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茶者:普洱茶名重天下的各大茶區

宋朝名士王禹系品嚐了芬芳濃郁的普洱茶後,寫了一首讚美詩:“香於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愛惜不嘗唯恐盡,除將供養白頭親。”詩中所指“圓如皓月”,就是普洱茶。普洱茶來自於秘境雲南,那裡有著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野生茶樹群落,是中國茶葉栽培最長久的地區。

而提起普洱茶,人們想到的則是四大茶區。這是因為四大茶區是孕育普洱茶的最初襁褓,並且在此後源源不斷提供最為優質的茶葉,幫助普洱茶以特殊的秉賦奠定了“名重於天下”的地位。

如雲南十八怪,其中一怪:東邊下雨,西邊曬。造就了雲南獨特的地質氣候,每個寨子的古茶,甚至同一個寨子位於陰面,陽面,所做出的茶口感都截然不同,這也是普洱老茶客為何如此痴迷與好奇各個山頭茶的原因。

茶者:普洱茶名重天下的各大茶區

非常簡單明瞭的歸納了雲南古樹茶山的這份純乾貨:

雲南的普洱茶有非常大的四大茶區:

其中古樹茶最多的是:西雙版納,普洱,臨滄

西雙版納片區有:

新六大茶山:

南糯山;瀾滄江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哈尼族人,海拔1400,常年雲霧繚繞,雨水充足,溫度適宜,沿山腳蜿蜒而上,分佈著古茶園(也就是以寨子命名):

半坡老寨,石頭老寨,向陽寨,水和寨,巴拉寨,姑娘寨,拔媽寨和頂峰的多依寨

布朗山:連接了景洪,勐海,緬甸邊境的布朗山古茶區,山巒連綿,布朗族人,海拔353~2082米,古茶園主要有:老曼娥,老班章,新班章,班盆。

老班章之所以火是因為他霸氣,土壤有機質豐富,日照足,雲霧多,溼度大

所以茶也充滿山野氣息,回甘迅猛,幽香綿長。

勐宋:最著名的是保塘和那卡。勐宋境內的滑竹樑子,是西雙版納最高峰。

巴達:西雙版納野生古茶最多之地,與緬甸僅一江之隔,比較著名的有章朗老寨,曼邁兌。這裡的茶雖苦澀,但回甘迅速優秀。

賀開:主要有曼邁老寨,曼弄新寨,曼弄老寨。

這裡的茶迷人之處在於湯質飽滿,苦澀化開快,回甘好。

帕沙

小勐宋

曼糯

茶者:普洱茶名重天下的各大茶區

古六大茶山:

攸樂(基諾山),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慢撒(易武)

易武正山有“七村八寨”最具特色:

七村是指:麻黑,高山,落水洞曼秀,三合社,易比,張家灣。

八寨是指 :颳風寨、丁家寨(瑤族)、丁家寨(漢族)、舊廟寨、倮德寨、大寨、曼灑寨、新寨。

麻黑:是易武山頭中古茶園面積最廣、產量最高的,古茶樹和森林混生,掩映在森林中,環境非常好,茶葉葉面寬厚、墨綠,條索緊結、勻整,黑亮超群,香氣突出,茶氣足,茶湯清明、透亮,是易武特色“香揚水柔”的典型。

高山村:茶樹未經矮化,基本屬於自然生長,茶樹高大,採摘時需搭架攀爬,當地村民對古茶樹的保護措施非常到位。高山茶條索非常漂亮緊結,完整度好,湯色金黃透亮、密香濃郁持久、滋味悠長、回甘持久、空杯留香,香氣極為出色,餘韻悠長。

落水洞:古茶樹分佈在寨子背後的森林裡,生態環境非常好,茶葉品質極佳,條索緊實,外形呈黑灰色,白毫顯露,沖泡以後湯色金黃透亮,口感甜潤,蜜香馥郁,這一點在易武茶中落水洞顯得尤其突出,韻味無窮,湯質醇厚,滋味甘淳鮮潤,後期存儲,口感會有較大的提升。

