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創業工場:創業是一將功成萬骨枯,VC風險投資冪定律,資本逐利

創業中的冪定律與正態分佈

我們從小到大看到的種種現象,大部分都是呈正態分佈的。比如,我們上學的時候,每一次考試都有平均分;你年紀大還是小,智商高還是低,都有一個平均值。

但是,正態分佈對創業者做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如果用正態分佈的思維來思考問題——比如平均水平的創業者是什麼樣子的,平均水平的人才是什麼樣子的,平均水平的產品是什麼樣子的……平均沒有意義,覺得自己只要比“平均水平”好30%、50%就夠了,那你就一定失敗。

為什麼外國喜歡公佈中位數,是因為中位數才會代表市場多數人的意見,更為真實可靠。

而創業中使用正態分佈沒有意義,那什麼是有意義的呢?冪定律。冪定律就是X的負一次方,即X分之一。

它跟正態分佈完全相反,正態分佈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都在中間,極端的情況很少。冪定律告訴我們平均值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極少數是特別特別偉大的,其他的都可以忽略,這就是冪定律。它的Y值是X分之一,所以你在接近零分之一的時候就是無限大,一千分之一、一萬分之一都可以忽略,就這麼簡單。


創業工場:創業是一將功成萬骨枯,VC風險投資冪定律,資本逐利


我用實際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平均值,如果一群創業者的平均身高是168cm,把姚明算進來,這群人的平均身高也就多2cm左右,和之前差別不大。


創業工場:創業是一將功成萬骨枯,VC風險投資冪定律,資本逐利


假設這群人的平均身價是30萬美元,如果把比爾·蓋茨加進去,那他們的平均收入可能就變成1000萬美元了,但能說這群人的身價達到1000萬美元了嗎?不能。只有比爾·蓋茨是身價極高的,其他人都是微不足道的,這其實就是冪定律的簡單例子。

創業中有三件關鍵的事情:投資、戰略、人才,都存在冪定律。

資本追逐冪定律,VC賭的是超級冠軍

首先,資本是追逐冪定律的。一個風險投資基金它的實際回報從第一年排到最後,一定是下面圖中橘色的這條實線。今天一些比較不錯的基金,都是因為有一個項目的回報特別巨大,把它的整體回報拉昇了。絕對不能說DCM平均給我們四倍回報,它投的就都是回報接近四倍的公司,實際上是有一家回報幾十上百倍的公司把大家的值拉高了

創新工場五年基金的實際回報情況是,最高的回報是200倍,還有很多一倍的沒有得到下一輪投資,還有少數是零倍的。創新工場投資的公司的估值有很高的,達到幾十億的,也有幾億的,就是超級冠軍引領了整個的投資基金。因此,創業者應該考慮下VC(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簡稱VC)的思維模式,因為創業者是跟VC要錢的,VC怎麼想跟創業者該怎麼做有很大的關係。從VC的角度來說如果只有一家是特別棒的,投資靠“撒胡椒麵”的模式是不行的。“撒胡椒麵”的第一個問題是,一大堆公司的回報率都很低;第二個問題是,就算有一個項目很棒,VC只佔5%的份額,投資回報額也不夠大。所以VC,尤其是投早期的VC,對兩三倍的回報率是沒有興趣的。



創業工場:創業是一將功成萬骨枯,VC風險投資冪定律,資本逐利


VC的模式很簡單,找最好的idea投一次還不夠,還要投第二次、第三次。好不容易有市場驗證了,如果不多砸一點錢進去,它撒錢在裡面是不值得的。

假如蔡文勝投了你的天使輪、A輪後,覺得你的項目真的很棒,第三輪想多投資些,你千萬不要拒絕他,甚至拉別的投資進來,因為蔡文勝正在表示對你的超級認可。如果以後你融資,可以跟別人說蔡文勝連投我們三輪,對你是非常加分的。千萬不要貪圖很多個VC,多有多的好處,但是如果有一個VC非常看重你的項目,要投兩三輪的話,一定要給他投資的機會。

其實VC對一個公司的期望很簡單,希望通過這一項投資可以把整個基金的投入收回來。如果是一個2億美元的基金,投了你200萬,那你最好給它一百倍的回報率,這樣,VC就會對你特別好。但你同時要意識到,這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有一個我們創新工場投資的項目創始人來找我,想要跟我道歉。他說:“開復,你投了400萬,我們只給你回報了500萬,基本上沒賺錢。”他為什麼這樣說?我們投的時候認為他有機會成為黑馬,我們賭了一下,他也賭了一下,最後沒成功,那就賭下一次。因為每個創業者第二次、第三次創業成功的概率會更高。


創業工場:創業是一將功成萬骨枯,VC風險投資冪定律,資本逐利


很多創業者還是有點兒借錢的心態,覺得自己拿了VC的錢,賠掉了真不好意思。其實不是這樣的,VC不是銀行,而是賭創業者會成功。賭的時候95%都會錯,這是正常的。創業者下一次可以再給VC賭贏的機會。


創業工場:創業是一將功成萬骨枯,VC風險投資冪定律,資本逐利


​而一旦成功了,那麼將是幾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收益,那麼之前所有項目的回報都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