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郭德綱為什麼不承認師父楊志剛?

用戶5985396311


因為在郭德綱沒成名之前,楊志剛一直看不起他,不承認郭德綱這個徒弟,而郭德綱紅了之後,楊志剛又借他的名義炒作,趕緊說他是郭德綱的師傅,引起郭德綱不滿。


在郭德綱還沒有來北京之前,曾經在天津跟楊志剛學了7年的相聲,楊志剛那時候是天津紅橋區文化館的館長,郭德綱有一些段子是跟他學來的。

郭德綱離開天津去北京闖蕩以後,想要在相聲界混出來名堂很難,因為他沒有名份,而楊志剛此時也不承認郭德綱徒弟的身份。有一次,相聲大家範振鈺在央視的《曲苑雜壇》錄節目的時候,剛好碰到楊志剛,就問他郭德綱是不是他的徒弟,楊志剛說也是也不是,讓郭德綱聽了以後特別傷心。






楊志剛之所以不承認郭德綱是他的徒弟,是因為那時候郭德綱混的不好,楊志剛看不起他。更可惡的是,後來郭德綱與金文聲學評書,楊志剛竟然打電話給金文聲說郭德綱的壞話,簡直就是落井下石,不給郭德綱留活路。

後來郭德綱一下子紅了以後,楊志剛到處跟人說他是郭德綱的師傅,藉機大肆炒作,郭德綱肯定不願意了,他一向愛憎分明,嫉惡如仇,肯定會反擊楊志剛的。


郭德綱於是寫了一篇文章《我叫郭德綱》,裡面暗指楊志剛貪汙公款,生活作風不檢點,楊志剛還把郭德綱告上了法庭,兩個人反目成仇,徹底鬧掰。


郭德綱一向恩怨分明,他到現在一直都承認他的師父是對他有恩的侯耀文,而不承認楊志剛。


R娛記


早在1996年間,一個天津青年就開始了在北京廣德樓等茶館的“走穴”,這個人就叫郭德綱,與他一起“創業”的還有兩個人:張文順和李菁。後來他們給自己的演出模式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北京相聲大會”。

郭德綱出生於1973年1月18日,林志穎出生於1974年10月15日,老郭經常用小林來“自黑”。

絕大部分資料上都說,郭德綱在1989年曾拜時任天津市紅橋區文化館館長的楊志剛為師學相聲。當然現在這段師承關係,郭德綱並不承認,認為沒有正式拜過師,只是在虹橋文化館學習與工作過。

對於這位館長老師,2006年老郭一篇《我是郭德綱》中爆料館長(未提名字)“曾用公款裝修房子,與女同事同居”等事。楊志剛被迫主動對號入座,自證清白,並起訴郭德綱“誹謗罪”。經北京大興法院一審裁定關於楊用公款裝修、與女同事同居等沒有依據、認定為虛構,但也以證據不足以證明“行為情節嚴重”,判決不構成誹謗罪。楊志剛不服,上訴至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2006年距今已經11年了,那時候也是郭德綱和德雲社開始“紅火”的時期。

2002年,郭德綱與于謙開始搭檔,于謙是1985年拜師石富寬。2003年開始使用“德雲社”這個牌子。2004年郭德綱拜師侯耀文。2006年註冊“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6年4月,德雲社舉辦了二十週年慶祝演出,由此是從1996年算起的。二十年,德雲社能堅持下來,且發展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

楊志剛是白全福的徒弟、於俊波的徒孫,1939年出生。

百度上說:他是中國著名相聲演員,已經創作出一大批富有時代氣息、緊跟時代步伐、緊扣群眾脈搏的優秀作品500餘個,並著有《紅楓葉作品集》(一套三冊)。其中,系列相聲《應該補拍的鏡頭》,相聲《路子野》、《巧謀利》、《酒後吐真言》以及小品《桃紅柳綠》、《搶鏡頭》、《恩愛變奏曲》等作品,在全國藝術活動中屢次獲獎。

但,真的一個也沒聽過!


