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戚夫人公然挑戰呂后的權威,他到底是聰明還是傻?

史學達人


我是林小白,我來回答。簡言之,從結果上看是是”傻“,但退讓就是聰明嗎?其實時事所迫是主因,心裡的野望是輔因,箭上弦上,不得不發。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後宮爭奪特別是立儲這件事上,從來就不是一個人退不退讓的問題

在古代,經常有外戚這一權勢集團,而且大多數外戚都是隨著后妃的得勢而獲得權力,外戚得權既是後宮爭鬥的論功行賞,也是護佑后妃權勢的保證。

後宮的爭鬥一點都不比戰場上的差,而且比戰場更復雜的恰恰是人心。如果你失敗了,往往不光是你一個人的失敗,殘忍的勝利者甚至會捏造罪名,讓你身死族滅。

你說,戚夫人身邊的人會讓她退嗎?更何況戚夫人隨高帝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聖眷正隆,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正是這個道理。

二、戚夫人自身優勢呂夫人無法具有,戚夫人在過程中並不是全無勝算

在早年間劉邦攻佔定陶後,就納了美麗的的戚夫人,戚夫人既有非凡的氣質,人也貌美如花,琴棋歌舞也不在話下,而呂夫人操持這個那個,在軍旅生活中早就熬成了黃臉婆,劉邦終究是個俗人,迷戀上年輕貌美的戚夫人也是正常之事,而且戚夫人為高帝生了個寶貝兒子,也就是趙王劉如意,高帝劉邦多次因為如意聰明過人,才學出眾而有意廢呂后的兒子劉盈而立戚夫人兒子如意。

不光是兒子憑藉母親的權勢登位,反過來母憑子貴的道理大家都懂,在這種情況不爭一爭,難道指望呂后得勢後想起這裡來會放過戚夫人和如意嗎?這也太天真了,中國古代的政治鬥爭是殘酷的,抱有天真的幻想只會被吃的連骨頭都不剩,戚夫人利用自身年強貌美和如意受寵愛的優勢想換太子也是正常之事。

三、戚夫人如果“傻”,可能就“傻”在不夠果決,想的太少

戚夫人公然挑戰呂后權威本身並不是問題,如果你連對手都一味忍讓,底下的人不都會被你賣光了?但戚夫人要做就要做狠點,在史書上戚夫人的手段僅限於吹吹枕邊風,但枕邊風肯定是不夠的。我們可以從她的對手呂后那裡看,想要贏,還需要做什麼?

1、拉攏周昌、叔孫通等反對廢長立幼朝中大臣

後宮確實有影響皇帝的能力,但朝堂大臣也有啊,既然是政治問題,那就不光要影響皇帝的感情判斷,也要影響皇帝的政治考量。

2、找有政治大智慧的人出謀劃策

呂后苦求張良出謀劃策,最後張良讓她將名滿天下的商山四皓找來,當劉邦看到商山四皓出現在劉盈背後的時候,就明白劉盈羽翼已豐了。

3、鞏固自己的基本盤

呂后因為一直隨軍隊顛沛流離,參與起兵以來的政治軍事過程,在利益上很多和開國功臣是站在一起的,也自然得到他們相助,畢竟他們和呂后有共同語言,而戚夫人不僅年輕,而且本身是以色事上而獲尊位,本身政治才能和勢力有限,對於憑戰功上位的開國功臣集團來說,支持呂后顯然比支持戚夫人好。

綜上,在競爭本身戚夫人沒有做錯,你不肯公然挑戰對手,也只會讓你陣營的人寒心,在當時的情況下忍讓不會讓別人放過你,如意、戚夫人家族的安危寄託於呂后的善心?失敗者百口莫辯,所以後人對戚夫人無能的印象大概是要延續下去了吧。


林小白讀歷史


戚夫人是個有文化的人,是個女人味十足但政治技能為0的女人。

1受寵時沒有危機感。

躺在劉邦懷裡就忘記家裡呂后那雙老眼睛恨死了她。

2、有野心有沒手段

劉邦倒是想換太子。因為劉盈太弱,不像他。

但是戚夫人也該自我考量,你兒子如何能幹得過呂后呢?