曼秀村:非常典型的易武風格,當地茶農手工制的茶條索黑亮,鬆緊適度,灰褐色顯毫,茶湯金黃,香氣高揚,水路細膩,軟而不弱,回甘生津持久綿潤,蜜香甘冽,品後喉嚨極為舒暢。

三合社村:古茶園與麻黑古茶園隔河相望,環境非常原始,古樹茶葉片寬大肥厚,條索呈現墨綠色,茶湯金黃透亮,色澤較深邃,香氣高亢,蜜香勁揚,回甘生津迅猛明快。

颳風寨:純瑤族寨子,颳風寨和老撾接壤,處在邊境上,非常偏僻,古茶樹分佈在約5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茶樹生長緩慢,內含物質多,口感開闊大氣,有厚重野韻,卻又香揚水柔。古茶園車進不去,徒步要走四五個小時,採茶非常不容易,真正去過颳風寨古茶園的茶友包括茶商其實非常少。

丁家寨:

瑤族寨:我們平時說的丁家寨的茶其實就是彎弓茶,彎弓是茶園名字,丁家寨是寨子名,彎弓茶園和茶王樹茶園以及白茶園離得很近,這三個茶園都是易武茶區頂級的古茶園環境原始,茶葉香氣高純、葉底條索肥壯柔軟,是愛茶人難求的茶中極品。

漢族寨:一扇磨:茶具有非常明顯的易武特色,香揚水柔,種茶歷史悠久,樹齡卻動輒以百年計算,一扇磨茶同時擁有柔美和堅韌這兩種特質,湯質細膩柔軟,層次感豐富。

曼撒:真正的純粹的易武味道,因為厚重的歷史感和深重的滄桑感,總是給人一種豐富飽滿的滋味,香揚水柔,在香甜茶系中最具特色,品飲時舌面和上顎中後段香氣飽滿,韻長,甘韻可擴展至兩頰,味道較易武其它茶區稍苦,但在苦的同時能保持高揚的甜味。

茶者:普洱茶名重天下的各大茶區

普洱片區:

普洱原名思茅,因普洱茶的名聲大噪改名普洱,北有無量山,南有瀾滄縣景邁萬畝古茶園,西邦崴,東江城,中間便是思茅產區與最為受到追捧的寧洱縣的困鹿山。

墨江茶區:須立貢茶,龍壩,通關,壩溜,迷帝貢茶,景星豪門。

寧洱茶區:

困鹿山:清代貢茶產地之一,哈尼人村,代表古茶園有寬宏村,樹齡均在400年以上,困鹿茶山野氣韻明顯,湯質飽滿,甜滑,苦澀弱,回甘快。

江城茶區:國慶古茶山。江城是易武北山必經之路,受貿易影響,這裡很早開始種茶,歷史有200以上,茶和易武的非常像,耐泡度好,如果喝過半壺仙藏家系列的80年代江城青磚,便能深深體會到,其包容,滑厚,甜潤,若是閒暇時,可一個下午,細品,慢聊!

景東茶區:

無量山東坡的老倉福德,御筆,

無量山西坡的金鼎,漫灣。

哀牢山西坡:東山,大街,文崗,撇羅。

鎮沅茶區:

振太,老烏山,田壩,勐大,馬鄧。

景谷茶區:

文山:文山頂,大石寺,苦竹山,秧塔南版黃草壩,聯合,龍塘,團結

小景谷:小景谷是月光美人樹種的發源地,古茶園分佈非常廣,古茶山面積達1112公頃,這裡的茶山韻好,湯質飽滿,香氣悠長,回甘好,湯中帶甜,甜中有涼。

景邁古茶山:現存最大的古茶山之一,主要產地:景邁(大平掌),芒景,芒洪,勐本,芒埂,翁窪,翁基,老酒房。據布朗族史料,這裡種茶有1800年的歷史了,古茶樹與其他樹木共生,是景邁茶香氣獨特的原因,香甜可口,韻味十足,無論小白,還是老茶客,都會非常喜歡。

