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雄強博大 妙造自然——軍中虎王邵葉道的虎畫藝術

朱希彬/文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古老的中國畫壇上,曾出現過無數名人騷客、昂首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今天,在這古老畫壇上,又綻出一朵藝術奇葩,軍中虎王邵葉道以“虎”畫在中國畫壇迅速崛起,並以獨特的視角把:“把將軍的風采與“虎”的精神有機地結合,構成一副前無古人的曠世之作,體現出一種無與倫比的意境美。”並將藝術與愛國、愛軍之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攜其“虎”畫,“揚民族精神,壯華夏聲威;頌將軍偉績,樹我軍豐碑”而笑傲畫壇,深為世人所矚目。

雄強博大 妙造自然——軍中虎王邵葉道的虎畫藝術

他以雄強、搏大、奔放,灑脫多變,構圖嚴謹的繪畫風格笑傲畫壇,且他才力、學養過人,于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無所不擅,工筆寫意無一不精。其師承多門,兼蓄並存融匯貫通。深得書畫界60多位大師與我軍800多名將軍的呵護與追捧。

——引子

雄強博大 妙造自然——軍中虎王邵葉道的虎畫藝術

從藝四十餘載,邵葉道以“虎”畫在中國畫壇迅速崛起,深為世人所矚目。四十年如一日,從知虎、愛虎,直到畫虎的邵葉道勤於探索、精研畫理;鍥而不捨、獨闢蹊徑,最終賦予“虎”以人文精神和某種人格化的底蘊與象徵。

雄強博大 妙造自然——軍中虎王邵葉道的虎畫藝術

他的虎畫始終突出一個新字,不管是畫面的構成還是形和色,他都是出奇制勝,以“破舊”的心態入手,在“立新”中完成創作;他反思師承,從被人們奉定問則的陳法中掙脫出來,通過技法層面的突破去帶動藝術語言的開拓。自此,屬“虎”的葉道創作了一種獨特而新穎的“畫虎”藝術語言:不以強勢的大線和潑灑的墨色取勝,而以出神入化的精微筆法與自然氛圍的生態和諧見長;用色淡而厚,摒棄線條勾勒,把山水畫中的皴擦技藝溶入沒骨法中;對虎的神態精心刻畫,工而不板,細而不膩,不強化光影而富有立體感,用皴擦與絲毛結合成功地表現了虎之皮毛的蓬鬆與亮澤;對虎的眼眶則注重用曲線勾勒而成眼簾,並用西法點睛,突出高光,以致畫上之“虎”形神兼備、呼之欲出。

雄強博大 妙造自然——軍中虎王邵葉道的虎畫藝術

雄強博大 妙造自然——軍中虎王邵葉道的虎畫藝術

他筆下的“虎”更是獨具個性、神態各異:它穿蘆蕩而輕捷機敏,汲清泉而憨態怡然;它行夜色,著蒼涼,出澗谷,聞嘯聲;它臥荊棘,藏深沉,顯儒將風範;它動山林,抖雄風,威鎮四野……邵葉道先生的“虎”,威武、正氣、雄偉、勇猛,亦不失安詳與仁厚;邵葉道的虎,或蹲、或撲、或臥、或行,行者生威,靜者寓雅,盡顯王者風範。傅奎清首長評價說:“虎的威猛之態,勇猛之勢、拔山之力,陽剛之氣、矯健之美,無不象徵我軍將士的雄壯威武,借虎而抒發了軍人的豪邁之情。”

雄強博大 妙造自然——軍中虎王邵葉道的虎畫藝術

雄強博大 妙造自然——軍中虎王邵葉道的虎畫藝術

有專家這樣評價:“觀其畫,如沐虎威;觀其畫,如入山林;觀其畫,屏聲息氣;觀其畫,心旌震撼!”

雄強博大 妙造自然——軍中虎王邵葉道的虎畫藝術

在突出“虎”的主題表現的同時,邵葉道創造性地將冰雪山水融入到虎畫作品中,不僅營造出了虎的生存環境,還給人一種奇異之美;既保留了中國畫的“留白”傳統,又使畫面顯得豐滿滋潤,鮮明地表達出畫家聖潔崇高的藝術追求,白色的雪景與虎的皮毛的橙色景物點綴其間使畫意變暖,讓人們深切地體會到畫家著力追求冷中寓暖,剛中含柔、清中見奇、樸中蘊美的藝術格調,進而使人領略到“虎踞群山,冷韻幽香”的雋永意味。畫中的虎或置身於長白山林海雪域,或長嘯於祁連山雪峰,或徜徉於春雪將溶的山澗小溪,將觀者帶入一個雄闊渾厚的藝術世界。從意境的開掘到情緒的渲染,從落筆看墨到定格賦彩……無一不是認真考慮,兢兢業業,無不表現出畫家更加純熟的藝術表現力保持傳統追求傳統的時候又新意迭出,充分表現出一個藝術家繪畫創作的嚴謹態度和不倦的進取精神。

雄強博大 妙造自然——軍中虎王邵葉道的虎畫藝術

雄強博大 妙造自然——軍中虎王邵葉道的虎畫藝術

中國美術學院前院長肖峰先生盛讚稱邵葉道的虎畫:“將虎的精神和將軍的氣度、風采完美結合起來,體現出一種無與倫比的意境美”。中國著名古字畫鑑定家、遼寧故宮博物館館長楊仁凱先生評價曰:“葉道作畫別具風格、善能傳神、獨開生面。他善於在舊法的基礎上攝取新法,體現自然。”著名美術評論家、博士生導師王伯敏先生認為:“葉道畫虎,得虎神至為難得。”南京藝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陳大羽稱邵葉道的虎畫是“筆墨傳神、氣概豪邁”。九十年代初,中國水彩畫鼻祖畫壇世紀老人李劍晨先生看了邵葉道的虎畫,欣然為之補景,並“一錘定音”揮毫題詞:“軍中虎王”!啟功先生評價邵葉道“畫虎師虎入神韻”。著名書畫家、藝術評論家鍾藝稱讚邵葉道為“當今中國藝術史上絕無僅有之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