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傳承武術精神?

武道人生


只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才可能發揚。但是現在傳武表現不佳,已經逐步被搏擊,柔術,拳擊等取代。傳武甚至已經成了騙子的代名詞。在這種情況下,傳武已經不可能發揚發展了。雖然現在還有一些傳武繼承真,那多半是年紀大的。現在年輕一代學傳武的很少。有也是武術套路。也不多。僅靠那點人發展不起來。因此傳武必將會被取代,現在只是還有點餘熱。傳武的神話已經一次次破滅。雖然傳武也有一些精華,卻被糟粕所掩蓋。

我這醉拳雖然學了些實用的傳武招式,但是也只能對抗二,三流的搏擊手。何況年紀已大,否則還能再挖掘一下潛力。

當前唯有將傳武和搏擊結合,才是傳武唯一出路。單一的技術,已經不能適應綜合格鬥的需求。


傳武醉拳上擂臺


說到弘揚武術文化,肯定是希望中國武術走向全球。這個不但要從制度上大力支持,還要從個人層面鼓勵發展武術人才,有了武術人才,才能向世界輸出中國武術文化。

回到上個世界六十年代,李小龍單槍匹馬憑著自身努力用功夫在美國打下了一片天地,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功夫。直到今天,李小龍的影響力有增無減,就連非洲的人民見到中國人,都會問一句,你會中國功夫嗎?那是何等的自豪與驕傲。由此可見,培養人才是多麼的重要!

新中國建立後對武術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改變,以舞臺表演、套路競賽、健身養生為主要思路做為發展方向,大體上這是非常好的!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武術本來做為實戰格鬥的本質的發揮。現如今,能實戰的功夫,都是國外傳過來的,唯有近代發展出的搏擊類散打,還有傳統武術之王詠春拳等極少數可以具備一定實戰水平的武術!當然,個人認為武術的好壞不在於武術本身,而在於個人,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限制,導致了本來實戰兇狠的招數流失,實乃可惜!

個人認為,弘揚發展武術文化,現如今光靠套路競賽傳播,已經是非常有侷限性的了,甚至未來會影響人們對武術的興趣,尤其是現在的人們,大部分關心的是武術能不能實戰。制度上應當應當鼓勵和扶持國內格鬥搏擊賽事發展,大力培養武術人才,打造有力的武術市場,從根本上解決武術難題,才能讓武術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黃裳文墨


方法一、大力發展職業運動員,征戰世界各種賽事,拳擊,泰拳,摔跤,柔道,UFC等等,既然是武術,它的本質就是技擊,既然是技擊,在規則內把對手擊倒,用合法合理有名有錢,打倒了不用賠錢,不用負法律責任,這多好呀。用過任何多餘的語言爭議。

例如這種中世紀錦標賽,就是復古的冷兵器實戰。即安全又能滿足人們的娛樂。

方法二、全面校園普及,既然是一種文化,文化最好的普及領域就是校園,有了龐大的武術人口基數,總有幾個天賦極高的人才,會在武術的各領域有所突破。

方法三、開放賽事,制度,學學俄羅斯,經常的賽事,頻繁的線下交流,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進步的空間就大了,是沙子還是金子在這種自然市場中淘汰就有了一目瞭然的判別。


福州禪武


一,首先現有傳武人士要有弘揚中華武術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把弘揚傳武當做一項工作來抓,拋棄利益燻心的資產階思想,以健向上的理念,當做一種文化,文明去看待傳武傳承。

二,武術文化傳承的主題思想是健康,長壽,和諧共存,而不是沽名釣譽,爭強好勝,欺弱呈強,這是武德。

三,傳武必須從娃娃抓起,目前特別是著手從小學開始,把傳武引進學校,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未來,是希望,但必須強調一點,武德是前提,否則,武術是社會的危害。

四,國家要重視,教育文體部門要用心,不要受西方思潮左右,傳武的精華已被前輩們拆的七零八落,因為他們早已預測到現代人的開化,為避免武術危害人類社會所採取的措施,以技制技,′以致沒有一項武術可凌架之上,比如,早幾十年前,中醫,雜技,輕功,拳術,點穴,氣功,摔跤等都是一體的,任何正宗拳門都具備除雜技之外的這些東西,看現在,摔跤,散打競成了獨立門派,實在可笑,任何拳門中這些東西本身都是附帶,為何現在獨立門戶?不能不說是傳武的悲哀!

