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丘堤像 麻布油彩 30年代初

(龐薰琹之妻,女畫家,子龐均、女龐濤均為畫家)


藝術物語

1932年,龐薰琹發起的中國藝術史上第一個現代藝術社團“決瀾社”。他的藝術主張在《決瀾社宣言》中更表白得十分明確:“我們厭惡一切舊的形式,舊的色彩,厭惡一切平凡的低級的技巧。我們要用新的技法來表現時代的精神。……野獸派的叫喊,立體派的變形, 達達派的猛烈,超現實主義的憧憬……二十世紀的(中國)藝壇,也應當出現一種新興的氣象了。”1932-1935年,“決瀾社”先後辦過四期畫展,影響較大,加之在此前後發表過的作品,大致可將龐薰琹早期作品歸納為表現主義、立體主義和象徵主義三種風格。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龐 薰 琹

(1906-1985)

出生於江蘇常熟望族。1921年在震旦大學學醫,後輟學。1925-1930年在巴黎敘利恩學院及大茅屋畫室習畫。回國後於1932年發起中國藝術史上第一個現代藝術社團“決瀾社”,反對學院派和寫實主義。1936年後分別任教於北平藝專、四川省立藝專、華西大學、重慶中央大學、廣東省立藝專、中山大學。

1940年代後受時代影響,轉而認同現實主義風格,與人共同組織了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現代美術會”。1949年在中央美院華東分院(原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今中國美術學院前身)任繪畫系主任、教務長等職,1953年任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研究室主任。1956年參與籌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副院長。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1979 年龐薰琹在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給大家上課示範創作了本作品 卜元攝▲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中國嘉德龐薰琹《文峰塔》拍賣現場▲


在中國嘉德2018春拍上,著名畫家龐薰琹的油畫《文峰塔》以1782.5萬元的價格成交。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幅畫是1979年他在原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給學生上示範課時創作的,還曾經被扔進了垃圾箱。


中國現代美術引領者


立體主義風格作品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如此巴黎 30年代


1932年前後創作的《如此巴黎》、《人生的啞謎(如此上海)》,力圖用激烈的繪畫語言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情緒。在《如此巴黎》這幅作品中,畫家把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形象,用“蒙太奇”手法剪輯,以現代構成方法處理構圖,將繁華而瘋狂的夜巴黎濃縮在一個畫面上。《人生的啞謎(如此上海)》採取了相同的手法,表現了類似的內容。兩幅作品表現手法雖然未脫西方現代派繪畫的影響,但在形象、色彩方面具有裝飾性,顯然較為接近東方人的審美情趣,錯綜複雜的組合卻不失諧和自然,激烈變幻的表現卻不失平衡合理。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人生的啞謎 麻布油彩 1931年作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構圖 油畫 35×36cm 1947年


象徵主義風格作品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地之子 水彩初稿(油畫佚失)40.5×37cm 1934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這是龐薰琹有感於當年江南大旱,土地龜裂,民不聊生而花了幾個月時間創作的一幅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被當局認為有“赤化宣傳”嫌疑,並收到匿名恐嚇信。據畫家自述,他是用這對健美的青年夫婦來象徵中國,而用將死未死的孩子隱喻當時的中國人民。 他採用簡化和拉長了的形體描繪,大面積平塗,以平面、裝飾的風格來表現樸實和力量,十分成功。這種風格不由使人聯想到畢卡索藍色時期的風格。可惜像《地之子》這樣具有時代博大宏偉精神和深刻內涵、思想性和藝術性兼具的作品並不多見。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無題 油畫畫面 1937年作


這幅作品左上角三個手指分別代表外國勢力、國內腐敗的黑暗勢力和封建勢力,三股勢力通過壓榨機壓下來。下面畫了一個機器人和一個農婦,機器人代表當時資本主義發達的工業國家,他們的工業的商品,都用運到我們中國來了。農婦代表中國,中國是一個很落後的農業國,愁眉苦臉。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時代的女兒 麻布油彩 1937年作


這幅與《地之子》同一時期、同一風格的作品,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生活於苦難中而憧憬著美好未來的中國女性,同樣是一重既壓抑而又平靜的人物感情。龐薰琹承認這段時期的作品蒙上了“一層薄薄的哀傷”。龐薰琹經常說他的作品是“文學的繪畫”,許多深邃的含涵,不像德國表現主義繪畫那樣鮮明、強烈,而是需要花時間細細地去“讀”和體會的。整個畫面使用的綠色色調,即是畫家用於暗示生命的活力,和那畫面上三位清秀的女性形象所想表現的意念是一致的。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人像 麻布油彩 64×49cm

