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抗日戰爭中,日本軍刀有什麼優點?

別拿村長不當幹部31471651


我們會經常在一些抗日題材類影視作品中見到日本軍刀的身影。這些軍刀,往往外形華麗,做工精良。那麼這些日本軍刀主要是用來做什麼的?它又有什麼特點呢?我將在下文為大家解讀。




簡要概述

二戰時期,日軍軍刀多配備於日軍軍官以及士官使用。日本軍刀的類型可大致分為三種,它們是“32式軍刀(俗稱32馬刀)”、94式軍刀、98式軍刀。

外形特徵


94、98式舊日本陸軍軍刀,採用了傳統的“陣太刀”形式。軍刀刀柄處的絲帶下有日本刀特有的“目慣”,及三朵排列規則的櫻花圖案。刀柄的“猿手”處裝有刀穗環。刀穗是日式軍刀重要的裝飾之物,刀穗內側的金色代表了此刀是將官刀,紅色則代表了此刀為佐官刀,藍色則代表了此刀為尉官刀。日本軍官刀的製作多為人工和機械共同加工完成。





主要區別

日本的武士刀與日式軍刀還是有區別的。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日本的武士刀主要是在德川幕府江戶時代之前日本人所使用的刀具,而標準的日式軍刀則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使用的。

軍刀特點

  1. 一般來說,日本刀刀柄與刀刃的長度比為1:4,而裝備制式的日本軍刀的刀柄與刀刃的長度比為1:2.36,這樣的設計可以使日本軍刀刀柄可雙手持握,這樣就大大的提升了在劈砍時的力量。
  2. 日式軍刀的刀刃有一定的彎曲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十分符合力學原理,這樣的設計原理更有益於持刀者戰術動作的順利執行。
  3. 日式軍刀刀背後有“脊”,可用來格擋。
4.日式軍刀相對於武士刀來說,重心不穩,速度較慢,而且刀身彈性不夠,這樣在戰鬥中容易造成軍刀刀身扭曲。


我是作者汝沫2903,一個喜歡歷史的文藝小青年,感謝大家的點贊與關注,讓我們一起聊一聊歷史上那些有意思的事吧。


汝沫2903


經常看抗戰劇的朋友,肯定會注意到一個細節 ,在二戰時候的日本軍隊中 ,無論什麼級別的軍官 帶著一把刀 ,他為什麼要帶軍刀刀呢?有什麼優點呢?



在這裡說明一下日本軍刀和武士刀不是一回事 。武士刀是純手工打製的日本古代利刃在世界上也算是明刀。軍刀是一種制式話的裝備。武士刀放到今天價值連城軍刀只能算是戰爭紀念品 。

那麼日本軍官 為什麼要佩戴軍刀?日本的軍刀能夠殘留在軍隊中 是受到19世紀初 西方軍隊的影響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全國上下各個方面開始向西方靠攏 就連貴州門的社交禮儀也全面學習西方。之前的日本貴族就有配刀顯示身份的傳統。日軍在學習西方的時候發現西方軍中軍官們也有在各種場合配刀的傳統。作為軍官 配刀就在軍中保留下來 ,作為軍官身份的象徵。

1899年,日本開始準備32式軍刀。這種軍刀刀長101釐米 刃長83釐米 一直生產到一九十六年二戰結束時還被日軍廣泛使用 日本史上產量最大的制式軍刀。此外 還有94式軍刀 ,95式軍刀和98式軍刀。

這裡用武士刀與軍刀對比下,看它 你一把怎樣的軍刀?