幾葦渡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郭德綱與楊志剛對簿公堂主要是因為,有一次郭德綱在寫長微博的時候說自己的師父只有一人,就是侯耀文。而此時,郭德綱已經大紅大紫了。楊志剛得知此事,便將郭德綱上了法庭,最後法院公正的裁決結果是,郭德綱勝訴。

據我所知,郭德綱在年幼之時,確實在虹橋文化館學藝,學習相聲。對每一個長輩前輩肯定都能有到很多東西,真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在郭德綱的小舅子在《我眼中的德雲社》中透露,郭德綱和楊志剛結怨,主要是因為楊志剛經常會因為別人的一點看不順眼而辱罵他人,言語極其下流,為了發洩心中的怒火,而肆意的踐踏別人的尊嚴。郭德綱以此人為反面的案例,從此下定決心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絕不會去像楊志剛這樣,這也就是後來郭德綱的徒弟們說,最害怕的就是郭德綱不理他,那就是真生氣了。

郭德綱在一次採訪中,自己坦言。自己不承認楊志剛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範振鈺先生有一次錄製《曲苑雜談》節目時,問楊志剛,郭德綱是不是你徒弟?楊志剛只是說,也是也不是。第二次是因為郭德綱要拜金文聲先生學評書,楊志剛連夜打電話。事後郭德綱從金文聲抹稀泥的態度中猜測,楊志剛在背後說了郭德綱壞話。而郭德綱從此便真的傷了心。而郭德綱年輕時候,寄人籬下,後來一心想去北京發展,楊志剛是館長,很不屑的和郭德綱的父親說,沒有自己郭德綱就得餓死!時隔多年,郭德綱的父親才說郭德綱沒給自己跌面。郭德綱在一段相聲表演中說,很感謝楊志剛曾經教了自己三段相聲,他會銘記於心。

我覺得如果郭德綱現在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可能楊志剛也不會太生氣。而郭德綱現在是德雲社的班主,如日中天。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君子不會計較過去的種種,楊志剛能告郭德綱,索要賠償,我覺得有點。。。。

好啦,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網遊魅力達人


作為德雲社的研究者和相聲愛好者,對於這個問題從兩個人的解釋上來判斷更容易一些,不能因為是鋼絲就有失偏頗。

郭德綱認為自己的老師有兩個,一位是評書門的金文聲老先生,一位是相聲門的侯耀文先生,除此之外,郭德綱不再承認任何的師傅。對於郭德綱和楊志剛的矛盾,郭德綱的解釋很明確,自己沒有正式拜師,所以談不上師徒關係。

對於楊志剛,因為他沒有郭德綱這麼多的粉絲和支持者,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被認定是個小人,看到郭德綱紅了,主動來攀關係炒作自己。

不過隨著我對德雲社的研究,我發現事實可能沒有這麼簡單。兩人互相攻擊,郭德綱寫文章指桑罵槐楊志剛貪汙公款,包養女子,而楊志剛則認為郭德綱曾經手腳不乾淨。

我個人認為郭德綱在投靠楊志剛的那段時間,正是最落魄的時候,乾點什麼有損道德的事也是有這個可能的。而楊志剛是親身見到郭德綱落魄的人,如果郭德綱承認這個師傅,那麼萬一有一天楊志剛抖出醜事,那麼自己認還是不認?當然,總體而言,我還是比較支持郭德綱的,因為他確實是知恩圖報,如今在德雲社的後臺依然供奉著張文順老先生和侯耀文先生的牌位。


相聲江湖


楊志剛是著名的相聲演員,曾擔任天津紅橋文化館的館長,郭德綱曾經同時拜楊志剛和靳金來兩人為師。

郭德綱的父親認識紅橋文化館的一個職工,就介紹郭德綱到文化館看演出和學藝。在1987年楊志剛就認識了郭德綱,因為對郭德綱有好感,就把他留在小品隊一邊演小品,一邊學相聲。

到了1989年的年底,在相聲演員靳金來的提議下,郭德綱同時拜靳金來和楊志剛兩人為師。郭德綱是楊志剛門下最小的徒弟,因為楊志剛是館長,他覺得行正式的拜師禮影響不好,收的幾個徒弟都沒有行拜師禮。到1991年初,楊志剛把郭德綱招入文化館,也是一名合同工,主要工作是辦事員和小品隊的演員。

就這樣郭德綱跟著楊志剛學藝三年,本來感情是很好的,但是據楊志剛說,後來因為三件事,師徒兩人產生了矛盾。

第一件事是楊志剛生病住院時,郭德綱到醫院陪護,單位的辦公室主任提議給郭德綱開點補貼,楊志剛以為郭德綱不會要,但郭德綱後來卻有拿那補貼。

第二件事是在1994年的年初,文化館的會計郭德綱送去的一些票據上面的領導簽字是郭德綱偽造的,涉及的金額達到1萬元左右。後來楊志剛幫忙把金額減到了4千元,才沒立案。

