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山東菏澤曹縣----曹古意為管理打官司的人,因曹國得名

山東菏澤曹縣----曹古意為管理打官司的人,因曹國得名

曹縣是山東省菏澤市下轄縣,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總人口167萬。曾獲得“中國蘆筍之鄉”、“中國泡桐加工之鄉”、“中國食品工業百強縣”、“中國平原綠化先進縣”、中國首批規模化克隆牛實驗基地等榮譽。

一、歷史沿革

1、北周改西兗州置曹州,治所在左城縣 (隋改濟陰縣,在今山東曹縣西北六十里)。隋大業初改濟陰郡。唐武德初復為曹州。天寶元年 (742) 又改為濟陰郡,乾元元年 (758) 復為曹州。轄境相當今山東菏澤市及定陶、成武、東明和河南民權等縣地。

2、北宋崇寧初升曹州為興仁府。金天會八年 (1130) 復為曹州,大定八年 (1168) 移治古乘氏縣 (今山東菏澤市)。明洪武元年 (1368) 移治安陵鎮 (今菏澤市西南)。洪武二年 (1369) 又徙治盤石鎮 (今山東曹縣)。

山東菏澤曹縣----曹古意為管理打官司的人,因曹國得名

清朝時期的曹州府及曹縣

3、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曹州為縣,治今址,屬濟寧府。正統十年(1445年)復置曹州(今菏澤市)。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府,曹縣因屬曹州府。

4、1914年屬濟寧道,1925年屬曹濮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1940年民主政權在縣境西北部置抗日曹縣。1943年為紀念冀魯豫行政區第五專區專員劉齊濱烈士改縣名為齊濱縣。在青堌集又建曹縣。1945年撤曹縣,同年9月在曹縣城建曹縣,歸湖西專區。

5、1949年屬平原省菏澤專區,齊濱縣併入。1952年撤平原省,歸山東省。1958年撤菏澤專區,曹縣屬濟寧專區。1959年復置,曹縣還屬。1967年屬菏澤地區。2000年菏澤地區撤銷,屬菏澤市。

二、地名來歷

山東菏澤曹縣----曹古意為管理打官司的人,因曹國得名

春秋時的曹國

1、曹國:西周封國。姬姓。都陶 (今山東定陶縣西北四里)。周武王封其弟振鐸於此。公元前487年為宋所滅。為什麼取國名為曹?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於曹的解釋是:“曹,獄之兩曹也。在廷東。從東東,治事者;從曰。”意思是說“曹”為管理打官司的人。由此可推測,曹國第一代國君曹(姬)振鐸,可能在西周建立之初,掌管過訴訟獄刑,是行使訴訟權的官員。在現存的《詩經·曹風》中,有一篇《鳲鳩》,就歌頌了曹振鐸勤政廉潔、治理有方,使得曹國夜不閉戶,人民安居樂業的事蹟。而《括地誌》則認為,曹國是因境內有曹南山而命名的。

2、曹州:北周武帝以西兗州改置曹州,治左城縣(隋改濟陰縣,今曹縣西北)。取古曹國為名。

3、曹縣: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曹州為縣而名。

三、旅遊景點

山東菏澤曹縣----曹古意為管理打官司的人,因曹國得名

1、黃河故道生態溼地風景區。黃河故道,位於縣境南部,總面積27533公頃。故道區內有水庫7座,大堤75公里,水面2000餘公頃、森林面積13767公頃。故道東段的野鴨湖是平原地區少有的萬畝天然湖泊;中段的界牌集水庫,碧波萬頃,魚蝦肥美,萬畝蘆葦,千畝桃花,景色宜人;西段的萬畝荷塘、萬畝稻田、萬畝花海、萬畝森林,是故道的三大美景,被譽為黃河故道休閒旅遊的三顆明珠。

山東菏澤曹縣----曹古意為管理打官司的人,因曹國得名

2、八里灣民族風情園。位於商都古城曹縣八里灣風景區內,內建有24個不同建築特色的村落一處,擁有標準客房100套。鄉村記憶館、養生館、鬥秀吧、跑馬場、水上娛樂已對外開放,另有大型汽車露營基地、綠色生態採摘園、鄉村旅遊培訓中心均以正常投入運營。

山東菏澤曹縣----曹古意為管理打官司的人,因曹國得名

3、萬畝荷塘旅遊風景區。位於縣城西魏灣鎮境內。景區依託萬畝水面、荷塘、森林,有溼地、灘塗、田園農舍等景觀,設有水上游樂、生態農業、民俗風情、餐館娛樂等新型生態旅遊項目。

山東菏澤曹縣----曹古意為管理打官司的人,因曹國得名

4、曹州武術館。是國家教委、體委批准認可的一所大型規範化、軍事化教武育人的訓練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