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茄子栽種時如何嫁接?嫁接茄子有什麼好處?

霧都山客


茄子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吃的蔬菜之一,做法簡單營養美味。茄子的嫁接技術很瞭解,嫁接茄子有什麼好處,有很多菜農也弄不清楚。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培育健壯的砧木苗和接穗苗:1、種子消毒,種子在播種前用50~55℃溫水燙種15分鐘,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2小時。2、 苗床消毒,苗床土選用非茄科田土5份,草炭土3份,腐熟有機肥2份混合。用30%過氧乙酸500倍液澆透苗床土,經7天后再播種育苗。或每平方米床土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克,拌勻後用薄膜蓋嚴,2~3天后撤掉,藥味散盡後即可使用。將催好芽的砧木種子直接播在營養缽中,砧木開始出苗時,將接穗種子播入苗床。3、錯期播種砧木,要比接穗早播30—40天,也可根據砧木長勢確定接穗播種時間。當砧木幼苗子葉展平時,為接穗播種時間。幼苗出土後至嫁接前,要隨時注意觀察砧木與接穗的生長情況,出現差異,可用降溫和控水等來調節,使砧木和接穗的生長水平趨向一致。此茬茄子育苗正值高溫多雨季節,應採取高畦搭陰棚育苗。

然後是嫁接方法:1、嚴格選擇砧木和接穗

選用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強、植株開張度小、果實發育快、著色好的早中熟品種以及適合本地栽培的嫁接茄子砧木和接穗品種。2、嫁接前要搭建好小拱棚,並用草簾、舊報紙等遮蔭備用。嫁接前要進行煉苗,並對砧木苗及接穗噴一次500倍的百菌清,嫁接選擇晴朗的天氣,在避陰條件下進行。刀片及嫁接夾使用前用開水燙一下,刀片選用鋒利的新刀片,保證所削斜面平滑。3、嫁接方法:當砧木長到6—8片真葉,接穗長到5—7片真葉,莖粗3—5衄,半木質化時是最佳嫁接時期。採用劈接法嫁接,在砧木高4 Cm處平切掉上部,保留2—3片真葉,不能過高或過矮,否則影響成活,接穗苗在半木質化處即砧木苗子嫁接前適當控水,以防嫁接時胚軸脆嫩劈裂。嫁接後把苗缽擺在苗床上,澆透水,放在遮陰的小拱棚內注意不要把水澆到切口以上,以防染病。

最後嫁接苗後期的管理:1、嫁接後要高溫高溼促進傷口癒合。一般嫁接後9-10天為癒合期,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需加強溫度、溼度和光照管理。2、溫度管理,嫁接後1-3天,溫度白天應保持在25—28℃.夜間20—22℃,4—5天后,溫度可適量低點,白天23—25℃,夜間15—2O℃。3、溼度管理,嫁接後要及時把嫁接好的秧苗擺在小拱棚內,澆足底水。澆水時不要澆到傷口上,影響傷口癒合。要密閉小拱棚保溼,棚內的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95%以上,每天4—5次換氣,每次換氣時間5—7分鐘為宜,隨著傷口癒合逐漸加大通風量,有易排溼,中午葉片萎蔫可葉面噴水,直到嫁接苗不萎蔫時,撤掉小拱棚。4、光照管理,嫁接後要及時遮光,防止強光照射。3天后揭開覆蓋物放進弱光。當嫁接苗萎蔫時,再進行遮光,這樣逐漸加大光照(1)增強抗病能力

對土傳病害具有高抗免疫性,可以防止土傳病害的發生。

(2)解決茄子不能連作的難題

由於砧木對土傳病害高抗免疫,使茄子在生產上實現了重茬連作不發病,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3)增產增值