1927-1929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自畫像(已毀) 油畫


民族美術開拓者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決瀾社落幕後,龐薰琹不得不離開上海另謀生計。1936年9月應李有行先生之聘,龐薰琹赴北平藝專任教圖案系,這使龐薰琹有機會接觸到裝飾紋樣。隨後抗戰爆發,他又輾轉四川省立藝專、華西大學、重慶中央大學、廣東省立藝專、中山大學任教。據龐燻琹女兒龐濤介紹,抗日戰爭爆發後,全家歷經苦難,逃難中五百多幅油畫全部丟失。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對工藝美術的關注,促使龐薰琹對我國傳統裝飾藝術進行系統研究。1938年,龐薰琹轉輾到雲南,在中央博物院研究文物。翌年踏遍貴州山區八十多個苗家村寨,對西南少數民族的服飾和裝飾紋樣進行了細緻的調查和描繪,並在隨後的幾年中,創作出一系列極具裝飾風格的水彩畫《貴州山民圖》系列。1946年秋,他帶著這批作品重返上海,舉辦了個人畫展。


這些作品是對中西繪畫融合成新藝術形式的探索,標誌著龐薰琹在吸納印象派、浮世繪、新藝術風格和國畫基礎上,探索著自己的藝術道路。恰如畫家在《自剖》一文中所述:“我所描寫的貴州的同胞,無容諱言,與實際的他們離得很遠。不能拿民族學的尺寸來量它。因為筆下總不免流露出自己。可是服飾方面,曾儘量保存它原來面目,因此,給我不少束縛,……”。 龐薰琹認為,這些裝飾圖案是苗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表達他們藝術的一個豐富多彩的方面,是苗族人民生活的一個特色。在他的創作中,苗族裝飾藝術和苗族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只有引用和發展到工藝美術中去的時候,它才是孤立存在的。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揹簍 水彩畫 40×30cm

1946年 中國美術館藏


《揹簍》即是龐薰琹這一時期創作的一件淡彩作品。他將畫面作了高度平面化和裝飾化的處理,寫實和變形結合起來,具體的人物形象和非具體的裝飾圖案結合起來,再現客觀對象和表達主觀情感結合起來,作品藝術形式和諧完美,從形式美的外表迸發出藝術家心靈深處的激情。揹簍和植物筆法細膩而嚴謹,衣飾在對比中襯托出明淨的及其略帶憂鬱的神情,體現了畫家寓雅典精緻於平淡之中的藝術構思。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笙舞 紙本 39×52cm 1941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橘紅時節 43×35cm 1942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盛裝 水彩 45×43.5cm 1942年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人物 水彩 50×34cm 拍品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小憩 紙本 42×52.5cm 1944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趕集歸來 紙本 46.5×36cm

1944年 拍品


中國公益美術啟蒙者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1919年留學法國的徐悲鴻、林風眠,分別帶回了西方“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並分別影響了北平藝專(今中央美術學院)和杭州藝專(今中國美術學院)兩所學校藝術教育的歷史軌跡。那麼六年之後(1925年)同樣留學法國的龐薰琹,還帶回了“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包豪斯”以來的西方現代設計教育體系,創立並影響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教育體系。僅此一點就足以奠定龐薰琹先生20世紀中國藝術教育一代宗師的地位。


龐薰琹在法國留學期間,適逢十二年一遇的萬國博覽會的舉行,裝飾藝術對他觸動很大。1933年,他回國拍創辦了“大熊工商美術社”,舉辦了一次“工商美術設計展覽會”,開展廣告和工藝美術設計業務。1938-1940,龐薰琹在雲南昆明擔任中央博物院研究員,在雲、川各地考查研究了大量古代陶、銅、石器工藝圖案紋樣和少數民族服飾圖案,僅貴州之行龐薰琹不僅收集到了600多件花邊,而且收集到從頭到腳的全套服飾。在回憶這段經歷時龐薰琹不無感慨地說“我過去完全沒有想到民族民間工藝這樣豐富,同時它能表現出如此高的藝術水平。”編繪了《中國圖案集》四冊和《工藝美術集》。1941-1947年,他先後於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中央大學藝術系、廣東省立藝術專科學校和中山大學任教。從事工藝美術教學,編繪了《工藝美術設計圖案》。


1949年後,他先後於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杭州)和中央美術學院任教。1953年,周恩來委託他籌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他全力以赴,組織力量進行社會調查、收集民族、民間工藝美術遺產,進行整理、研究、展覽、出版,併到蘇聯進行考察,終於用他的辛勞和汗水,於1956年建成中國第一所多學科、綜合性的高等工藝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並出任第一副院長。但不久,即於1957年“反右”運動中蒙垢成為右派分子,被解除了副院長職務,除教書外,閉門著作,歷20年寫成《中國曆代裝飾畫研究》。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沙發或窗簾圖案 紙本工藝美術 38×29cm

