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魚腥草人工栽培技術?

wazglimizg


概述,魚腥草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許多別名側耳根,臭根草,豬鼻孔,臭菜等。具有特殊腥臭味,可全草入中藥,西南部雲貴川省人喜歡作野菜食用,既生食可熟食,有涼拌,燉肉,煮粥,熬湯,炒菜,或醃酸均可。魚腥草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C,鈣,磷,鉀,銅等微量元素。也有製成乾菜,魚腥茶,魚腥草酒,及飲料等市場上都有出現,中藥上利用其合揮發油和黃酮類成分,對多種細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均有抑制作用。還有利尿,止咳等作用,己經做成沖劑,或中藥使用。特別是如今野菜流行,逐年採挖,野生魚腥草野外減少,供求失衡,開發人工栽種利用前景廣闊。

魚腥草在野生狀況下分佈於江蘇,浙江,江西,安徽,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份較多,這些省份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於魚腥草生長,一些山地,溝邊,田埂,山間林下溼潤地都有野生生長,每年的春季萌發,5一8月開花,7一10月生成果實,一般作為藥材採收為夏季莖葉茂盛時採割。割取地上部分陰乾即成為藥材。


作為野菜多為春,夏季地上部分嫩時採收,也可四季採收地下部分根莖為側耳根食用。

魚腥草人工種植繁殖,因魚腥草種子發芽率不高,一般僅為20%左右,當年出苗生長很慢,生長上多采用挖取老株的根莖繁殖。或扦插繁殖,才比較適合大面積栽種。

魚腥草主要習性

喜溫暖溼潤環境,忌乾旱,較耐寒,忌強陽光直射,可在零下10度土壤中越冬存活,生長在肥沃砂質腐質土壤中表現最好,根莖多,葉莖茂盛。



選地整地

選擇陰溼環境山坡,或河溪邊的地塊種植,這樣可保持土壤長期溼潤,以土層深厚,肥沃帶砂質土壤為好。冬季深翻土壤,施入農家肥,耙平,待種植。

繁殖方法

1,根莖繁殖,於2月挖出魚腥草根莖,剪成10-15釐米小的,按行距25釐米開溝,每隔10釐米順溝放一節種根,覆土3釐米壓實,澆上水保持土壤溼潤,清明前後即萌芽成苗。

2,扦插繁殖,夏季氣溫高時,選擇粗壯地上莖,剪成10-15釐米長插條,斜插入土中壓實澆水,可按株行距25X15釐米,深5釐米,上搭遮蔭棚,或果園,林下套種均可,

田間管理

魚腥草出苗後,可淺鋤雜草,不可傷根,遇到旱情及時澆水,保持地面溼潤。夏季(5一6月)是魚腥草生長旺季,看苗情況追施人畜糞水,也可噴施葉面肥。

魚腥草種植過程中病蟲害較少,偶爾也會出現白絹病,莖腐病,葉斑病等及時用殺菌劑處理。


老艾葉


魚腥草在四川叫折耳根,因莖葉有魚腥味而得名。其味道鮮美,既可涼拌,又可熱炒,還可做魚腥草的醃製品,是雲貴川一帶人的喜愛。常在田埂,水溝邊,低窪處生長,在農村每年2月份都會有人挖魚腥草,成為飯桌上美味的野菜。

隨著現代生活觀念的轉變,都在追求返璞歸真農村生活,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可是由於市場需求量大,而真正的野味少之又少。為此不少人開始種植野味,將野菜做為蔬菜栽培,供給百姓一日三餐。而魚腥草也不例外,並且價格也是較一般蔬菜貴,經濟效益可觀,成為農戶發家致富的法寶。

那麼要想魚腥草高產,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管理技巧。今天燕子將結合魚腥草的生長特點,將魚腥草的種植做一個詳細的總結分享,希望能給更多的農戶受益。

魚腥草人工栽培的理念

魚腥草原本是一種野菜,而隨著生活條件及觀念改變,更多的人開始享受純天然的味道,同時為了免於對大自然破壞,而採用人工栽培。但是人工栽培要想高產,我們在種植時應遵循自身的生長規律,適宜的生長條件,才能保證秧苗正常生長,從而達到高產。

魚腥草高產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式:魚腥草繁殖方式有多種,在種植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合理採用。

1、分株繁殖:是生產中利用較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三月份下旬到四月份,將母株取出來然後進行分株移栽到砂土的苗床上直接移植。