人家常年在家坐鎮後方,蕭何常年在關中供給,兩人一定關係是不錯的否則怎麼能和睦相處。

劉如意呢年紀小不說,戚夫人也沒啥親信大臣。只曉得在劉邦面前日夜啼哭,女人的撒嬌伎倆在政治上毫無用處。

所以最後劉邦只能和她楚歌楚舞,一曲《鴻鵠歌》安慰她受傷的心。

3 不懂自保

但凡戚夫人聰明點,歌罷就該想著為自己的命運打算。不過話說回來,她要是有這個覺悟,也不至於會落得如此慘地。

4 不懂收殮 文藝青年酸氣又來了。

呂后上臺,她被罰永巷舂米,如果這時她低聲下氣,躲著呂后也不會那麼慘,哪曉得又開始文藝女的脾氣,念什麼《戚夫人歌》,本來呂后對她不滿,一聽更氣了。

乾脆新仇舊恨一起發洩,毒死劉如意,把她剁為人彘。

所以說,戚夫人之所以走得這麼慘,跟她自己智商不在線有關。


城市蚯蚓s


戚夫人公然挑戰呂后的權威,她並不傻,只不過她不幸遇到了呂后,一箇中國幾千年才出現的女中豪傑,最後的下場當然很慘了。



戚夫人依靠美貌和聰明受到劉邦的寵愛,她已經做到后妃能做的極限了

戚夫人是山東人,不僅貌美如花,而且能歌善舞,可以與中國四大美女媲美。

劉邦當年兵敗彭城,狼狽中遇到戚夫人的老爸,老人帶著閨女在此躲避戰亂。老人看劉邦面相不凡,不僅給他做了飯菜,還將閨女嫁給了他,說算命先生講閨女有貴人之相,與劉邦是命中註定。

劉邦當晚就與18歲的戚夫人洞房成親,戚夫人懷孕,生下了兒子劉如意。

劉邦成大業以後,派人接回戚夫人和劉如意。他對戚夫人寵愛至深,每次打仗都將戚夫人帶在身邊,將戚夫人當成自己的妻子。呂后因為年老色衰,早被劉邦拋在腦後了。

母以子貴。戚夫人憑藉自己的美貌和劉邦的寵愛,想將自己十歲的兒子劉如意立為太子。當時的太子是呂后之子劉盈,性格有些懦弱。

劉邦也不喜歡劉盈。他看劉如意有自己當年的模樣,也想立劉如意為太子。不過遭到大臣們的堅決反對,最後也很無奈。

可以說,在後妃的爭寵中,戚夫人一直是佔上風的,如果當時改立劉如意為太子,西漢的歷史將要改寫。



戚夫人唯一的缺陷是不懂得拉攏權臣,而且不幸遇到了呂后這樣強勁的對手

戚夫人是劉邦當上皇帝以後,才被劉邦接回來的。劉邦獨寵她,也使她認為自己才是劉邦最愛的女人,多次挑戰呂后的地位,並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

歷史上有很多妃子逆襲成功的案例,比如武則天和楊貴妃,戚夫人如果處在和平年代,靠劉邦的寵愛,當上太后也有可能。

但是,當時劉邦是開國皇帝,呂后一直跟隨劉邦打下江山。而且呂后的出身比戚夫人好太多了。

戚夫人的父親是農夫,為當地財主抬轎子,母親為財主洗衣服。而呂后的出身大戶人家,當初下嫁劉邦,完全是因為父親看劉邦一表人材。

當時的劉邦只是一個亭長,吊兒郎當,成天騙吃騙喝,已經41歲了,還有一個私生子。而呂后只有20歲,嫁給劉邦以後,開始的時候非常賢惠,任勞任怨。

當呂后成為項羽人質的時候,劉邦與戚夫人在一起了,等到呂后被解救出來,發現劉邦身邊已經有了一個比自己小很多的美女,就是戚夫人。

呂后比戚夫人聰明太多了,戚夫人眼裡只有劉邦,呂后不同。她忍辱負重,跟隨劉邦顛沛流離,完全沒有怨言。而且,呂后善於拉攏劉邦身邊的權臣,或送金錢,或送美女,很得人心。