1941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紙傘 紙本 38×29.2cm 1941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現代藝術的百科全書

龐薰琹從早期倡導和介紹西方現代繪畫,並以激進的方式反對寫實主義。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他轉而認同寫實主義,並將寫實和寫意、繪畫性和裝飾性巧妙地揉和在一起,創出了一種新的藝術風格。許多作品貌似維米爾、梵高、克林姆特、波洛克的藝術風格,但又其獨特的一面,可謂一部中國現代美術的百科全書。

1

新藝術風格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冬 畫布油畫 47×33cm 1947年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上海里弄 油畫 48×38cm 1948年

(似維米爾的小街)


抗戰勝利後,龐薰琹全家自四川返回上海,居住在英租界虹口區,狄思威路,一座三層的樓房。他整日在閣樓中埋頭作畫。大批唐代白描舞蹈圖是在此完成的。這幅油畫風景,表現了典型的歐式樓房與前景的中式瓦房,形成有趣的對比,整幅作品淡雅平和,清新雋秀。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上海街景 油畫 47×38cm 1948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似克林姆特風景畫)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紅瓦屋與庭園 彩墨紙本

33.5×33.5cm 1966年 拍品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荷鳥 油畫 72×71.6cm 1973年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蘇州河畔 布面油畫 60.5×57.5cm

1983年 中國美術館藏


2

現實主義風格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綠樽 布面油畫 54×40cm

1936年 中國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燭影 油畫 48×38cm 1936年作

龐薰琹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靜物 布面油畫 45.5×61cm

1947年 中國美術館藏


在龐薰琹的作品裡,靜物的作品(不包括花卉)並不多見。他在描繪對象時,寫實和寫意、繪畫性和裝飾性巧妙地揉和在一起,而在這一幅作品中,更讓人覺得“天衣無縫”。譬如畫面上的石膏頭像和梨是寫實的,而陶罐的背景上的壁毯都是裝飾性的畫法,二者既是對比的,又是諧和的,顯然深沉而豐富的色彩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而所有的色彩又突出了梨的黃嫩,使整個畫面產生亮暗輕重多層次的效果,情趣橫生。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雞冠花 油畫 46×38cm 1962年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紫與白的菊花 油畫 54×65cm 1964年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雞冠花(白瓶) 油畫亞麻布 65×61cm

1972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龜背竹 油畫 1937年作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玉蘭花插瓶 油畫亞麻布 65×54cm

1974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這幅有設計意味的裝飾性花卉作品,在使用西洋畫工具時,卻運用了中國工筆花卉的精細線條,藍灰色彩基調,襯托出了白色玉蘭的溫馨和生氣,給人以愉悅的快感。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牽牛花 油畫亞麻布 55×45cm

1974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這幅作品與《玉蘭花瓶插》為同年的作品,雖然構圖同具設計意味的匠心,但用色用筆就不那麼細膩,而只是在綠色基調中尋找差別而顯現描寫對象的品格、氣質。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水仙 油畫亞麻布 46×67cm 1981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貌似梵高的鳶尾花)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松 40.7×44cm 水彩畫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江南水鄉 油畫亞麻布 51×62cm

1983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春(獲建國35週年榮譽獎) 油畫亞麻布

80×81cm 1984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3

新表現主義風格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穿藍印花布衣的女子像 布面油畫

60.5×40cm 1962年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人像 畫布油畫 54×59cm 約40年代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人物提琴 亞麻布 91×73.2cm

1949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香山之秋 油畫亞麻布 46×38cm

1962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美人蕉 布面油畫 50×61cm

1972年 中國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向日葵 油畫 61×43cm 70年代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瓶花 61×50cm 1973年

中國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百合花 布面油畫 28×35cm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紅黃橙 亞麻布 57×60cm

1983年作(有野獸派特徵)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雞冠花與吊蘭 油畫 61×50cm

1983年(有野獸派特徵)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叢林 水彩 18×23cm(貌似波洛克作品)


國畫作品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南通小景 水墨 1982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藤花 國畫 66×67cm 1981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先驅之路,留法名家龐薰琹,中國現代美術的引領者

為了抗擊疫情,給廣大藝術家及藝術愛好者提供一個良好的線上授課與學習交流機會,漢辰藝術APP面向全國美術家進行優質美術教學視頻課件現金徵集!更多內容詳情,請關注公眾號【漢辰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