嫁接茄子抗逆性強,採收早,植株壽命長,採收期長,自根苗茄子高70~120釐米,單株採收3~12個果實,畝產在3500~5500千克;嫁接茄子株高,可達150~200釐米,單株採收30~50個茄子,畝產達10000千克以上,畝產值超萬元。和延長光照時間。當中午嫁接苗見光不萎蔫時,可撤掉覆蓋物。進行正常管理。5、接口癒合後的管理,接後約10—12日嫁接苗即可成活,管理中需及時摘除砧木萌芽、黃化葉片以及剔除未成活苗,當接穗長到5—6片真葉時,去除嫁接夾,等待定植。定植時覆土不可超過接口,否則茄子長出不定根,就失去了嫁接防病的作用。

茄子嫁接有哪些好處:1、增強抗病能力

對土傳病害具有高抗免疫性,可以防止土傳病害的發生。2、解決茄子不能連作的難題,由於砧木對土傳病害高抗免疫,使茄子在生產上實現了重茬連作不發病,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3、增產增值,嫁接茄子抗逆性強,採收早,植株壽命長,採收期長,產量大。


魯西林二


茄子是人們最長食用的蔬菜之一,在茄子的栽培過程中,經常要採用嫁接手段進行育苗,尤其是保護地栽培的茄子。可以說,使用嫁接技術育苗是最為常見的育苗手段。那麼,茄子在栽種時,嫁接有什麼好處?又該如何嫁接呢?下面我就跟隨【新農鳴】一起去了解茄子的育苗嫁接技術吧。

一、為什麼要嫁接茄子?有什麼好處?

茄子在設施栽培中,連作是不可避免的。而連作栽培時茄子的黃萎病、枯萎病成為困擾菜農的常見病害,在許多種植區,因連作等原因引發的黃萎病、枯萎病發病率高達30%~50%,已經成為茄子獲得高產和優質的主要障礙。

經過實際種植經驗和學者專家的研究表明,採用抗病性強的野生茄子砧木進行嫁接栽培,能夠較好的解決茄子重茬和土傳病害的問題。另外,通過嫁接技術還可以提高茄子的產量和質量,降低災害等因素對幼苗茄子不利的影響,提高茄子的抗逆性。因此,茄子的嫁接育苗在栽培中得以廣泛的應用。

二、茄子的嫁接技術

1、砧木品種的選擇

目前,在實際的栽培過程中,常用的砧木品種有託魯巴母、赤茄、刺茄等。

2、茄子砧木種子處理

由於砧木種子的價格比普通茄子種子的價格要高得多,而且發芽率普遍偏低,因此,為了降低育苗成本,在播種之前就要對茄子的種子進行處理,以提高發芽率,從而降低育苗成本。目前主要採用的催芽手段有4種:

  • 浸泡處理:將種子浸泡48小時候,將苗床地澆足底水,均勻播種,蓋土後覆膜保墒保溫,一般在10天左右即可發芽。

  • 變溫處理:現將砧木種子浸泡48小時,裝入布袋,放入恆溫箱保持溫度在30℃,處理8小時候,再在20℃的恆溫下處理16小時,反覆變溫處理。同時,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種子,8天左右即可出芽。

  • 激素處理:用每升水兌100~200毫克赤黴素浸種24小時,再用清水浸泡24小時,然後將種子放在恆溫箱進行變溫處理,一般4~5天即可出芽。

  • 催芽處理:用催芽劑兌水後浸種24~36小時,再用涼水沖洗,用紗布包好後放在溼毛巾裡,然後裝入塑料袋內,在自然變溫、保溼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涼水衝1次,5~7天后即可出芽。

3、茄子砧木的播期

為了使茄子的砧木和接穗的最佳嫁接期一致,應調整砧木和接穗的播期。而確定播種期又和嫁接方法密切相關,在茄子的嫁接中,最常用的嫁接方法為劈接法和斜切接,這兩種嫁接方法對砧木和接穗的大小與粗細的要求基本一致。播種期的確定主要取決於砧木生長的快慢。不同嫁接方法主要砧木的播種期如下:

  • 赤茄:利用劈接法和斜切接要比接穗早播5~7天;

  • 耐病VF:利用劈接法和斜切接要比接穗早播3天;

  • 刺茄:利用劈接法和斜切接要比接穗早播25~30天;