當戚夫人天天在劉邦身邊哭泣,梨花帶雨,劉邦心軟了,想廢黜呂后兒子劉盈太子之位,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時,呂后找到張良,張良提出請商山四皓出馬,這四位老人是劉邦最看重的。商山四皓出馬以後,再加上週昌和叔孫通等朝臣的勸誡,才讓劉邦打消了廢立太子的想法。



戚夫人最不幸的是遇到了呂后。呂后雖然年老色衰,不受劉邦的寵愛,但呂后是劉邦最好的左膀右臂。她非常清楚劉邦的想法,替劉邦解決了很多難題。她設計殺掉韓信和彭越,為穩定漢朝江山起了很大作用。



劉邦死後,呂后掌握了大權。戚夫人的下場就很慘了,兒子劉如意被呂后殺掉,自己被呂后做成人彘,在痛苦中死去。

我是子龍威武煮酒談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子龍威武煮酒談史


藝術才華橫溢,爭寵之路順暢

戚夫人(公元前224~公元前194年),也稱戚姬。西漢濟陰定陶人,出身貧寒,卻憑美色和才藝成了漢王劉邦的寵姬。


尤其是她擅長翹袖折腰之舞,能充分體現女子的輕盈柔美。讓頗有幾分文藝愛好的開國帝王,在戎馬倥傯的歲月裡,能忙裡偷閒,感受英雄美人的兒女情長,享受溫柔鄉的愉悅美好。


能歌善舞的戚夫人還擅長擊築鼓琴、下棋對弈,製作手工藝品,可謂多才多藝。應該說,在籠絡帝王心的爭寵道路上,她還是很有心思的。懂得投其所好,小意溫順、撒嬌賣萌都不會差。劉邦稱帝后,她依然能夠力壓群芳,牢牢守住一代風流霸主的心,十餘年榮寵不變。


古來後宮,就是后妃們pk的沙場。看似花團錦簇,實則暗藏血腥,殺機四伏。後宮中,從來不會缺少年輕貌美,而戚夫人卻能一枝獨秀。連她生下的兒子,也讓精明深沉的高祖劉邦十分如意,寵得沒邊。


戚夫人可以算做到了情人的極致,把自己活成了寵妃的典範。如此風光無限、盛寵不斷的女人,怎麼想也不會是空有其表的繡花枕頭。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貌似聰慧有心計的女人,偏偏恃寵生驕。她的心計全用在了以色藝爭寵之上,她的眼光太淺,只看到情愛,不懂得把握政治大局,不懂得知己知彼。


有為自身謀求利益的小聰明,卻沒有佈局謀劃的政治智慧。

作為寵姬的戚夫人,她和原配呂后是天然敵對的關係。單純的退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然而公然挑戰呂后權威,更是不智之舉。


以她的得寵程度,如果遇上的對手真是一個年老平庸的鄉村大婦,那她的這點小聰明足夠得逞了。可惜,她遇到的偏偏是剛強堅韌、政治手段過硬的呂后。爭寵、吹枕頭風、日夜哭泣,這些小手段完全不夠看。


呂后與劉邦是患難夫妻,太子是嫡長子。善於隱忍的呂雉,立身穩妥大氣,滴水不漏。身後又有強勢的家族背景和良好的群眾基礎,想要動搖她們的位置,本身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做寵妃,只要取悅皇帝的心,劉邦自個說了算。廢立太子,卻是國家大事,必須還要符合禮制,群臣支持。劉邦是開國的英主,不是亂世的昏君,他不能動搖自己的國本。


戚姬高估了劉邦的權威,低估了呂后的機變。在缺少自保和應變能力的情況之下,單憑帝王的寵愛,公然挑戰皇后權威。最終導致愛子被毒殺,自己慘遭人彘之刑,成為歷史上少數因下場慘烈而聞名於世的美人。


歷史上宮鬥失敗者,不計其數,下場可悲是必然的。跟本身的身份地位,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繫。皇后被廢的幾十位,小妾上位的也不少。


失敗者難說就是不夠聰明,並非技不如人,只是一步錯步步錯。 成功者除了極個別是靠運氣,多半還是靠手段能力和所謂的品性。


如她的後輩竇漪房、王娡、衛子夫,都是平民出身逆襲成後的,甚至陰麗華也是從妃位取代皇后的。但是這些女子靠的,可不光光是帝王寵愛,更是低調隱忍掩護下的步步為營、小心籌劃。