2、根莖繁殖:其方法繁殖效果較好,省時省工,產量較高。具體做法如下:一般在植株未萌發新苗前,將根狀莖挖出,剪成8-10釐米長,並且有2-3個以上腋芽的小段,保留鬚根,按行距為20-25公分開5公分淺溝,並按株距為8-10公分距離排放於溝中,覆土栽培即可。但是在選擇種莖時,挑選新鮮,粗壯,無病蟲害,成熟的老莖最適宜,並且在播種前用50%多菌靈800倍液浸泡。

3、扦插繁殖:可在春夏季進行,選擇粗壯,無病蟲害的地上莖,剪成長度為12-15釐米,具有3-4節小段作插條,可在沙壤土進行扦插,以行株距為14✘10釐米,插條深度為2節,外露1-2節為宜。插好後,在扦插床上採用遮陽網遮陰,以溫度為25-30度,相對溼度在90%以上為宜,以便快速長出新根。在插條長出新葉後,可去掉遮陽網,等10-15天后,移植到大田即可。

二、選地建園:在建設魚腥草的園地時,不僅要求選擇合適土壤,還要因地制宜科學做畦,才能利於魚腥草根莖生長。

1、土壤選擇:對於田塊選擇,我們要求灌溉便利,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土壤結構適宜,微酸性的沙壤土。

2、整地施肥:將選好的田塊深翻細耙,並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150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深翻25公分,使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

3、科學做畦:通過大量實踐證明,開溝做畦比傳統平地栽培更有優勢,不僅能夠提高土壤溫度,還便於田間管理,防止田間積水嚴重,利於魚腥草高產。一般對於低窪的田塊可採用陽畦,對於高地也採用平畦,或者根據地形作畦寬為1.2-1.5米,長6-10米高畦,畦面呈龜背形。

三、科學定植:魚腥草科學合理定植,有利於幼苗緩苗,培育健壯苗,並減少病蟲害發生。

1、定植密度:魚腥草定植密度與採用的畦面有直接關係。一般平畦可按30-40釐米行距,株距為10釐米為宜。採用高壟栽培,以壟面寬40釐米,行株距為30✘5釐米,每壟栽種2行為宜。

2、定植時間:魚腥草喜歡溫暖環境,一年中無霜期內均能生長,在長江流域均能越冬。魚腥草生長前期要求16-20度,地下莖成熟期要求20-25度,在零下15度仍能越冬。所以最適宜定植時期為2月底至3月初移植採收期較長。

四、田間管理:合理田間管理是提高魚腥草產量及商品性的關鍵期,當然離不開合理的管理,才能增產增收。

1、中耕除草:在魚腥草種植後,由於土壤溼潤,空間較大,有利於雜草叢生。而雜草不僅佔取空間,而且消耗土壤中的養分,使秧苗與雜草爭奪養分,導致秧苗長勢較弱,同時也增加病蟲害的發生,導致各種病害高發。一般在定植後需中耕2—3次。

2、澆水施肥:

在魚腥草定植後,需澆足底水,保持土壤溼潤。如果遇到乾旱高溫季節,應早晚澆水,並配合中耕培土。在幼苗成活至封行前,可追肥2-3次,每畝施尿素20公斤,隨後每收割一次追一次肥,促進植株萌發。但在進入秋季採收後,以追施磷鉀肥為主,利於越冬,為來年萌芽打好基礎。注意在澆水施肥過後,如果田間積水嚴重,應及時排水,以免植株徒長。

3、摘心摘蕾:對於生長過旺的植株要摘心,抑制側枝生長,使養分供應地下莖生長。對於現蕾的植株,在初期即可摘除,避免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同時競爭養分。

五、採收:採收對於我們種植戶來說是一件高興的事。但是也要講究方法,才能保質保量。

1、採收嫩莖葉:魚腥草在定植後,苗高8-10釐米時即可採摘嫩葉,每隔10-20天採收一次。可趁鮮上市,也可曬乾上市。

2、地下莖採收:魚腥草地下莖採收需在定植半年後採挖,洗淨後除去雜質,即可趁鮮上市或醃漬加工上市。

六、病蟲害防治:魚腥草雖然便於管理,但不免受到外界環境影響,誘發各種病蟲害。

1、白絹病:主要危害根莖部。發病初期莖基部為水漬狀褐色斑,然後擴展至繞莖一週,生出白色絹狀菌絲體,集結成束向莖上呈輻射狀延伸,頂端整齊,病部以上葉片迅速萎蔫,葉色變黃,最後根莖部褐腐,全株枯死。後期根莖部生出先白色,後茶褐色菜籽狀小菌核,高溼時病根部產生稀疏白色菌絲體,擴展到根際土表,產生褐色小菌核。該病主要在6-7月份高溫多雨季節,或時晴時雨天氣發病嚴重。我們可用20%利克菌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灌根,每10-15天一次,連防2次。

