是設置了一系列條件。例如,增資要求投資方需為2家投資方構成的聯合體,總資產不低於1億元,且未來只能擁有融資方一個董事席位及一個董事會觀察員席位。

對於“小夥伴”的遴選,中糧名莊薈除了考察是否與認同公司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之外,將考核綜合實力、企業背景、投融資能力、資本運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基於此,我們不難看出,中糧名莊薈對於此次增資更希望對方“財務投資”。

中糧酒業混改在路上,名莊薈有何資本誘惑力?

中糧名莊薈推出“增資”項目,或與中糧集團正在進行的混改有關。據瞭解,中糧集團已有14家專業化公司完成混改或實現股權多元化,其中包括酒業在內的多個板塊將在2018年底完成混改。

中糧酒業混改的主要思路正是引入外部資本,據傳長城葡萄酒的“混改”之路已進入實施辦法討論階段,更“靈活”的中糧名莊薈顯然在這方面更有優勢。

作為中糧集團旗下傾力打造的中國首席進口酒產業鏈整合平臺,定位高端化、精品化發展的中糧名莊薈在上游的優勢極為明顯,實現了跨品類、跨國家的經營,聚焦進口葡萄酒、進口啤酒和進口烈性酒三大核心品類,品覆蓋全球13個主產國,138個品牌,1000多個單品,其中不乏世界級名酒。數據顯示,從2014到2017年,中糧名莊薈每年都保持了三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

在新零售的風口下,中糧名莊薈在連鎖業態的佈局也更能吸引投資者,其提出了新零售“3+”生意模型:線上+線下、店內+店外、零售+服務,重構酒水零售的“人、貨、場”關係邏輯。今年初,中糧名莊薈發佈了“千店計劃”,目前已經以城市為核心,建立了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400餘家的連鎖門店網絡,未來仍有600家門店在路上,而啟動增資項目不僅僅有利於進一步實現股權多元化,更意味著流動資金的補充。

除了自身的表現,投資者怎麼看中糧名莊薈?這一點從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渠道商對於中糧名莊薈的看法可見一斑。

就在10多天以前,陝西華鼎酒業與中糧名莊薈達成戰略合作。對於在國內市場並不缺進口酒供應方的大背景下之所以選擇中糧名莊薈,陝西華鼎酒業董事長楊波表示,中糧名莊薈強大的品牌打造能力、連鎖管理能力、供應商整合能力、全渠道運營能力、全酒品專業能力和全程質量控制能力,能為經銷商提供全方位的營銷支持,中糧名莊薈的經營理念和發展模式符合華鼎酒業拓展進口酒業務的需求。

因此,在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仍處於平穩增長期的共識之下,中糧名莊薈有理由、有實力篤定引入併為外部投資者設置一攬子條件。

中糧名莊薈現象背後,進口酒“大洗牌”前奏?

僅僅一個多月來,中糧名莊薈動作頻頻,先是與富邑葡萄酒集團就洛神山莊系列達成戰略合作,剛剛又與意大利官方機構對外貿易委員會就推廣意大利葡萄酒達成戰略合作。相比之下,傳統的進口葡萄酒大商則明顯“低調”很多。

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葡萄酒進口總量74.94萬千升,同比增長17.44%;進口總額27.98億美元,同比增長18.36%。在進口量、進口總額快速增長的同時,進口葡萄酒成為“紅海”早已是行業不爭的事實,而競爭的加深直接導致了進口葡萄行業正在加速洗牌。

進口葡萄酒“紅海”時代,無論是渠道商還是消費者都可以很容易的從線上或者線下渠道獲得進口葡萄酒,這大大降低了競爭的門檻,催生了低價競爭,使得產品毛利率下降,甚至從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加之進口葡萄酒流通已經從過去的渠道為王向終端為王、消費者為王轉變,傳統競爭手段“失靈”,無論是大商還是中商、小商,都面臨著“淘汰賽”的考驗。

與此同時,海外葡萄酒莊、出口商雖然看中中國市場的巨大市場潛力,但在遴選代理商時愈發“靈活”,更加關注能夠與酒莊共同打造品牌、健康可持續開發市場的企業,這一點從2017年發生的多起知名進口葡萄酒“代理權”更迭的事件可見一斑。

在業內人士看來,進口葡萄酒“紅海時代”的一大標誌就是產業鏈競爭,從上游酒莊到進口環節、銷售環節,再到品牌打造環節,能夠實現產業鏈競爭只是少數。與此同時,隨著過去只會代理或者分銷的“原生代”大商退潮,這為中糧名莊薈這類具有產業鏈優勢的進口商創造了“洗牌”中脫穎而出的機遇。

巨大的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仍然是一個遍地黃金時代,但能夠在淘汰賽中活下來,甚至能夠拿到一手好牌的只能是少數。

中糧名莊薈吸引投資者增資,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