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公孫樂》李仕靈作品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乾式盆景,主幹出土不高即分成兩幹。兩幹一大一小,一粗一細,或一高一矮,一直一斜,兩幹既要富於變化,又要渾然一體,相互依存,左顧右盼。雙乾式表示情同手足,扶老攜幼,相敬如賓之情,若是雙幹大小相差懸殊 ,稱之為公孫樹。以下是曾憲燁老師對一件公孫樹的賞析。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題名:公孫樂 樹種:山桔 作者:李士靈

——如何賞析李士靈先生的金獎作品《公孫樂》

圖、文|廣東陽江曾憲燁

山桔又名東風桔,芸香科山桔屬,常綠樹種。其最大的優點是耐陰,耐乾旱貧瘠,生命力強旺,即使蟲鏤蟻蛀,僅剩一皮層,也能枝繁葉茂。萌芽後成枝角度以硬角居多,極得枝線的剛陽之美。山桔生長速度慢,成型後不易變形,不會象雀梅“功成身退”故近年成為嶺南盆景中的熱門樹種。

山桔盆景的製作有幾大難關。

1、育樁成活難度大,對季節、氣溫、育樁管理要求高。

2、蓄育第一、二、三節枝難度高,時間長。

3、剪 枝、換土時間要求季節性強。

4、蟲害多,特別是鑽心蟲為害大。

5、花多、果多浪費樹身營養。李士靈先生的金獎作品《公孫樂》見圖一。杆徑僅8CM,高90CM,盆齡 已在20年間,可見成型不易。見圖一、圖二。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圖一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圖二

整體大效果:

作品屬典型的一大一小(小杆為後天培育)雙杆形格。主杆右向斜立,重點枝高位放出,勢態右引與孫枝呼應,取勢險,震撼人心。(與常 見的配左拖枝造型有出新的地方);根左拖,配孫枝穩回重心,穩中求險、求勢、求突破;整體神韻健康、向上、充滿天真、浪漫情趣;樁身健康無大傷口,所見枝託全為後天蓄育,各級收尖枝線清晰可辨,刀刀見真功,培育時間長,製作難度高;和諧社會,安定團結,老有所樂,主題鮮明,人人嚮往。

根盤樹幹:

作品根頭部和杆身有坑有稔,扭根轉骨,老而堅硬,充滿力感;孫枝培伴膝前,活潑、天真;雙杆收尖暢順、自然,年功顯現;根平淺、四岐,左拖根突顯,張力足。

枝爪佈局:

見圖三。作品主、副杆重點枝A和G布托杆身黃金位。主杆重點枝A由出枝時的右後位翻滾扭動到現時的右前位,空間變化大,採用軟硬角和長短跨度相結合的辦法,突顯枝線的“四美”。B由左後轉正左,C右後,D左後,E左前,F正前,各枝定託準確,空間走位合理,整體效果疏密相宜。作品取等腰三角形構圖,重心落在盆內,險與穩,老與嫩,茅盾的對立,統一,盡善盡美,相得益彰。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配盆裝飾;作品配白色裂 斑釉淺四方盆,色彩過於特出與綠草、茶色幾架不大協調,平矮的板面幾架也比不上常見的半高几架好。

嶺南盆景重在詩情畫意。重在自然野趣,重在枝線的力度美、節奏美、韻律美、空間變化美,重在年功的表現,這在《公孫樂》中得到很好的體現。我衷心地希望李先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面世

共享天倫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歲月留痕》黃惠娟作品 香楠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羅漢生作品《公孫樂》雀梅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伍錦生作品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陳昌作品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金枝玉葉》陳兆鵬作品 胡禿子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陳偉南作品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公孫樂》 何偉強作品 山桔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公孫樂》 黃松凱作品 博蘭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五代同堂》 李卓南作品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 程煜涵作品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陳昌作品《天倫之樂》(相思,115×75×60cm)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吉祥》盧志文作品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黃繼濤作品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韓學年作品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楊耀其作品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楊耀其作品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種一棵公孫樹,老少同樂!

想要閱讀更多原創文章,敬請關注《嶺南盆景》微信公眾平臺: lnpjsj ,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小編微信: lnpj179 歡迎投稿、留言參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