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過年回不了孃家,怪的都是“遠嫁”?


過年回不了孃家,怪的都是“遠嫁”?

1

過年回誰家?

這是個老生常談卻又熱度不減的話題。它在每年的臘月間被提起,如火如荼討論一個月,春節後歸於沉寂,十一個月後再度甦醒……

彷彿一個接一個的輪迴。

每每此時,“遠嫁”二字便會籠上一層陰影。女人們反反覆覆地說,各自都有把滂沱的辛酸淚,得出的結論也出奇一致:千萬不要遠嫁!

離父母太遠,孝心吊在千山萬水間, 總是被工作制約、被兒女絆住、被家庭阻擋,有心待春節時回家盡孝,偏還被婆家說三道四。

我的同學徐英,就處於這樣的兩難之中。

雲南姑娘嫁山東,往返一趟並不容易。

飛機和高鐵不便宜,普通列車又太折磨人,更何況孩子年幼,經不起長途跋涉。沒辦法,她只得壓住思念苦熬了四年。

孃家人在她坐月子時來探望過一次,而後便都靠電話和視頻溝通,或者寄些特產以慰鄉愁。

如今,孩子兩歲了,會跑會跳活潑可愛。

徐英便打算,今年帶老公孩子回家過年,跟久別的父母親人團聚。

老公一口應下,但一進臘月就改口不認,理由是父母也盼著自己回去。再說了,哪兒有過年不回(婆)家的道理。

“你進了我們張家的門,就是我們張家的人!過年自然也是在老張家!”

這是婆婆的原話,她打電話來,理直氣壯言之鑿鑿,彷彿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徐英簡直快哭了,她跟老公理論:你爸媽離我們很近,每個月都會見上幾回;我爸媽那麼遠,不該趁著春節去看看嗎?

老公不說話了。

像以往的每一次吵架,他以沉默來應萬變。

2

據我觀察,過年回婆家是主流。

這是由傳統觀念決定的。

在過去幾千年中,娶媳婦都被視為婆家的添丁進口,女方要姓男方的姓,將身軀連同心靈都揉入婆家,“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孃家則秉承“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默默承認女兒成了別人家的人。

此類觀念根深蒂固,哪怕時代鉅變,哪怕婦女翻身,它依舊頑固而堅挺地存在於許多人心中,隱隱約約露著苗頭,野草般除也除不盡。

所以,過年必須在婆家!

孃家作為親戚而存在,初二初三略去走動一番便是了。

但對遠嫁的姑娘來說,這樣的安排很殘忍。

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往返,更何況思念日積月累,必須有整整一個小長假才足以緩解。平日裡忙忙碌碌抽不出空,過年不是最好時機嗎?

所以,遠嫁的女人們滿腹冤屈。

她們心裡翻滾著前前後後受過的苦,將那些夫妻爭執與婆媳矛盾全都一鍋燴了,然後歸結為“遠嫁可憐”。一切都錯在當初頭腦發熱,不顧一切地跟了這個男人。

嫁近多好啊,起碼有孃家罩著,苦有地方訴、冤有地方申,不至於兩眼抓瞎,什麼都自己扛。

這種想法,乍一看很有道理,可細思卻漏洞百出。

一個獨立自主的女人,不可能在過年回誰家的問題上糾結許多年。

一兩次是為愛讓步,次數多了,就會變成軟弱可欺:一則是無能、二則是無愛。

遠嫁有坐著飛機風風光光回孃家的,近嫁也可能雞飛狗跳,把春節搞得一團糟。

過年回誰家的本質矛盾,並非遠嫁近嫁,而是婚姻質量、以及女人本身的能耐。

3

遠嫁回不了孃家,原因無非以下三個:

第一,孩子太小。

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但也是最好解決的。等孩子長大免疫力增強,自然就經得住旅途之苦,自然也能闔家團聚。

第二,經濟緊張。

千里迢迢回孃家,不是簡單買張機票就行的。

得帶禮物、得包紅包,還有各種支出。更何況春運期間的機票高鐵票,很可能就是一個月的生活費。囊中羞澀,往往就只能望洋興嘆。

第三,丈夫不體諒。

私以為,這是最關鍵的一條。

倒不是指著他支付來回費用,而是他能站在妻子的角度,切實體會那份思念和痛苦,然後高高興興地陪她回孃家,心甘情願地在岳父母面前盡孝。

所以,可怕的並非遠嫁,而是嫁錯。

古人早就說過了: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在從前的社會背景裡,女人的餘生和丈夫緊密相連,他的能力與性情,能直接決定她的幸福指數。這大概也是把嫁人稱為終身大事的原因。

現代已有改觀,女性也逐漸接受了“婚姻需要經營”的道理,不會把幸福全部寄託給男人。

但挑對了丈夫,終究會事半功倍。

至少,他能站在妻子的角度看問題,讓夫妻相處變得容易一些、快樂一些。

4

遠嫁可怕嗎?

其實也因人而異。

婚姻是個複雜的命題,本就不能根據標籤來簡單粗暴地劃分。遠嫁只是一種外在形式,它會對婚姻狀態造成一定影響,但不能從根兒上決定你幸福與否。

認識一位開飯店的大姐,姓劉,是四川人,十多年前嫁到我們這兒。

丈夫敦厚老實,但婆婆長了張不饒人的嘴,成天嘚吧嘚吧到處說,嫌兒媳記掛孃家,千里迢迢也要一年趕回去一趟。

“就知道亂花錢,來回路費夠一大家子吃喝兩個月了都!”當時她初來乍到根基不深,手上也沒多少錢,婆婆話裡話外都透著輕蔑。

過年去哪兒,其實只是矛盾的百分之一。

也哭過吵過鬧過,劉大姐慢慢醒悟過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錢的女人談不上話語權,尤其是遠嫁那一種。

於是,她開始想方設法地掙錢。

先是擺攤賣涼菜,因鮮香麻辣的口味迅速打開局面;攢了點錢後,劉大姐又盤下一個小店,開始賣各種滷味涼菜,逐漸有了崛起之勢。

經過將近10年的努力,小學文化的劉大姐已成為兩家飯店的主人,錢包鼓了、底氣足了、孃家也能隨時回了。

婆婆的態度由諷刺到巴結,一進臘月便忙著準備各類本地特產,口口聲聲地說著,帶去給親家嚐嚐鮮。

勢力嗎?真勢力!

正常嗎?很正常!

講來殘酷,但這的確是個憑實力說話的世界。就連小小的家庭,也在遵循這種赤裸裸的潛規則。

不信你看看,那些有本事有脾氣的遠嫁女,誰會把去哪兒過年當作是嚴陣以待的大問題?

因為她們具備足夠的選擇權,不必永遠都委委屈屈地違背內心。

5

當然,我不鼓吹遠嫁。

我想表達的是,嫁遠嫁近無所謂,重要的是嫁對人,並把自己也修煉為“對的人”。

只是,遠嫁難免會勢單力薄,在矛盾爆發時陷入孤立無援之地,甚至無處可去,令消極情緒越演越烈……

所以,遠嫁需要慎之又慎。

它所考驗的,遠不是過年回誰家這種一年一度的問題,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會鋪陳在往後餘生的每一天。

若不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千萬別選擇背井離鄉當新娘。

第一、男方真心真意地愛你,能夠維護妻子,將其放在第一位;

第二、女方有能力、會賺錢,不必看婆家的臉色過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