第三件事是郭德綱私下拿過文化館的一些東西。

因為這三件事,郭德綱最後被文化館提前終止了合同。

後來郭德綱到北京發展,仍然把楊志剛當作是自己的師父,但是楊志剛卻沒把他當徒弟。有次在央視的《曲苑雜壇》中被相聲演員範振鈺問起,他說也是也不是。這也讓郭德綱聽了特別傷心,就算是之前有過劣跡,畢竟曾經是師徒,這層關係總不能不認吧!說也是也不是是什麼道理?

也因此郭德綱從此不認這個師父,沒理由拿熱臉去貼人家冷屁股吧!後來郭德綱成名了,楊志剛又要出來套關係,說郭德綱的相聲是他教的,這也令郭德綱很生氣,就公開跟這師父撕逼,直到最後對簿公堂。

但是法院最終判了楊志剛敗訴,可見道理還是在郭德綱這一方。

其實按照這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來梳理,郭德綱有沒有劣跡先放一邊,是楊志剛先不認郭德綱這個徒弟的,郭德綱再不認楊志剛這個師父也是無可厚非的事。

(文丨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第一次聽說“海青子”這個詞,真好玩,呵呵噠。

不過大家那麼喜歡看不正經的話,那就來吧,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首先說明一點,郭德綱不承認楊志剛是師父,但是承認楊志剛是老師,傳統行業裡面,有沒有磕頭拜師很重要。


先說說郭德綱和楊志剛之間的關係

現在這個事兒可真是越穿越邪乎,還有傳楊志剛給郭德綱開的蒙,這是純扯淡,按郭的說法,自打七歲學藝,怎麼可能是楊開的蒙?

其實他倆認識是這麼回事兒,當年靳金來舉薦,意思是來個一門兩雙絕,倆人一塊把郭德綱收了,楊半推半就的也就同意了,這是1989年底的事兒。

後來楊有這麼句話:

“靳金來對郭德綱非常好,他還收郭德綱為乾兒子,郭德綱一邊跟我和靳金來學說相聲,一邊跟靳金來的好朋友楊乃華學戲曲,可以說郭德綱在藝術上是我們給他啟的蒙。”

也是說,開蒙這事兒還真不好說。不過,除了和郭熟悉的人,我們這些看熱鬧的,知道的信息真不多,反正郭倒是沒提過這碼子事兒。

而且大家都知道,郭以前是量活兒的,這事兒本身就考功底,使活兒的再好,量不上,立馬起堂。

這點郭和楊說的倒是重合,郭的自傳裡面,也提過“館長”教的幾個大段兒。另外楊說,以前專門培養過郭的柳活,郭也沒公開反駁過。而且,如今郭的學雜唱,行兒裡面剛說第二,怕是沒人能拉下臉來說自己第一。

這些事前前後後算是折騰了七年,後來楊說郭犯了忌諱,這樣郭就不在文化館幹了。

反正這個鍋是不是背的誰不也不知道,早些年楊是在天津立住腕兒了,郭那時候沒拿著御子板兒進索家門就算不錯了。

後來是來往越來越少,也就算掰了。

這裡頭有個關鍵,就是犯忌諱那件事兒

既然犯了忌諱,那就是德行出問題,這事兒反正也是以訛傳訛,無非是票據上的貓膩。到底是不是郭乾的,誰也不知道,詳情可看某涯的帖子《當年師父楊志剛細說與郭德綱的恩恩怨怨(圖)(轉載)》。

