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3月4日電 自中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東國家紛紛聲援,提供支持。近日,中東地區疫情擴大、伊朗疫情尤為嚴峻,中國對中東兄弟抗擊疫情的努力也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中東疫情擴展 伊朗尤為吃緊
中東一些國家長期受戰爭、貧窮、制裁等問題困擾,本就醫療資源匱乏、基礎設施薄弱。在土敘戰局、美伊矛盾撲朔迷離的當下,新冠肺炎疫情進展給中東安全狀況再添新憂。
伊朗是全球當前疫情暴發的重點地區。伊朗3月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伊朗確診病例增至2336例,死亡77例。伊朗副總統等多名官員、多名議員確診感染。

3月2日,在伊朗德黑蘭,一名男子戴著口罩出行。新華社發(艾哈邁德·哈拉比薩斯 攝)
繼伊朗發生疫情後,科威特、巴林、阿聯酋、伊拉克、黎巴嫩、埃及等中東國家出現確診病例。
“機會之窗正在變小……疫情可能向任何方向發展。”在中東多地出現疫情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

3月2日,在伊拉克巴格達解放廣場,一名女孩接受體溫檢測。新華社發(哈利勒·達伍德攝)
來自中國的支援,為困境中的中東增進信心。
“感謝中國在伊朗困難的時候同伊方站在一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中國疫情暴發後,伊朗政府率先公開聲援中方,外長扎裡夫還引用這句詩詞表達伊朗與中國站在一起的情意。
如今,在中國政府和當地中資企業向伊朗緊急捐贈的抗疫物資上,印有古代波斯詩人薩迪的詩句:
“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
(圖片來自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官網)
當地時間2月29日凌晨,中國紅十字會志願專家團隊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並攜帶部分中方援助的醫療物資。
中國專家表示,將抓緊時間瞭解伊朗疫情,與伊方同行們交流抗疫經驗,促進雙方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合作。
“疫情沒有國界。”中國駐伊朗大使常華說,中國紅十字會派出專家團隊,同伊方就共同抗擊疫情交流經驗,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願同伊朗人民肩並肩共克時艱。
2月29日凌晨,中國紅十字會志願專家團隊一行5人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並攜帶部分中方援助的醫療物資。中國駐伊朗大使常華和伊衛生部官員前往機場迎接。(圖片來自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官網)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月28日同伊朗外長扎裡夫通電話。他說,中方已向伊方緊急捐贈了一批核酸檢測試劑盒及醫療設備,將根據伊方需要,繼續向伊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包括開展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等方面的合作。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3月2日在記者會上說,真誠感謝中國在伊朗困難的時候同伊方站在一起。
伊朗衛生部官員表示,感謝中方在困難時刻提供醫療物資和技術支持,願同中方加強交流合作,借鑑中方抗疫經驗。
2月18日,伊朗首都德黑蘭地標建築自由塔上演燈光秀,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新華社發(艾哈邁德·哈拉比薩斯攝)
除了政府層面,來自中國民間的力量也在給予伊朗支持。
在伊朗的中國商人冶小亮,將自費購買的醫用口罩捐贈給伊衛生部門,並貼上兩國國旗和“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詩句。
當地中國人自發組建了“新冠病毒翻譯小組”微信群,蒐集與疫情有關的科普文章並將之翻譯為波斯語推送給伊朗民眾。這個群在2月24日成立當天就有160多人加入。
近日,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新冠病毒防控書籍完成波斯語翻譯,伊朗總統府下屬戰略研究中心發佈該書電子版並提交伊朗衛生部,供民眾免費下載。
中國與中東兄弟攜手抗疫
很多中東國家都曾以各種方式力挺中國抗疫。
從迪拜的哈利法塔到德黑蘭的自由塔,從特拉維夫的市政廳到開羅的薩拉丁城堡……各國以中國紅、中國國旗、“中國加油”等標語聲援中國。不少國家還給中國運來醫療物資,甚至包括戰亂頻仍的伊拉克。
2月11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市政大樓前,在以華人和以民眾表達對中國的祝福。新華社發(吉爾·科恩·馬根攝)
連日來,中國在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也對中東國家的抗疫給予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中國駐伊拉克大使張濤3月2日表示,中方將向伊拉克捐贈檢測試劑盒,並會考慮提供技術支持。
中國駐黎巴嫩大使王克儉3月2日表示,中國政府將向黎方提供援助。在黎中資公司和華僑也將向黎方捐助抗疫物資。
這是3月1日在埃及首都開羅拍攝的薩拉丁城堡。當晚,位於埃及開羅、盧克索、阿斯旺的三大世界文化遺產地以燈光秀的形式同時點亮五星紅旗,以此表達埃及政府和人民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支持。新華社記者 鄔惠我 攝
除了物質和技術支援,中國也本著開放透明的原則積極與各國分享抗疫經驗。
埃及衛生部3月2日稱,中國不僅向埃及提供醫療物資,還向埃方提供了應對病毒的重要技術文件。
阿聯酋是中東最早發生疫情的國家,中國抗疫經驗在這裡受到重視。據瞭解,中國駐阿聯酋使領館同阿外交部、衛生與預防部等部門以及機場、邊檢、海關、航空公司等單位密切溝通,及時通報疫情及中方防控措施。
2月2日,在阿聯酋迪拜,當地地標建築物哈利法塔點亮中國國旗圖案,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新華社/阿聯酋通訊社
“中國積極與世界衛生組織分享防治經驗,其他國家都能從中受益。”伊拉克衛生部衛生檢驗部門負責人阿巴斯·法爾胡德說。(記者:王健、李芮、陳霖、張淼、蘇小坡、王薇、鄔惠我;視頻:湯潔峰、曹佩弦、馬意翀、陳霖、蘇小坡、張淼、白平;編輯:金正、孫浩、周嘯天;剪輯:孫碩)
閱讀更多 新華社客戶端 的文章