戚姬卻是被劉邦寵得不知天高地厚,貪念膨脹,才華又撐不起野心。活生生把自己樹成了靶子,高調地當了呂后的眼中釘肉中刺。她忘了自己的兒子還小,唯一的倚仗早已傷病衰老。她看到了日後的危機,卻是毫無對策,以為兒子當了太子就沒事了。


俗話說“靠山山會倒”,這句話充分體驗在戚夫人身上。帝王之愛,用得好是護身符,用得不好是催命符。她沒有看清形勢,把寶完全押在了帝王的寵愛上,並沒有真正積蓄對抗呂后的力量。就在爭儲爭位的深水中犯了傻,做出了自不量力的舉動。為自己狠狠拉了一波又一波仇恨值。

皇帝倒下了,戚夫人立馬無所依託。這個時候,她既沒有辦法脫身,又不肯一死殉情,還對遠方的幼子抱著僥倖奢望。一首《舂米歌》,直接把自己的命運推向了更慘烈的盡頭。可悲可嘆。


戚夫人的才華宜室宜家宜爭寵,卻無能爭儲爭位、母儀天下。因為她在政治上,實在是很傻很天真。


蔓書房


靠枕邊風而把廢立太子之事做成的,中國歷史上還真有不少案例,其中可供戚夫人參考的也有啊,褒姒就成功地讓周幽王廢黜了太子姬宜臼而立自己的兒子姬伯服為太子。所以,戚夫人好好研究一下案例還是有機會取得成功的,並且她差一點就成功了——皇帝劉邦也動了心,他漸漸地不喜歡太子劉盈而喜歡上了戚夫人之子劉如意,並且有了廢立之心。

可惜的就是戚夫人的敵人呂雉不是一般人——她雖然曾經是平反的民女,但是在劉邦起兵打天下的過程中,她也隨著沛縣集團一起在成長,後期的她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並且擁有一支強大的後衛力量,她的力量大到可以和劉邦抗衡。

《史記》雖然在極力隱藏呂黨在漢朝初年的影響力,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當年劉邦雄赳赳氣昂昂地組織了56萬大軍進攻項羽,結果被殺了個慘敗,他幾乎就要趴地不起了,這時候是呂澤幫了他(漢王之解彭城,往從之,復發兵佐高祖定天下)。另外,劉邦手下的猛將樊噲娶了呂雉的妹妹呂嬃,那是呂雉的親妹夫,卻不是劉邦的親妹夫啊!還有一個重點——你以為已經退隱的張良身上沒點利益紛爭嗎?你以為他不站隊嗎?錯了!呂釋之讓張良出面制止劉邦廢立太子之時說了一句:“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臥乎?”意思很明確,張良與呂家的命運是綁在一塊的!

所以,呂后沒有被廢,劉盈沒有被廢,就是因為他們的靠山不是劉邦,而是自己!而戚夫人的靠山只有劉邦一個人!

以一己之力對抗呂雉的勢力集團,這不是蚍蜉撼大樹嗎?所以戚夫人是聰明還是傻?


國史通論


戚夫人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女人,但是她只有野心卻沒有能力,根本不是老練的呂后的對手。戚夫人一直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做太子,並且多次在劉邦面前吹枕邊風,戚夫人的小算盤打的非常好,卻沒想到呂后技高一籌。


呂后是劉邦的原配夫人,沛縣大戶呂公的女兒。呂后為人心狠手辣,非常擅長拉攏人心。在劉邦剛剛起兵的時候,呂后經常帶著食物和衣服去找劉邦,分發給劉邦的部下,在劉邦的沛縣集團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名聲。

漢初的很多大臣都是呂后的親戚朋友,丞相蕭何是呂公的老朋友,大將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大將呂澤是呂后的親哥哥。劉邦沛縣集團的主要成員,都和呂后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劉邦統一天下後,呂后和劉邦更像是合作伙伴的關係,兩個人聯手除掉了彭越和韓信,呂后擅長拉攏大臣,在朝廷裡面八面玲瓏。由於呂后在朝廷裡面的影響力不亞於劉邦,戚夫人雖然獲得了劉邦的寵愛,卻不具備扳倒呂后的實力。