  • 託魯巴姆:利用劈接法和斜切接要比接穗早播25~30天;

4、茄子嫁接時期

茄子嫁接的最適宜時期為當砧木莖粗度達到0.4~0.5釐米的時候。過早,莖細、節間又短,不便於操作,影響嫁接效果;過晚,植株的木質化程度高,影響嫁接成活率。

茄子的嫁接部位一般是在2~4片真葉的節間位置,在嫁接時要注意該位置的的莖粗度與節間長度的變化,以免錯過最適嫁接期。多數砧木品種在幼苗長到5~6片真葉時,為嫁接的適宜苗齡。

5、茄子的嫁接方法

茄子的嫁接方法主要有劈接法、斜切接法、靠接法以及插接法四種,在嫁接中,實際常用劈接法和斜切接法嫁接。當砧木與接穗莖粗細接近時,宜採用斜切接法;若接穗較細,砧木較粗時,宜採用劈接法。

(1)、劈接法

當砧木具有5~6片真葉,莖粗0.4~0.5釐米;接穗具有4~5片真葉時即可嫁接。嫁接時,砧木基部留1~2片真葉,切取上部的莖。從莖切口中央向下直切深度為1~1.5釐米的小口。再將接穗茄子苗拔下,接穗留2~3片真葉,斷莖。將切斷的接穗基部莖削成楔形,大小與砧木切口相當,隨即插入砧木切口,使其吻合,並用嫁接夾固定接口。

(2)、斜切接法

在砧木苗長有5~6片真葉時進行嫁接。用刀片在從下往上第2片真葉與第3片真葉節間的位置斜削呈30~40°角的斜面,斜面長1~1.5釐米,留下部分備用;然後在接穗苗上部保留2~3片真葉的節間,斜切與砧木面相反的斜面,留上部分,然後迅速與砧木的切面貼合在一起,對齊後用夾子固定。

嫁接後將嫁接苗移入事先準備好的小拱棚。

6、茄子嫁接苗的管理

(1)、高溫高溼促進接口癒合

茄子嫁接後前3天是傷口癒合的關鍵時期,在管理上要特別注意光照、溫度、溼度的管理。嫁接後需要短時間避光,防止高溫和保持環境內溼度穩定,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秧苗,引起接穗萎蔫。在嫁接後3~4天要全面遮光。白天小拱棚溫度維持在28~30℃,夜間20~25℃,空氣相對溼度95%以上。

在拱棚上覆蓋覆蓋物,如遮陽網、塑料薄膜或草苫等以保溫保溼遮蔭,4~5天不進行通風,第4天之後應選擇溫度及空氣溼度較高的天氣在清晨或傍晚每天通風1~2次,以後逐漸揭開塑料薄膜,但仍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

第8天,可掀開棚底薄膜通風煉苗。此時傷口已經癒合,可以去下嫁接夾轉入正常管理。在嫁接苗完全可以通風后,葉面噴施0.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和72.2%霜黴威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混合液,防止接穗葉片黃化病變。

(2)、清水噴灌,防止萎蔫

嫁接後第4天,要讓嫁接苗在清晨和黃昏見弱光,如有萎蔫現象發生,可放草苫遮蔭,直到嫁接後第10天,小拱棚打開通風,這會導致棚內溼度迅速下降,因此要及時增加溼度,可在早晨10點左右,用清水噴霧小拱棚內的膜面。在遮蔭的情況下,如接穗仍有萎蔫現象發生,就要對內膜面和接穗葉面都進行噴霧。

在第8天左右時,用小水灌溉苗床,灌溉標準是水能滲透營養缽為好,澆水後推遲關閉小拱棚的時間,控制棚內空氣相對溼度在75%左右。

(3)、及時移苗,補充養分

在嫁接後的第10天,就可以拆去小拱棚,中午用遮陽網遮蔭,降低溫度,白天溫度控制在22~26℃,夜間溫度控制在12~15℃,空氣相對溼度下降至75%以下,營養缽保持溼潤。

