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创业工场:创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VC风险投资幂定律,资本逐利

创业中的幂定律与正态分布

我们从小到大看到的种种现象,大部分都是呈正态分布的。比如,我们上学的时候,每一次考试都有平均分;你年纪大还是小,智商高还是低,都有一个平均值。

但是,正态分布对创业者做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如果用正态分布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比如平均水平的创业者是什么样子的,平均水平的人才是什么样子的,平均水平的产品是什么样子的……平均没有意义,觉得自己只要比“平均水平”好30%、50%就够了,那你就一定失败。

为什么外国喜欢公布中位数,是因为中位数才会代表市场多数人的意见,更为真实可靠。

而创业中使用正态分布没有意义,那什么是有意义的呢?幂定律。幂定律就是X的负一次方,即X分之一。

它跟正态分布完全相反,正态分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都在中间,极端的情况很少。幂定律告诉我们平均值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极少数是特别特别伟大的,其他的都可以忽略,这就是幂定律。它的Y值是X分之一,所以你在接近零分之一的时候就是无限大,一千分之一、一万分之一都可以忽略,就这么简单。


创业工场:创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VC风险投资幂定律,资本逐利


我用实际的例子来解释一下平均值,如果一群创业者的平均身高是168cm,把姚明算进来,这群人的平均身高也就多2cm左右,和之前差别不大。


创业工场:创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VC风险投资幂定律,资本逐利


假设这群人的平均身价是30万美元,如果把比尔·盖茨加进去,那他们的平均收入可能就变成1000万美元了,但能说这群人的身价达到1000万美元了吗?不能。只有比尔·盖茨是身价极高的,其他人都是微不足道的,这其实就是幂定律的简单例子。

创业中有三件关键的事情:投资、战略、人才,都存在幂定律。

资本追逐幂定律,VC赌的是超级冠军

首先,资本是追逐幂定律的。一个风险投资基金它的实际回报从第一年排到最后,一定是下面图中橘色的这条实线。今天一些比较不错的基金,都是因为有一个项目的回报特别巨大,把它的整体回报拉升了。绝对不能说DCM平均给我们四倍回报,它投的就都是回报接近四倍的公司,实际上是有一家回报几十上百倍的公司把大家的值拉高了

创新工场五年基金的实际回报情况是,最高的回报是200倍,还有很多一倍的没有得到下一轮投资,还有少数是零倍的。创新工场投资的公司的估值有很高的,达到几十亿的,也有几亿的,就是超级冠军引领了整个的投资基金。因此,创业者应该考虑下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简称VC)的思维模式,因为创业者是跟VC要钱的,VC怎么想跟创业者该怎么做有很大的关系。从VC的角度来说如果只有一家是特别棒的,投资靠“撒胡椒面”的模式是不行的。“撒胡椒面”的第一个问题是,一大堆公司的回报率都很低;第二个问题是,就算有一个项目很棒,VC只占5%的份额,投资回报额也不够大。所以VC,尤其是投早期的VC,对两三倍的回报率是没有兴趣的。



创业工场:创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VC风险投资幂定律,资本逐利


VC的模式很简单,找最好的idea投一次还不够,还要投第二次、第三次。好不容易有市场验证了,如果不多砸一点钱进去,它撒钱在里面是不值得的。

假如蔡文胜投了你的天使轮、A轮后,觉得你的项目真的很棒,第三轮想多投资些,你千万不要拒绝他,甚至拉别的投资进来,因为蔡文胜正在表示对你的超级认可。如果以后你融资,可以跟别人说蔡文胜连投我们三轮,对你是非常加分的。千万不要贪图很多个VC,多有多的好处,但是如果有一个VC非常看重你的项目,要投两三轮的话,一定要给他投资的机会。

其实VC对一个公司的期望很简单,希望通过这一项投资可以把整个基金的投入收回来。如果是一个2亿美元的基金,投了你200万,那你最好给它一百倍的回报率,这样,VC就会对你特别好。但你同时要意识到,这其实是非常艰难的。

有一个我们创新工场投资的项目创始人来找我,想要跟我道歉。他说:“开复,你投了400万,我们只给你回报了500万,基本上没赚钱。”他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投的时候认为他有机会成为黑马,我们赌了一下,他也赌了一下,最后没成功,那就赌下一次。因为每个创业者第二次、第三次创业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创业工场:创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VC风险投资幂定律,资本逐利


很多创业者还是有点儿借钱的心态,觉得自己拿了VC的钱,赔掉了真不好意思。其实不是这样的,VC不是银行,而是赌创业者会成功。赌的时候95%都会错,这是正常的。创业者下一次可以再给VC赌赢的机会。


创业工场:创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VC风险投资幂定律,资本逐利


​而一旦成功了,那么将是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收益,那么之前所有项目的回报都回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