戚夫人卻沒有看清形勢,她依仗著劉邦寵愛自己,經常勸說劉邦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做太子。在戚夫人的慫恿下,劉邦開始疏遠太子劉盈,想要讓劉如意做太子。

劉邦在朝堂上提起了這件事,大臣們都偏向於呂后,紛紛反對劉邦的提議。大臣周昌口吃,仍然堅持在朝堂上爭辯,最後周昌對劉邦說:“臣期、期不能奉召!”劉邦不敢觸犯眾怒,只能退朝離開。

看到劉邦離開,呂后趕緊從屏風後面出來,跪著對周昌說:“如果不是您據理力爭,太子就被廢掉了!”張良聽說了這件事,幫助呂后請來了商山四皓,劉邦知道呂后樹大根深,只能放棄了廢太子的舉動。

後來商山四皓陪著太子進宮,劉邦還專門指著商山四皓給戚夫人看,戚夫人悲痛的唱了一首歌,意思是:“太子羽翼豐滿,已經沒有辦法換太子了。”呂后為人心狠手辣,彭越和韓信都是死在呂后的手上,在戚夫人得罪呂后之後,她的生命已經在倒計時了。

劉邦臨死的時候,才發現戚夫人竟然沒有一個靠山。為了保護兒子的性命,劉邦把劉如意託付給了周昌,周昌是呂后的支持者,劉邦把劉如意託付給周昌,足以看出戚夫人在朝廷裡面的人緣多差。

劉邦去世後不久,呂后設計把周昌調走,將劉如意毒死,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假如戚夫人不去爭奪太子之位,戚夫人母子肯定不會遭到這麼殘忍的報復。薄太后和漢文帝一直夾起尾巴做人,呂后當權的時候也沒有難為他們。


史海泛舟擺渡人


戚夫人只是一個以身色娛人的美人而已,手段一般,智商就是一普通人,僅此而已。

劉邦和戚夫人

對於戚夫人來說,出身低微的劉邦能打敗眾多名門諸侯,成為大漢的開國帝王,肯定是一位英雄,因此戚夫人特別崇拜劉邦,而呂雉已然年老色衰,為人過於強勢,自然不得劉邦歡心,因此對於戚夫人來說,自以為只要討好劉邦,就能繼承大漢的江山,因此事事遷就劉邦,只為能一償宿願。


對於劉邦來說,自己就是個不學無術之徒,最擅長的就是知人善任運氣好,打天下的時候還好,大家都願意吹捧他,圍著劉邦轉。坐天下的時候劉邦發現這個國家根本就不需要他,他再也找不到存在感了,一個個的老兄弟疏遠他,如何治理天下他也不懂,文不成、武不就的,只有在戚夫人這裡才能得到一絲安慰,只有戚夫人依然把劉邦當做大豪傑、大英雄,也只有在戚夫人面前,劉邦才發現自己是這個天下的王,因此劉邦越發的寵愛戚夫人,甚至是幾次三番的想要改立戚夫人之子為太子。


愚蠢的戚夫人

戚夫人跟著劉邦十來年,一直不曾拉攏過群臣,整天一門心思在劉邦身上,她的眼界就只有一座宮殿那麼大,他根本就不明白,對於這群在亂世中殺出來的文臣武將來說,最討厭的就是戚夫人這種女人,大漢的天下是他們打下來的,他們怎麼可能容忍一個對大漢無寸尺之功,且整日裡只知迷惑劉邦的女人來竊取這大漢的江山。想要江山,卻是對他們連拉攏一下的誠意都沒有,簡直就是把他們這群功勳彪炳的群臣當作死人了,想要捧自己的兒子上位,那就是在做夢了。而戚夫人最蠢的就是劉邦死前都說輸了,讓他臣服於呂雉,她唯一的靠山都沒了,竟然還在受罰時對呂雉心存怨懟,呂后那可是能用殘忍的手法弄死韓信的人,劉邦都不敢殺的人,呂雉不眨眼的就給殺了,心存怨懟就是找死,而戚夫人也果然連著自己的兒子一起害死了,簡而言之,戚夫人蠢的不可救藥。


總結:戚夫人是封建王朝第一個敢於向皇權發起挑戰的寵妃,她給後世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讓後世所有的非正宮皇后向皇權發起挑戰時,知道該做哪些,不該做哪些,她雖然蠢,但她為後來者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以及豐富的經驗。


達達說歷史


戚夫人不傻,她很聰明,可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她是有才能的,可惜才能配不上她的野心!