12天后,對嫁接苗進行分級,對砧木上新萌發的側枝和接穗上的黃葉和病葉要進行摘除;並將弱苗和建壯苗分開管理,擺放時讓營養缽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以3釐米左右為宜以擴大嫁接苗光照面積,苗床擺滿後,用大水澆灌苗床,水滿到營養缽高度的½為止。以後,當營養缽的表土發白時為澆水標準,上澆下灌,直到定植前10天。

對分級後的嫁接苗,可用0.1%磷酸二氫鉀溶液澆灌1~2次嫁接苗,每缽0.25千克溶液,補充養分,促進嫁接苗花芽分化。

等接穗長至6~7片真葉時,葉大而厚、葉色較濃時即可定植。

以上就是茄子嫁接的好處及嫁接方法和嫁接後的管理措施,嫁接技術在茄子栽培中的應用,在解決土傳病害難題的同時,提高了茄子的抗逆性,對茄子的產量和質量都有較大的提升作用。


新農鳴


茄子接駕時間取決於苗的粗度。當根莖出3~5釐米時,為最佳嫁接時候。要特別注意長度和粗度,茄子嫁接一般採用劈接法,還有斜切接法。嫁接時應該注意室內的溫度,避免風沙,雨水和家禽的汙染,二是刀具,一般每個刀片嫁接,100株左右及時更換。

嫁接時使用的材料應該使用塑料夾,一次購買可以反覆使用,嫁接場所應選擇靠近,謠傳光線較暗,溫度偏低場地,嫁接前先看看周圍的水分足不足,提高空氣質量,嫁接可在木板上進行 這樣分工明確專人取接價苗,分工明確,以防錯差 室內的溫度一般要求在20~25度左右,這樣嫁接的苗頭生長容易癒合,


偉強的村莊故事


嫁接茄子苗能夠使茄子苗的根系更加發達抗病性更強,產量更高,最主要的還可以複種。

嫁接茄子從播種到嫁接成功裡面還需要經過很多到工序,最主要的就是在於管理,在管理上稍微有點兒疏忽就可能嫁接失敗。

從播種到嫁接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1、分期播種,野生茄子要在正常茄子播種前二十天開始種植,這樣方便野生茄子莖幹粗壯,更事宜嫁接。

2、移栽,野生茄子苗有牙籤這麼粗時便要將它移栽到固定的營養盤裡,這樣的目的是方便管理和再次移栽到田裡種植是更加方便。

3、嫁接,嫁接時要將野生苗頂部削平並將剩下的葉片去掉,留25毫米的莖幹,用刀片從中間切一個口子;然後把茄子苗頂端留下,在接口的兩邊各削45度角插入野生茄子的接口,用專用夾子給夾住。

4、管理,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嫁接好後將嫁接苗放到固定的小棚子裡用薄膜蓋上,薄膜的兩邊用泥土壓上,裡面不能有風流動,儘量的保持恆溫,適宜的溫度是22——30度,如果是夏天嫁接天氣太熱一定要蓋上遮陽網。這個過程就是2到3天的時間,然後將薄膜取開透風、澆水(取薄膜時最好是上午取開後下午又蓋上),如果是光照較強還得蓋上遮陽網。第5天時基本上能看出是否嫁接成功,成功後要將所有薄膜取出讓嫁接苗適應兩三天陽光的照射,在這期間澆水這些工作也不能夠疏忽。從嫁接開始到移栽到農田種植一般就是8——13天的時間。





農民孟老大


大家好,我是農村燕姐,

茄子栽種時候如何嫁接?嫁接茄子有什麼好處?

