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越秀金控股東會直擊:出售廣證、全面轉型、利潤分佈,你關心的都在這兒!

越秀金控股東會直擊:出售廣證、全面轉型、利潤分佈,你關心的都在這兒!

4月18日下午,越秀金控(000987.SZ)召開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現場多位國資股東、小股東參與。

廣州作為一線城市,本地大中型券商本來就比較稀缺。作為首家金控平臺,越秀金控為何出售廣州證券,這一問題曾引起很多猜測。

此外,出售廣州證券、廣州友誼兩塊核心資產後,越秀金控未來將走向何處去亦備受關注。

在當日的股東大會上,上述兩大問題有了初步的答案。

出售不準確,是換股

去年12月,中信證券、越秀金控雙雙發佈停牌公告,此後公佈答案:中信證券擬向越秀金控及其全資子公司金控有限發行股份購買剝離廣州期貨和金鷹基金股權後的廣州證券100%股權。其中,向越秀金控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廣州證券32.765%股權,向金控有限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廣州證券67.235%股權。

交易完成後,越秀金控及其一致行動人金控有限合計持有中信證券6.14%的股份,成為中信證券第二大股東。

“從交易講是出售,這種說法也不算錯,準確來講是換股。實際上,我們是第一法人,地位是保留的;第二,我們換股引入中信證券,成為中信證券的二股東,對廣州發展金融、區域發展金融有更大的貢獻。”4月18日,越秀金控董事長王恕慧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雖然作為本土少數的券商之一,在目前行業日益分化的趨勢下,中小券商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去年,二級市場低迷,大股東爆倉頻繁,很多券商為此計提了大額減值準備,廣州證券也不例外。2018年,廣州證券營業收入25.8億元,虧損3.23億元,成為越秀金控五大子公司中唯一虧損的子公司。

從其他業務板塊看,2018年,越秀租賃淨利潤最高,為6.22億元,其次是廣州資產和廣州友誼,分別為2.69億元和2.46億元,越秀產業基金為1.31億元。

很明顯,僅從業績看,廣州證券成為也越秀金控最大的拖累。不過,放眼整個行業,中小券商業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的不在少數。

證券的牌照紅利正在一步步消退,取而代之是競爭的日趨激烈,中小券商業務越來越難做,以科創板為例,中小券商的身影已難覓。

業內人士認為,在此背景下,越秀金控將廣州證券出售給中信證券,另一方面廣州證券成為中信證券二股東,未來將分享中信證券作為龍頭的成長紅利。

“兩進兩出”全面轉型

幾乎在同一時間運作廣州友誼的置出、廣州證券的出售,越秀金控的資產構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未來,越秀金控將走向何方?

在2018年年報和股東大會上,越秀金控方面均表示,“啟動‘兩進兩出’戰略,公司全面戰略轉型正式鋪開。”

所謂的“兩出”便是指啟動百貨業務置出項目、廣州證券與中信證券合併重組項目;“兩進”是指自2019年1月1日起將廣州資產正式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並在2019年2月完成了越秀金控資本(註冊資本50億元)設立工作。

這也意味著,未來,公司將資源聚焦於不良資產管理、資本運營、融資租賃等既有一定行業地位、又具有核心優勢的主營業務。

其中,不良資產管理業務是越秀金控新進的核心業務板塊。主要通過廣州資產開展廣東省區域內的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等業務。 2018年,廣州資產營業總收入7.21億元和淨利潤2.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20.29%和424.78%。

業內人士認為,背靠有龐大經濟體量的粵港澳大灣區,近幾年不良資產行業發展迅猛,未來幾年仍將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此外,越秀金控原有的融資租賃、產業基金業務增長也十分可觀。2018年,融資租賃業務實現營業總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0億元和6.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63%和 71.92%;越秀產業基金業務實現營業總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39億元和1.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45%和30.84%。

公開資料顯示,越秀產業基金重點關注新醫藥、新文娛、新消費和新制造等領域,已經投資了寒武紀、雲從科技、匯量科技等眾多獨角獸項目,未來有望成為科創板的一個大贏家。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