是的,野心!中國古代皇位的繼承原則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啥意思?就是說,原配的兒子是天然的繼承人,如果原配沒有兒子就選擇小妾生的長子。哪怕原配死了,這原則也是不變的!

何況,劉邦的原配還沒有死呢!人家雖然鬱鬱寡歡,可活得好好的。她和她的兒子劉如意名份上根本站不住腳!而且,呂后陪著劉邦白手起家的時候,她在哪裡呢?前人辛苦栽樹,她想摘現成的桃子,情理上也說不過去!

既不合乎禮義,也不符合情理,還要肖想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這就叫野心!

像劉邦這麼無情無義的人,很可能為了討小老婆的歡心而讓她兒子上位,天天在大臣們面前說“如意類我”,意思是劉如意像我這麼出類拔萃一表人才,正該繼承大統。

但陪著他打天下的大臣們可不像他那麼無恥,所以百般阻攔,到他死也沒辦成這事兒。我估計大家也是不敢讓個像他的人當皇帝吧,哈哈!

戚夫人有這樣的結局其實並不奇怪,甚至可以說是自找的。

女人狠起來,那真沒男人什麼事兒了。

她犯了一個很要命的錯誤:沒弄清呂后的心理狀態以及呂后有什麼樣的能量、手段,就貿然出招!有些錯誤能犯,而有些錯誤,一旦犯了那是連痛快死去都不能!

呂后什麼心理狀態?

咱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

從小家境優越,自身條件極好,素有美名。結果嫁了個比自己大15歲還早有私生子的丈夫,不但窮還不幹正經事,經常和朋友在外遊蕩不著家。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既然嫁了,呂后也沒什麼怨言,善待私生子劉肥,農桑針織自食其力,老公是靠不住了,靠自己吧!

可這老公不但靠不住,他還盡惹事兒!一次押解囚犯時喝多了,囚犯趁機逃跑,這翫忽職守的肯定要被問責啊!結果劉老哥丟下一家老小跑到芒碭山下的沼澤地區躲了起來,呂后不但要養家,還得給他送衣送食!

後來他起事,和項羽大戰時被打敗了,家眷被楚軍俘虜,呂后也在其中,哪怕項羽不去刻意虐待,俘虜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兩年後才被放了回來。

回來一看,好,老公有新人了,生活很滋潤。

按常理來說,老婆自從嫁給自己之後一直為這個家奉獻自我,受了很多委屈,還為自己的大業吃了這麼多苦,但凡是個人,他都得善待老婆!可劉邦就不!他只看新人笑,不聽舊人哭。

這一階段,呂后只能默默垂淚。這麼長時間了,她估計也看清了劉邦的為人,對他死心了。愛不愛的似乎也不是那麼重要了,他愛找誰就找誰吧,不在乎了。

至少她還有兒子,為了兒子,她可以忍。兒子劉盈就是她全部的希望,她的人生就寄託在兒子身上!可是她的退讓換來的是戚夫人的得寸進尺!

劉邦還在那裡說什麼“如意類我”,所有強行壓下的憤怒痛恨就此被激起!

還能忍嗎?不能!她就是個佛,這也忍不下去了!沒這麼欺負人的!就是個泥人還有三分土性呢!

如果我們是她,大概也要提刀去砍了。

龍有逆鱗,觸之即死。兒子就是她的逆鱗,誰都別想動她兒子,戚夫人不行,劉邦不行,哪怕天王老子都不行!

從戚夫人想換太子的時候起,她在呂后眼裡大概就是個死人了。

呂后有什麼樣的能量?

通俗一點來說,劉邦在團隊裡是大哥,她是大嫂。重要將領們認的主母是她,她的付出眾人看在眼裡。。。。。。像劉邦那麼不講良心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戚夫人是什麼,只是個小妾!

兩人的手段也完全不同。

呂后要保太子,她的手段很果決,直接綁了張良,讓張良幫她想辦法,張良本身也是偏向她的,建議去把商山四皓請出來輔佐太子——這就是古代版的名人效應,劉邦一看,哎呀,太子名望很高嘛,暫時不能廢。這麼一拖二拖的,就把劉邦給拖死了,劉盈直接從太子晉升天子,安全了!