但從整件事兒來看,應該是郭和楊之間漸漸不來往了 。

不過之後還有個事兒,2006年,郭有篇文章《我叫郭德綱》,寫的他天津有個師父,挪用公款裝修,睡女記者等等,結果被告上了。最後的結果是郭勝訴。

經過這個事兒之後,這倆人就不用交了,一點挽回的餘地都沒有了。

但是,郭在天津做過一個節目,衛視上的,應該叫“男人世界”,記得裡面有那威。

郭說了這麼句話,楊先生是老師,但又說了句上譜的事兒。

相聲圈的上譜,其實就是拜師,正式的拜師,如果沒有這個流程,那就不算有門戶,行裡面叫海青腿兒,簡化一點叫海青也行。

郭說,侯耀文是相聲門兒的師傅,金文聲是快書門兒的師傅,而楊是老師,這種老師很多,你交過我,就算是老師。

也就是說,在郭拜侯耀文之前,他還是海青,在圈子裡不受待見。而且他在北京混的時候,念年兒可不算少,要是有大門戶,不至於總提吃不上飯的事兒。

這點可能就要找一些當時的人來考證了,郭在北京吃不上飯的時候,到底有沒有說自己是出自楊的門下。

不過,坊間流傳,郭曾經說過自己是白全福的徒孫。

這裡來個小科普,理理關係。

白全福是楊志剛的師傅,白全福的師傅是於俊波,於俊波的師傅是焦德海。

焦德海另有一個徒弟叫朱闊泉,朱闊泉的弟子就是侯寶林大師。

而郭德綱的師傅是侯耀文,侯耀文拜的趙佩茹,趙佩茹的師傅是焦壽海,焦壽海是家門傳承,父親是焦德海。

然後大家捋一捋,最小一代是郭德綱,往上一代是侯耀文,楊志剛;再往上是趙佩茹,侯寶林,白全福;還往上於俊波,朱闊泉、焦壽海(焦少海);在往上就是焦德海。

當然,焦德海往上還有,只能說這些人都是焦德海一門的。

反正不管怎麼說,倆人徹底鬧掰了就是因為官司

郭自己說,在2006年3月鋪天蓋地的報道,說他以前如何如何,所以他就寫了篇博客,就是上面說的哪篇《我叫郭德綱》,最後就被告了,當然,還是郭勝了。

至於有人說範振鈺曾經問過楊志剛,認不認郭德綱這個徒弟的事兒,應該就是以訛傳訛。另外範振鈺已經仙遊了,根本沒法求證。只要沒有切實的證據,例如雙方認可,或是視頻、錄音,請大家不要繼續以訛傳訛,畢竟逝者已逝,還望逝者安息。

至於給金文聲打電話說壞話的事兒,也沒證據了。

所以,目前可靠的證據就一個,至少兩個人確實對致公堂了。不過,之後郭德綱還是成人跟楊志剛學過東西,確實是老師。

然而,按照上譜這個要求來說,楊志剛也確實不算郭德綱的師傅,畢竟郭不是白全福那一支的,屬於趙佩茹那一支的,上也是上趙佩茹的譜,在往上肯定要追溯到焦德海,所以他也得管白全福叫師爺。


小言詹詹


郭德綱不承認楊志剛,我認為主要有三個理由。

第一,當年他跟楊志剛之間發生了種種恩怨。

郭楊二人的恩怨,具體情況外人不得而知,但是據郭德綱自述是這麼回事:當年在文化館時,楊志剛把自己家裝修的發票拿到館裡保險,這件事是郭德綱具體操作的。後來郭德綱家也裝修,郭德綱有樣學樣,也把自己的發票拿去報銷。然後就事發了,楊志剛狠狠地整了郭德綱一番,把他調到閒職上,讓他每天寫檢討。郭德綱一怒就跑到了北京,用《雍正劍俠圖》的說法是“別開天地,另創乾坤”。

郭德綱自己說的不一定是全部真相,但至少郭德綱曾偷偷報銷私人發票並被楊志剛處罰這件事肯定是真的。也就是說楊志剛代表了郭德綱一段不堪的過去,郭德綱自然從心底裡想把這段過往抹殺掉。

第二,楊志剛教他能耐,但沒有擺枝。

什麼是“擺枝”呢?在老年間,相聲藝人屬於江湖人,他們對於拜師收徒的事極為看重。相聲拜師不是隨隨便便拜的,需要有引、保、代三師,引就是把徒弟引薦給師父的人,保就是擔保徒弟人品沒問題的人,代就是師父不在時代師父授徒的人。而且還要舉行儀式,宴請賓客等等。這些種種程序,叫做擺枝。

只有經過擺枝師徒關係才算正式確立。口頭上說收某某為徒那叫“口盟”,一般過後還要擺枝才正式。

但是新中國成立後這些舊習俗肯定被拋棄了。郭德綱當年學藝的時候,這些都屬於封建殘餘,楊志剛又是體制中人,肯定不會擺枝收郭德綱,就是口盟而已。

再往後復興傳統文化,相聲藝人才把這一套又拾回來。所以郭德綱認為當年沒有擺枝,楊志剛不算自己師父。

其實郭德綱闖蕩京城時曾說過自己是白全福徒孫,而白全福是楊志剛師父。

第三,後來郭德綱又拜侯耀文為師。

郭德綱拜侯耀文是經過正式擺枝的。但侯耀文多半沒有教郭德綱什麼,郭德綱相聲功底紮實,也不需要侯耀文教什麼。說白了郭德綱只是借侯耀文的名頭而已,畢竟侯耀文是侯寶林兒子,侯寶林又是公認的相聲大師。

