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陝西:漢中勉縣“家門口的企業”富了“半邊天”

男人外出打工,許多婦女留在村裡就成了留守婦女,如何將這些閒置的婦女勞動力組織起來,讓她們既能照顧家人,又能有事做、掙到錢?

勉縣通過打造社區工廠,讓農村留守婦女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掙錢。

初秋的陝南,稻穀飄香,人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不,剛收完稻子,我就過來上班了。沒有莉萍,我想都不敢想一個月還能掙2000元,而且上班就在家門口,掙錢管娃都不耽誤。”9月10日,在勉縣利平手工專業合作社,婦女們邊說邊忙著手裡的活兒。大家口中的莉萍就是利平手工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宋莉萍。

曾任村婦女主任的宋莉萍,在自家門口建起了社區工廠,帶動周邊200多名留守婦女就業、30多名貧困婦女脫貧致富,並創造了年產值60餘萬元的驕人業績。

宋莉萍說:“合作社目前有固定工人70餘名,大部分是留守婦女。最近,稻子成熟了,工人們都回家幫忙收稻子去了,這幾天才陸陸續續回來上班。社區工廠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現了家門口靈活就業。”

今年39歲的宋莉萍原來一直在沿海發達地區務工,2010年,這名勉縣姑娘決定回鄉創業。因為在外闖蕩時間長,有見識、有本事,她一回村就被選為村婦女主任。她看到許多留守在家的婦女有文化、想幹事,卻因為要照顧家裡的老人、小孩而不能外出務工,於是便組織村裡的剩餘勞動力在家裡從事小規模的飾品、針織品半成品加工,讓留守婦女不出村就能掙錢補貼家用。

2017年,在各級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宋莉萍牽頭在移民搬遷的新街子鎮立集村成立了利平手工專業合作社,購置工作臺面和40餘套全自動生產設備,承接手工藝品製作、鞋面加工、電子組件加工等多項業務,動員附近的留守婦女利用閒暇時間到合作社上班。

立集村村民段金蓮坐在工位前,縫紉機響,十指翻飛,不一會兒就做好了一隻漂亮的鞋面。她家屬於因病致貧,日子過得很緊。她一直想外出打工掙錢,無奈家中有病人要照顧。去年8月,她在家門口應聘成為利平手工專業合作社的工人。“以前想外出幹活,但不放心家裡人,現在在家門口每個月都能掙1500元左右,掙錢顧家兩不誤。”段金蓮說。

目前,利平手工專業合作社的產品主要有手機喇叭膜片、針織品等。宋莉萍介紹說,今後,合作社還將繼續擴大生產,積極對外爭取訂單,逐步形成“訂單技能培訓+居家靈活就業”的就業扶貧新模式,帶領更多留守婦女增收致富。

在勉縣,像利平手工專業合作社這樣“家門口的企業”還有許多。近年來,勉縣率先打造了9家社區工廠,這些社區工廠帶動874名留守婦女就業致富。社區工廠讓留守婦女打工掙錢和照顧家庭兩不誤,為孩子們留住了媽媽,為家庭留住了女主人,為新農村建設留住了生力軍。更多婦女通過在社區工廠就業,開闊了眼界,挺直了腰桿兒,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

勉縣還通過“‘勉縣巧娘’+貧困戶+訂單+培訓+收貨驗貨發貨+支付貨款”模式助力脫貧攻堅,真正實現留守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在全省打響了“勉縣巧娘”手工品牌。

宋莉萍說:“以前,留守婦女都在家裡帶孩子、看電視、打牌,人閒是非多,矛盾糾紛不斷。現如今,村裡帶孩子的母親、照顧婆婆的媳婦、帶孫子的奶奶都能在家門口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大家都忙著‘幹正事兒’,村裡的矛盾糾紛自然就少了。我們合作社所在的立集村近年來實現零上訪,刑事民事案件的發案率都有所下降。到社區工廠就業後,一些留守婦女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不再吵著要外出務工,離婚率也有所下降。”

“讓留守婦女既能把家庭經營得和和美美,也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就是我們婦聯的最大心願。今後,我們將更多地為留守婦女提供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讓她們既能兼顧家庭,又能利用空閒時間增加收入。”勉縣婦聯主席胡秀娥表示。

宋莉萍告訴記者,現在,利平手工專業合作社正積極交流學習,逐步提高合作社的專業化程度,輻射帶動周邊地區一起發展。她希望通過社區工廠這樣的居家就業方式,帶動更多貧困婦女脫貧致富,讓留守婦女留得住、有事幹、能掙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