一般可以移栽的茄子🍆可以嫁接也可以不嫁接,不嫁接的只不過長出來的茄子個頭小一點但是口感要好一點,嫁接過的茄子個頭大但是吃起來口感沒有那麼好,,一般我們農村人種植的不會去嫁接大家都喜歡吃綠色食品,如果嫁接過了雖然產量是高一點但是吃起來就沒有成長那麼好吃,特別是煮都沒那麼好煮熟,所以我建議大家儘量做原生態食品,為了我們下一代能健康的





單燕獨飛


茄子嫁接法有劈接法、靠接法、插接法等,生產上一般運用劈接法。

增強抗病能力

劈接法,在茄子嫁接中應用較普遍的一種方法,成活率較高,嫁接效率高。當砧木和接穗的秋苗長到5~6片真葉時,用刀片橫切砧木莖去掉上部,保留2~3片真葉,在砧木莖中間垂直劈開1釐米深的切口,然後將接穗茄子苗拔下,在茄子苗莖紫黑色與綠色明顯相間處,去掉下端,保留3~4片真葉,削成楔形,楔形大小與砧木切口相當(1釐米長),隨即將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對齊後用特製的嫁接夾子固定好,並用特製的細竹籤支撐,防止倒伏。

嫁接時,砧木留下1~3片真葉用刀片橫切去掉上部,用竹籤稍傾斜向下扎一深約1釐米的孔。在接穗苗子葉下面把莖削成長6~8毫米的楔狀切口,把接穗切口朝下插入砧木的小孔中。

種植茄子嫁接苗的優勢 由於茄子的黃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及根結線蟲病均為土傳性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存活長達3~7a,而這些病害只能侵染種植品種的茄科植物,對野生茄科植物幾乎不為害,所以選用野生茄子(如託魯巴姆)...





美食原子


茄子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之一,在我國各省都均有種植。茄子渾身都是寶,茄子果實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等營養成分,茄子的根、莖、葉子還均能入藥。菜農們在種植茄子時,通常會採用嫁接的方式來種植栽種,那麼茄子應該如何嫁接呢?嫁接茄子有哪些好處呢?

一、茄子的嫁接方法

茄子嫁接指的是將一種茄子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棵的莖或根上的過程,當嫁接成活後,便會形成一棵完整的植株,嫁接後的插穗成為茄子苗的上部或頂部,砧木則成為茄子的根系。

1、砧木的選擇。嫁接茄子時所選的砧木,應選擇抗病蟲害能力高的茄子品種,常用做砧木的茄子品種有平茄、刺茄何託魯巴姆。平茄又叫做紅茄,在生長過程中有極高的抗枯萎病、青枯病的特點,並且平茄的發芽率比較高,嫁接成活率也很高。刺茄有抗枯萎病的特點,並且很容易發芽,有極強的耐寒性,所以北方種植茄子時,多選擇用刺茄來作為砧木。託魯巴姆有抗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根結線蟲四種病害的特點,也是最常用的嫁接砧木品種。

2、插穗選擇。插穗的選擇比較簡單,一般選擇親和力較強的品種就可以,在茄子嫁接後的7-10天傷口可以癒合的插穗品種就可以。

3、砧木插穗培育。在培育茄子的砧木和插穗時,砧木的種植時間要比插穗提前7天左右,因為在嫁接時,砧木要長到6-7片真葉,插穗長到5-6片真葉時嫁接最好。

砧木種植方式:在種植茄子砧木種子時,因線浸種催芽後在種植,以提高茄子砧木的發芽率,節省種植成本。將所選的茄子種子放到溫水中浸泡48小時,然後將種子從水中撈出,並用清水清洗乾淨後,放到溼潤的紗布袋中進行催芽。茄子催芽時的溫度為30度左右,為了保持茄子種子一直處於溼潤狀態,並在早晚對紗布袋噴水,一般在6-7天后,茄子種子大部分開始露白,便可以種植。在對茄子種子催芽時,要將即將要種植的苗床上澆透水,在種子種植後蓋土覆蓋薄膜,可有效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插穗種植方式:為了防止插穗在嫁接前就已經攜帶病菌,在種植插穗時,應將插穗種子放到50-60度的溫水中不停攪拌,一直到水溫降到30度左右後再浸種催芽便可以,也可以將茄子種子放到50%多菌靈500液中浸泡2小時左右,也可以殺死附著在種子上的病菌。育苗床的土壤應選擇沒有栽種過茄科類作物的大田土,以免插穗在發芽生長中沾染病害。

