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中共濰坊市委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制度創新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以制度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為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堅實制度保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強黨對制度創新的領導,堅持問題導向和市場化取向,鼓勵大膽探索實踐,加快構建充滿活力的有效制度體系。2019年,推動一批制度創新重點任務取得重大進展;到2020年,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制度創新取得重要成果,更加有力地支撐高質量發展;到2022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備,制度創新優勢得到有效發揮和明顯增強。

二、主要內容

(一)聚焦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1.建立健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專班推進機制和協調推進體系。建立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考核體系和統計體系。

2.完善新舊動能轉換基金設立、運作、管理機制,出臺支持新舊動能轉換的財政政策。

3.在全市推開工業企業綜合評價改革,建立“畝均效益”評價制度。

4.研究制定濰坊市新型產業用地(M0)管理辦法。

5.建立“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推進機制。

6.探索開發區“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創新人事、薪酬、招商引資等制度。

7.建設市產業技術研究院,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修訂完善科技獎勵、科技項目管理等辦法,落實鼓勵企業創新的相關政策,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創新質量、實際共享為導向的多元化激勵機制。

8.調整優化市以下財政體制,提高市級統籌能力。落實擴權強縣政策。出臺深化市級預算管理改革的意見。

9.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佈局,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徑,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

10.創新政府、企業、金融三方聯動機制,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健全地方金融監管機制。

11.出臺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建立集中統一的現代海洋綜合管理體系,探索立體綜合集約利用海洋資源的新路徑。建立市級海洋經濟統計核算體系。

12.完善“民參軍”扶持政策,健全完善軍地資源統建共享機制,建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制度,構建軍民融合產業政策體系,建設省級軍民融合示範基地。

13.制定加快市級重大重點項目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落實能源結構調整的文件。

(二)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1.創新提升“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

2.建立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推進體系,推動28項重點任務、11條先行先試政策落地見效。

3.建設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建立覆蓋蔬菜全產業鏈的標準化體系。

4.建設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

5.創新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模式,打造領軍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6.探索土地規模化經營、村莊佈局調整、農村土地整治、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與鄉村“五個振興”統籌推進機制。深化農村土地制度、集體產權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改革,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村集體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入公司經營的土地經營模式改革。

7.規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加快將齊魯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打造成為全省交易平臺。

8.創新農技推廣、農村電商、為農服務中心等服務機制。

9.研究制定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

10.完善涉農資金整合利用機制,健全農業農村投融資機制,加快運作鄉村振興產業基金。健全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下鄉的政策體系。

11.落實鼓勵城鎮專業人才、高校畢業生、公職人員多種形式參與鄉村振興的政策,形成人才“到鄉村去”的激勵機制。

12.研究提出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措施。

(三)聚焦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1.圍繞“十強”產業,對接全球先進技術、高端產品、國際資本、頂尖人才、多元市場,構建跟蹤、引進、合作、拓展的工作機制。

2.探索建立與日韓、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機制,創新提升港澳臺合作模式,建立與歐美中小企業的合作平臺。

3.健全完善“雙招雙引”考核辦法,在農業、服務業、民營企業等領域擴大招商引資,全面推行“招商合夥人”制度,完善專業招商機制。

(四)聚焦優化營商環境轉變政府職能

1.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2.深化“五個一”集成服務改革。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全市政務信息系統數據共享。建立行政審批授權及人員資格制度。

3.推行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

4.出臺濰坊市政務誠信實施意見、個人誠信實施意見,健全完善聯合徵信系統。

5.完善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

6.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完善政企聯誼機制,建立行業協會商會、民營企業家代表依規列席黨委政府討論、部署有關經濟工作會議的制度,完善市級領導幹部聯繫民營企業和商會、服務經濟組織制度。

7.探索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化解機制。

(五)聚焦打好“三大攻堅戰”

1.健全防範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制度機制。搭建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保障體系。

2.創新化解企業流動性風險、上市公司風險、地方法人銀行機構風險等政策措施。

3.建立扶貧開發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銜接機制,研究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群體支持政策,優化扶貧資金監督管理、扶貧特惠保險、扶貧扶志等制度。

4.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制度。建立資源環境倒逼機制,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六)聚焦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

1.健全輿論宣傳推動中心工作落實機制,建立輿論引導和輿情管控制度,完善意識形態領域輿情跨部門會商研判機制。

2.制定濰坊市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健全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闡發傳播體系。

3.深化濰坊報業集團、濰坊廣播影視集團改革,構建市、縣兩級融媒體平臺。

4.制定對市屬文化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的實施方案,推動市屬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5.優化國有文藝院團和公共文化場館管理運行機制,探索省市縣三級聯合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建立文化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機制。

(七)聚焦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1.研究制定補齊農村教育短板的相關制度。健全城鎮中小學破解“大班額”和居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的長效機制。

2.深化教育治理體制機制改革,深化普通高中綜合改革,研究破除教育評價“五唯”問題的措施。建立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分配機制。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範區建設,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

3.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醫療、醫藥、醫保、醫教“四醫”聯動機制。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管理、薪酬、人才等制度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完善政府購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機制。

4.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完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

5.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創新高校畢業生、去產能職工、農民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的培訓、就業政策。

6.制定我市統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的意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制度。

7.建立總額控制下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

8.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

9.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八)聚焦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1.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完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建立新型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2.創新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建立應急救援信息共享機制,建設應急救援綜合管理體系。

3.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優化戶籍、交通管理、車輛管理服務。

(九)聚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構建綠色環保產業發展支持體系,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激勵約束制度,建立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2.探索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嚴格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健全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制度,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和生態修復。

3.健全統籌推進陸海汙染治理機制,完善大氣質量補償機制,探索建立地表水環境質量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十)聚焦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

1.探索建立改革創新激勵機制。建立鼓勵幹部“到基層去”的激勵機制。制定加快提升各級幹部專業能力專業精神的政策措施。

2.探索建立在改革創新中出現失誤的容錯糾錯機制。

3.健全完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醫療、服務保障等綠色通道制度。

三、組織保障

將制度創新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重要內容,一體研究、一體部署、一體落實、一體督辦。健全制度創新責任體系,市直部門和縣市區(市屬開發區)承擔主體責任,黨委(黨組)書記領銜推進制度創新。鼓勵支持基層結合實際大膽探索,鼓勵支持各級各部門爭取國家、省級試點,在各領域培育推廣一批制度創新典型。把制度創新作為全面深化改革考核重要內容,更加註重考核改革創新實效。加大輿論宣傳力度,營造制度創新濃厚氛圍。

(此件公開發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