2、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和莖基部。發病初期,植株葉片白天萎蔫,早晚尚可恢復,隨著病情發展,葉片恢復能力降低,失去恢復力。根莖部表皮呈褐色,繼而腐爛,木質部外露,植株枯萎死亡。該病主要在連作地,低窪地及黏性土壤發病嚴重。我們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拖布津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灌根。

3、蟲害:由於魚腥草具有特殊氣味,發生蟲害的概率較低,無需使用藥劑防治。

魚腥草除了採用有土栽培外,還可無土栽培。

魚腥草無土栽培,就是採用水養。一般在空瓶中灌入適量水分,水質要求乾淨,以免變質引起魚腥草根系腐爛。應季節不同,換水天數也不同。春秋季以5-7天,夏季以3-5天,冬季以10-15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為原瓶水的三分之二,並且換水後往水裡滴入營養液,輕輕搖動,使養分均勻並增加水中含氧量,利於根系生長。

魚腥草為雲貴川地域的野菜,在田埂,地勢低窪處均可找到。其味道為魚腥味,既可涼拌還可熱炒,種法多樣,味道鮮美,價格較高,經濟效益可觀。可是介於野菜較少,供不應求,需求量較大,可通過人工栽培獲得滿足。那麼要想獲得高產,需要在符合自然的生長規律下,採用合理繁殖方式,選擇適宜時期定植,並注重定植密度及田間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收問題,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關注燕子在新疆,分享更多的農業種植技術。


燕子在新疆


魚腥草人工栽培技術?

魚腥草又叫折耳根、蕺菜,是貴州、四川、雲南地區傳統的人們最喜愛的野生蔬菜,在秋天後頓頓飯都離不開涼拌折耳根,折耳根具有開胃、消食、清火的作用。

在南方地區的田埂、路邊、溝邊和潮溼荒地,到處都生長有茂盛的野生魚腥草,上世紀80年代前主要是依靠冬春季節鏟田土坎或荒地挖折耳根出售,80年代後採用人工種植,地下莖粗壯、色白、產量高,畝產達2000公斤左右,水肥條件好的可達3000公斤以上。蔬菜市場零售價每公斤16元左右,種植的經濟效益比較高。


怎樣種植魚腥草呢?

一、整地施肥,種植魚腥草的土地選擇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壤土或者壤土,以中性或微酸性(PH6.5—7)為宜,進行翻犁平整,將泥土充分打細,按25—30釐米的距離開種植溝,溝寬16—20釐米,深15釐米左右,每畝施2000—2500公斤農家肥、40公斤普鈣、200—300公斤火土灰和一定的人畜糞尿混合均勻施於種植溝內,再覆蓋一層薄土,澆透底水,然後就可以種植了。


二、播種栽植

1、栽培時期,在南方地區一般在春秋季節栽培,溫暖地區在10月中下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栽培。春季栽培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栽培。

2、種莖的選擇及處理,魚腥草一般都是採用無性繁殖的方法進行栽培。在生長良好的地塊內留種莖,或者採集野生的地下莖作為種莖,選擇節間短而粗壯的作種,用剪刀剪成4—6釐米長的小段,要從節間處剪斷,不要從節上剪,避免損傷莖節,影響出芽,每個小節保留3個莖節為宜。

3、栽培,將準備好的莖節沿著栽培溝的兩側交錯平放,彼此相隔2釐米左右。放置完畢後覆蓋5釐米左右的細泥土,立即澆淋因此透水,每畝用種量120—150公斤。

三、田間管理,魚腥草在生長前期,由於苗小,底肥足夠利用,一般不追肥。在天氣乾旱時注意澆水,當進入五月後,植株封行前隨時拔除雜草,在生長旺盛期追施清糞水,要每10—15天追施一次清糞水,促進生長。封行後葉面噴灑0.2—0.4%磷酸二氫鉀1—3次,促進根莖的膨大生長。在現蕾時摘蕾,魚腥草的病害很少。


四、採收,種植2—3個月就可以採收忍嫩莖和葉片,種植一年就可以挖取地下莖,以10—11月份及早春挖取的品質最好,從10月採收到次年的5月,供應時間長達8個月。


魚腥草的種植很簡單,因為魚腥草是野菜,抗病力強,生長快,種植的重點是種莖的選擇,娘壯兒肥。土地必須選擇疏鬆的,便於地下莖的生長,保持土壤的溼潤也非常重要,天氣乾燥了要澆水,只要植株封行後,野草競爭不了魚腥草。



老周說三農


魚腥草人工培養技術?

