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小孩子玩具越多越好嗎?事實上並非如此!

現在市場上小朋友的玩具五花八門,品類繁多,看得家長眼花繚亂,都不知道挑什麼好。家裡的玩具越來越多,堆積在沙發上、茶几上、書桌上、角落裡…很多剛買回來的玩具,玩一、兩次就被孩子扔掉了,買了那麼多,最後寶寶經常玩的就那兩、三個,這一點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

小孩子玩具越多越好嗎?事實上並非如此!

但是,玩具不只是哄娃神器,更是開發寶寶智力、身體發育的好幫手,是寶寶不可或缺的好朋友。所以,即使知道家裡玩具堆成山,有些家長還是不停買買買。

但是,玩具真的越多越好嗎?其實不是的,玩具本身並不具有意義,讓寶寶通過玩具來遊戲的過程中獲得思維、智力、想象力、認知等能力才是玩具的意義所在。所以,玩具貴精而不貴多。家長想要在五花八門的玩具海洋中,準確找到寶寶心頭好,首先要分辨什麼是“聰明”玩具。

“聰明”玩具都具有以下特點:

1、開放性的,可以激發寶寶探索能力和思維能力的

小孩子玩具越多越好嗎?事實上並非如此!

開放類玩具例如積木、洋娃娃、橡皮泥、樂高構建、桌遊(適合7歲以上兒童)等,可以變換不同玩法,讓寶寶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寶寶玩不膩,還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

2、色彩豐富的,可以培養寶寶想象力和空間認知功能的

小孩子玩具越多越好嗎?事實上並非如此!

例如拼圖、積木(插拼類、搭建類、益智類)、角色扮演類玩具(頭飾、面具、木偶、娃娃…)等玩具,可以激發寶寶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空間認知力,同時還能鍛鍊寶寶手眼協調能力。

3、會動會跳的,可以培養寶寶韻律感和語言表達能力的

小孩子玩具越多越好嗎?事實上並非如此!

例如唱歌、閱讀型玩具,滾珠玩具等,寶寶會跟隨節奏擺動身體,模仿聲音,從而鍛鍊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4、適齡的,讓孩子主導的

“聰明”的玩具是由孩子主導,在主動操作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的,不會讓寶寶覺得太過簡單無聊,也不能太困難讓寶寶產生挫敗感。

小孩子玩具越多越好嗎?事實上並非如此!

牛津大學一位教育心理學教授曾說過,“寶寶對於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對他們而言,一片樹葉、一棵小草、一隻螞蟻都可以是玩具。一些玩具少的孩子,父母陪伴他們閱讀、唱歌和遊戲的時間相對更多,所以這些寶寶性格行為良好,智力水平也較高。”

想知道更多關於寶寶成長髮育的問題。(不妨關注或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