但是相聲界對於這種改拜他人為師的情況比較忌諱,除非是原來的師父同意。所以郭德綱索性不承認楊志剛是他師父,以減少麻煩。不然別人要罵他欺師滅祖了。



夢露居士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說句公道話,相聲藝術的沒落,就是因為絕大多數相聲藝人的自以為是,以及他們對待別人的雙重標準。同樣的沒有擺知,同樣的沒有引保代,同樣的是侯寶林大師的徒弟,就因為郝愛民先生說真話,所以他們就承認馬季先生的師承,卻拒絕承認郝愛民先生的師承。同樣他們拒絕承認楊少華老爺子與楊議的師承,理由就是沒有擺知!但是楊志剛收郭德綱也沒有擺知,他們卻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譴責郭德綱欺師滅祖!

郭德綱為什麼不承認楊志剛是他師父?原因很簡單,當郭德綱早期闖蕩北京城的時候,曾經以白全福徒孫,楊志剛的徒弟到處推銷自己,削尖了腦袋都想加入體制內說相聲,但是當有人為此事諮詢楊志剛的時候,卻得到了楊先生模稜兩可的回答,“郭德綱說是我的徒弟也是,說不是也不是!”這就直接導致了郭德綱如同沒孃的孩子,任相聲界同行欺負打壓!

當然,我們做為局外人,無權評論郭德綱與楊志剛師徒之間的恩恩怨怨,但是我們至少可以說,即便楊志剛在中國相聲界再微不足道,可是隻要他和北京的同行打個招呼,怎麼也得給點面子!要不然你無法解釋,拜乾爹專業戶陳寒柏會拜一個默默無聞的楊志剛為乾爹。


另外我們從郭德綱對侯耀文、張文順、師勝傑、石富寬、謝天順等人的態度來看,他並不是一個不知道感恩的人。老楊有一肚子委屈,訴說郭德綱的不仗義,老郭也有一萬個理由,不承認這個師父,但是沒人能否認楊志剛先生確實是教過郭德綱本領這個事實,二人師徒一場,鬧成這樣總歸不是一件光彩事。


靖逸軒主


郭德綱與師父楊志剛的恩怨糾葛已經有了坊間傳說的多個版本,具體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沒有人能夠說的清楚。總之,郭德綱是不認這個師傅了。

楊志剛早前是天津市紅橋區文化館館長,郭德綱的父親經紅橋區文化館的一位朋友介紹,把郭德綱送進了文化館,拜在了楊志剛門下。相聲界有個傳統,拜師得有山門,沒有師傅的就是海青子。玩玩票可以,真正吃這碗飯就不行。

郭德綱還叫郭大剛的時候,誰也沒想到這小子將來有一天能紅滿天下。這世界上的事情誰也說不清,但有一點你得服氣,郭德綱的勤奮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自己通過三十年的奮鬥成了自己最恨的人。以郭德綱今天在相聲界的成就,你得稱他為先生。但是沒有人用先生來稱呼他。為什麼呢?郭德綱在北京混的很差,北京的相聲界同仁認為他是海青子,沒有真正的師承。但說起真正的師傅,楊志剛當然得算相聲門裡的,他不僅是一個文化館的館長,而且還是相聲大師白全福的高足。不知道為什麼有師承的郭德綱在北京到處受人排擠,沒有人肯買他的帳。據說,郭德綱最早來北京的時候曾經託人送錢打點想拜李金斗為師,但是李金斗沒搭茬。後來郭德綱火了以後有人問起這件事,李金斗說根本沒人和他說起這件事情。估計郭德綱送的錢討的人情多半是扔了。直到侯先生的二公子侯耀文後來成了郭德綱的師傅,北京的相聲界才算接納了他。從此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在北京算紮下了根,但也從此跟相聲界結了樑子。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郭德綱的這張嘴。口無遮攔,不管是誰都敢開炮都敢懟。因此得罪了很多社會團體和個人,因此有了2010年的眾叛親離和口誅筆伐。但是,郭德綱挺過來了,郭德綱還是郭德綱,德雲社卻不是原來那個寂寂無名的德雲社了......