魚腥草主要功能,想必想種植的你都瞭解過了,那麼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魚腥草的生長環境,魚腥草一般生長在南方,喜歡溫暖潮溼的地方,在南方廣西這邊,一般路邊,田埂,池塘邊,小溪邊都常見,而且是一種比較耐寒的草本植物。

既然瞭解了它的生長環境,那麼首先就是選擇種植的地方,魚腥草最怕的就是強光,所以我們一定要選擇有陰涼的地方,不能讓它長時間處於強烈陽光之下,但也不能完全沒有陽光,畢竟任何植物都是需要陽光才能更好的生長,有條件的話可以搭棚種植。

上面我們說了,魚腥草喜歡陰涼潮溼的地方,那麼我們選土也比較重要,沙土種植最佳,選擇好排水,水源多的地方,溫度在二十℃到十六℃之間,保持溼度的正常。

在好得環境下,魚腥草的長勢非常快的,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修剪,任何植物在有利的條件下都會瘋狂生長,那麼我們就要擇優而留,把枯萎的葉子,細小的枝葉都剪掉,保證主幹有一定的生長空間。

防治,魚腥草病害比較少,一般就是夏季常見的“枯葉病”,可以用1000倍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600倍代森鋅液,每隔一週噴灑一次,把枯也摘掉,並控制密度,適當修剪。

蟲害:魚腥草常見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噴灑一般的殺蟲藥就行。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大家的養生觀念的提升,種植魚腥草前景還是比較好的。如果還有什麼講的不到位,希望各位給予指導。





新農人阿俊


你好,我是晴格格,魚腥草在南方地區比較受喜愛,下面就由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栽培魚腥草的種莖來源於野生魚腥草。在種植以前要對野生魚腥草進行分株、插枝處理以獲得更多種莖。分株繁殖工作在每年3、4月份進行,把野生魚腥草分株以後種植到砂質壤土地裡或者種植到大棚裡。春季或者夏季進行插枝繁殖工作,先截取魚腥草種莖種植到沙壤土苗床上,然後等到扦插莖生根以後再種植到大棚裡。育苗時間通常為2個月,然後選擇色白、粗壯的根莖截成小段,把魚腥草種植到苗床上,每段魚腥草的種莖上要有2個腋芽。魚腥草種植以後如果遇乾旱應該及時澆水確保床土溼潤;陰雨天氣要及時排除地裡的積水否則魚腥草的根部因長期積水容易發生腐爛。

魚腥草種植過程中需要在土地裡朝同一方向開溝條栽,在溝中擺放魚腥草種根,而且種莖段間距需要為5-8釐米。種植魚腥草的時候種莖要擺放均勻,在覆土以後要保溫保溼。這樣才能有助於魚腥草的高產,如果種植魚腥草的時候是在夏季,那麼一定要保證魚腥草的種根有3個節,這樣才能確保中間的節位能夠發芽生根。冬季以前種植的時候,還應該加蓋地膜或者蓋報紙,以利冬天和初春魚腥草正常的生長髮育,獲得高產。

魚腥草在種植以後,要注意幼苗期澆水適度。魚腥草的幼苗成活以後,中耕除草和追肥 2-3次,通常肥料以氮肥為主。而且隔段時間需要進行除草,每次除草需要結合追肥,常見的肥料有尿素,但是在施肥過程中需要注意尿素先稀後濃施用。這樣有利於魚腥草的生長。採收以後追施以氮肥為主,可以促進魚腥草的萌發;而秋季採收以後則以施磷鉀肥為主,並培土有利於魚腥草越冬,為來年萌芽打好基礎。魚腥草在每一個季節施肥都不一樣,所以在種植魚腥草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量。

採嫩莖葉用於食用的魚腥草,4-10月都可以進行採收,可以多次採收。以地下莖作為產品的魚腥草,進入10月後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陸續採收。採收以後洗淨,扎把上市。貯運期間,適當澆水保鮮。貯運過程中必須保持產品清潔、衛生,從採收到銷售間隔時間不要過長,否則魚腥草的根莖容易發黃,影響魚腥草的品質。

以上就是魚腥草的種植方法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祝大家都夠能種出高產豐收的魚腥草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