五,所有武林人士,要有危機感,目前自立門派的現象已充分說明傳武的敝端,所有傳武人要反省。

六,傳武的綜合整理要靠文武雙全的志士,因為過來武功好的多是文化淺的,文化深的多是功夫造詣淺的,很多深奧的東西,文化淺的理解不透,能理解的文化人功夫又不到家,很難用實力說服別人,以至於現在造成太多人拿傳武人當笑料。

七,充分挖掘現存傳武,哪怕只是有嘴無功的學說也好,因為有些傳武的東西,能知道的就不錯了,能系統表達出來的就是明白人,特別是一些絕學,乾貨,世面上更少見,先有序蒐集起來,然後由有文化,有功夫的人整理編輯,太晚了,盡力做一點是一點吧,特別是民間,逐個走訪,哪怕是一拳一腳也好!


觀音159956217


中華文華的核心的東西是"和諧″,所以以武會友,以醫養生治未病!這是近現代中華武術並醫學徹底衰落的根本原因!近現代風生水起的西方文明體系並自然科學,是物性即私性物慾的造化!核心價值是弱肉強食趨利趨害,所以崇尚征服力量並控制掠奪!主要手段是競爭,是一種你死我活的態勢!所以無論經濟軍事文化藝術醫學體育,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勝存敗亡,是一種對立的態勢,強者生存!東方文明就缺乏生存壯大的土壤和基礎,東方文化的核心在一和字!醫學以養生治未病而尋求動態平衡,而武術如太極八卦亦多是以表演並強身健體為根本!

所以武術與拳擊,中醫同西醫,就缺乏可比性!以武交友,以醫養生是我們武術和醫術之宗旨!在弱肉強食法則下,就被成頹勢!


拜石明貞


中華武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保家衛國,強體健身,習武經久不衰流傳幾千年!

最近幾年武術界,散打,拳擊比較混亂,有的互相攻擊,有很多人藐視傳統武術,打假拳,假把式,口水戰,各種不要臉的行為都施展出來,總之為了賺錢什麼招數都用上了。

要弘揚中國傳統武術,首先要理解傳統武術的精髓所在:正氣!正義!除惡揚善!強身健體,抵抗外敵,保家衛國!習武只有繼承傳統武術前輩流傳下好的"武德”,才能真正弘揚發展中華武術!融會貫通中華武術的精髓!


玉佛緣345


弘揚中華武術文化的根本不在於宣傳,而在於榜樣。正如楊露禪、董海川、郭雲深、孫祿堂、霍元甲、李小龍一樣,民眾看到效果了,不用宣傳大家都想來學,無論是健身還是對敵。所以,根本上來說是做好三點:

第一,每個人、每個門派,都應面向社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傳好自己的徒,而不是敝帚自珍,甚至損人利己。

第二,博採眾長,去粗取精,勇於創新,而不是墨守成規,畫地為牢,自我侷限。

第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民眾只會尊重強者,而不是聽從宣傳。

以太極為例,基本拳理、拳法其實都一樣,但幾十、上百家各吹各打,自我炫耀,卻讓人無所適從。其實,是到了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化繁為簡,迴歸本質的時候了。


WILLSON39


沒有什麼東西是先驗的應該弘揚的。一件事情要傳承下去,要麼有用,要麼有趣。

想要傳承下去,就想清楚其於人的益用在什麼地方,有哪些趣味,在需要的地方運用其益用之處、發掘其趣味之處,那它自然就會生生不息。

我認為,武術體系是最優化的鍛鍊身體的體系,非常適合學生鍛鍊練武術,比現在學校的體育課上的項目有趣多了。鍛鍊孩子的反應和協調,增強孩子的空間感,增強了孩子的自我保護的能力,又不會過於強化孩子們的攻擊性,而且不依賴場地和器材,套路練習,在孩子們出了學校之後讓自主鍛鍊也更有習慣性。這是武術的非常有用且必要的應用場景。


長風浩蕩


這個不是太難。國家如果崇武,想發展傳統武術,那就提倡村級武場。少弄規則,隨意鍛鍊任意門類拳腳。

但須明確,練武當中出現的誤傷,法律不管、無責。因為其傷害,總麼也不會比交通事故嚴重。


西山逸隱


其他都是虛的,看一下跆拳道怎麼發展起來的就知道怎麼做了。

為什麼這麼多人開跆拳道館,是熱愛嗎?是情懷嗎?是因為掙錢。

跆拳道簡單,易學,場館漂亮,道服漂亮,考級制度明確,不管是學者還是經營者,都容易入門。

反觀武術,這些方面正好相反。從業者都不掙錢,何來弘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