邦崴古茶山:那東,小壩,南滇。這裡的過渡型古茶樹代動的邦崴古茶非常大的名氣,邦崴茶雖有點苦澀,但回甘生津快,香氣幽長。

茶者:普洱茶名重天下的各大茶區

臨滄片區:

雙江勐庫茶區:

勐庫比較出名的十八寨,坊間有言:勐庫十八寨,寨寨出好茶。

以大雪山山脊為界線,分為東,西半山——

東半山:忙蚌、壩糯、那焦、邦讀、那賽、東來、忙那、城子。

西半山:冰島、壩卡、懂過、大戶賽、公弄、邦改、丙山、護東、大雪山、小戶賽。

冰島:以冰島湖為界,分為東,西半山,東有南迫,冰島老寨,地界,西有糯伍,壩歪。這裡的茶緊結黑亮,苦澀幾乎沒有,化開極快,湯甜,水潤,山韻強。

大雪山: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海拔最高、分佈面積最廣、種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樹群落。 在雲南臨滄市和雙江縣西部與耿馬縣交界處,有一座南北走向的橫斷山系支脈邦馬山,主峰叫勐庫大雪山(臨滄地區還有永德大雪山、邦東大雪山),海拔3200多米,位於雙江縣勐庫鎮境內。著名的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就位於此山海拔高度2200~2750米的地方。

大雪山正山古樹茶,位於勐庫鎮內,也是大葉種古樹茶的發源地,大部分樹齡在千年以上。喝過半壺仙的大雪山古樹紅茶就知道,其茶聞之有濃郁的山野夜來香的香氣,茶性勁足霸道,適宜長期收藏貯存。因地處高山密林,原料採摘艱難,故產量極少。

懂過:勐庫西半山最大的寨子,茶園面積遼闊,鬱鬱蔥蔥延綿不絕,有著獨特魅力的懂過,香氣非常高亢,沉穩的果蜜香,奔放張揚有活力;茶味濃,清爽的苦,化的快,回甘生津迅猛剛勁,茶氣足,體感強烈,有非常獨特的魅力。

大戶賽:要去邦馬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最好的路線就是從大戶賽去,

大戶賽的古樹毛茶烏亮油潤,色澤比較深,條索狹長,香氣清幽恬淡的花香和馥郁的果甜香,甜度明顯,澀重於苦,回甘生津迅猛持久,飲過之後喉嚨一段舒爽甘淳,韻味凜冽,沁人心脾,葉底黃綠色,柔軟,韌性好。

小戶賽:小戶賽和公弄隔著一條溝壑,背靠邦馬大雪山,生態原始,古茶樹和森林混生,品飲時有獨特的森林清香,喉韻舒爽,感覺心曠神怡,齒頰留香。

壩糯:是東半山最大,海拔最高的寨子,是最著名的藤條茶產地,海拔高,地勢平坦,呈階梯狀層層平鋪,壩糯的梯田也是一道風光,如果有幸去到茶山,一定要去壩糯看看美麗無雙的藤條茶和清新秀麗的高山梯田景緻。

昔歸:

臨翔區邦東鄉境內的昔歸村忙麓山,這裡的茶沒有修剪,只採春秋兩季,自然生長,有的樹高三、四米,有的五、六米,昔歸茶苦澀回甘。入口先覺苦澀﹙尤其是新生茶﹚,但化得很快,隨之而來的是持久的回甘。茶氣強勁。口感飽滿純正和諧。茶湯入口,口腔各個部位均感受到不同信息。後韻十足。

能喝到忙麓山古樹純料,那也不枉追普洱一場了!

茶者:普洱茶名重天下的各大茶區

可以說,普洱茶如今“名重於天下”的地位,離不開各大茶山的鼎力相助。普洱茶名重天下,不僅在雲南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中佔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更受到國內外飲茶人士的喜愛,其中雲南順和聚落因其嚴格的工藝和獨特的品質、口感而備受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人們日常品茗、保健養生的首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