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巢湖北乡方集:难忘的第二故乡

方集,巢湖西北的一座美丽村庄,相传明朝一代名臣、大儒方孝孺后裔为躲避灭族之灾逃难于此而得名。方集既是村也为集,是原方集公社、方集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属柘皋镇管辖,后与庙岗乡合并,归庙岗乡管辖。


巢湖北乡方集:难忘的第二故乡



85年秋来到家父工作的方集时,入方集中心小学五年级(原校址设在村中方氏祠堂内,后迁至村东岗头新小学)。那时的方集作为方集公社驻地,是方集、清涧辖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村西北一条土公路连接庙岗与清涧,公社大院西侧为车站,有到巢湖和合肥等地的驻点客车。集心长约200米,贯穿东西,将村子一分为二。集上建有公社(后为乡政府)、车站、卫生院、粮站、信用社、影剧院、小学、中学、预制厂、农技站、农具厂、油厂、供销社、食品站(肉品站)、饭店、商店、裁缝店、豆腐店等。每月农历二、五、八、十逢集,逢集之日四邻八乡商客潮涌而来,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卖菜的、卖早点的、卖布的、买山货的、卖锅碗瓢盆的、打铁的、玩把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招呼声、谈笑声……声声入耳,从天微亮一直持续至上午头十点钟方才散去。


巢湖北乡方集:难忘的第二故乡



最诱人的还是集上那家再举饭店,饭店与我住处一墙之隔,每天香味弥漫、绕梁不散、每每咽咽口水,关上门窗。凉菜、卤菜、炒菜、烧菜,蒸菜,菜品齐全、色香味正,是集上唯一的饭店,是会议招待、朋友相聚和农村婚丧嫁娶宴请宾客的唯一地方,胜似城里的五星级大酒店。好在父辈们有事没事时常在家攒攒罐子,甚至连买个粪瓢也成为请客吃饭的理由,让小小的我也能一解馋虫之瘾,剩菜较多的话晚上喊上小伙伴们一起来分享。

春夏之交,约上几个小伙伴去山里(桴槎山,当地叫西大山)搬石蟹,山间小溪,涓涓细流,冰凉清澈。翻动石头,石蟹慌忙逃窜,这时要猛准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装进袋内,大的、小的、公的、母的。不一会功夫,几斤纯绿色无污染的美味到手,裹上面粉,油锅煎炸。出锅滴上香醋,香喷喷、嘎嘣脆,鲜味无比,吃过石蟹后再吃其他东西淡而无味,难怪左邻右舍闻味而动、蜂拥而至、一哄而光。


巢湖北乡方集:难忘的第二故乡


记得上方集初中,有一年几个死党结伴去阚集看飞机,那时候几个真的穷,没零钱没干粮,翻山越岭全凭腿,逢人问路全靠嘴,走到北山口附近,又渴又饿又累,走过农田,粪窖边沿有一干瘪的白萝卜当水果给啃了。不行,还是饿,咋办?这时随身携带的弹弓派上用场了,打了一只小黄雀还未完全烤熟仍有丝丝血迹便被几个“饿狼”肢解了。多年后,几个“当事人”见面每谈及此举都笑出泪来,感叹那时真穷!

印象中方集中学的槐花和泡桐花真的很不错!校园敞开式的,刺槐树和泡桐树随处可见,一到春末,串串洁白的槐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花香,引来无数蜜蜂嗡嗡歌唱;淡紫色小喇叭泡桐花娇艳迷人,浓香扑鼻,清风吹来,翩然飘零,洒落一地,堪比武大樱花。尤其学校西侧塘边公路上的槐树、泡桐树,高大浓密,树上鸟鸣委婉清脆,树下牛哞浑厚声远。一边池塘,一边农田,不远处的桴槎山巍峨耸立,此等美景是富春山居图,还是世外桃源?不由即兴一首“四月槐花路两旁,串串洁白吐芬芳。上有黄鹂深处藏,愁寻树下放牛郎。”


巢湖北乡方集:难忘的第二故乡



方集待的几年,是小学升初中念书的几年,是童年向少年转变的几年。几年里,踏遍了方集的沟沟坎坎,走尽了方集的村村落落,游完方集的山山水水。除清涧(清涧有学校)外,毫不夸张地说,方集乡东西南北每个村子都有同学,使我变得比本地人更为熟悉方集这块热土。方集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第二故乡,给了我童年的欢乐,少年的向往,难忘的回忆!


巢湖北乡方集:难忘的第二故乡



如今的方集村,已成为省级生态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房屋修缮一新,柏油马路平坦干净,广场上健健身、跳跳广场舞。一汪池水清澈见底、鱼游鸟翔、“垂柳依依恋绿水,亭台晓月揽清风”。墙上是副画,村子是副画,画中有画话发展,门口是花园,村子是花园,园里有园源党恩。18年建设新农村,原方集乡东南区域三十几座村庄已陆续拆迁,统一集中于庙岗新区。无论是方集村还是原方集乡,正朝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康庄大道奋勇前进!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