郭德綱在天津的相聲界也不被人待見,主要原因是他和天津相聲界前輩尹笑聲的眾友相聲團之間的恩怨。郭德綱的德雲社在北京處於起步期的時候,為了儘快把德雲社發展起來,郭德綱在那段時間頻繁往來京津兩地,每次回津則必到天津茶館觀摩同行演出。令人深感意外的是郭德綱還將眾友相聲團老先生們的表演偷錄了下來,拿回去供自己和徒弟們研究,甚至還將其中一部分包袱用在德雲社後來的演出中。這件事情被尹笑聲先生知道後尹先生曾經專門找郭德綱質詢,但是問題最終似乎並沒有得到解決。從此,郭德綱就和津門相聲界結下了樑子,也為後來的“砸綱”事件埋下了伏筆。

郭德綱最早是跟楊志剛學說相聲,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早期,郭德綱在北京混的時候也毫不避諱的稱自己是楊志剛的徒弟。但是自從拜師侯耀文之後就慢慢地改變了說法,不再承認這個說法。小編也曾經在報紙上看到過有關郭德綱自稱從師楊志剛的採訪,深以為意。郭德綱和楊志剛的師徒之戰主要錯誤還是在於楊志剛,有一次,範振鈺先生在央視錄製《曲苑雜壇》時問楊志剛,郭德綱算不算你徒弟?楊志剛模稜兩可的回答是也不是。而郭德綱是範振鈺的乾兒子,這個話慢慢地就傳到了他的耳裡,這讓郭德綱很傷心。

本來這事還有回圓的可能,但是楊志剛最後做的一件事徹底把這件事翻到了公眾面前。2003年左右,郭德綱的德雲社剛剛在北京天橋有些起色的時候,有些對於郭德綱不好的小道消息慢慢地就通過天津行的同仁們的口傳到了北京。這事如果放到有些肚量的人來說或許也就不以為意。偏偏郭德綱是個愛較真的人,非要把這個事情弄個水落石出不可。結果,這件事的最終結果就是郭德綱和天津相聲界斷了交割。也讓郭德綱成了與北京和天津兩地相聲界都不能相容的非主流相聲演員。

還有一件事不得不說,楊志剛之所以不認郭德綱為徒的原因可能是不滿其將相聲純娛樂化。相聲作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門類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仍然應該肩負起教育人的作用,真正的純娛樂對於相聲這門藝術是不適合的。這一點,不知道郭德綱是否真正的意識到了。

郭德綱的德雲社如今在海內外是風生水起,一家獨大。郭德綱也因為他的口無遮攔而名聲在外。郭德綱的相聲在德雲社紅火之後也慢慢地開始增加了更多的娛樂成分,不知道現在的德雲社相聲還是不是真的有傳承。如同郭德綱和楊志剛的師承關係,承認也好,不認也罷。都在天津衛和北京城的坊間慢慢流傳,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趣說歷史快樂生活,我是小編徒步說史;感謝您關注和閱讀我的原創文章,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徒步說史


郭德綱是一個有才華的相聲演員,也是一個膽大心細的人,是一個純粹靠手藝吃飯的藝人代表。

郭德綱走到現在的地位和知名度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郭德綱是受過名師指點的,不然光靠自身的天賦異稟不可能走到現在,特別是對一對一相交成才的相聲演員就會更難了,首先在郭德綱為成名前有拜師楊志剛為師學藝。後兩人矛盾升級,我們不多累述。

二、郭德綱成名是在天津,但中國的相聲之都在北京,所以郭德綱後到北京發展,並拜侯耀文為師,不然在北京沒有他立足之地,原因是北京是有地區保護和團體組織的相聲發源地,要想在北京立足,必須師出有名才可以,不然只能是刷槍帶棒的路邊藝人,不會被相聲界認可。

三、郭德綱現在不承認以前的師傅,是因為兩人之間的矛盾,不管誰對誰錯,翻臉不認對方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屬性決定的,但郭德綱內心應該是要感謝恩師楊志剛的,只是現在沒有表現出來,人到50知天命的時候,郭德綱就會知道感恩,原因郭德綱是一個強勢的,內心強大的,才華橫溢的人,這樣的人一般年輕時都會目空一切,老來後就會心胸寬大,知道滴水之恩的道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