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最新動向!賣方研究醞釀大變動,已有券商開始調整研究員考核指標,關鍵點在這裡

最新動向!賣方研究醞釀大變動,已有券商開始調整研究員考核指標,關鍵點在這裡

最新動向!賣方研究醞釀大變動,已有券商開始調整研究員考核指標,關鍵點在這裡

國內證券研究機構近期正緊急醞釀調整新的考核指標!

券商中國記者日前獲悉,受行業分析師評選暫停的影響,境內一大批賣方研究所內部對研究員的考核指標都面臨調整,已有券商內部開始徵詢考核新指標。

華南一家上市券商一位管理人員透露,他們內部正在醞釀對研究員新的考核,主要是分倉收入。未來研究員不僅要認真做好研究,還要走向市場兼顧銷售。只有研究沒銷售和只銷售沒研究的研究員將來都無法在賣方立足和生存。

賣方研究所考核指標面臨調整

國慶假日前,券商中國記者從多家券商獲悉,他們目前正在加緊收集經紀業務各條線對證券研究員的考核新指標,因為隨著相關的分析師評選“速凍”,此前已經延用多年的研究員考核體系要面臨全新調整。

作為賣方研究機構,境內券商對研究員的考核指標,此前主要是研究員在相關評選中的名次。某種程度上說,行業研究員在評選中的名次,直接掛鉤著公募基金分倉額度的多寡。

“我們公司此前對研究員的考核指標其實非常單一,主要就是看他們在評選中的獲獎情況,因為大家都知道能獲獎就能帶來公募基金的分倉收入。”廣東地區一家大型上市券商機構業務負責人介紹。

正因如此,一些後來躋身賣方研究業務的中小券商,在搶佔賣方研究市場時,並不是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從具體的研究做起,而是直接高價從別的賣方機構挖角已在評選中榜上有名的分析師。因為這些榜上有名的分析師“自帶公募基金分倉收入”,來了就能給證券公司帶來公募基金分倉業務。

不過,隨著評選的“速凍”,這些已成各家賣方機構內部運轉機制的考核指標也將被迫推倒重來。

“現在研究所內部有點亂,大家突然彷彿像沒了線的風箏,不知道下一步該朝哪個方向發力。”上海一家賣方研究機構的一位研究員說,大家都知道必須要出臺新的考核指標,但這麼多年來每個人都對評選習以為常了,就像高考一樣,大家都跟著它的指揮棒在轉動,現在突然說要改,大家一時除了無所適從,就是內心忐忑。

“我們內部對研究員的考核,將主要側重研究員研報推薦的個股後續走勢。”西部一家上市券商策略研究員介紹,該公司內部之前其實已有類似模擬薦股,但僅供考核參考,一直沒有正式納入考核指標。近期,該公司已決定將模擬薦股正式納入對研究員的績效考核。

不過,採取模擬薦股考核的,也並非對所有的研究員都有效,比如宏觀研究員就不適應,還有宏觀策略研究員也不適應。另外,即使行業研究員發佈的行業研究報告,最後推薦的個股也是有諸多前提條件的,這些個股最終的漲跌也並非真正全面反映研究員的真實水平。

而且,賣方研究還有一個普遍現象,那些策略研究很牛的研究員,一旦名氣起來後,多直接轉行自己做投資去了,真正有水平且依然留在研究機構沉下心來做賣方研究的,越來越稀有了。

賣方研究評價體系建立任重道遠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調查瞭解,境內賣方研究對研究員考核體系的重建,目前都還處於醞釀階段,真正落地的尚未發現。

從目前幾家重建券商擬採取的主要考核指標看,要麼是研究銷售並重,要麼是注重薦股能力,此前研究員全心做研究的現象今後已然難以為繼了。

一位行業研究員無不憂慮地抱怨,此前大家只要全心做好研究,能力獲得機構認可,在評選榜上有個位次就好了,上榜了就有了分倉,就有了名氣,也就有了身家,現在榜沒了,以後全心做研究不可能了,為了分倉可能還要去“勾搭”買方機構,更別說名和利同時得到了。

券商中國記者與多位資深研究員交流的感受是:賣方研究機構的考核指標真的很難確定。如果說境內賣方機構此前把眼光全聚焦於分析師評選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的話,那目前各家正在醞釀的考核指標,未來遇到的問題一定會更多。

“總體上來看,國內賣方研究為了迎合買方,無論是研究還是銷售,都太功利了。買方為了業績太功利,賣方為了名利太功利,銷售為了分倉太功利。”一位研究員說,研究其實應該是一門需要沉下心、踏踏實實的智力活,不應該是一份研報或一場演講或一個觀點就紅火起來的。

研究業務必須轉型

1993~1994年,萬國證券招聘了最早的一批證券研究人員,發展到目前,研究業務成為不少券商的重要業務之一。

一位券商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最早的券商研究部,都是定位於對內支持經紀、投行、自營等業務部門,多數還兼任公司秘書班子,為各級領導撰寫發言講話稿。

後來,研究所較普遍的商業模式是依賴於基金分倉佣金收入盈利。

一位分管過研究所的券商高管對記者表示,在整個證券行業比較困難,全行業攻克艱難的時期,評選中一些娛樂化的現象有欠妥當。但是背後折射的是券商研究業務的過剩和業務模式的畸形。

該高管認為,券商研究業務的過剩已經是客觀事實,依靠佣金帶來高收入的提成機制,導致研究員在提供賣方研究時偏離上市公司基本面現象時有發生,顯然這種商業模式背後存在一些問題。

“券商研究所過度依靠公募、私募佣金的商業模式是畸形的。”他說,研究業務應該是作為券商綜合金融服務的一部分,通過對市場、上市公司的研究,提供客觀的研究報告,研究挖掘和創造價值。

另外一位券商資深分析師認為,如何利用公司的各項業務資源,實現研究業務價值最大化,則將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

百萬用戶都在看

最新动向!卖方研究酝酿大变动,已有券商开始调整研究员考核指标,关键点在这里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最新动向!卖方研究酝酿大变动,已有券商开始调整研究员考核指标,关键点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