材質。傳統武士刀按照傳統制造工序製成。用兩種軟硬不同材質搭配 而成。由於材質不同 確是導致刀身彎曲。而軍刀的材質採用現代工業用鋼,是將現代鋼材捶打出武士刀的造型。而且淬火方式也不一樣 軍刀是用油淬火而成 ,武士刀是用水淬火。

刀裝。武士刀配有傳統手工製造的各種刀鞘。而君道只是仿製西方指揮刀的外裝。

設計不同。武士刀使用時重心平穩 ,速度快,刀生具有較高的彈性 刀鋒尖銳。把軍刀刀身笨重用到速度遲緩, 重心難以掌握,刀鋒以燉,缺乏彈性 容易造成扭曲。

軍刀的特點,軍刀刀柄和刀刃長度比比較合適,在使用是有利於劈砍。刀生有一定的彎曲弧度,這樣式,在使用是有利於使用者實現自己戰術動作,使用流暢。

在熱兵器時代,軍刀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他鄉人


日本是個奇葩的國家

當然日本的奇葩是有歷史條件的。清國實際上到1860年代都是全球GDP第一。但是清,就像所有文化一樣。已經到了後期,很保守閉關。

亞洲只有日本工業化了,工業化的日本終於揚眉吐氣了,其實別看日本瞄著全世界,他心裡真正想超越的就是中國。所以他一切都是學著歐美看著中國,於是特有優越感。

奇葩就來了,刺刀在一戰就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日本的對手在他眼裡,就是中國。中國是個垂垂老矣,行將就木的老文化,工業要啥啥不行。所以日本的刺刀軍刀質量就是比中國的好。

然後奇葩的日本就把這一戰都沒有的戰爭工具帶進了二戰,你說你日本只跟中國幹就好了,反正你佔盡優勢。

結果他選擇了跟美國幹,跟蘇聯幹。美蘇可不是中國,美蘇對付刺刀軍刀的東西是波波沙+湯姆遜。離近了就是M1911+馬卡洛夫9MM。

日本得奇葩就在於,你要跟中國打,就別惹美蘇,你要跟美蘇幹就別老想著軍刀刺刀還有用,可是日本人偏不。我跟美蘇幹還用對中國那套,刺刀軍刀的幹活。你這是腦子進水呀。


王慶偉的VLOG


“足蹬大馬靴,手握東洋刀”是中國人對舊日本軍人的認識,在各種影視劇中舊日本軍人的形象亦是如此,但事實上,這些出現的舊日本軍刀錯訛百出。

日本軍隊因全盤西化,順從法德,用西洋式軍刀取代傳統的太刀型軍刀。

日本軍刀最初沒有固定制式,直到十多年後才大致穩定。

1886年裝備的一九式軍刀,因為明治十九年,刀條為日本傳統的軍刀,但P型護手使其具有西洋色彩。

一九式軍刀後經過修改,握柄加長,可雙手握持,以滿足日本人使用武士刀的傳統。

從西洋式軍刀裝備部隊後,傳統的日本武士刀在軍中幾乎看不到,直到1934年九四式軍刀問世才有所改觀。

由於西洋式軍刀不符合日本人雙手握持,以劈砍為主攻擊方式的傳統,在日本軍人的呼籲下,1934年天皇規定以日本傳統的武士刀為新式軍刀。第一款武士刀的新式軍刀便是九四式軍刀。

(注意:不管是在九一八,還是一二八,日軍軍官使用的均為雙手持握的仿西洋一九式軍刀,士官使用三二式軍刀。)