4、茄子嫁接時間。茄子的最佳嫁接時間,要根據茄子砧木的形態有關係,一般在茄子砧木莖粗到達到0.4-0.5釐米時,便可以開始嫁接。嫁接過早和過晚都會影響茄子的嫁接成活率,嫁接過早,砧木直徑過細,在嫁接時不方便操作,影響嫁接效果,嫁接過晚,砧木已經開始形成木質化,應髒茄子的嫁接成活率。一般當茄子的砧木長出6-7片真葉、插穗長出5-6片真葉時,便可以開始嫁接。

5、嫁接方法。嫁接茄子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劈接法、斜切法、靠接法、插接法,不過菜農們在嫁接茄子時,最常用的嫁接方法為劈接法和斜切法。

劈接法常用在砧木較粗、插穗較細時,嫁接時,莖砧基部保留1-2片真葉後剪短,從莖切口的中央處下切1公分左右的小口,將插穗上方保留2-3片真葉後剪短,並將插穗下方削成楔形後,長度和砧木的切口大致相同,將切好的插穗插入到砧木中,使其吻合後,用塑料薄膜將砧木和插穗捆綁住,也可以用嫁接夾固定住即可。

斜切法主要用在砧木和插穗直徑相差無幾時使用,用嫁接刀由下往上將砧木第二片真葉和第三片真葉的節間處斜切,斜面長1-1.5公分,然後將插穗上方保留2-3片真葉節間斜切,斜切的位置要與砧木斜切的位置相反,然後將切好的砧木和插穗貼合在一起,然後用塑料薄膜或嫁接夾固定住。

6、嫁接後管理。

(1)溫度控制。茄子嫁接後的傷口癒合最佳溫度為25度,所以在茄子嫁接後,應將苗床的溫度控制在白天24-26度,夜間溫度控制在20-22度之間,空氣相對溼度在95%左右。如果在嫁接時氣溫較低,可搭建小拱棚來保證苗床的溫度,若氣溫較高時,可搭建防曬網來降低苗床溫度。在嫁接後的3-5天,可適當放風,可使茄子苗適應外界的環境。

(2)溼度控制。茄子在嫁接後,對水分的需求較為敏感,空氣溼度過高過低都會影響茄子的嫁接成活率。在嫁接後的3-4天,空氣溼度應控制在90%-95%,4-5天后空氣溼度降到85%-90%之間。在茄子嫁接後,若茄子苗因缺水出現萎蔫時,可在早晚對苗床噴水來補充苗床水分。

(3)光照控制。茄子苗在嫁接後的3-4天,對光照需求較少,在嫁接後的3-4天要全天著光,在陰天時可將草氈或紙被掀開。在第四天後,可在光照不是很強烈的早晚將草氈或紙被掀開,在中午溫度較高、光照較強時,將草氈和紙被蓋上,以免影響茄子的嫁接成活率。在嫁接後的10-15天后,便可以將嫁接夾去掉,並恢復正常光照。

(4)砧木處理。在嫁接後,砧木基部保留的2-3片真葉上很容易長出側芽,為了防止側芽和插穗爭奪養分,應及時將砧木上長出來的側芽抹掉,一般在晴天的上午將側芽抹掉,千萬不要在陰雨天氣進行,以免土壤中的病菌會通過傷口感染植株,發生病害。

(5)及時移苗。在嫁接成活的插穗上長出6-7片真葉後,便可以開始對茄子苗進行移栽。在移栽時,要挑選葉片肥厚、葉色較濃、生長健壯的茄子苗分批進行移栽。

二、茄子嫁接的好處。茄子在種植時,難免會和其他茄類作物連坐,在同其他茄類作物連作時,茄子經常會發生黃萎病、枯萎病等病害,嚴重影響了茄子的正常生長,還會使茄子的產量大大下降。有科學研究表明,通過嫁接後的茄子苗抗病性會增強,還可以避免同茄類作物重茬時發生的病害,所以將茄子苗進行嫁接後,可大大提高茄子的產量和質量,通過嫁接的茄子苗長出來的茄子品質好、產量高,一般要比直接種植的茄子苗增產30%以上。