戚夫人要換太子,她的手段只有一個:日夜哭泣。哭得劉邦心軟了,可這又不是富家老翁找繼承人,廢立太子不是劉邦一個人說了就算的!她有本事哭得劉邦同意,可沒本事哭得眾臣也同意。

不過,她的手段雖說沒用,可相當膈應人,尤其是同為劉邦女人的呂后!所以,劉邦一死,呂后就將她削了(真削,字面意思)。。。。。。這是恨得狠了啊!別說呂后狠毒,劉邦後宮那麼多人,怎麼只針對她?有果必有因啊!

非常有趣的是,兩位母親此仇不共戴天、人頭打成豬腦,兩位兒子哥倆好。也不知道呂后心裡是什麼滋味了!

總之,固然可以說呂后懲治戚夫人的方法太殘忍,可是,將她從一個賢惠的家庭婦女逼成這副模樣的渣男賤女,難道就不可恨嗎?如果我們是她,大概也仁慈不到哪裡去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戚夫人公然挑戰呂后把自己的低智商表現的淋漓盡致。

1:戚夫人只是劉邦的寵姬,半路夫妻。呂后是劉邦沒有發跡時的原配患難夫妻(當然除過劉邦的情婦曹氏)。

2:戚夫人的兒子只是劉邦眾多兒子中的一個而已。呂后的兒子劉盈是劉邦的嫡長子。

3:按照漢代皇位繼承選擇,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這樣一來戚夫人的兒子兩個都不沾邊。何況當時劉盈就已經是太子,儘管劉邦不怎麼喜歡。

3:戚夫人要靠遊說大臣和在劉邦身邊吹耳旁風來上位。呂后是跟劉邦一塊患難打江山的,本身就是皇后,儘管年老色衰,但有很多開國勳貴是死心塌地的支持。

4:在劉邦死前,戚夫人和自己的兒子劉如意不能成功上位,一旦劉邦駕崩,她都不想想會有什麼後果在等待自己。

5:綜述我認為戚夫人是拿雞蛋碰石頭,自己找死。


明月逐人歸80636785


我是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和你分享。


在我看來,戚夫人是真的很傻。

沒有政治能力,偏又行弄權之事

戚夫人就是個小家女子,沒有任何的政治手腕和能力,她的得勢和尊貴,全仰仗於劉邦的寵愛;劉邦在世,一切安好,劉邦駕崩,死路一條。

戚夫人完全不懂得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想要獲得穩固的地位和權勢,必須有自己的團隊作為支撐。

她弄權的手段太單一,也太幼稚,僅僅靠母以子貴,‘吹床頭風’的手段,就想扳倒呂稚,想法太簡單。

當你決定和呂稚為敵的那一刻開始,你就應該雙管齊下:

  1. 培養自己的勢力;
  2. 瓦解對方的勢力。
這兩步走,或許還有贏的可能性。但是,很可惜,你碰上的是呂稚,贏面幾乎沒有。

作為劉邦的結髮妻子,陪著劉邦從創業一路走到統一天下,呂稚的手腕和能力,非一般人所能及。

劉邦過世,她將滿朝開國元勳:王平、周勃這些人傑管得服服帖帖。同時,她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人,是史書中官方記載的第一位皇太后,掌握大漢政權十六年,無皇帝之名,卻有帝王之權。

戚夫人和這樣一個對手博弈,那就是雞蛋碰油鍋,只能成為別人的盤中餐。

呂稚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她的背後站著千千萬萬個男人支持著。

呂稚很善於工於心計,在朝堂中有著自己的影響力,很多大臣都選擇站在她的隊伍裡。因此,當劉邦想廢太子,立戚夫人之子為太子的時候,朝堂上沒有一個人支持。



戚夫人只將全部籌碼壓在年老的劉邦身上,即使她得償所願,我個人認為,劉邦過世後,她也壓不住朝臣,最後還是會被呂稚趕下臺來。

如果我是戚夫人,明知不可為,對手太強,我浪不起來,只能夾起尾巴低調做人了。

好好的一個美麗女子,可惜入了帝王家,被迫捲入政治鬥爭,成為案板上的肉,還蹦噠幾下,只能說是真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