說下三二式軍刀,誕生於1899年,為明治32年,和一九式軍刀相比,裝飾簡單。

三二式軍刀分甲乙兩種,甲型比乙型稍長60毫米,約1000毫米,供騎兵使用;乙型供輜重兵、步兵、憲兵使用。

由於甲型從誕生之日起到二戰結束,均為騎兵裝備,因此又稱為“馬刀”。後我國的六五式騎兵刀仿製此刀。乙型大多使用到1935年,後被九五式軍刀取代。

從昭和九年(1934年)開始,日本陸軍軍官的軍刀分三種:九四式、九八式和三式。

九四式軍刀的特點是有兩個掛刀用的掛環。得名於1932年的天皇頒行勅令,此年為日本神武紀年的2594年。

九八式軍刀相比九四式軍刀,除一個掛刀用的掛環,其餘無大區別。得名於1938年,此年為日本神武紀年的2598年。

三式軍刀於1943年,此年為日本神武紀年的2603年。由於此時日本距離戰敗不遠,資源匱乏,因此軍刀設計很是簡單,此刀主要用於東南亞戰場,中國戰場出現不多。

最後再說下日本陸軍士官使用的軍刀,即取代三二式軍刀的九五式軍刀,因專門為士官打造的武士刀,也稱為“曹長刀”。

九五式軍刀在中國戰場臭名昭著,是一款沾染中國人民鮮血的軍刀。

此刀是機器生產,因此極為鋒利。與軍官刀最大的不同是有血槽。

隨著日本資源愈發匱乏,九五式軍刀的刀柄從銅製變為鋁製,最後變為木製。

另外,日本軍刀的區別還體現在刀緒上,這是軍人身份地位的象徵,關於刀緒,不在此做過多論述。


五味社


二戰時期,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戰場上,上至將官下至軍曹都佩帶軍刀,軍刀的優點在當時起到刀語傳送作用,訓練日本新兵時,首先教授刀語,刀背扛在肩上是準備戰鬥,刀向前方四十五角朝上指是進攻。刀向前指與地面平行是衝鋒,刀向上舉劃一圈是集合,雙手握刀是準備拼刺刀肉博戰,刀入鞘準備撒退……等等。在戰場上日本沒有傳令兵在戰場傳達命令,日本兵在遠離指揮官的戰場上看刀語進行戰鬥,無需軍官大喊大叫,日本軍官視軍刀為生命,喪失了軍刀就沒有了指揮權,軍刀既可發出指令,也可作為武器,更是督戰利器,有後退者立即斬殺。總之,指揮刀的確有它的優點,刀語和特戰兵的手語是同一個道理,手語被各國特戰部隊廣泛應用,而軍刀則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



軍用匕首還是要用的。


硯田劍影


日本軍刀適合武士之間的單挑,雙手執刀,更利於兩臂力量的發揮,略微彎曲的單背直刃,也有利於劈砍,同時使武士的進攻顯得一往無前,比較符合武士階層所謂道的境界。


由於日本的弓弩威力不行,新型的火器沒有普及開來,外加日本國內並無什麼大規模騎射兵種的戰役,使得這種只利於步兵單兵作戰的日本軍刀流行開來。

日本軍刀多是由世傳的家庭作坊生產的,其用戶也喜歡把一塊破鐵傳給後代,其中有很多優秀作品,例如製作精良,有百鍊鋼刃之稱。


流離在燈紅酒綠的青年


沒啥優點,日本軍隊當時佩戴的軍刀是家族地位聲望和個人榮譽的象徵。一般來說,只要是軍曹級軍官或以上都有佩刀,而且佐級軍官佩刀是天皇御賜的,象徵榮譽,勇武,各級軍官的刀柄花紋又有不同,到將級好像是日本的國花櫻花飾紋,級別越高的軍官佩戴的軍刀越漂亮!當戰爭後期日本軍刀已經裝備不起了,要自己購買了,主要是為了顯擺罷了。


天滅100


首先,提問用的圖是錯的,圖中用的是切刃唐刀的圖片,還是豪裝……!

其次,日本軍刀其實和武士刀並沒有太多不同!大部分中低級軍官用的是批量生產的制式軍刀,而不少中高級將佐用的是家傳或者特製的好刀!

最後,日本軍刀利於劈砍和刺擊,對雙持或者單持有著極好的轉換性,能夠有效對非針對著裝造成巨大傷害!而且由於武士刀的特性,其本身就有非常好的普遍生產性,並且對使用者有著極少的要求,是一件非常適合進攻的武器!

如果說缺點也有,那就是保養困難,需要定時上油。然後就是容易折斷和缺刃!


程氏子


抗日戰爭時,日本軍刀有兩種用法,可以當槍用,把刀鋒弄下來可以當刺刀用,在我的印象中,這就是日本軍刀,每當在電視機中看到小日本帶著那種擋住耳朵的毛衣肩上扛著刺刀的樣子就很反感,想衝到電視屏幕裡扇他兩巴掌。

這種刺刀不知道殺害了多少我國同胞,用槍可以擊斃,用刺刀可以捅人,反過來用槍把也可以打人,雖然對日本人和日本人發明的東西沒有好感,但還是得承認日本人的創造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