以上就是茄子嫁接的方法,以及嫁接茄子的好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悠悠鄉村路


劈接法,在茄子嫁接中應用較普遍的一種方法,成活率較高,嫁接效率高。當砧木和接穗的秋苗長到5~6片真葉時,用刀片橫切砧木莖去掉上部,保留2~3片真葉,在砧木莖中間垂直劈開1釐米深的切口,然後將接穗茄子苗拔下,在茄子苗莖紫黑色與綠色明顯相間處,去掉下端,保留3~4片真葉,削成楔形,楔形大小與砧木切口相當(1釐米長),隨即將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對齊後用特製的嫁接夾子固定好,並用特製的細竹籤支撐,防止倒伏。

嫁接時,砧木留下1~3片真葉用刀片橫切去掉上部,用竹籤稍傾斜向下扎一深約1釐米的孔。在接穗苗子葉下面把莖削成長6~8毫米的楔狀切口,把接穗切口朝下插入砧木的小孔中。

 嫁接後的茄子可生長到1.5-2m,採摘期長達200多d,在北方高寒地區,冬季可以吃到當地生產的茄子,降低了生產成本。在產量方面,平均每株可採收茄子30多個,最多每株可採收茄子40-50個,單產可達100-150t/hm'。在商品性方面,嫁接茄子大,一般單果重400g左右,大的可達800-1000g,而且品質好,甜度增加。茄子嫁接技術可提高經濟效益6萬元/hm'左右,在北方高寒地區,還解決了同年生產,同年供應的問題。最重要一關是嫁接茄子抗病性強。普通茄子黃萎病,立枯病,青枯病,根結絲線蟲病等土壤傳播病害十分嚴重,危害很大,一般死秧50%-70%,嚴重的甚至絕收,嫁接茄子從根本上防止這些土壤傳播病的發生,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從而減少了茄子農藥的殘留量。

 



小強是個極品


【茄子種植技術】茄子嫁接

茄子的土壤傳染性病蟲害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時間可長達3~7年,應用農藥很難控制,因此茄子一般不能重茬栽培,必須與非茄科作物進行4~5年輪作倒茬。而茄子嫁接栽培技術,從根本上防止了這些土壤傳播病的發生,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和農藥殘留量,而且經濟效益也大幅度提高,畝產可達7~10噸,是不嫁接的2~3倍。

  1、砧木介紹:(1)平茄又稱赤茄、紅茄,主要抗枯萎病,中抗青枯病(防效可達80%)。種子易發芽,嫁接成活率高,用平茄作砧木需比接穗早播7天。土傳病害(青枯病)嚴重地塊,不宜選用該品種作砧木。

  (2)刺茄高抗黃萎病(防效在93%以上),是目前北方普遍使用的砧木品種,種子易發芽,浸泡24小時後約10天可全部發芽。刺茄較耐低溫,適合做秋冬季溫室嫁接栽培。刺茄作砧木需比接穗早播5~20天左右。

  (3)託魯巴姆該砧木對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根結線蟲病4種土傳病害,達到高抗或免疫的程度。種子需催芽,即浸種時每公斤用赤黴素100~200毫克濃度浸泡24小時,再用清水浸洗乾淨,放入小布袋內催芽。催芽播種需比接穗提前25天,如浸種直播應提前35天。

  2、接穗的選擇以上幾種砧木,作接穗親合力均較強,嫁接後一般7~10天傷口都能癒合,砧木對接穗的要求不嚴格。如我省秋冬茬的鄂茄1號、8819線茄、農友長茄等,冬春茬的蘇崎茄、杭州紅茄等,還有西安綠茄和洛陽綠茄及9318紫長茄等均可作為接穗。

