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讓家門口變為“出海口” ——淄博內陸港建設系列報道(上)

3月2日,齊峰新材發往德國的兩個集裝箱出口表層紙,搭載淄博內陸港開通後的首趟“淄博至黃島”五定班列,四個小時後抵達黃島港。

“以往採用汽車運輸,通常需要8個小時或者更多。”齊峰新材外運部負責人劉經理告訴記者。由於在淄博內陸港保稅物流中心已經先期完成所有的通關手續,到達黃島港後,只需登記核對就可直接通關。“黃島港貨物吞吐量巨大,以往在等待船期的同時,還要等候通關,港口貨物堆放、裝卸都需要額外付費。如今在家門口就實現快速出關,無憂通行的感覺太好了。”劉經理說。

“建設內陸港,是淄博人長久以來的一個夢,如今終於變成了現實。”淄博保稅物流園區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常金亭感慨萬千。

讓家門口變為“出海口” ——淄博內陸港建設系列報道(上)

  3月2日上午,淄博內陸港首趟“淄博至黃島”五定班列滿載貨值1100萬美元貨物從淄博保稅物流園區鳴笛開行。 (董曉沅 攝)

早在2009年,淄博保稅物流中心獲批開建,2011年正式封關運營,並一直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2019年監管貨值同比增長8.1%,一線進出口貨值同比增長63.3%。2011年,我市開行省內最早的淄博至黃海鐵海聯運班列。2018年成為山東省“齊魯號”歐亞班列四個首發城市之一。

  然而直到2020年3月2日,在市委、市政府改革開放賦能行動指引下,基於與山東港口集團的戰略合作,淄博人渴慕已久的內陸港之夢才真正變成現實。

  “真正將港口功能前移到淄博,在內陸港即可辦完一切進出關手續,貨物進了港就等於進了關,出港即是出關,這才是內陸港。”常金亭說。

  便捷通關,降本增效,淄博內陸港3月2日一經啟用,就吸引了業內很多外貿企業的特別關注。

  魯泰集團作為我市的老牌外貿企業,對內陸港的啟用滿懷期待。魯泰集團進出口部負責人張蘭表示,外向型經濟一直是內陸城市的短板,淄博在這方面與港口城市比,有著先天的不足,內陸港在實際上彌補了這一短板,期間帶來的物流成本的降低和通關效率的提升將為進出口企業發展增加新動能。

  大桓九公司負責人張琛告訴記者,以往公司主要依靠單純陸路運輸,增加鐵路運輸的備選項後,出口企業多了運輸渠道選擇的空間。與此同時,海鐵聯運較海陸聯運更具成本優勢,降低了企業成本負擔,將大大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金晶集團淄博地區生產基地以玻璃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作為“大進大出”的行業,產品運輸和原燃料運輸費用成為企業一個重要的成本。2019年金晶集團淄博地區僅出口運費就高達1275萬元。

  “集團位於淄博高新區,擁有鐵路專運線,淄博內陸港的啟用,無疑對公司原燃料和產品從青島港的運輸從汽運改為鐵運、為降低運輸成本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金晶科技鐵路專運線是充分利用淄博內陸港的一個絕好條件,金晶願意利用自己的鐵路專運線為周邊企業提供服務。”金晶集團負責人表示。

  淄博保稅物流園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內陸港啟用後,通過內陸港通關的我市外貿企業物流成本保守估計可減少10%以上,還不包括運行效率提升和資金使用效率提升後的潛在效益。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教授唐紹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內陸港的設立對本區域進出口企業的最大益處是節省交易成本。所有進出口貿易都在本區完成,企業的效率提升了,在進出口貿易競爭日益激烈的前提下,微小的交易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都會對企業產生顯著深遠的影響。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淄博市位於山東省中部,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與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交匯處,G20青銀高速、G205國道、淄東鐵路、膠濟鐵路等公路鐵路經過,處於港口腹地經濟帶的最佳區域內,同時進口以原油、鐵礦石、鋁礦砂、棉花為主,出口主要為塑料製品、服裝、生物製品的資源型經濟結構也決定了國際海鐵聯運的巨大需求。淄博與山東港口集團的牽手,除了圓了淄博人長久以來的“內陸港”之夢外,也必將碰撞出更多耀眼的火花。

  地處內陸,遠離江海,把出海口搬到家門口,實現與大海無縫對接,淄博的開放夢想,向海而生。


開放夢想 向海而生

記者點評

3月2日,隨著滿載貨物的“淄博至黃島”五定班列緩緩駛出淄博保稅物流中心,承載著淄博人數十載開放夢想的淄博內陸港正式開啟。不臨海的淄博,終於有了真正的內陸出海口。淄博有了更多機會擁抱世界,融入全球產業鏈,這是實施改革開放賦能行動,加快建設開放型城市的重要舉措和成果。

  家門口等於出海口。對於淄博很多外貿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更便捷的物流,更快的資金運轉,帶來的是運營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而在顯性效益背後隱含的潛在能量,還會隨著內陸港運行的不斷成熟加速釋放,為淄博企業和淄博經濟的開放型發展之路賦予新的強大動能。

  無水港,水大魚大。通過中歐班列,西連歐洲,通過“淄博至黃島”五定班列,東接青島,打通國際海鐵物流至內陸港的開通,給產業基礎雄厚、央居齊魯的淄博帶來了嶄新的國際化物流、貿易、產業發展新格局和開放發展的新座標。這片無水的港灣,憑藉通達強勁的物流血脈和與山東港口集團的合作優勢,將會在促進本地外貿企業加快發展的同時,吸引大批的外貿企業和貨代公司入駐,激活淄博外貿和物流行業,帶動進出口及相關產業,帶來營商環境的提升和雙招雙引的大突破,催生水大魚大,產業、貿易互相促進、共生共榮的新生態、新格局。

  內陸港的開通,也將淄博從魯中腹地推向了開放的最前沿。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實施改革開放賦能行動,聚力打造開放型城市,內陸港的開通,是實施改革開放賦能行動的有力舉措和重要成果,也是淄博構建多元化出口渠道,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關鍵一步。東接青島,以開放的姿態主動對接融入,實現與中國山東自貿區與上合組織地方經貿示範區的全面融合由此起勢。堅持平臺思維和生態思維,以國際化平臺打造助推淄博外向型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生態,將為淄博的鳳凰涅槃、加速崛起之路插上一對強勁有力的翅膀,而開放的姿態和行動,也將成為淄博的城市新名片,引領淄博的內陸城市出海之路、開放之路、高質量發展之路。

  開放,是一種探索的勇氣,一種向前的膽魄,一種通達的實踐。淄博的開放夢想,向海而生。


來源: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掌中淄博

記者 蘇利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