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中国的资本家不能再“妄想”在劳动密集产业里继续赚的巨大红利,美国的工人们也必须平静理智地接受中国资本的进入。

在全球化浪潮中,由于阶层、种族等诸多因素,生产要素的互动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样高效。

例如,在纪录片《美国工厂》中,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情况就并非预料那般乐观。

《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由史蒂文·博格纳和朱莉娅·莱斯特联袂制片。

影片讲述了中国玻璃制造商福耀集团到美国俄亥俄州代顿投资,重新启用前通用汽车组装厂做为玻璃工厂的故事。

影片于2019年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后,在Netflix上线。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内容简介

由于SUV销量下滑,通用汽车于2008年12月关闭了名为通用汽车莫雷恩装配厂的工厂,导致数千人失业。

中国“玻璃大王”、亿万富翁曹德旺于2014年在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代顿(Dayton)区域莫里恩市(Moraine)开设“福耀”玻璃厂制造汽车用玻璃,雇佣了两千多名当地员工(不少为以前关闭的“通用”汽车工厂工人)。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起初,在福耀举办的一场面向美国求职者的热闹宣讲会上,大家一片欢乐喧嚣。

然而随着工厂的扩张,乐观情绪变成了不安、异议和恐惧。

一些工人面临危险,甚至受伤;中美两国的管理层也都在抱怨生产问题,尤其是美国工人。

镜头又转向中国,美方管理人员来到福耀旗舰厂访问,他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情景:

- 工人的合唱

- 团建

- 豪华庆典

这些都与传统的美国工厂相去甚远。

与此同时,管理层的不满不断加剧,甚至开始显出了公开的敌意。

一个美方管理人员以开玩笑的方式对中国同事说,最好用胶带把那些喋喋不休的美国工人的嘴封起来。

影片结尾的字幕写道:

到2030年,自动化将令全球三亿七千五百万人需要寻找全新种类的工作。

影片最后的画面定格在工人模糊的背影,美国工厂、美国工人、中国工人的命运轨迹还在缓缓延伸。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中国资本

与美式工厂全然不同的企业文化

无论对于一向崇尚自由氛围的美国人,还是对于从未参观过类似工厂的中国人来说,福耀旗舰厂的管理模式都令人“大开眼界”。

整个工厂实行军事化管理,工人不仅要在班前例会列队喊口号,而且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每月只能休息1~2天。

但与平常工作时的辛苦压抑截然不同的是,公司年会有着央视春晚一般和谐乐观、积极向上的氛围。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福耀工厂绝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工厂,但它确实代表了一种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工厂类型。

在这里,企业的意识形态是“封建大家长制”与“苏联式社会主义”的融合。

一方面,曹德旺是最高权威,如古代分封制一般下辖着众多管理层,统领着基层工人,力图高效地发挥工人的最大价值;

另一方面。管理层善于使用“报国为民”、“勤劳朴实学习创新”来鼓励和团结工人,希望将工厂包装成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这样“软硬兼施”的公司运营模式乍一听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却使工人处于绝对弱势的位置。

企业高效率的代价是工人的健康、安全、尊严倍剥夺。

在由曹德旺的亲属任党委书记的工会中,工人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并非易事。

在“爱福耀即是爱党爱国”的思想教育下,工人如若有反抗意识,则大概率会被视为懒惰、自私和道德败坏,从而很难得到年会的奖励。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美国工人

工会遗产和美国文化培养出的“娇花”

在代表着美国普通工人权益的工会的长期抗争下,几乎所有美国产业工人都将维权培养成了一种天生的习惯,八小时工作制与周末休息等也已经被写入法律。

同时由于美国文化的特殊性,大多数美国人都在充满鼓励与赞扬的环境下长大,因此也表现得更为自信。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他们曾经过着高工资高福利的畅快生活,然而现在却不得不抛却骄傲,“委身于人”(曾经通用工厂的时薪是29美元,而福耀的时薪是不到13美元)。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不仅如此,中国的监工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严密的公司层级体系,在对美国工人的管理中可能更多地以批评为主,这就使美国工人心中的不满更加严重。

虽然美国工人高度的维权

意识绝非坏事,但他们往往将这种跨国的阶级冲突转化为国别矛盾、置换成排外情绪。

与此相对应,曹德旺也将美国人的不满归结为:“美国工人对中国人有敌意。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冲突背后

中美都无法失去的“工厂”

福耀工厂严苛的科层化体系、美国工人的不满与松散……许多矛盾的根源实际上都是曾经几十年美国独霸的世界格局所留下的制度与文化惯性向经济领域辐射的结果。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人口红利的助攻。

对于中国的资本家来说,这套管理方法也曾在当时对于快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过很大的作用。

因此,福耀工厂这套管理制度自然而然地被管理层作为成功经验“出口”到了美国。

而美国占据霸权的位置已久,即使近年来正处于霸权衰退期,许多美国人心中的“美国至上”主义却仍未消退。

中国资本家与工人并非是第一个在美国碰壁的群体。

早在1982年,一位华裔日本青年陈果仁在底特律被“克莱斯勒”汽车厂的两名白人男子用棒球棒活活打死,原因仅仅是陈果仁是日本人(日本车在当时是美国本土汽车在市场上的强劲对手,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岌岌可危,许多美国工人因失业而仇恨日本人甚至亚洲人)。

因此,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误会、分歧甚至裂痕。

而《美国工厂》正是用特写镜头将这些缝隙和裂痕放大。

但作为一部纪录片,它并不在于将这一冲突扩大,

而是将真实的事件呈现在人们面前;它无法记录未来发生的事,但我们可以根据现实来推测发展方向。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尽管中国式的工厂管理制度在遭遇美国工人后显得失去了效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工厂”对于中美双方来说都不可或缺。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从纪录片中的工厂所在城市的发展情况来看,足够的外资,尤其是中国的投资对于其经济复苏来说不可或缺。

俄亥俄州的就业人数在金融危机过去后的十年间从570万跳水至520万,代顿市的平均家庭收入为5.2万美元,低于美国平均水平。

而福耀的建设投资达到了7.68亿美元,是俄亥俄州近年来获得的最大投资项目之一。曹德旺的投资实际上达到了俄亥俄州“招商引资”的预期目的。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再将视角转向以曹德旺为代表的中国资本家。

远赴国外开设工厂可能正是为了疏解国内业务增速变缓的压力。

据曹德旺说,在美国开设工厂,除了人力成本以外,其余成本都低于在国内办厂。从短期来看,到美国投资的选择也是正确的。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然而,正如我们在影片末尾看到的那样,一条又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的进入才是我们想象中一个工厂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的资本家不能再“妄想”在劳动密集产业里继续赚的巨大红利,美国的工人们也必须平静理智地接受中国资本的进入。

有人曾说这部影片是对特朗普逆全球化政策的反击,但民小智君认为,这同时也是为资本全球化敲响了警钟。

我们无法也不应该阻止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的流动,但我们可以通过优化配置来减少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互斥反应,使被改造后的工厂真正成为双方,甚至多方所需要的“梦工厂”。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数字经济智库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