  3、嫁接育苗(1)、播種期要先播砧木後播接穗,秋冬茬栽培一般砧木在7月中旬播種,冬春茬一般砧木在9月上中旬播種,大棚早熟栽培一般在1月份左右砧木播種。

  (2)消毒為防止帶菌傳病,接穗種子在浸種催芽時,要採用55℃溫水浸種,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2小時。接穗育苗床土要選擇沒有栽過茄科作物的大田土,或採用無土育苗。

  4、嫁接方法(1)劈接法當砧木長到6~7片真葉,接穗長到5~6片真葉時,即可進行嫁接。選莖粗細相近的砧木和接穗配對,在砧木2片真葉上部,用刀片橫切去掉上部,再於莖橫切面中間縱切深1.0~..5釐米的切口;取接穗苗保留2~3片真葉,橫切去掉下端,再小心削成楔形,斜面長度與砧木切口相當,隨即將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對齊後,用固定夾子夾牢,放到苗床地上。

  (2)貼接法砧木和接穗大小與上述相同,先將砧木保留兩片真葉,去掉下部,再削成30度角斜面,斜面長1~1.5釐米;取來接穗,保留2~3片真葉,橫切去掉下端,也削成與砧木大小相同的斜面,二者對齊、靠緊,用固定夾子夾牢即可。

  5、嫁接苗的管理(1)保溫嫁接後傷口癒合適溫為25℃左右。

  因此,苗床溫室在3~5天內白天應控制在24~26℃,最好不超過28℃;夜間保持在20~22℃,不要低於16℃。可在溫室內架設小拱棚保溫,高溫季節要採取降溫措施,如搭棚、通風等辦法降溫。3~5天以後,開始放風,逐漸降低溫度。

  (2)保溼保溼是嫁接成敗的關鍵。要求在3~5天內,小拱棚內的相對溼度控制在90%~95%,4~5天后通風降溫、降溼,但也要保持相對溼度在85%~90%之間。

  (3)遮光可用紙被、草簾等覆在小拱棚上,陰天不用遮。嫁接後的3~4天之內,要全部遮光,第4天開始早晚給光,中午遮光,以後逐漸撤掉覆蓋物。溫度低時,可適當早見光,提高溫度,促進傷口癒合;溫度高的中午要遮光。大約經過10~15天,接口全部癒合好,撤掉固定夾子,恢復日常管理。嫁接苗砧木經常長出側芽,應在晴天的上午及時抹掉,以免土表病菌通過傷口侵染。

  6、定植時間:拱棚茄子嫁接苗在3月下旬定植:秋溫室茄子嫁接苗在9月中旬定植;冬春溫室茄子嫁接苗在12月中旬定植。







秋風說電影


茄子嫁接可以有效的防治土傳病害,還能提高產量。接下來小long就詳細的為您介紹下茄子怎麼嫁接?茄子嫁接後怎麼管理。

茄子嫁接方法:

  茄子嫁接一般採用劈接法,砧木苗5~6片葉、接穗苗3~4片葉為嫁接適宜期,先將砧木保留2~3片葉,用刀片橫切砧木莖,去掉上部,再由莖中間劈開,向下縱切1—1.5釐米,然後將接穗取下保留上部2~3片葉,切掉下部,把切口切成1—1.5釐米長的楔形,楔形的大小應與砧木切口相當,隨即將接穗插入切口,兩個切口表皮要對齊,用嫁接夾夾好。

茄子嫁接後的管理方法:

嫁接後儘快將苗移人小拱棚中遮陰。澆水深度不超過嫁接口避免傷口沾水。前6~7天不通風,保持95%以上的溼度,白天25-28℃ ,夜間20~25℃ ,嫁接後前3-4天要遮蓋遮陽網全部遮光,以後半遮光,隨著傷口癒合逐漸撤去遮陽網通風,通風期間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完全成活後轉入正常管理。及時摘除砧本側芽,在定植前7—1O天,適當控制澆水,白天氣溫保持在20%左右,夜晚10~E以上,當接穗長到5~6葉時即可定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