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卡梅隆-安東尼|新的賽季,更大的犧牲

火箭VS灰熊的季前賽,出戰23分鐘,8次出手命中4球,其中3記三分球,一共拿到13分4籃板2次助攻,這是卡梅隆-安東尼2018~2019賽季伊始交出的第一份答卷,雖然沒有了往日的華麗與震撼,但這樣的數據卻實實在在,樸實無華,讓人看到了甜瓜在職業生涯後期願意轉型的真誠。

卡梅隆-安東尼|新的賽季,更大的犧牲

其實上賽季的甜瓜就已經開始了轉型之路,只是在雷霆低迷的戰績籠罩下,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一點。在夏天被交易到雷霆隊的時候,甜瓜就已明白“那個新老交替時間點到了”,他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位於威少和喬治之後的三當家,所以一整個賽季,甜瓜都在兢兢業業地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進攻中以無球定點為主,偶爾搭配一點面框三威脅加背身的低位單打。

只可惜,幾乎清一色的輿論導向都對甜瓜不利,雷霆輸球,人們開始紛紛指責甜瓜“又玩起了掘金、尼克斯時期的那套單打”,而雷霆贏球,也絕少有人會想起“今晚的甜瓜狀態很棒,他投中了不少決定比賽走勢的關鍵球”。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講,不管輸球還是贏球,甜瓜總得背上一口鍋。

卡梅隆-安東尼|新的賽季,更大的犧牲

但數據不會騙人,也遠比那些無意義的印象流點評來得客觀且真實。2017~2018賽季,甜瓜為雷霆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在進攻端有23.9%的比例是無球端的定點投突,要知道,2012~2013賽季甜瓜拿得分王的時候,這個比例只有15.4%。面框三威脅和背身低位,是甜瓜生涯前14年縱橫江湖的招牌絕活,2012~2013賽季,這兩項進攻方式的佔比分別為26.4%和20.8%,但上賽季,分別下降到了18.1%和14.4%。在甜瓜整體的回合佔有率(USG%)從35.6%暴跌至23.2%的大背景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甜瓜不僅僅在出手權上給出了巨大的讓步,更是在進攻方式上進行了很大程度的妥協。

卡梅隆-安東尼|新的賽季,更大的犧牲

黑子們可能會反唇相譏:“妥協?不願意打替補也能叫妥協嗎?”這邊,我只想引用一下當年艾弗森的那句經典名言:“我沒聽過讓全明星打替補的,沒聽過讓MVP打替補,沒聽過讓得分王打替補的,沒聽過讓超級巨星打替補的。”作為10屆全明星球員,生涯6次入選最佳陣容,還獲得過得分王榮譽的甜瓜,在出手權和出手方式上已經做出了巨大犧牲之後,我們實在沒有任何理由再要求他放下所謂的“最後尊嚴”,去擔任一名替補球員了。有時候,“替補”也會成為一種道德綁架,而它往往被黑子們濫用。

卡梅隆-安東尼|新的賽季,更大的犧牲

但2018~2019賽季的甜瓜,開始看淡了這一切,包括那個所謂的“首發”與“替補”的區別。在正式加盟火箭後的不久,甜瓜就公開表示:“為了贏球,我願意做任何事情,我願意打替補。”一位曾經的超級巨星,究竟要經歷多少的風雨,得出多少的人生感悟,才可以如此雲淡風輕地說出“打替補”這句話。也許,一切正如甜瓜後來說的,“在休斯頓,我重新找到了打球的樂趣。”那種樂趣,源於籃球的本質,與外在的競爭角逐無關。

這是甜瓜職業生涯中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新賽季--更大的犧牲,當然,也意味著更大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