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四大商業保險的保障人設,一文全搞懂

四大商業保險的保障人設,一文全搞懂

找我諮詢保險的人裡面,問題數量排第一的是——

“我幾乎不懂保險,我要買什麼保險?”

每次看到這個問題都表示頭大,問的也太籠統了,

四大商業保險的保障人設,一文全搞懂

而想自己掌握保險知識,肯定需要一個學習過程,

今天來普及最最基礎的保險知識模塊——四大商業保險。

寫這篇文章,以我多年從業經驗為基礎,旨在讓大家通過一篇文章瞭解商業保險的基本情況。


保險界有句傳說:

保險最大的風險是你購買的保障並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保障。

買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冤!!!

白花了冤枉錢,還沒有起到實質作用。

保險,本來就是為了能在你生病or意外or死亡時,賠一筆錢幫你度過難關,

生病了發現這個保險根本沒用——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所以,各大保險的詳情一定搞搞清楚。

首先,四大商業保險包括醫療險、重疾險、壽險、意外險,我們一一細細來說。



一、醫療險

醫療險要解決的是就醫貴、就醫難的問題,

配置醫療險相當於是在社保的基礎上再加了一層保障。

這層保障採用的是報銷制,報銷的是醫藥費。

注意,是規定醫療內的報銷;醫療外的費用,醫療險不管。

其中,醫療險中要推薦的是性價比之最——百萬醫療險。

從3個主要方面來介紹:

①低保費,高保額

百萬醫療險因為一年幾百元就能買到幾百萬的保額而成為爆款網紅。

這可不是吹的,

比如30歲左右的人,一年300元以下就能買到兩三百萬的普通疾病保額,

特別划算。

醫保的限制太大,只能解決最最最基本的問題,所以建議在醫保的基礎上再加一份百萬醫療險,幫你解決看不起大病的問題,無論花多少錢,有它幫你報銷不怕治不起。

②保證續保

百萬醫療險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大多一年一保,不保證續保。

不保證續保的風險是:如果你今年得了病,第二年已不再是健康體,那就可能買不了百萬醫療險了。

所以在百萬醫療險裡,能保證續保的產品就很佔優勢,比如好醫保·長期醫療,買來能持續6年,相對不續保的能放心些。

③免賠額

市面上的百萬醫療險大多有免賠額,1萬左右的居多。

所謂免賠額,就是社保報銷過後的花費,

不超過1萬塊自己付,

超過的話自己付1萬其他的都能報銷,

(主要針對的是比較貴的那種疾病。)

但是最近眾安出了幾款0免賠的百萬醫療險還不錯,就是價格相對貴一些。

詳細情況還會寫一篇,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私信來問。

一般來說,購買百萬醫療險,優先需要考慮上面幾項比較實在的內容,

其他的像質子重離子手術、噁心腫瘤赴日醫療、指定疾病及手術特許醫療等比較在意的話也可以考慮。


二、重疾險

俗稱重大疾病類保險,起的作用是工作收入損失“補償”。

“補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補償,

而是說你健康的時候花了點錢把風險轉移出去了,在生病的時候就能拿到一筆錢。

這筆錢很重要。

你想想,一場大病下來,身體虛弱,

康復需要兩三年,

(肯定不能馬上就開始工作)

所以,這個時候沒有工作來源,

而生活費、護理費、康復費也很多,

那有重疾險能幫你賠筆錢就能渡過經濟難關,即緩解了物質上的問題,精神壓力也沒有那麼大了。

這個保險是確診即賠的,就是確診後會給付你一筆錢。

但是在買到一款高性價比的重疾險之前可能有很多坎兒要邁,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①買返還型還是消費型?

重疾險肯定是買消費型性價比更高,返還型重疾險就比較坑。

②保額選多少?

保額至少50萬,

重疾險保額≈3-5年的家庭支出+個人康復費用≈50萬

③保障時間選多長?

保障時間越長越好,最好選終身,預算不足那就選定期;

另外考慮到通脹,繳費時間越長越好。

④其他保障內容

保障重疾的數量、含不含輕症、單次或多次賠付這些都是因素,相比去前面的3條影響較小,所以先在保證前面幾項的基礎上再選吧。


三、意外險

意外險保的就是意外,但這個意外的定義一定要明白的,

不然會搞出烏龍事件。

比如,很多客戶來跟我說自己買的保險是假的——不賠,

這種情況經核實後,大多是因為沒搞清楚自己買的保險到底保什麼!

比如說意外險中的這個意外,一定是突發的、外來的、非本意的。

①突發的意外,比如中暑就不是,所以因為中暑導致的意外是不賠的。

②外來的意外,那種因為自身身體機能變化造成的意外屬於內因,就不賠。

③意外是要非本意的,像自殺自殘就不賠。

除了上面舉例的這幾種不賠的,該賠的還是會賠的,比如像溺水、燒傷、燙傷、摔傷符合定義就賠。

意外險根據保障時間長短分兩種:一年期意外險和長期意外險。

一年期意外險交一年保一年,

長期意外險保障期限長一些,

但是一般來說,買一年期的意外險就可以了,

長期意外險比一年期的意外險價格貴出不少,但又不是特別有必要。

因為意外險要求比較寬鬆,沒有隻要不是重度傷殘,都能買,

所以不存在續保問題,一年一買就成。

而且,生效時間也快,最快第二天,最慢一週就會生效。

意外險買起來最方便了,重點關注的是保障內容。

意外險的保險責任包含兩方面:意外傷殘\\身故、意外醫療。

意外傷殘\\身故是給付型,也就是直接給錢的,保險公司會按照傷殘等級直接給與相應的補償款,如果全殘會把保額全部補償。

意外醫療是報銷型,在醫院花多少報銷多少,因意外產生的醫療費都能給報銷。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防止道德風險,國家監管規定:

0-9歲:身故賠付不能超過20萬

10-17歲:身故賠付不能超過50萬

因此0-9歲兒童,就算買了100萬的意外險,

如果發生身故,也只能賠20萬。


四、壽險

壽險解決的是家庭經濟問題,家庭經濟支柱需要配置。

根據保障時間長短一般可分為三類:一年期壽險、定期壽險、終身壽險。

一年期壽險,還是續保的問題,萬一身體全殘,那麼第二年就不能續保了。

終身壽險保終身,人早晚會死,也就是說這筆錢肯定能拿回來,但價格自然也貴。

對一般家庭來說不建議以上兩種壽險,比較推薦的是定期壽險。

所謂定壽,也就是在保障期限內身故,就會賠付一筆錢,而且疾病、意外、自然身故都賠。

①保障期限

定壽的保障期限一般分為10年、20年或者60歲。

一般建議買到60歲。

等到老了,孩子長大了,家裡的負擔就沒有那麼大了,也沒必要再為自己保持壽險責任了。

②保額

科學點來說,

定壽的保額=家中貸款(房貸及車貸)+撫養子女需要的錢+贍養父母需要的錢

③免責條款

壽險一定要注意免責條款,看清楚合同裡面什麼是不保的。


總結:

1.社保是基礎,一定要配置,但作用遠遠有限,需要商業保險再補充;

2.最基本的商業保險(人身險)就是醫療險、重疾險、壽險、意外險,一定全面瞭解清楚這四大險;

3.每個年齡群體需要的的險種不一樣,根據具體情況來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